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鱼虾4号和肉碱对水产动物生长的影响,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蔡学峰等,2001;叶元土等,2001)。为了进一步了解二者对水产动物生长、品质等方面的影响,我们近期又在草鱼养殖中进行了重复验证。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 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系室内循环养殖系统。1.2试验时间 2001年3月至2001年4月1.3试验鱼 试验鱼来自本系试验渔场,每箱放养试验草鱼15尾。在水族箱中用普通饲料驯养2周待草鱼适应环境后再开始试验。每个处理设2个平行试验组。1.4试验饲料 试验饲料为市售商品饲料。其组…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鱼的经济效益,北京市万泉庄渔场于1991年用啤酒粕代替部分蛋白质饲养草鱼,取代配合饲料中的豆饼,历经150天的池塘培育草鱼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用啤酒粕配制混合饲料,既可节省饲料,又能降低成本,还加速鱼的生长,这是一项可开辟利用的新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棉粕与菜粕1:1比例作对照(A组),椰子粕在配方中的比例为5%、15%、20%(Y1组、Y2组、Y3组),棕榈粕在配方中比例为5%、15%、20%(Z1组、Z2组、Z3组)制作7种等氮、等能饲料,通过饲养3.7 g左右的草鱼90 d,探讨椰子粕、棕榈粕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饲喂椰子粕的各试验组草鱼增重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Y2组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饲喂棕榈粕的各试验组草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对照组以及椰子粕组,其中Z1组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试验组饲料系数和肥满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草鱼对各试验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磷的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这些结果表明:椰子粕和棕榈粕均可以作为草鱼饲料原料,椰子粕在草鱼饲料配方中适宜的配比为15%,棕榈粕则以5%为宜。  相似文献   

4.
信息摘要     
沈阳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张满隆、邓里报道用南方引进的草鱼幼苗培育成苗种作为试验鱼,在水族箱中暂养1周后分组试验,分别测量试验鱼的体重,平均体重为25.5~31.2g。试验于2001年7~8间进行50天。60尾草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尾,分放6个水族箱中,每3个水族箱为平行试验喂同一种饲料。共2个试验组。饲料原料有鱼粉,豆粕,棉籽粕,小麦面,玉米面,磷酸氢钙,多维及矿物质添加剂,溢多酶。原料粉碎后(40目以上)加水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比较研究了饲料中添加米糠粕和小麦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分10%小麦和10%米糠粕两组,每组设4个重复,共8个网箱,每箱70条草鱼,初重17.55±0.07kg,试验为期60d。通过评价草鱼生长性能及常规的变量,如生长和饲料转化率等,结果显示:添加10%小麦和10%米糠粕饲料中,草鱼的末重、增长率(BWG)和饲料系数(FCR)没有显著性差异。10%米糠粕与10%小麦效果相同,以10%米糠粕替代10%小麦,可降低鱼饲料的成本。  相似文献   

6.
试验目的是研究草鱼摄入枯草芽孢后,对草鱼的生长、免疫指标的影响,以及通过粪便排出的枯草芽孢对水质的影响。1试验材料试验鱼为草鱼,在暂养池(2×1.2×1m3)中投喂商品饲料驯化10d后,挑选体表无损伤、大小基本一致的健康草鱼进行试验。测定鱼初始体重。试验饲料由通威集团提供。2试验设计试验采用单因素梯度试验法,分为3个组,分别为添加了1亿/g和1千万/g的试验饲料为试验组,最后饲料中芽孢的含量为2800万/g和  相似文献   

7.
抗生素药渣的饲料利用及四环素药渣养鲤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叶元土 《饲料工业》1994,15(5):37-39
抗生素药渣的饲料利用及四环素药渣养鲤试验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系叶元土抗生素药渣系指发酵生产抗生素后的滤渣,如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缬霉素等抗生素发酵生产的滤渣。这类药渣在我国分布广,资源量大,如能作饲料原料或饲料添加剂加以开发利用,不仅对资源的...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评价经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或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发酵后棉粕的营养价值及其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发酵试验设置无菌对照组、枯草芽孢杆菌好氧发酵组以及添加碱性蛋白酶和嗜酸乳杆菌的厌氧发酵组,发酵24 h后测定各组的棉粕营养指标。选择初始体重均为(100±3)g草鱼约54 000尾,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基础饲料、50 g枯草芽孢杆菌好氧发酵棉粕替换等重基础饲料中普通棉粕、50 g碱性蛋白酶+嗜酸乳杆菌的厌氧发酵棉粕替换等重基础饲料中普通棉粕三种饲料开展为期46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棉粕的游离棉酚显著低于未发酵棉粕(P<0.05),粗蛋白和酸溶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不增加饲料成本的前提下,草鱼日粮中发酵棉粕替换相应重量的普通棉粕后均可提高草鱼平均日增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提高了草鱼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P<0.05),降低脏体比(P<0.05),但对饲料系数和肝体比影响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棉粕经发酵后可提升其营养价值,饲喂发...  相似文献   

