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树化学成分与光肩星天牛危害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柳树化学成分的分析,柳树韧皮部可溶性糖含量与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产卵刻槽数、卵孵化数、越冬幼虫存活数显著正相关,木质部可溶性糖含量与光肩星天牛越冬幼虫存活率显著正相关.柳树韧皮部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光肩星天牛越冬幼虫存活率显著正相关,木质部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产卵刻槽数、卵孵化数、越冬幼虫存活数显著负相关.柳树韧皮部单宁含量与光肩星天牛卵孵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木质部单宁含量与光肩星天牛越冬幼虫存活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取食不同柳树的光肩星天牛羧酸酯酶与光肩星天牛越冬幼虫存活数之间相关关系较为密切,但达不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王玉连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2):40-43,46
对受红腹柄天牛不同危害程度的罗浮栲韧皮部和木质部中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可溶性糖含量与红腹柄天牛危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天牛取食活动期,不同受害程度罗浮栲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明显,尤其韧皮部的变化比木质部更加强烈;受害初期的植株,可溶性糖含量与未受害相比显著减少,冬季当幼虫和成虫进入休眠期后,不同受害程度罗浮栲韧皮部和木质部中可溶性糖的含量与未受害植株相比差异程度趋向缓和。表明可溶性糖含量可作为监测罗浮栲植株受红腹柄天牛为害程度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邓恩桉嫁接种子园为研究材料,分别以赤霉素0、500、1000、1500 mg·L-1进行叶面喷施,研究赤霉素处理对花蕾直径生长、花蕾保存率,叶片叶绿素、氨基酸、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后花蕾保存率、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花蕾直径生长量第2次观测值显著大于对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第1、2次观测值显著高于对照;随着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呈极显著、显著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表明赤霉素处理对提高花蕾直径生长量、花蕾保存率、叶绿素、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效果明显,其中以赤霉素1000 mg·L-1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5℃、12℃、25℃条件下贮藏和发芽过程中油茶种子中可溶性蛋白质、脂肪、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得出以下结论:3个月内,不同温度下贮藏的种子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呈减少趋势、脂肪含量呈增加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各内含物在三种温度下的变化速率不同;在贮藏过程中,可溶性总糖和脂肪含量变化呈线性相关关系。3种贮藏温度下,脂肪含量与可溶性总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脂肪含量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正相关。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上升、脂肪含量下降、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前期变化不明显,而后迅速下降。油茶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含量与可溶性总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脂肪含量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研究梨树砧木嫁接过程中在嫁接愈合阶段生理指标的变化,本文以杜梨为基砧,S2、82-5和PDR54分别为中间砧,"皇冠"梨为接穗,以"皇冠"梨树自根苗为对照,进行了可溶性糖和木质素2种生理指标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3种砧木品种嫁接苗木嫁接结合部位的可溶性糖、木质素含量等随着天数的增加,均呈现与嫁接亲和性相关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沉水樟扦插生根的阻碍因子,为提高沉水樟的扦插生根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非靶向LC-MS检测技术,比较筛选沉水樟不同枝龄穗条及不同组织的差异内含物,并结合扦插试验验证不同枝龄穗条的扦插效果,探讨内源生根抑制物对沉水樟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沉水樟不同枝龄穗条木质部及韧皮部所含的差异内含物中,总体上表现为酚类及有机酸类物质的相对峰面积显著高于其他物质,其中,酚类物质的相对峰面积最大,且韧皮部的酚类物质显著高于木质部。不同枝龄的穗条比较发现,韧皮部与木质部的酚类与有机酸类物质总体上均表现为1年生穗条显著高于其他枝龄,且随枝龄增加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与之相反的是,沉水樟不同枝龄穗条中,1年生穗条的扦插效果最优,且扦插成活率随枝龄的增加而降低。