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NA条形码技术就是利用一段短的标准DNA序列来鉴别种群,从遗传物质的本身——DNA水平,来确定种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目前随着DNA条形码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其应用范围也是越来越广泛.DNA条形码技术的研究先前在我国多侧重于植物和海洋及鱼业的分类上,现在逐渐发展到对物种的鉴别应用上,特别是在家畜、鸟类和家禽上,都有所应用.本文就DNA条形码技术的特点、优势及在家禽种质资源保护方面的应用进行简要的综述,讨论了DNA条形码技术在家禽种质资源保护的意义,同时,对DNA条形码技术在中国地方家禽品种保护中的优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DNA条形码技术可对物种进行快速自动鉴定,具有鉴定准确、结果稳定、操作简便、适用广泛等特点,目前在中药领域应用较多。从DNA条形码技术在中药材鉴定、种植、流通、市场监管、中成药鉴定和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等中药领域的多个方面进行综述,并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在中药领域的优势和不足,以期为DNA条形码技术在中药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华山新麦草是仅分布于中国秦岭山脉华山段的特有农作物野生近缘物种,具有抗寒、耐旱、耐瘠薄、抗病、优质等优异性状特点。因此,华山新麦草可作为小麦抗病、抗逆等性状遗传改良的重要种质资源,对拓宽小麦遗传基础、创制新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华山新麦草种群生态保护研究及其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现状,阐述了华山新麦草分类及进化、种群生态和小麦遗传改良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并针对华山新麦草的生态保护及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对今后特异种质资源在小麦遗传育种实践中高效利用该种质资源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陈宽维 《中国家禽》2004,26(9):47-52
家禽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我国多样化的地理、生态、气候条件,众多的民族及不同的生活习惯,加之长期以来经过广大劳动者的驯养和精心选育,形成了丰富多彩、种质特性各具特色的家禽品种资源。这些地方品种广泛应用于畜牧生产,是培育新品种不可缺少的遗传素材,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随着经济发展,对禽肉、禽蛋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养禽业持续发展需要资源来提高产品质量和花式品种,保护家禽资源就是保护未来的家禽生产。从本期起,本刊将连载我国家禽地方品种资源的详细资料。以期禽业工作者对此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蕨麻猪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蕨麻猪现状及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蕨麻猪种质资源保护的内容及相关措施 ,认为蕨麻猪种质资源保护应当从原种数量、种群遗传结构、种群纯洁性和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综合考虑 ,并建立相应的保护该种质资源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DNA条形码的定义与特征、原理、操作步骤和应用范围等进行了介绍,概括了在物种鉴定中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该技术在蚌类保护生物学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7.
长臀鮠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鱼类遗传育种上发挥着重大作用,DNA分子标记技术可以了解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给种质资源保护、引种选育提供指导。文章总结了近几年长臀鮠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应用的几种分子标记技术,包括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D-Loop、Cytb标记技术和基于核基因组的RAPD、AFLP、SSR技术;讨论了珠江水系、红河水系以及海南长臀鮠的遗传多样性状况,表明长臀鮠野生种资源十分匮乏,贵州境内的长臀鮠多样性亟待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华蜜蜂种质资源调查保护及增产技术研究"是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申报的省公益性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目前,已对金华地区中蜂进行了实地考察及取样,掌握了当前中蜂资源的种群数量、生存状态、分布情况、生产水平以及饲养管理方式等技术资料,对进一步加大中华蜜蜂种质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牧草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我国草地畜牧业生产、生态环境及人民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此,论述了我国牧草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今后发展的建议,提出今后应加强优良和珍稀牧草种质的搜集、生态型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利用、生物技术在优良牧草种质创新的应用、种质保存的时效性和野生状态下牧草遗传变异与进化的速率、短寿命牧草种子保存技术、优良基因的发掘和功能研究以及利用平台的构建、物种或种群保护的生物学基础研究7个重点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于田麻鸭是于田县特有的家禽种质遗传资源,笔者较系统地提出了于田麻鸭种质遗传资源保护措施,力图从于田麻鸭的生活习性、保种技术手段、提纯复壮、保种的组织措施、疫病防控机制等方面系统性地提出田麻鸭种群扩繁和资源保护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国际生命条形码计划—DNA Barcoding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拥有数目庞大、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也有很多珍贵、濒危生物,这些更是异常宝贵的科学资源。