9.
在室内循环水族缸内,选用进口鱼粉、国产鱼粉、菜饼、双低菜粕、豆粕、棉粕、玉米胚芽粕、酒糟粉、麦麸、稻谷和米糠等 11种饲料原料,从方法学上探讨影响草鱼消化率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①草鱼消化率测定时,配合饲料应过 40目筛;②试验饲料由基础饲料和试验原料以 70:30的比例配制,其消化值优于直接用饲料原料配制成的试验饲料所得的消化值;③外源指示剂 (Cr2O3)法和内源指示剂 AIA4N(酸不溶灰分 )法对测定结果影响不显著( P>0.05)。总之,草鱼消化率测定以 Cr2O3为指示物,原料粉碎过 40目筛,试验饲料由基础饲料和试验原料以 70:30的比例配制,是较理想的测定表观消化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草鱼对常规饲料消化率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在室内循环水族缸内,选用进口鱼粉、国产鱼粉、菜饼、双低菜粕、豆粕、棉粕、玉米胚芽粕、酒糟粉、麦麸、稻谷和米糠等11种饲料原料,从方法学上探讨影响草鱼消化率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①草鱼消化率测定时,配合饲料应过40目筛;②上基础饲料和试验原料以70:30的比例配制,其消化值优于直接用饲料原料配制成的试验饲料所得的消化值;③外源指示剂(Cr2O3)法和内源指示剂AIA^4N(酸不溶灰分)法对测定结果影响不显著(P>0.05)。总之,草鱼消化率测定以Cr2O3为指示物,原料粉碎过40目筛,试验饲料由基础饲料和试验原料以70:30的比例配制,是较理想的测定表观消化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酵母及其衍生物对水产动物生长、免疫、抗病、抗应激和水环境改善等诸方面特有的功能和作用已多次在相关的研究和实践中得到证实。但酵母源饲料在水产动物中的消化率目前还未见报道,而草鱼作为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之一,在我国淡水养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试验主要研究草鱼对3种酵母源饲料的表观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和氨基酸消化率,以期为酵母源饲料在草鱼养殖中及水产动物养殖中的使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不同菜籽饼粕对草鱼生长性能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比较国产菜粕、印度菜粕、加拿大菜粕和冷生榨菜饼对草鱼生长和生理的影响,4种饼粕在等氮等能条件下分别设计为23%和34.5%2个添加水平(同种饼粕等氮和等油脂),配制成8种实用性试验膨化饲料,在室内水泥池网箱中养殖均质量为(39.4±2.9)g的草鱼60 d.试验结果表明:1) 4种菜籽饼粕试验饲料养殖草鱼每天的特定生长率(SGR)为1.56%~2%,饲料系数(FCR)为1.39~1.72,国菜Ⅰ组与加菜Ⅰ组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2) 饼粕添加水平从23%增加到34.5%时,国菜组、加菜组和生饼组的生长速度均显著降低且FCR增加,但印菜组的生长速度和FCR无显著影响.3)不同菜籽饼粕及不同添加水平对草鱼血清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葡萄糖(GLU)、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和总蛋白(TP)等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国产菜粕、印度菜粕、加拿大菜粕和冷生榨菜饼均可以用于草鱼饲料中;除了印度菜粕在膨化饲料中用量可达34.5%外.其他用量为23%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草鱼实用配方中脂肪的适宜含量,试验以草鱼实用配方配制基础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2%、3%、4%和5%的豆油,制成6种试验饲料。试验选取初始体质量(104.0±7.7)g的草鱼72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养殖周期60 d。结果 表明:(1)在饲料脂肪水平为5.72%~7.65%时,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未添加脂肪组(P <0.05),饲料系数呈现与之相反的趋势。(2)在饲料脂肪含量为6.48%时,草鱼增加单位体质量所消耗的饲料蛋白质质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 <0.05)。(3)草鱼肝胰脏组织切片显微观察显示,6组草鱼肝胰脏细胞均排列整齐、大小均一、细胞膜分界明显,总体较健康,但有随饲料脂肪水平提高,细胞质中白色部分增多现象。本试验条件下,综合比较生长和饲料利用率,草鱼幼鱼饲料脂肪最适含量为6.3%~6.5%。  相似文献   