[结论]沉水樟穗条中存在以酚类与酸类为主的生根抑制物,且主要分布在韧皮部。此外,内源生根抑制物对沉水樟扦插生根的抑制作用随枝龄的增加呈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枣果内含物含量,初步探究枣裂果发生的机制,为生产上防止枣裂果提供理论依据。以南方鲜食枣中秋酥脆枣为试材,采用蒽酮比色法、考马斯亮蓝法等方法,对枣果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等内含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从白熟期至完熟期,枣果中可溶性总糖、淀粉、维C及Ca、K含量均呈逐步上升趋势,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及Mn、Na含量均呈逐步下降趋势;各个时期正常果中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比裂果高,完熟期正常果淀粉含量为7.43%,比裂果淀粉含量6.29%高1.14%,差异性显著;正常果中Ca、Na含量均比裂果高,完熟期正常果Ca含量为58.06 mg/100g,显著高于裂果的48.88 mg/100g,而K、Mg、Fe的含量均比裂果要低;白熟期正常果与裂果各组成物质含量差异性不显著(维C含量除外),完熟期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核桃芽接愈合过程的组织学观察,研究不同嫁接时期砧穗在愈伤组织形成、增殖和输导组织连接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机制,旨在为核桃和其他木本植物嫁接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12年生核桃品种‘香玲’半木质化新梢中部芽片为接穗,2年生本地核桃实生苗为砧木,采用方块芽接法分别于砧木萌芽后40~47天和100~107天2个时间进行芽接试验,采用本课题组建立的非均质化材料切片方法对芽接愈合过程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核桃萌芽后40~47天的砧穗愈合方式与前人报道一致,即形成层细胞在嫁接体愈合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愈合过程中主要组织学变化包括:隔离层的产生(3天)→砧穗形成层细胞分化产生愈伤组织(4天)→愈伤组织连接(6天)→砧穗原有形成层的修复与连接(12天),完成愈合需要12~15天,成活率达95.6%。而在萌芽后100~107天的砧穗愈合过程中,发现了与上述常规愈合不同的嫁接愈合新方式。此过程中木射线细胞起主导作用,愈合过程依次历经隔离层的产生(3天)→木射线细胞分化产生愈伤组织(4天)→砧穗愈伤组织连接(9天)→导管分化形成(15天)→新的形成层产生以及木射线的连接(25天),需要25~30天才能完成愈合,成活率为61.7%;在木射线细胞主导的砧穗愈合过程中砧木一侧的隔离层要先于接穗发生溶解,在砧穗愈伤组织完成连接时消失,而接穗表面隔离层在愈伤组织分化时依然存在,直至新的形成层产生后才完全溶解消失。【结论】核桃芽接过程中,除了常见的由形成层细胞主导的砧穗愈合方式外,还存在由木射线细胞主导的砧穗木质部的愈合新方式,木射线细胞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分化出导管、形成层和木射线等组织完成最终的砧穗连接;在此过程中愈伤组织主要来自于砧木木射线细胞且砧木隔离层要先于接穗发生溶解。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了解砧木对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接穗生长的影响,明确不同砧木嫁接苗生长差异的原因。本实验以山核桃本砧嫁接苗为对照,以美国山核桃C. illinoensis和湖南山核桃C. hunanensis为砧木的嫁接苗作为主要研究材料,分析比较其存活率、接穗生长量、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及愈合部输导能力等方面差异,探讨异砧嫁接促进山核桃接穗生长的可能原因。研究发现:(1)以美国山核桃和湖南山核桃为砧木时,嫁接成活率为90.45%和92.66%,而本砧嫁接的成活率仅为76.34%,且后期出现大量死亡现象;(2)以湖南山核桃为砧木的嫁接苗,新梢生长量、节间长度和复叶数,显著优于其余二者,其中本砧嫁接苗生长最差,单叶长和宽也最小,说明异砧嫁接有促进山核桃接穗生长的作用;(3)以湖南山核桃为砧木的嫁接苗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二者,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其光合作用更强;(4)利用划走式切片仪将砧穗连接处切片观察,从切片情况可知,以湖南山核桃为砧木的嫁接苗再生组织中单位面积的导管数最多,且愈合较好;本砧嫁接苗导管数最少,且愈合较差。通过研究笔者推测山核桃异砧嫁接砧穗连接处愈合较好、再生组织间导管数多是其成活率高的原因,且异砧嫁接对山核桃接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孟莹 《陕西林业科技》2023,(2):122-123+126
为提高商洛市核桃高接换优成效,在实践总结基础上,分析提出了高接换优后树体生长衰退的原因有砧木和接穗的选择不科学、二者之间亲和力不高或持续性不强,砧穗质量差,地上和地下部分、砧木和接穗的平衡关系失调,接后管理不当,预防措施有选用砧穗的最佳组合,选择优质的采穗母树和高接砧株,调节地上部和地下部、砧穗关系,强化培养和整形修剪、形成开心型树体骨架,改良土壤,合理肥水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1.
为给完善核桃芽接繁育技术提供参考,选用山东地方品种‘鸡爪绵’核桃实生苗为砧木,采用大方块芽接方法嫁接早实核桃品种‘香玲’和‘元林’,利用扫描电镜观测其砧穗组合体愈伤形成和嫁接口愈合过程。结果表明:2个早实核桃品种嫁接愈合过程相似,嫁接后第6天砧穗嫁接体愈合完成。第1天,嫁接口接穗上有愈伤组织细胞产生,同时有少量无机、有机分泌物或晶体;第2天,嫁接口处产生大量愈伤组织细胞,‘香玲’和‘元林’接穗愈伤组织细胞直径分别为17.5~35.0和14.1~33.3μm,‘元林’接穗愈伤细胞数量明显多于‘香玲’;第4天,愈伤细胞延伸分化出明显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不断分裂;第5天,砧穗愈伤组织相互交叉连接;第6天,接穗和砧木间的维管束已重新连接,嫁接愈合完成。  相似文献   

