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提取条件下黄芪茎叶与根中多糖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分析黄芪根、茎叶中黄芪多糖的含量,为黄芪茎叶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水煎煮法、水提法、醇碱提法、醇处理水提法和石油醚醇处理水提法5种不同方法,对黄芪根和茎叶细粉中的黄芪多糖含量进行比较.[结论]黄芪茎叶中也有一定量的黄芪多糖,虽然低于黄芪根中的含量,但仍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醇碱提醇沉法提取的黄芪多糖含量和纯度最高,石油醚醇处理法得到的黄芪多糖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超微粉碎技术对芪苓制剂总多糖溶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芪苓制剂通过加工制成普通粉(65—100目)、超微粉(300目),以水提醇沉法提取芪苓制剂普通粉和超微粉中的总多糖,采用蒽酮-硫酸法对其粗多糖进行了含量测定,研究超微粉碎技术对芪苓制剂总多糖溶出度的影响。结果如下:在相同条件下,100g芪苓制剂普通粉中所提粗多糖为1.2608g,芪苓制剂超微粉中所提粗多糖为6.0030g,上述粗多糖样品中多糖的含量分别为44.71%、75.03%;即100g芪苓制剂普通粉中总多糖含量为0.5637g,超微粉中多糖的含量为4.5040g。上述结果表明,超微粉碎技术能显著提高芪苓制剂总多糖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3.
试验比较了水提和碱水提、分步醇沉和分级醇沉提取刺五加多糖的工艺差异。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提取、分离刺五加多糖,采用Segav法脱蛋白,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柱前衍生化GC-MS法测单糖组成。结果显示,水提法的多糖得率较高,但是总糖含量较低;碱提法的多糖得率略低,但是总糖含量较高;分步醇沉操作繁琐,但是多糖得率和总糖含量最高。提取溶剂和醇沉浓度不同,单糖组成比例有所变化。木糖和半乳糖在刺五加多糖中比例高于阿拉伯糖和葡萄糖比例。综合考虑,用碱水提取刺五加多糖,采用分步醇沉的方法,可以得到较多和较高含量的多糖。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红甜菜多糖的提取效果。试验以红甜菜为原料,分别采用水提醇沉法和超声辅助水提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设计优化其提取工艺,探究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红甜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Sevag试剂、活性炭和石油醚依次对粗多糖进行纯化。结果表明,采用水提醇沉法时,在液料比90 mL/g、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5 h的条件下,红甜菜多糖得率最高,提取率达2.33%;采用超声波辅助水提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40 mL/g、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6.85%。超声波辅助水提法提取红甜菜多糖中蛋白质去除率、色素去除率、脂肪去除率分别为29.73%、3.88%、2.76%。研究表明,超声波辅助水提法所用提取溶剂少、耗时短、所需温度低、提取率高,更适用于红甜菜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提取方式对玉米皮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试验分别采用酶法、超声波法、微波法、微波辅助超声波法以及传统热水浸提法提取玉米皮多糖,并对不同提取方式得到的多糖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结合微波法提取得到的多糖含量最高,为15.85 mg/g,但其抗氧化能力最低;传统热水浸提法得到的多糖含量最低,为8.50 mg/g,其抗氧化能力也较低;酶法提取得到的多糖含量较高,为12.99 mg/g,且其抗氧化能力最高。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桑叶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桑叶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桑叶粗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以加水倍数、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设计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采用苯酚一硫酸比色法进行桑叶粗多糖含量测定,比较得出桑叶水提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浓度乙醇对桑叶粗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显示,煎煮次数对桑叶粗多糖提取率影响最大,当加水倍数为25倍,煎煮时间为2 h,煎煮2次时桑叶水提物中桑叶粗多糖提取率最高,为4.94%。但结合影响因素分析,最终确定桑叶水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25倍水,煎煮2 h,煎煮3次。乙醇浓度对桑叶粗多糖的含量及得率影响很大,70%乙醇醇沉所得水提物中桑叶粗多糖质量最大,40%乙醇醇沉所得桑叶粗多糖含量最高,平均含量达41.5%,显著高于其他乙醇浓度(P < 0.05),提示乙醇浓度越高,桑叶粗多糖含量越低,但得率越高。桑叶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倍数为25倍,煎煮时间2 h,煎煮3次,采用70%乙醇醇沉。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硼处理根瘤菌12531f胞外多糖的提取条件,以根瘤菌12531f为材料,筛选适宜硼浓度并以此浓度处理为诱导条件,优化三氯乙酸体积分数、醇沉倍数和醇沉时间.结果 表明:1 mg/L的硼处理菌株12531f可以显著提高胞外多糖的含量;通过L9(34)正交实验发现,在三氯乙酸体积分数10%、醇沉时间24 h的条件下,醇沉倍数由2倍提高到3倍时,硼处理根瘤菌12531f菌株胞外多糖平均含量最高,达33.23 μg/mL,与优化前相比,胞外多糖含量提高了56.97%.