14.
该试验考察了在饲料中添加BoA生物活性素后,对草鱼鱼种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分为5组,组Ⅰ为对照组,组Ⅱ、组Ⅲ、组Ⅳ和组Ⅴ分别补充1‰、2‰、3‰和4‰的促长剂,试验鱼为平均初重150g左右的草鱼鱼种,饲养时间为30d。结果表明:饲料中补充一定量的促长剂可以显著促进草鱼鱼种的生长,以2‰的添加量效果最佳;同时提高草鱼的肌肉营养价值并提高草鱼的肥满度。  相似文献   

15.
叶元土  杜仕梅 《饲料工业》1996,17(11):15-19
提高水生动物饲料利用效率的途径与方法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系叶元土,杜仕梅,罗莉目前,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就是如何提高水生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以便减少饲料的消耗,降低养殖成本。要实现这一主题,应以水生动物生长代谢、营养需要和消化生理特...  相似文献   

16.
月鳢饲料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 试验鱼系广西南宁市水产良种场人工繁殖的当年鱼苗,试验正式开始前驯食1周,经驯食后,鱼苗已能很好地摄食配合饲料,然后除去个体特大和极小的鱼苗,剩下留作试验的鱼苗体重为0.20~0.375g,平均体重0.299g,全长为2.7~3.5cm,平均全长3.0cm。 1.2 水源 试验用水采用经充分曝气的自来水。 1.3 试验饲料 优质进口的褐色鱼粉作为蛋白源(粗蛋白质为65%),糊精、纤维素为填充剂,调制成6个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料,配方见表1。  相似文献   

17.
采用离体消化方法,利用草鱼肠道消化酶作为酶源,在水解7h后用茚三酮方法测定水解液中生成的氨基酸总量,以生成的氨基酸量占消化前饲料蛋白质量的百分比表示氨基酸离体消化率,四种饲料的氨基酸消化率分别为鱼粉64.56%、豆粕88.73%、菜粕75.03%、棉粕81.00%,显示出草鱼对3种植物饲料蛋白质的氨基酸消化率高于鱼粉的结果。采用肠道离体灌注试验系统,利用饲料蛋白质的酶水解液为灌注液,用茚三酮方法测定了草鱼肠道对四种饲料蛋白质酶水解液中氨基酸整体的吸收速度,结果显示出肠道对氨基酸整体的吸收速度与水解液中氨基酸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在50rain内其吸收平均速度以鱼粉最高,为0.45mg/min,其次为豆粕0.36mg/min、棉粕为0.30mg/min,最低为菜粕0.26mg/min。如果以单位时间内肠道对氨基酸的吸收量占流过肠道内的氨基酸量的比例表示肠道对氨基酸吸收率,结果显示出在不同时间段,草鱼肠道对四种蛋白质饲料水解液氨基酸的吸收率无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铜鱼肠道、肝胰脏对四种蛋白质饲料的离体消化率测定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采用体外消化法研究了铜鱼(Coreiusheterodon)对鱼粉、豆粕、菜粕和棉粕4种饲料蛋白质的离体消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①铜鱼对鱼粉、豆粕、菜粕和棉粕的干物质离体总消化率为菜粕50.18%>鱼粉50.13%>豆粕49.11%>棉粕32.90%,而对粗蛋白的离体总消化率为:鱼粉41.92%>豆粕40.88%>菜粕23.68%>棉粕21.39%;②铜鱼对4种饲料原料的干物质和粗蛋白体外消化能力为:中肠>肝胰脏>前肠>后肠。  相似文献   

19.
<正> 猪、鸡等对粗纤维利用差,而奶牛、草鱼等对粗纤维利用较好。如能将棉粕分成质量不同的部分,将含粗纤维少、蛋白质高的部分用来生产猪、鸡等的浓缩饲料,将含粗纤维多、蛋白质少的部分用于生产奶牛等反刍动物、草鱼用的浓缩饲料,这对棉粕的充分利用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我们曾用筛孔为1毫米筛子将棉粕分为为两部分,师上物(约60%)壳多一些,筛下物壳少一些,其成分如表1。  相似文献   

20.
发酵棉粕对草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生产发酵棉粕,以降低棉粕中的棉酚含量,分解纤维素及破除细胞壁,产生功能性小肽、氨基酸和促生长因子。本试验用23%发酵棉粕替代9%豆粕和全部棉粕(15%),饲养平均体重为125克的草鱼鱼种90天,结果表明,发酵棉粕组较对照组提高鱼体增重率24.52%,饵料系数降低了11.89%,血清溶茵酶、肝胰脏SOD活力均有显著提高。上述结果表明,在草鱼配合饲料中使用发酵棉粕,取代全部棉粕和部分豆粕,能促进鱼体生长,降低饵料系数,提高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