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国内鸡养殖业发展迅速,并逐渐从传统的家庭分散式养殖转化为规模化大型养殖方式。各种潜在鸡病极易产生并快速蔓延,因此地方应加强对规模化养殖背景下鸡病防治,明确用药原则,加强各项防控技术。该文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为例,从规模化鸡养殖情况、鸡病防治用药原则与重点防控技术几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鸡病如何正确用药由于养鸡业的迅速发展,鸡用药物品种不断增多,由于一般养鸡户缺乏用药基本知识,有病无病,滥用药物,不但效果不佳,而且在经济上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应该引起养鸡户的重视。笔者根据临床切身体会,就鸡病如何正确用药,谈以下几个问题。1根据鸡的生...  相似文献   

3.
家庭养鸡如何用药王锦仕山东省临沐县畜牧局(276700)随着养鸡业的发展,鸡病防治己逐渐被养鸡户所认识和重视。许多养鸡户已能够利用药物进行疾病防治,但也存在着用药后效果较差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用药知识。一、家庭养鸡应掌握的用药原则(一)药物并非万...  相似文献   

4.
甲硝唑对鸡新城疫病活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进行观察甲硝唑药物对鸡ND疫苗初次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母源抗体雏鸡免疫ND疫苗前应用甲硝唑,用药鸡免疫后抗NDV抗体滴度明显升高;免疫后应用甲硝唑,抗NDV抗体滴度也明显高于未用药鸡;左旋咪唑具有类似作用。甲硝唑用药鸡ND疫苗二次免疫后,鸡血清抗NDV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未用药鸡;左旋咪唑也具有类似作用。  相似文献   

5.
发病情况2006年9月20日.河北省邯郸县某养殖户饲养尼克珊瑚粉蛋鸡2500只,采取笼养育雏,常规免疫.饲养至100日龄,成活率98%以上,自125日龄出现个别鸡有呼吸困难、呆立等症状,到下午约有50%鸡发病,当地兽医诊断为传染性喉气管炎.用药3天后.不见好转.病鸡反而逐渐增多,遂请笔者进行诊治。  相似文献   

6.
我国养鸡业随近年来鸡肉相关产品的市场量扩大而快速发展,现代化养殖体系也逐渐成型。产量的增加令鸡病的发生几率也逐年上升,缺乏专业指导的正规大型养鸡用户由于相关知识的匮乏,常常会不合理用药,造成更大的损失。笔者以鸡病防治中的常见用药误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已有的实践经验,针对所归纳的鸡病预防用药误区提出合理对策,希望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西咪替丁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一观察药物对鸡ND疫苗初次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7日龄高母源抗体(9.36log2)雏鸡免疫ND活疫苗前用药,10mg/kg西咪替丁用药鸡免疫后7-14d,100mg/kg西咪替丁用药鸡免疫后7-28d,抗体滴度明显升高;10mg/kg左旋咪唑用药鸡免疫后7-21d,抗体滴度与未用药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但28d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未用药对照组。免疫后用药,10mg/kg西咪替丁用药后7d,抗体滴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用药后14d,各用药组抗体滴度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用药后21d,10,100mg/kg西咪替丁和10mg/kg左旋咪唑用药鸡抗体滴度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实验二观察药物对ND疫苗二次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10,100mg/kg西咪替丁用药ND疫苗二次免疫后7-28d,鸡血清抗NDV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未用药对照组。10mg/kg左旋咪唑用药组,疫苗二次免疫后7-28d,抗体滴度也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8.
1 发病情况 积石镇个体鸡场7月10日饲养的2000只AA商品代雏鸡,小鸡5周龄内生长基本正常,第6周时陆续发生小部分小鸡畏寒,呆立,呼吸困难,拉带白色的绿色粪便,并出现成批死亡。曾多次对鸡群用0.03%痢特灵拌料饲喂,并按每公斤体重2万IU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每天2次,连用2天,用药1~3天后,病鸡死亡数明显减少,停药后又重新暴发,再次或反复用药效果差。经诊断为鸡绿脓杆菌病,选用敏感药物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治疗,并配以肌肉注射绿脓杆菌灭活苗,l周后鸡只死亡逐渐减少,半月后鸡群恢复正常。从第6周发病到第9周共死亡鸡只420只,死亡率达21%。  相似文献   