得到纯度高、含杂量低的胞外多糖,有利于进行进一步结构鉴定和分析,为硼处理根瘤菌12531f菌株胞外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制备多糖铜络合物并测定其半数致死量(LD_(50)),试验采用水提醇沉法从阿里红中提取总粗多糖,并通过苯酚-硫酸法和红外光谱法对阿里红多糖进行检测;用GB/T5009.13—2003法对多糖和络合物中的铜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利用红外光谱法和电镜对多糖和络合物进行扫描观察;给小鼠口服多糖络合物,测定半数致死量。结果表明:多糖含量为32.92%、铜含量为0.558 g/kg,多糖铜络合物中铜含量为51.05 g/kg(相对多糖);阿里红多糖铜络合物半数致死量为602.56 mg/kg,可信限是464.52~781.63 mg/kg。说明阿里红多糖络合物是低毒性药物。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中药的使用效率,降低临床的使用成本。采用藿香、半枝莲、陈皮、甘草四味药材,并利用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进行发酵,在波长510 nm处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显色,在波长490 nm处测定总多糖含量。结果显示,经发酵后,半枝莲、陈皮、甘草的总黄酮含量均有所下降,且藿香中总多糖含量有所下降。陈皮水提液及乳酸杆菌发酵提取液中总多糖含量最高,其次是甘草乳酸杆菌发酵液的总多糖含量21.33 mg/g,半枝莲水提液73.97 mg/g,除陈皮外,其余三味药材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总多糖含量极低。由此可知,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发酵后会显著降低半枝莲、陈皮、甘草的总黄酮提取量,对藿香的影响不明显;经乳酸杆菌发酵后,显著提高半枝莲,甘草的多糖提取量;枯草芽孢杆菌几乎不能促进以上中药的多糖释放。  相似文献   

10.
王航  汤承  岳华 《中国畜牧兽医》2013,40(9):222-224
试验为测定金荞麦超微粉中有效成分原花青素B2的含量,将四川金荞麦饮片粉碎至0.75 nm以下的超微粉,50%乙醇提取,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原花青素B2的含量。结果显示,在0.0352~1.4080 μg/mL范围内原花青素B2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59797X+592.3,r=0.996,金荞麦超微粉中原花青素B2含量在1.305~1.541 mg/g之间。本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稳定、精确的检测原花青素B2含量,为金荞麦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发酵对蛋白桑1-脱氧野尻霉素提取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发酵及提取方法对蛋白桑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提取量的影响,确定DNJ提取合理的前处理方法。试验用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菌液对蛋白桑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发酵,筛选出最佳发酵样品后,进行干燥处理。分别用水提法、酸提法和醇提法对所筛选样品中的DNJ进行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NJ含量。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对最佳发酵条件下(接种量6%,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96 h)的发酵样品DNJ提取量均为最高。对不同的样品进行提取时,醇提法提取效果普遍优于酸提法和水提法,发酵样品DNJ提取量比对照组高,最高可达34.07%,差异显著(P≤0.05)。结果说明发酵可以提高DNJ的提取量,在DNJ提取方法选择上,醇提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五味子叶和螺旋藻为原料,采用醇提法提取五味子叶中粗木脂素,水提方法提取螺旋藻中粗多糖,比较粗木脂素、粗多糖及(粗木脂素与粗多糖)复配物(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复配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明显高于粗木脂素和粗多糖。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粗多糖和粗木脂素复配物的最佳复配工艺;按复配比(粗多糖质量∶粗木脂素质量)3∶1进行混合,加入质量分数为4000%乙醇配制质量浓度为10 mg/mL的复配溶液,调节复配pH 80,超声35 min;得到粗木脂素和粗多糖复配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643%。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广西蚕业所资源圃中的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硫酸-蒽酮法对22个种质枝条的不同枝段进行了多糖含量测定比较。结果得出:桑枝条多糖含量范围为6.527~9.507 mg/g。22个桑种质中伦教40的多糖含量(9.507 mg/g)最高,其次为沙2×伦109(8.587 mg/g)、桑特优2号(8.551 mg/g)和桂7625(8.517 mg/g)。同一枝条不同枝段群组间多糖含量变异数差异性达显著水平,其中,桑枝条的中、下段多糖含量都高于上段。枝中、下段的多糖含量均与上段的差异性显著,不同枝段多糖含量的排序为:枝上段(7.337 mg/g)枝中段(7.899 mg/g)枝下段(8.069 mg/g)。由此可知,桑枝中多糖含量具有由上至下的富集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了合理利用采摘末季的绞股蓝,采用超声提取绞股蓝中多糖,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实验结果显示,超声提取绞股蓝多糖,当超声功率200W,超声时间60min,料液比1∶18 g/mL,超声温度60℃时,多糖得率高达4.793%。表1葡萄籽、葡萄籽粕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超声辅助提取绞股蓝多糖高效便捷,同时以水作为提取剂,避免了有机溶剂的残留,因此可安全应用到饲料工业中,开发价值极大。  相似文献   

15.