12.
对健康和蓝变真菌侵染的华山松韧皮部以及华山松大小蠹排泄物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淀粉、还原性糖、可溶性总糖、游离态氨基酸和Na,K,Ca,Mg,Fe,Cu,Mn,Zn等8种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山松大小蠹对寄主华山松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依次为:还原性糖>粗脂肪>可溶性总糖>粗纤维>淀粉>粗蛋白.华山松韧皮部的17种游离态氨基酸中含有华山松大小蠹必需的9种氨基酸;华山松大小蠹对寄主华山松韧皮部组织内的Na,K,Ca,Mg,Fe,Cu,Mn,Zn等8种矿物元素需求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K元素的需求量最大,而对Cu,Mn,Zn 3种元素的需求量较小.同时,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能够加速华山松木质部和韧皮部中营养的分解转化,为华山松大小蠹在被害华山松韧皮部和木质部间的生存和发育创造条件,并加速被害华山松树势的衰弱和死亡.  相似文献   

13.
核桃嫁接时常有“伤流”现象 (从砧木的切口处不断流黑水 ) ,阻碍着砧木和接穗双方物质的交换和愈合使嫁接失败 ,从而影响成活率。因此 ,嫁接应选择砧木发芽前后到展叶前“伤流”较轻时进行 ,早了“伤流”重 ,晚了接穗难以发芽成活。除此之外 ,还要掌握熟练的嫁接技术 :一是嫁接时动作要敏捷 ,尽量缩短接口伤面与空气的接触时间 ,一般应将削后接穗含在口中 ,待削好砧木立即接上绑扎。二是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要对准 ,如果砧、穗大小不一致 ,要单边对准以利成活。三是要利刀快削 ,一刀即成 ,力争做到切口表面平整、不起毛。这样有利于砧、穗紧…  相似文献   

