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采用能量平衡方程和离散坐标法近似地建立了金属热防护系统多层隔热材料的一维稳态传热的数学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和纤维隔热材料的有效导热系数试验数据求解传热反问题,从而得到了模型中的纤维隔热材料的辐射衰减系数、反照率和隔热屏表面辐射发射系数。最后,由实验测得了多层隔热材料的有效导热系数,验证了采用优化参数后,多层隔热材料的传热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算例对比分析等效表面散热系数法、等效厚度法、导热系数法、导温系数法在计算保温板保温效果方面的异同,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表面保温的计算提供依据。【方法】从热量平衡原理出发,推导了直接以导热系数、表面散热系数和热量为热传导方程基本参数的温度场计算方程,据此修改了以导温系数为基本参数的温度场有限元计算程序RCTS。【结果】利用修改后的温度场有限元计算程序RCTS,能够合理地计算由不同热学性能材料组成的复合结构的温度场,能模拟计算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任意部位在任意时段的表面保温效果。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导热系数法与等效表面散热系数法的计算结果比较接近;由于等效厚度法是等效表面散热系数法的近似处理,计算结果与前二者有一定差异,但相差不大;导温系数法往往得不到合理的结果。【结论】等效表面散热系数法计算方便,工作量小,效率高,精度能满足工程要求,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nd magnetron sputter deposition were used to synthesize thin-film multilayers of W/Al(2)O(3). With individual layers only a few nanometers thick, the high interface density produced a strong impediment to heat transfer, giving rise to a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approximately 0.6 watts per meter per kelvin.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high densities of interfaces between dissimilar materials may provide a route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rmal barriers with ultra-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发能代替传统保温被且性价比更高的新型日光温室保温被。[方法]朝外面料分别选用了淋膜无纺布、淋膜军用基布、珍珠棉(EPE)复合黑色PE编织布、无纺布复合黑色PE编织布,朝里面料选用了强力无纺布;芯材分别选用了喷胶棉、杂羊毛、珍珠棉(EPE)、化纤棉、微孔发泡材料,试制了5种保温被,通过静态检测及室外试验,以市场主流保温被(牛津布+化纤棉)和(淋膜无纺布+化纤棉)为基准,对照分析了其保温性,且对面料测试了抗拉强度。[结果]静态检测报告表明,喷胶棉保温被和杂羊绒保温被的保温率分别为84.0%和83.3%,而淋膜化纤棉保温被和牛津布化纤棉保温被的保温率分别为75.0%和65.0%。室外试验表明,当室外温度最冷为-24.4℃时,喷胶棉保温被保温效果最好,室内温度达5.4℃;室外平均温度为-9.3℃时,室内平均温度为14.7℃;其次是杂羊绒保温被,室外温度为-24.4和-9.3℃时,室内温度分别达4.2和14.3℃;最差是牛津布化纤棉保温被和淋膜化纤棉保温被,室外温度为-24.4℃时,室内温度分别是2.8和3.6℃。[结论]喷胶棉保温被和杂羊毛保温被性能良好,可作为日光温室的新型高效保温材料推广。  相似文献   

5.
一种矿油型导热油的调配生产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春芳 《油气储运》1998,17(4):47-50
导热油(热媒)作为一种优良的传热介质,具有低压下可获得较高传热温度的优点,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导热油价格昂贵,且需部分进口。为降低管道输油成本,对国内外使用的导热油进行了化学分类和分析,在石油型导热油成分组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矿油型导热油的调配生产方法。实验室试验证明,调配的导热油不仅成本低廉,质量也可和国产名牌导热油媲美。  相似文献   