9.
养鸡场药物的科学选择与正确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病防控用药,除了熟悉药理特性、作用范围、用法、用量外,还需切实遵循科学用药原则。实践证明,为了确保用药的快速、安全、有效,必须掌握给药的科学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掌握提高药物疗效的技巧,才能安全有效地提高鸡病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0.
鸡羽虱主要啮食鸡的羽毛和皮屑。严重感染时,可表现为脱毛、皮肤损伤,鸡群骚躁不安,体重减轻,消瘦贫札.雏鸡和肉鸡生长迟缓,产蛋鸡产蛋牢下降。秋、冬两季.鸡体表寄生的羽虱最多,是防治重点,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要想有效的防防治鸡羽虱,必须对鸡体、鸡舍、产蛋箱等同时用药,一般每7~10d用药1次。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蛋鸡在产蛋期无论从生产还是消费角度都应谨慎用药。如果用药不当,一方面某些药物进人鸡体后可经过代谢进入鸡蛋的蛋清和蛋黄中,导致鸡蛋有异味和药物的残留,同时药物进入鸡体后,影响鸡蛋的形成使鸡产蛋率下降或诱变胚胎畸形,导致孵化率降低,生产性能下降;另一方面由于药物进入鸡体后造成致病细菌产生抗药性和鸡产品中药物残留,导致鸡蛋品质下降,影响和危害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广大养殖户在治疗鸡病时,往往是注重用什么药和用药剂量.而忽视了选择正确地用药方式和用药时间,只是笼统地上午下午各一次.饮水或拌料任选其一.这样既会造成延误治疗时机.又会增加治疗时间和费用。其实.用药方式和给药时间,对治疗鸡病也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发病情况 2013年11月,侯马市某蛋鸡场共饲养蛋鸡2600只,147日龄开产,发现有部分158日龄的鸡精神沉郁,以肝出血、坏死性肝炎伴有脂肪浸润为主,并出现产蛋下降,卵巢变性等症状。发病后逐渐有鸡只死亡,1星期后共死亡54只,采用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死亡量仍在增加。邀请我市动物检疫所专家对流行情况进行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剖检变化,通过实验室检测,诊断为鸡弧菌性肝炎,用药后控制了病情的蔓延,鸡群恢复了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4.
鸡球虫病是危害我市养鸡业的主要寄生虫病。而控制鸡球虫病的主要手段仍然是依赖抗球虫药。由于抗球虫药的长期使用和用药程序的不合理以及盲目用药等问题,使球虫产生了耐药性,导致了防治失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几种常用抗球虫药对鸡的毒副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球虫病是鸡的常见病和高发病,因其易感染、高发、危害大而成为集约化和规模化养鸡的最大威胁之一。实际生产中,由于长期使用单味药物,不按规定疗程用药,随意更换药物,盲目超剂量用药等不规范做法,常会造成鸡的急性或慢性中毒,给养鸡生产造成较大损失。现就几种常用抗球虫药对鸡的毒副作用做以下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6.
合理用药防治鸡病连京华,韩孝义(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250023)药物是防治鸡病强有力的武器,但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药物,才能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在养鸡生产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者掌握的药物知识、用药原则和经验的不足,尚存在用药不尽合理的现象,特别...  相似文献   

17.
在上世纪90年代,鸡发病最多的就是大肠杆菌病,当时称之为“卫生病”,主要是由于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大引起的,用药后效果很明显,但现在的疾病已不再单单是“卫生病”,而是逐渐趋于复杂化,常为多种疾病混合感染,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就是由于鸡群中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8.
我县浮图讲乡葫芦涧村徐玉琴,饲养小鸡170只,到70日龄平均体重0.5公斤左右时,利用“四咪唑”给鸡驱除体内寄生虫,每只鸡平均用药量达100毫克,超过规定剂量2倍多。用药以后,鸡只逐渐精神不振,  相似文献   

19.
鸡病临床用药除了要掌握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正确诊断病情、合理用药外,还要注意鸡群本身的一些生理特点,如个体小、消化道短、食物通过较快、无汗腺、不会呕吐等,提高药物的防治效果,减少或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笔者在多年的鸡病临床用药中总结了一些经验,愿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鸡喹乙醇中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发病情况某专业户饲养伊莎商品蛋鸡1500只,1999年3月中旬,发现鸡群中部分鸡精神不振,每天有5~6只死鸡,经乡兽医剖检诊断为禽霍乱。立即在250kg饲料中加入喹乙醇300g(添加浓度为1200ppm),分2d喂完。用药2d后,鸡只死亡数逐渐减少,但用药4d后,鸡只死亡数又开始增加,畜主认为禽霍乱没有治愈,又于当日在500kg饲料中添加喹乙醇700g(添加浓度为1400ppm),连用4日。4d后死亡数逐渐增加到每天10多只至20多只,死亡的鸡中大多为体大健康者,产蛋量也明显下降。曾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