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报道了甲壳胺(chitosan)及N-亚甲基甲壳胺(N-methylenechitosan)对贻贝酶解液中各种氨基酸吸附情况。在一定pH(6.0)及浓度(945mg/kg)下:(1)甲壳胺对贻贝酶解液中各种氨基酸均有吸附,其中,对Tyr,Phe,His,Arg,Asp及Giu的吸附率较高;(2)N-亚甲基甲壳胺对贻贝酶解液中His,Arg,Tyr,Ileu,Met及Lys吸附率较高:(3)甲壳胺和N-亚甲基甲壳胺对贻贝酶解液中总氨基酸的吸附率分别为12.94%和11.70%。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甲壳胺(chitosan)及N-亚甲基甲壳胺(N-methylenechitosan)对贻贝酶解液中各种氨基酸吸附情况。在一定pH(6.0)及浓度(945mg/kg)下:(1)甲壳胺对贻贝酶解液中各种氨基酸的吸附,其中,对Tyr,Phe,His,Arg,Asp及Glu的吸附率较高;(2)N-亚甲基甲壳胺对贻贝酶解液中His,Arg,Tyr,Ileu,Met及Lys吸附率较高;(3)甲壳胺和N  相似文献   

3.
2010年5月对东海嵊泗海域、东极海域、朱家尖外侧海域和台州海域进行了赤潮专项调查,对这些海区的水质、海水细菌和浮游植物进行了研究。台州海区的东海原甲藻比例达到98.1%,发生东海原甲藻赤潮;嵊泗和东极海域的中肋骨条藻比例分别是61.1%和71.1%,发生以中肋骨条藻为主的混合型赤潮。未发生赤潮的朱家尖海区细菌第1优势种是短黄杆菌(Flavobacteriumbreve),第2优势种是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salmonicida)。3个赤潮发生海区的细菌优势种有一定的相似性:嵊泗和东极海区的第1优势种均为莫拉氏菌属,台州海区的第1优势种(创伤弧菌Vibriovulnificus)和东极海区的第2优势种(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as)均为弧菌属,嵊泗海区的第2优势种和台州海区的第3优势种同为泡囊假单胞菌(Pseudomonasvesicularis)。发生赤潮的3个海区细菌数量与未发生赤潮的朱家尖海区相比没有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4.
报道采自毛蚶鳃丝上寄生的一种海洋缘毛类纤毛虫,经鉴定为壶形虫属一新种,定名为陈氏壶形虫(Urceolariacheninov.spec.)。本文结合活体观察和蛋白银染色,对其形态学进行了揭示,并就其主要鉴定特征与已知种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我国鳜属(Siniperca)鱼类,体形似鲈鱼,因此又称为中华鲈。鳜属鱼类在鱼类分类学中的地位,过去被归属于鲈形目的科,现在有人提出应归属于叉尾鲈科(Percichthyidae)。根据文献记载,鳜属包括多种鳜鱼,其中:最著名的是翘嘴鳜(Sinipercachuatsi,又称鳌花鱼),其次是大眼鳜(S.kneri,又称羊眼鳜),其他还有斑鳜(S.scherzeri,又称岩鳜)、朱氏鳜(S.chui)、广西鳜(S.kwangsiensis)、钱氏鳜(S.chieni)、百泉鳜(S.p。chu。e。…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电视显微测量仪作为一种新的光电测试方法,研究了甲基异柳磷和水胺硫磷对贻贝生长的影响。实验表明,当暴露于浓度为0.56mg·L ̄(-1)和0.3mg·L ̄(-1)的甲基异柳磷和水胺硫磷4-6天后,贻贝的生长即可受到明显的抑制。两种农药对贻贝9天EC_(50)值分别为0.42mg·L ̄(-1)和0.60mg·L ̄(-1)。甲基异柳磷和水胺硫磷还可抑制贻贝的摄食率和滤水率。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的贻贝,在转到清洁海水后,6天内生长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7.
眼斑拟石首鱼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斑拟石首鱼(Sciaenops ocellatus)俗称美国红鱼(red fish)、红拟石首鱼、黑斑石首鱼、黑斑红鲈、斑尾鲈(spot-tail bass)、红鼓鱼(red drum)、海峡鲈(channel bass)等,属鲈形目、石首鱼科、拟石首鱼属,系暖水性、广温、广盐、溯河性鱼类。原产于美国东南海岸,我国台湾和青岛于1987年和1991年分别引进此鱼,目前已在我国南方以及北方部分地区大面积养殖,是池塘和网箱养殖的优良种类。本文简要介绍眼斑拟石首鱼全人工育苗技术。1 亲鱼成熟及产卵量1.1 …  相似文献   