DNA条形码技术的出现可以更好的帮助鉴别这些物种,了解其分支来源,甚至可以预知其进化方向。笔者简述了DNA条形码的技术原理与操作步骤及这项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情况;简要列出了DNA条形码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进步与研究相对集中的物种;概述了DNA条形码的应用途径及目前DNA条形码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矛盾、研究思路与发展方向,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藏羚羊种群资源特性及保护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本文将其从种质特性及种群资源保护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提高我国藏羚羊种群保护体系及国际合作保护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广东畜牧产业在全国名列前茅,家禽遗传资源作为家禽育种的基石和基本素材,是家禽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广东省粤西地区家禽遗传资源丰富,且地域特色明显。近年来,广东省高校、科研院所和畜牧业企业对粤西地区的家禽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及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主要就粤西地区家禽遗传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现状做一粗浅介绍,同时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家畜遗传资源保存也称家畜基因资源保存、家畜种质资源保存。通常认为就是妥善保存现有家畜家禽种群的品种、品系、品群或其他种群,使其免遭混杂和灭绝。严格说,家畜遗传资源保存应该是妥善保存现有家畜家禽种群的基因库,  相似文献   

15.
文章简单介绍了DNA分子标记技术,阐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家禽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鉴定、亲缘关系研究、遗传图谱构建、QTL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应用成果,期望该技术在家禽遗传育种研究中开辟新道路。  相似文献   

16.
动物种质资源冷冻保存是动物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止动物种质资源的濒危、灭绝、丢失以及增加活体保种的遗传多样性、防止群体近交衰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介绍了我国动物种质资源的特点以及相关动物种质资源保护理论,在此基础上详细综述了国内外精子冷冻、卵母细胞冷冻、胚胎冷冻以及体细胞冷冻技术的发展和研究进展,结合动物种质资源保护应用中的实际,提出了未来冷冻保存在动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中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论文对于我国目前开展的动物种质资源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中华蜜蜂是长白山地区珍贵的地方蜂种,具有优异的生物学特性和生产性能,已处于濒危状态,亟需开展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阐述了长白山中华蜜蜂种群的生存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长白山中华蜜蜂种群资源的几点建议,并将微卫星亲子鉴定技术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应用于长白山中华蜜蜂种质资源的保护方面做了研究展望,可为其他蜜蜂珍稀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借鉴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DNA条形码与生物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NA条形码是一段特殊的、可用于物种鉴定的DNA序列.是近几年来国际上生物分类学研究的热点.该技术在动物分类学研究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所采用的DNA序列是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号基因(CO Ⅰ)的部分序列.在植物分类学研究中,DNA条形码的进展相对缓慢.目前尚处于对所提议的叶绿体DNA片段rpoB、rpoCl、matk、rbcL等进行比较和评价阶段.阐述了DNA条形码在生物分类学研究方面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配子(精子和卵子)冷冻保存是将配子在超低温条件下冷冻,可进行优秀家畜个体和珍稀濒危动物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配子冷冻是珍稀濒危动物种质资源保护、保存和利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动物种质资源库建设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对国内外精子和卵母细胞冷冻保存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论述,同时介绍了配子冷冻-解冻后的损伤评估研究,提出了未来我国在濒危珍稀动物配子冷冻保存方面的应用策略和保种建议,以期为我国家畜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家畜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以及珍稀濒危动物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DNA条形码技术是利用生物体基因组DNA中一段短的DNA序列作为物种快速鉴定的遗传标记,建立DNA序列和生物物种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检测方法。本文对DNA条形码技术的背景、技术原理进行了介绍,着重综述了其在畜牧兽医上的应用,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