黄芪多糖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和研究黄芪多糖不同提取工艺的优缺点,将近年来有关黄芪多糖的溶剂法、酶解法、物理法相关提取工艺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经比较后发现,基于物理原理的微波、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高压脉冲法、组织破碎提取法等新技术,较传统热水浸提法、碱提法、碱醇提取法和酶解法在提取率、提取时间、纯度、能源消耗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并且发现不同方法的协同提取也能明显提高黄芪多糖的提取率。虽然目前这些技术没有被广泛的采用,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提取工艺成本的下降,应用于黄芪多糖的高效、节能的提取技术会逐步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干燥温度和提取方法对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提取量的影响,收割新鲜的蛋白桑(Morus alba)在不同温度下干燥后,分别用酸提法、水提法、醇提法提取其中的DNJ。提取液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测定DNJ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采用盐酸提取法时,蛋白桑最佳干燥温度为90℃,DNJ提取量为3.38mg·g~(-1),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干燥下的提取量(P0.05);采用水提取法时,蛋白桑最佳干燥温度为80℃,DNJ提取量为1.91mg·g~(-1),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干燥下的提取量(P0.05);采用乙醇提取法时,蛋白桑最佳干燥温度为100℃,DNJ提取量为3.77mg·g~(-1),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干燥下的提取量(P0.05);对相同处理的样品,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量差异显著(P0.05),乙醇提取法的DNJ提取量最高,盐酸提取法的DNJ提取量较高,水提取法的DNJ提取量最低。  相似文献   

17.
研究药用植物蒲公英内生真菌PG23多糖对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蒲公英内生真菌PG23通过培养,乙醇沉淀获得粗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采用MTT法测定PG23多糖对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率,并计算半抑制浓度(IC50)。结果表明,PG23发酵液中多糖得率为2.754%,多糖含量为26.82%;对A549肺癌细胞的抑制率以第1天为最高;抑制率不与多糖浓度成比例,最佳作用浓度为14.42μg/mL,抑制率为87.63%(P<0.01),IC50为1.073mg/mL(24h)。PG23发酵液多糖对肺癌A549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乳杆菌FGM9发酵黄芪产物中的粗多糖得率,采用均匀设计法对发酵培养基各组分配比进行初步探讨,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法建立了黄芪发酵液中多糖得率与培养基各组分浓度之间的预测模型,通过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优化和评估,得出发酵培养基各组分间的最优配比。结果显示,组分A含量为42.10 g/L、蛋白胨7.45 g/L、酵母膏9.80 g/L、KH2PO4-K2HPO42.18g/L、组分E 6.25 g/L的条件下,发酵液粗多糖的得率最高可达25.6%,比优化前提高了6.85%。  相似文献   

19.
为优化蛹虫草多糖的提取工艺,以蛹虫草多糖得率和相对标准偏差为指标,测试超声波水提法、超声波醇提法、水热回流法和醇热回流法蛹虫草多糖提取效果,确定最佳提取方法;再用正交试验方法检测水热回流法中4个因素(温度、次数、时间、料液比)对虫草多糖提取效率的影响,确定虫草多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水热回流法虫草多糖得率6.2%,相对标准偏差RSD(%)1.39,是提取虫草多糖的最佳方法;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90min,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20,为蛹虫草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提取溶剂对黑沙蒿提取物得率、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及其对自由基DPPH清除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各处理按1∶15(g/mL)料液比分别加入蒸馏水、乙醇、乙酸乙酯、乙醚和丙酮,通过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黑沙蒿中的生物活性成分;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采用DPPH法来测定黑沙蒿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①与其他提取剂的提取物相比,蒸馏水提取物的得率最高(P0.05),且其多糖和黄酮含量也最高(P0.01),而乙醚提取物中多酚的含量最高(P0.01)。②同种溶剂提取物不同浓度相比,水提取物浓度为1 mg/mL时,对DPPH清除率极显著高于浓度为0、0.2和0.4 mg/mL时的清除率(P0.01);乙醇提取物浓度为0.4和0.6 mg/mL、乙酸乙酯提取物浓度为1 mg/mL、乙醚提取物浓度为0.8 mg/mL、丙酮提取物浓度为0.6 mg/mL时,对DPPH的清除率均极显著高于浓度为0和0.2 mg/mL时的清除率(P0.01)。③与其他溶剂提取物相比,当提取物浓度为0.2 mg/mL时,无水乙醇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率极显著高于其他4种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率(P0.01);提取物浓度为0.4和0.6 mg/mL时,水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率显著低于其他4种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率(P0.01);浓度为0.8和1 mg/mL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率极显著高于其他4种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率(P0.01)。综上,黑沙蒿水提取物得率及多糖和黄酮含量最高,乙醚提取物中多酚含量最高,而无水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抗氧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