8.
1990-1991年对核大砣子海珍品自然保护区海域的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共见2大类、19属、56种。优势种为硅藻类的具边h园筛藻(CosinodiscaceaemanginalusEhrenberg)、佛氏海毛藻(thalassiolhnixfnauefeldiiGrunow);甲藻类的单角铠角藻(Cenatium fususEhrenberg)等。海区内浮游植物分布均匀,全年平均生物量为5.53×106细胞/m3。与1986年本底调查比较,浮游植物种群数量及分布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
《水产科技情报》1999,26(6):274-275
五、鱼虱(FishLice)  鱼虱是石斑鱼体表常见的一种节肢动物外寄生虫,虽不会造成直接病害,但大量寄生时除了会造成鱼体的贫血衰弱外,口器或钩爪等附着器所造成的伤口常会造成细菌感染,从而引起其它继发性疾病。1.病因鱼虱在分类上属节肢动物、甲壳纲(Crustceans)、鳃尾亚纲(Branchiura)、鱼虱科(Argulidae)、鱼虱属(Argulus),淡、海水水域中皆有类似品种分布,至今约已发现一百余种,寄生在海水鱼或石斑鱼体表的鱼虱亦属于鱼虱属。鱼虱体呈扁平盾状,雌、雄大小相似,约5~…  相似文献   

10.
广西沿海文蛤及其生境中细菌菌群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广西沿海文蛤及其养殖场的细菌菌群用VITEK微生物自动分析仪进行了初步检测,发现文蛤体内有腐败假单胞菌(Alteromonasputrefaciens)、河弧菌(Vibriofluvialis)、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非发酵性革兰氏阴性芽胞菌(NonfermentingGram-negative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p.)以及一些未知菌。从海水中亦经常检测到腐败假单胞菌、溶藻弧菌、河弧菌、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等细菌。分析表明,副溶血弧菌可能为文蛤的一种病原菌。药敏试验显示.上述所有细菌几乎都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氯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11.
烟台浅海区不同养殖系统养殖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杨红生 《水产学报》2000,24(2):140-145
于1998年4月5日至6月23日,在山东烟台市四十里湾海区进行了3种养殖模式养殖效果比较的模拟实验。在该海区岸边建立了栉孔扇贝(Chamys farreri)单养,栉孔扇贝和海带(Laminaria japonica)混养,栉孔扇贝、海带和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混养等3个系列、9个养殖系统和1个对照系统(5.0m*2.0m*1.0m,日换水量100%),进行对比实验。  相似文献   

12.
三道河水库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湖北省三道河水库2007年8月至2008年4月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及现存量的时空变化。三道河水库6个采样点(Ⅰ ~Ⅵ)共鉴定出浮游甲壳动物8科、13属、21种,其中枝角类5科、9属、14种,优势种为简弧象鼻蟤(Bosminacoregoni)、短尾秀体蟤(Diaphanosomabrachyurum)和透明蟤(Daphniahyalin);桡足类3科、4属、7种,优势种为广布中剑水蚤(Microcyclopsleuckarti)和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dorrii)。浮游甲壳动物年平均密度为92.6个/L,枝角类和桡足类分别为36.9个/L和55.7个/L;平均生物量为1.126mg/L,枝角类和桡足类分别为0.737mg/L和0.389mg/L。浮游甲壳动物现存量的季节变化明显,密度和生物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浮游甲壳动物密度的水平分布差异明显,采样点的密度和生物量由高到低为Ⅱ >Ⅵ >Ⅲ >Ⅰ >Ⅳ >Ⅴ。  相似文献   

13.
史氏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繁殖技术(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山  王金 《内陆水产》2000,25(4):35-35
史氏鲟(AcipenserSchrenckiBrandt)是我国目前最有经济价值的优质珍贵的鱼类 ,也是我国新兴的养殖对象之一。史氏鲟产于黑龙江水域 ,由于其特有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倍受人们的关注。现将史氏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繁育技术概述如下。1史氏鲟的生物学特性1.1史氏鲟的分类地位及地理分布世界现存鲟鱼类隶属两科6属27种 ,史氏鲟隶属鲟科(Acipenseridae)、鲟属(Acipenser),又名黑龙江鲟、七粒浮子。其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中、下游以及与其相通的泡沼、湖泊、湾汊,松花江、乌苏里…  相似文献   

