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查明黄河三角洲地区交通干线两侧土壤重金属铅污染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方法 ]运用样地调查法采集土壤样品,并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黄河三角洲地区路域土壤铅污染状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G205国道和S312省道两侧土壤铅污染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并且土壤中铅含量随与公路距离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距公路干道1~50 m内所采土壤样品的含铅量在32.46~86.04 mg/kg,是该区域土壤铅背景值的1.2~3.3倍,污染状况较为明显。经进一步研究,道路两侧绿化带可有效降低土壤铅污染水平。[结论]该研究为查明黄河三角洲地区交通干线两侧土壤重金属铅污染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109国道永宁段公路两侧土壤中铅和镉的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9国道永宁段两侧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公路两侧土壤中铅、镉的含量,并对铅、镉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09国道永宁段公路两侧土壤中的铅、镉含量均超过土壤背景值,且含量随着与公路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按照地积累指数评价方法进行污染程度评价,发现距离公路100 m范围内,土壤铅处于轻度至中度污染,土壤镉虽处在无污染水平,但仍超过土壤背景值,在以后的生产中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3.
准确快速的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能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基础条件。直接固体进样技术因具有能简化样品前处理、缩短分析时间、减少有害化学试剂使用等特点,已被广泛用于农业土壤环境样品中各类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鉴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了电热蒸发、激光烧蚀、等离子体进样、中子活化技术等典型土壤固体样品导入技术。其次,根据检测器的不同对固体进样技术进行了分类,并对其工作原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及标准现状进行了总结。本文进一步从样品的称样量及目数选择、校准方法、基体干扰和消除技术方面对土壤直接固体进样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最后,从土壤固体进样技术的自动化程度、精度提高、成本节约等方面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查明黄河三角洲地区交通干线两侧土壤重金属铅污染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方法]运用样地调查法采集土壤样品,并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黄河三角洲地区路域土壤铅污染状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 G205国道和S312省道两侧土壤铅污染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并且土壤中铅含量随与公路距离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距公路干道1~50 m内所采土壤样品的含铅量在32.46~86.04 mg/kg,是该区域土壤铅背景值的1.2~3.3倍,污染状况较为明显。经进一步研究,道路两侧绿化带可有效降低土壤铅污染水平。[结论]该研究为查明黄河三角洲地区交通干线两侧土壤重金属铅污染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一、超声测定土壤中的铅铅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它是土壤分析中的常测元素。采用悬浮液直接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铅时,由于土壤样品的取样量大,使得悬乳液的黏度大、不易分散均匀而影响进样的测定。采用先用超声波处理悬浮液后进样的方法,可使进样顺利和悬浮液稳定时间延长;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增敏可以提高悬浮液直接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的灵敏度。该方法快速、简单、准确,适用于各种土壤样品中铅的测定。二、超声波处理种子应用超声波处理种子,早在前苏联就已有了不少研究。根据外国文献所载,少量的超声波能刺激细胞分裂,中  相似文献   

6.