14.
经作相关的试验研究了山药、日本薯蓣、黄独3种薯蓣植物的珠芽休眠过程中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其休眠过程中3种薯蓣植物珠芽的淀粉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休眠结束时与休眠初期相比,珠芽休眠期最长的山药其淀粉含量极显著增加,珠芽休眠期较长的日本薯蓣其淀粉含量显著增加,仅珠芽休眠期最短的黄独其淀粉含量上升不大;3种薯蓣植物珠芽休眠过程中其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与淀粉含量的升高相关;3种薯蓣植物珠芽休眠过程中其还原糖含量呈上升趋势,与淀粉含量变化相似,其中山药珠芽的还原糖含量极显著增加,日本薯蓣珠芽的还原糖含量显著增加,黄独珠芽的还原糖含量增加不显著,还原糖含量的升高促进了珠芽的发芽;3种薯蓣植物珠芽休眠过程中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上升趋势;3种薯蓣植物珠芽休眠过程中的淀粉酶都以α-淀粉酶为主,珠芽休眠期短的黄独其α-淀粉酶活性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而珠芽休眠期长的山药在休眠初期其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两种薯蓣植物.  相似文献   

15.
一、选穗依砧木,选接穗, 大直径,砧大穗。选了穗,把叶扯, 留十束,较适宜。嫁接前,水浸穗, 吐松脂,吸足水。  相似文献   

16.
树木的生长,均源于形成层在生长季节不断地生长和分化,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要使嫁接成活,就是要使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进行对接,通过愈合、生长和分化,使接穗与砧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由于形成层只有很薄的一层,在接口断面看上去只是树皮与木质部  相似文献   

17.
核桃是较难嫁接成活的树种,其嫁接成活率低而不稳.影响核桃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砧、穗亲和力对嫁接成活的影响嫁接亲和力,是砧木和接穗双方能够正常连接,并形成新的植株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矮化砧     
砧木按其对接穗生长高矮及结果早晚的影响,可分为乔化砧,半矮化砧、矮化砧三种类型。在一般果园中,乔化苹果一般树高4—6米,半矮化苹果高3米左右,矮化苹果高2米左右。园艺实践中利用矮化砧木嫁接(由于不亲和造成的矮化现象)矮化接穗非常成功,嫁接在矮化砧上的果树,具有树体矮小、适于密植、提早结果、早期丰产等特点。凡具有矮化作用的砧木一般须根较多,根系较浅,根毛较短,在其根和基部都具有韧皮部发达、筛管多、而木质部相对小和导管细、少的特点。韧皮部发达,即单位体积内含有较多活组织,需要利  相似文献   

19.
根据红松樟子松异砧嫁接建立红松果林的存在的问题,制定了选择砧木、选择优树、采穗时间、选择接穗、接穗贮藏及嫁接时期等标准。嫁接方法为"插坐髓心形成层贴接",嫁接时直接削去砧木顶芽,使砧木与接穗接嫁接面全方位接触,不仅提高了接穗的生长量,而且愈合效果极其显著,避免了红松-樟子松异砧嫁接因剪砧流脂的现象,解决了嫁接不亲和问题。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自然越冬过程中红皮树、东京野茉莉和垂珠花3个树种苗木抗寒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树种枝条内可溶性糖含量随时间变化呈现下降趋势,垂珠花枝条内可溶性糖含量整体比东京野茉莉枝条内可溶性糖含量高,高约47.6%,东京野茉莉枝条内可溶性糖含量整体又比红皮树枝条内可溶性糖含量高,高约102.1%。红皮树、东京野茉莉和垂珠花枝条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随时间变化呈现上升趋势,且各月份枝条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垂珠花东京野茉莉红皮树。红皮树、东京野茉莉和垂珠花枝条内脯氨酸含量变化没有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性,且各苗木的脯氨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红皮树、东京野茉莉和垂珠花在降温时其枝条内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垂珠花枝条内游离氨基酸的增长幅度和含量均高于东京野茉莉和红皮树。红皮树、东京野茉莉和垂珠花枝条的相对电导率随着时间的变化其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高-低-高"的趋势。根据以上生理指标进行的综合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出,垂珠花的抗寒性是这3个树种中最强的,东京野茉莉次之,红皮树的抗寒性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