6.
蛋鸡叠层笼养舍在纵向通风情况下鸡舍断面空气不能充分混合,鸡舍热湿环境受围护结构传热影响较小,建立了鸡舍非稳态环境预测模型,引入围护结构传热影响系数对模型进行改进,并提出简化模型,验证结果表明,简化模型能满足生产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7.
王春彦 《农学学报》2013,3(6):75-78
采用集总参数法,将具有热水调温性能的被动式太阳能温室系统视为平板集热器,采用与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类似的试验方法,分析温室的热量平衡、热损失、平均传热系数,测试了实验温室的平均传热系数,占地45.09 m2的玻璃温室,地面为钢筋混凝土屋面,无土壤和作物影响,平均传热系数为5.3 W/(m2?℃),对温室热性能分析和热水增温设计有一定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墙体一维导热的MATLAB模拟与热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日光温室墙体层间温度变化及热量传递动态规律,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墙体一维非稳态导热模型,利用MATLAB编制相应的模拟程序,计算出日光温室墙体各点的温度和热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比较准确模拟日光温室土墙的温度。墙体内侧存在有效蓄热层,它对日光温室室内热环境有积极的作用。墙体有效蓄热层的热流白天指向墙体外侧,夜间指向墙体内侧,因此它的厚度直接根据热流的方向确定。有效蓄热层与天气、墙体总厚度以及墙体热特性参数有关。2012-12—2013-01期间有效蓄热层厚度为0.26~0.45m不等,最大值出现在连续雪天。同时从理论上验证了3.0m厚的温室土墙内部存在热流相对稳定的"热稳定层"。  相似文献   

9.
内置式发热实木复合地板的电热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红外热成像仪采集地板表面温度变化及温度分布数据,分析了不同发热材料及上基材厚度对发热实木复合地板电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限温发热带、发热电缆、碳晶电热膜及碳纤维纸等发热材料均具有良好的发热效果;但从保温性能上来讲,碳晶电热膜的保温效果较好。由碳晶电热膜制备的地板表面温度分布均匀,可优选碳晶电热膜作为内置式发热地板的发热材料。上基材厚度越大,发热材料距离地板表面就越远,板面温升速度越慢;而保暖效果则随着上基材厚度的增加而有所提高,且上基材厚度的增加,有利于温度传递均匀,使地板表面温度分布均匀,可优选上基材厚度为8 mm作为内置式发热地板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XP—M强力保温涂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油气储运》1996,15(8):34-36
针对目前化工厂因保温效果不理想而能耗增大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保温材料--XP-M强力保温涂料,这种涂料是微孔网状结构的无机保温隔热材料,其主要原料由珍珠岩,60号打浆石棉绒、高温胶,表面胶等组成,该产品与传统的隔热材料相比,具有导热系数低,用材厚度薄,隔热性能好,运用范围广,施工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不同工艺对聚乳酸膜(PLA)作为加热卷烟降温段材料的降温性能影响,采用吹塑、拉伸与流延等成型工艺制备了3种PLA膜并加工成相应的基棒,并考察了3种膜的热物性参数(热扩散系数与导热系数等)及降温段基棒对模拟热气流的降温效果。结果表明,拉伸膜在3种PLA基棒中的降温效果最优,3种基棒降温性能的优劣主要与其在成型过程中的热历史与受力史导致的分子链取向与结晶度差异有关。因此,通过调整PLA膜成型工艺可以调控其降温性能,能够为加热卷烟降温材料的设计与加工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深水油气管道再启动过程的多相流动和传热规律,结合传热学和多相流理论,建立了深水管道再启动过程数学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定解条件和求解方法;利用该模型,仿真模拟了深水管道再启动过程中温度和压力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水合物的生成情况进行预测并分析参数敏感性。研究表明:启动流量、绝热层的导热系数和厚度可以明显改变管内流体的温度分布,且启动流量越大、绝热层导热系数越小、厚度越大、管内流体温度越高,生成水合物的风险越小。研究结论可为深水油气管道再启动的安全进行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不同墙体日光温室保温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确定合理的日光温室后墙材料与结构,2012年分别在睢宁、赣榆建造了不同墙体(普通空心砖墙、复合异质墙体、夹芯板墙体)构型的日光温室,并研究了不同墙体日光温室的增温、保温性能。结果表明:普通空心砖墙蓄热能力强,夜间保温效果好,但白天增温慢;夹芯板墙体热阻值大,白天升温较快,利于提高温室的最高温度,但夜间放热能力较弱,不利于夜间保温;复合异质墙体具有较好的热阻和蓄热能力,增温、保温性最佳。为使日光温室冬季获得较好增温保温效果,从节约成本方面考虑,建议选择1 cm内粉+24 cm空心砖+24 cm空心砖+10 cm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1 cm外粉为墙体的温室。  相似文献   

14.
A single heat transfer measurement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hermal insulating capabilities of four materials used in outdoor clothing-goose down, wool, polyester, and polyolefin. It was found that all provide very similar degrees of insulation.  相似文献   