张家口市北郊道路两侧野生植物中铅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重金属铅对道路两侧野生植物的污染特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张家口市北郊交通干线两侧浅山区段野生植物中铅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铅在0~8.00 mg/L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7,线性方程Y=0.075 8X-0.001 33,检出限为0.024μg/mL.铅来源于汽车汽油的燃烧.进入土壤进行迁移,公路两侧野生植物中铅污染程度沿道路两侧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弱,浅山区的野生植被对土壤中的铅有明显的吸收和固定作用,可以净化土壤保持生态系统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固体进样元素分析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体进样分析技术无需消解处理,可有效降低方法检出限(直接固体进样)、简化前处理、避免痕量元素损失,更加环保和安全,是农产品元素检测技术的重要分支,在现场、快速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简要概述了固体进样分析技术配套的样品制备和进样方式、样品导入和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对样品均匀性和基体干扰等瓶颈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对直接固体进样和悬浮液进样方式,以及电热蒸发、激光烧蚀、样品直接插入、中子活化、X荧光等技术在农产品重金属和其它元素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土壤铅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双道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仪,采用HNO3-HC lO4体系消解土壤样品,研究了光电管负高压、灯电流、载气和屏蔽气流量、硼氢化钾和铁氰化钾浓度对土壤铅测定结果的影响。在选定实验条件下,铅的线性范围为0~100μg.L-1,检出限为0.04μg.L-1,相对标准偏差为1.25%,加标回收率为93.8%~105.6%。测定表明该方法简便、快捷,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建立测定土壤中的铅含量的全自动石墨消解-FAAS法。[方法]利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作为消解液,经全自动石墨加热消解,KI-MIBK萃取,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的铅含量。[结果]铅(0.2~1.0 mg/L)的吸光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较好,r为0.999 5,检出限为0.18 mg/kg,回收率为97.8%~103.2%,RSD为2.68%~3.88%。[结论]该方法检测效率高,操作简便,准确性好,是测定土壤中铅含量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环境样品中稻瘟酰胺残留分析方法。用乙酸乙酯萃取环境水样品;土壤样品用丙酮提取,乙酸乙酯萃取;鱼体样品用乙腈直接萃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稻瘟酰胺残留。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5~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土壤、水、鱼体中稻瘟酰胺的最小检测浓度分别为0.05、0.01、0.05 mg/kg。空白土壤、水和鱼体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76.5%~101.7%,RSD为0.4%~10.5%。该方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稻瘟酰胺在环境样品中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日渐加重,道路交通活动产生的重金属污染导致路域土壤重金属含量上升,构成潜在生态威胁。为探明路域土壤重金属污染范围及其变化趋势,在316国道福州-闽清段外侧100 m×100 m范围内布设5条与道路垂直的采样断面,每条断面依据道路远近布设11个采样点,在距离道路路侧200 m处采集2个对照土壤样品,共采集57个采样点表层的土壤样品,并采用XRF-DP 4050测定土壤中重金属(Cr、Pb、Zn、Mn和Fe)含量。在此基础上,对土壤中不同重金属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用普通克里金进行插值分析路域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测量领域内的土壤中Cr、Pb、Zn含量整体趋势呈现随道路距离增加而递减,其对照区含量较低,含量受道路交通影响;其中Cr呈指数分布,在0 m处含量最高;Pb、Zn呈偏态分布,峰值出现在10~20 m。Fe、Mn在对照区含量较高,其测量领域含量不易受道路交通影响,含量主要与成土母质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李剑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97-799,806
分别于距离路基0、5、10、15、25、35、50、100、200、300 m处采集土壤、麦苗和籽粒样品,在测定样品重金属Pb、Cd、Zn、Cr和Cu含量的基础上,开展路旁土壤-小麦系统重金属分布和污染状况分析,并对膳食小麦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小麦系统重金属含量随着离路基距离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重金属含量表现为土壤>麦苗>小麦籽粒;膳食小麦所致的Cd个人健康风险较大,在距路基50 m范围内超过ICRP可接受标准的1.6~3.2倍;不存在非致癌重金属健康风险,致癌重金属Cd的个人健康风险占总风险的94.81%,是最主要的健康危害物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连云港市效区菜田土壤和蔬菜铅污染状况,以市郊3个行政区域30个土壤样品以及对应的30个蔬菜样品为对象,分析土壤和蔬菜中铅含量情况,结果表明:33.3%的土壤样点铅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土壤含铅量平均值为33.2 mg/kg,所测得铅含量最高的土壤样品含铅量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的2.5倍,且变异程度较大,菜田土壤铅含量最大值(86.2 mg/kg)为最小值(13.3 mg/kg)的6.5倍;土壤铅污染主要集中在北部,主要原因是工业企业的三废排放;蔬菜铅含量超标比较严重,尤其是叶用莴苣和大白菜,超标率分别为40.0%和28.6%。  相似文献   

14.