14.
基于线粒体COI与16S rRNA基因序列探讨贻贝属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分析了贻贝属5个种的线粒体DNA COI及16S rRNA基因片段序列,确定了贻贝属的系统进化关系。以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和条纹隔贻贝(Septifer virgatus)为外群,基于距离法(NJ)、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贝叶斯演绎法(BI)及贝叶斯联合模型分析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5种贻贝[Mytilus edulis,紫贻贝(M.galloprovincialis),盖勒贻贝(M.trossulus),厚壳贻贝(M.coruscus),加州贻贝(M.californianus)]在系统树上聚为2支。加州贻贝最为原始,厚壳贻贝次之。其中,紫贻贝和M.edulis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而厚壳贻贝和加州贻贝的亲缘关系近。研究结果为贻贝属物种进化、迁移及其育种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大口黑鲈和小口黑鲈的营养和饲料ThomasM.Brandt1前言大口黑鲈(Micropterussalmoides)和小口黑鲈(Micropterusdolomieui)是黑鲈属鱼类中仅有的被大量养殖种类。大口黑鲈原产于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及墨西哥东北...  相似文献   

16.
长江河口锋区桡足类优势种聚集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长江河口锋区桡足类优势种的聚集强度测度进行了分析。本文选择优势度Y≥0.1的桡足类为本水域优势种,丰水期优势种有: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火腿许水蚤(Schmackeria poplesia);枯水期有:中华哲水蚤、真刺唇角水蚤、虫肢歪水蚤(Tortanus vermiculus)、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tenellus)、亚强真哲水蚤(Eucalanus subcrassus)。运用聚集强度指标,通过对这些优势种在长江口锋区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发现长江河口锋区桡足类聚集强度丰水期高于枯水期;河口半咸  相似文献   

17.
4种沼虾的SRFA指纹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用沼虾属(Macrobrachium)的4个主要种:罗氏沼虾(M.rosenbergi)、海南沼虾(M.hainanense)、日本沼虾(M.nipponense)、粗糙沼虾(M.asperulum)作材料,构建了它们的SRFA-DNA指纹,经比较得到这4个种的SRFA分子标记,并构建了它们之间的谱系关系图,发现日本沼虾和海南沼虾在遗传上比较接近,属于同一“支序”,粗糙沼虾与另外3者在遗传上都相距较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虾与罗非鱼施肥混养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4个海水池塘陆基围隔(5m×5m),进行了封闭式施肥混养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与台湾红罗非鱼(Oreochromismosambicus×O.niloticus)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对虾成活率45.0%~86.7%(平均664.2%),产量为75.7~111.8kg/hm2(57d),生产力为0.19/m2·d。池塘对中国对虾的负荷力为170.0kg/hm2。其中某些围隔对虾死亡较多的原因是负荷量超过了负荷力,发生饵料缺乏和自残。在限定罗非鱼放养量(8×103尾/hm2)的条件下,鱼虾最适放养尾数配比为1∶3,中国对虾(体长5.55cm)的最适放养量为24×103尾/hm2左右。  相似文献   

19.
气升式管状生物光反应器的设计与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借鉴国外生物光反应器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一种气升式管状生物光反应器用于微藻的培养。通过对绿色巴甫藻(Pavlova viridis)初步培养优化表明,在半连续培养状态下,该反应器最高生物量达到1.18gdwml-1(细胞密度7.27×107cell/ml),生物量产量可达到0.13 g dwl-1d-1(每日收获细胞数量0.80×107cell/ml),有极强的抵抗原生动物污染的能力,可以实现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兼用。  相似文献   

20.
鳜(Sinipercachuatsi)属鲈形目 科鳜属。它营养价值高,生长快.是名贵经济鱼类。随看人工育苗规模生产的形成,苗种供应充沛,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网箱养鳜生长快、捕捞方便.相较池塘养殖有明显优势。由于鳜鱼终身摄食活饵料,提供足够的饵料鱼是养鳜成功的关键。近年来金鸡湖利用一部分野杂鱼.加上网箱培育鲤鱼种作为鳜鱼配套饵料进行规模养殖,年产鳜鱼5000公斤、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材料与方法1.1网箱与环境养殖用网箱有三种:面积40m2/只用密眼网布制作用于培育鳜鱼种(12cm);20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