15.
结蜡厚度与土壤总传热系数相关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铁大线低输量运行开展了管道结蜡的预测及与土壤总传热系数相关性影响研究,给出了铁大线低输量运行条件下的经济结蜡厚度以及结蜡厚度与土壤总传热系数的相关式,确定了各站间的总传热系数和管道的安全最低输量,提高了管道在综合处理工艺条件下的热力校核的准确性,为铁大线低输量运行热力系统改造节约了费用.  相似文献   

16.
A group of experiments was conducted by Apollo 14 astronaut Stuart A. Roosa during the lunar flyback on 7 Fehruary 1971 to obtain information on heat flow and convection in gases and liquids in an environment of less than 10-(6)g gravity. Flow observations and thermal data have shown that: (i) there are, as expected, convective motions caused by surface tension gradients in a plane liquid layer with a free upper surface; (ii) heat flow in enclosed liquids and gases occurs mainly by diffusive heat conduction; and (iii) some convective processes, whose characteristics are not fully known, add to the heat transfer.  相似文献   

17.
以郑州地区的气象条件为参数,使用Fluent软件对沼气池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保温层及沼气池内部温度场的数值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一定时,混凝土沼气池的散热量约为发泡水泥沼气池的4.66倍,可选择导热系数小的材料作为保温层;保温层的厚度对沼气池的散热量影响不大,根据实际条件选择厚度;池内温度场的分布不均匀,没有达到沼气发酵设定的温度,因此需要增加搅拌器以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将PVC空心塑料管嵌入至木质纤维板坯中,通过热压法制备轻质木质复合材料(HWC),分析了PVC管空气体积比对HWC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并对热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嵌入PVC空心塑料管,可以制备密度0.3 g/cm3的轻质木质复合材料,HWC断面密度呈双“M”型分布,表层密度最小。随着PVC管内空气体积比的增加,HWC静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有增大的趋势,内结合强度减小,对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和吸水率影响较小。PVC管内空气体积比对HWC的导热系数影响较小,且均<0.07 W/(m·K),并可通过合并Series模型和Parallel模型进行预测。PVC空心塑料管的嵌入阻碍了木质复合材料的热量传递,热传递测试降温1 h后HWC表面温度平均比对照组高0.93℃。  相似文献   

19.
高忠杰 《油气储运》2012,31(6):477-479,487
LNG是一种多组分混合物,外界环境的漏热会引发诸多问题,影响管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了解漏热状态下LNG蒸发率和压力的变化规律,对LNG管道设计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基于LNG管道输送过程中保温层厚度、LNG气化率、管道壁厚之间的变化规律,采取冷态输送法,通过采用合理的保温层厚度控制LNG的蒸发,从而使管内压力升高,以此推动LNG向前流动,从而优化管输工艺。建立了LNG管输优化的经济数学模型,计算获得系统的最佳气化率以及最佳管壁和保温层厚度,从而优化了管输系统的经济费用。实例计算验证了该模型和计算程序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高导热的填料虽然能够提升木质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储放热速率,但存在的易团聚现象无法使其均匀分散于材料内部。本研究旨在利用溶液还原法,由内而外地在轻木基体内原位生成单分散的金属铜颗粒,为提高木质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储放热性能探索绿色、经济的道路。  方法  首先利用酸性亚氯酸钠溶液对轻木进行脱木素处理以提高其对相变材料的封装效率。然后利用CuSO4溶液与抗坏血酸溶液在脱木素轻木内利用溶液还原法多次循环制备单分散金属Cu颗粒,并将反应完全后的轻木利用真空浸渍法与石蜡(PW)制备具有Cu颗粒强化导热的木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采用场发射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分析(FTIR)、X射线衍射仪(XRD)、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导热系数测试仪和温度巡检仪对材料的微观、结晶、化学结构及储放热性能进行评价。  结果  轻木经脱木素处理后其对石蜡的封装效率从64.9%提升至了82.6%。经过抗坏血酸对Cu2+的还原作用,在轻木基体内原位制造出了Cu。然而循环次数过少,Cu不能均匀地分布在木材基体内,而过多的循环次数则会过量地影响轻木对相变材料的封装效果;其中3次的循环次数最为合适,以此所制备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导热系数提升了1.76倍,熔融与凝固潜热分别高达143.7、142.9 J/g,同时储热与放热时间分别缩短了23.7%与32.6%,展现出了更好的温度调节潜力。  结论  利用溶液还原法能够有效地在轻木基体内均匀制备金属Cu颗粒,并且以3次循环制备的Cu颗粒强化导热的木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储放热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