从粤北大宝山采集了30份土壤样品及对应的植物根系样品,分析发现,取自污染区的27份土壤样品中,Cu、Zn、Pb和Cd含量不同程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对植物根系样品进行染色,观察丛枝菌根(AM)真菌侵染,发现81.5%的污染区根系样品中存在AM真菌侵染;土壤样品中含有一定数量的各种AM真菌孢子和AM真菌菌丝.调查结果表明,大宝山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存在着多样性的AM真菌.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农田重金属含量及其在作物中的累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为研究吉林省农田及相应农作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了26个县(市)97个土壤样品及相对应的农作物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大豆田土壤中有1个样品镉含量大于背景值,超标率为6.67%;玉米田中有1个样品铜含量、4个样品镉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背景值,超标率分别为1.39%和5.56%;水稻田中各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相应pH条件下的土壤环境标准限制。农作物中,大豆中有4个样品镉含量超标,超标率达到26.7%;玉米中铜含量超标的有1个样品,镉、汞含量超标的各有3个样品,超标率均达到4.17%;水稻中各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在标准值之内。土壤的污染等级属于"清洁"一级。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城郊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其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骏  柳云龙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251-253,255
为研究重金属元素在城市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上海市的城区、城郊结合部、郊区以及道路两侧分别进行布点采样。结果表明:所测区域Pb、Zn这2种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与土壤距离道路的距离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同时其污染程度从市区到郊区存在明显的梯度关系。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进行评价,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桂林路断面土壤为中度污染,闵行体育公园、莘庄公园、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和A20道路两侧道路为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7.
铜仁地区特色烟叶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烟草生产环境,以有代表性的土壤和水样指标为对象,面向贵州省铜仁地区的4个县(德江、思南、石阡、江口),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取样方法,每县抽取3个能代表全县烟叶生产水平、并代表一种典型生态条件的乡镇作为样本来源,分析了土壤养分和水质指标。结果表明,全区土壤含氮量平均2.67 g/kg,含氮丰富;水解氮大于150 mg/kg,为极丰富;土壤速效磷平均为29.91 mg/kg,各个采样点的速效磷含量均超出了最适宜范围(5~15 mg/kg);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7.83 g/kg,中等;土壤pH值范围在6.1~7.1,适合种植烟草;水质各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对烤烟生长无大的影响。大田可利用日照时间均在150 d以上,最高达194 d,因此,烤烟种植时段具有较大的可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18.
西安市浐灞生态区绿地土壤肥力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促进生态化城市建设和保证区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采集西安市浐灞生态区主要地段0~20 cm层次土壤,分别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指标,并采用改进的内梅罗指数对各地段的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西安市浐灞生态区绿地人为扰动严重,其中:国家湿地公园的土壤肥力属于贫瘠水平;浐河西路、大道(浐灞大道、广运潭大道、欧亚大道)、北辰路、灞河西路、灞柳路、雁鸣湖2号湖湖心岛、雁鸣湖垃圾山、雁鸣湖5号湖预留湿地地段的土壤肥力属于一般水平;雁鸣湖3号湖西岸土壤肥力属于肥沃水平;土壤有机质是浐灞生态区土壤肥力的限制因子。针对上述分析结果,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几种人为土壤中黑碳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人为活动对土壤黑碳积累的影响,从浙江省采集251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表层土样,样点涉及城市绿地土壤、城市道路附近土壤、工厂厂区土壤、城郊蔬菜地土壤、农村旱地土壤和农村水田土壤,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土壤中黑碳含量.结果表明:土壤黑碳含量在0~15.22 g·kg-1之间,平均为3.83 g·kg-1,变异系数达51.96%;土壤黑碳含量主要集中分布在1~5 g·kg-1之间,占样品数的70.92%;各类土壤黑碳平均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工厂厂区土壤城郊蔬菜地土壤城市道路附近土壤农村旱地土壤城市绿地土壤农村水田土壤;黑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在0%~53.20%之间,平均为24.83%,变异系数为38.06%,该比例由高至低为:工厂厂区土壤城市道路附近土壤城郊蔬菜地土壤城市绿地土壤农村旱地土壤农村水田土壤.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黑碳含量与土壤有机碳积累成正比;黑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与土壤黑碳含量成正比,但与有机碳积累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