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盐度对罗氏沼虾能量代谢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盐度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能量代谢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设置了 0 (对照)、4、8 和 12 共 4 个盐度胁迫水平, 研究了罗氏沼虾在胁迫 48 h 后的耗氧率、鳃丝和肌肉能量代谢酶活性及其游泳和弹跳能力。结果显示, 耗氧率在盐度升至 4 时并无显著变化(P>0.05), 但 8 和 12 盐度组的耗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鳃丝己糖激酶(HK)、磷酸果糖激酶(PF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在不同盐度条件下并无显著变化(P>0.05), 但鳃丝丙酮酸脱氢酶(PDH)和细胞色素 C 氧化酶(COX)活性在盐度为 8 时显著升高(P<0.05), 并且鳃丝 PDH 和 COX 活性均与耗氧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盐度在 8 时罗氏沼虾的游泳足肌肉和腹部肌肉 HK、PFK 和 LDH 活性并无显著变化(P>0.05), 但游泳足肌肉和腹部肌肉 PDH 和 COX 活性显著下降(P<0.05); 盐度升至 12 时游泳足肌肉和腹部肌肉 HK、PFK、LDH、PDH 和 COX 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运动能力结果显示, 盐度升至 8 时游泳能力显著下降(P<0.05), 盐度升至 12 时弹跳能力显著下降(P<0.05)。游泳能力与游泳足肌肉 PDH 和 COX 活性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 弹跳能力与腹部肌肉 HK、PFK 和 LDH 活性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 罗氏沼虾通过增加氧气摄取用于鳃丝有氧代谢以应对盐度胁迫, 但这些生理调节导致肌肉能量代谢酶活性下降, 造成罗氏沼虾的游泳和弹跳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海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的游泳续航能力和游泳过程中的物质代谢规律,以深水网箱养殖的3月龄海鲈为研究对象,采用游泳续航时间和生化指标作为评测海鲈游泳能力和代谢规律的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海鲈的游泳续航时长为200 min,其续航能力强于大黄鱼而弱于美国红鱼。在游泳过程中,海鲈血糖浓度升高,但差异性不显著(P>0.05),肌糖原随着时间的增加显著减少(P<0.05),且肌糖原浓度在海鲈疲劳时接近于0。当鱼接近100%疲劳时,其肝糖原浓度也接近于0;当海鲈以不同疲劳程度游泳时,其肌肉乳酸脱氢酶浓度会显著升高(P<0.05)。表明海鲈的续航游泳过程伴随着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池塘溶氧昼夜变化对鳜(Siniperca chuatsi)葡萄糖代谢和血糖含量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17:00 (T1)、23:00 (T2)、次日07:00 (T3)、11:00 (T4)、17:00 (T5)共5个连续时间点采样并测定分析,比较了鳜池塘常氧组(>5 mg/L)与昼夜溶氧变化组葡萄糖代谢相关指标的时序差异。结果显示,1 d中,池塘溶氧经历常氧与低氧的周期性变化,T3时,池塘溶氧最低,平均为0.93 mg/L;T5时,池塘溶氧最高,平均为10.58 mg/L。T3和T4时,血浆中葡萄糖显著降低,乳酸含量显著升高;肝脏中肝糖原含量下降,乳酸含量显著升高,ATP含量显著降低;肝脏有氧代谢柠檬酸合酶(CS)活性显著降低,无氧代谢酶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升高;糖酵解酶中己糖激酶(HK)、磷酸果糖激酶(PFK)、丙酮酸激酶(PK)活性显著升高,糖原分解酶糖原磷酸化酶(GP)活性无显著变化;hk、pfk、pk、ldh-a和gp基因表达量显著上升,cs表达量显著下降,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2表达量无显著变化。研究表明,鳜养殖池塘中,溶氧存在昼夜周期性交替变化,溶氧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发酵桑叶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代谢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1 g的大口黑鲈,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含10%桑叶高脂饲料和含10%桑叶低蛋白饲料8周。试验结果表明:同基础饲料相比,饲料中添加发酵桑叶显著抑制低蛋白组大口黑鲈的生长,而不影响高脂组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基础饲料组大口黑鲈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活性以及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高于低蛋白组,与高脂组无显著差异,同时,低蛋白组血清中HDL-C/CHO和HDL-C/LDL-C比值显著高于基础饲料组和高脂组。试验组大口黑鲈血糖含量显著低于基础饲料组(P0.05)。饲料中添加发酵桑叶显著提高大口黑鲈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CAT/SOD比值。各组鱼体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发酵桑叶会降低大口黑鲈血脂、血糖,增强其机体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离水干露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呼吸代谢能力的影响,以常温干露(22-24℃)、低温干露(4℃)2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进行脊尾白虾干露胁迫实验,于胁迫后60、90、120、180 min取组织,测定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延胡索酸还原酶(FRD)、乳酸脱氢酶(LDH)4种呼吸代谢酶活力和乳酸含量.结果显示,常温干露组肝胰腺、鳃、肌肉SDH和CCO活力随干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RD、LDH活力和肌肉乳酸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温干露组在胁迫60 min时,各组织呼吸代谢酶活力和肌肉乳酸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之后的变化趋势和常温干露组相同.常温干露组和低温干露组中肝胰腺和鳃SDH/FRD比值的变化幅度大于肌肉.研究表明,脊尾白虾通过提高无氧代谢来应对干露胁迫;低温干露下的脊尾白虾在胁迫早期可以维持有氧呼吸,肝胰腺和鳃比肌肉对干露胁迫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6.
牟明明  蒋余  罗强  陈拥军  罗莉  林仕梅 《水产学报》2018,42(9):1408-1416
为探讨不同来源饲料对大口黑鲈生长、血浆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以及肝脏和肠道组织学的影响,实验选取初始体质量为(12.45±0.07)g的大口黑鲈180尾,随机分成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配合饲料和冰鲜鲢,养殖84 d。结果显示,配合饲料组大口黑鲈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冰鲜鲢组,而蛋白质效率(PER)、肝体比(HSI)和脏体比(VSI)显著高于冰鲜鲢组。大口黑鲈摄食配合饲料后,肝糖原含量显著高于冰鲜鲢组,肝脏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冰鲜鲢组,而肌糖原和肠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差异。饲喂配合饲料组大口黑鲈血浆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血糖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Ca/P比值显著高于冰鲜鲢组,而血浆碱性磷酸酶(AL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尿素、钙和磷含量显著低于冰鲜鲢组。各实验组血浆谷丙转氨酶(ALT)活性以及胆固醇(TC)和胰岛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配合饲料明显影响大口黑鲈肝脏和肠道的组织结构,饲喂配合饲料组实验鱼的肝脏空泡化现象严重,小肠绒毛受到严重机械性损伤。研究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冰鲜鲢更适合饲喂大口黑鲈,配合饲料不仅影响大口黑鲈的生长,而且损伤肝脏和肠道的健康。因此,可以借鉴冰鲜鲢的营养组成和大口黑鲈的代谢特性,深入研发大口黑鲈的饲料配制技术。  相似文献   

7.
以静室呼吸耗氧–复氧为实验组,持续充气组为对照组。于0、1、2、4、5 h及复氧1、4、8 h检测并分析了水体溶解氧(DO)和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组织主要呼吸代谢及抗氧化酶活力。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DO不断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脊尾白虾鳃、肝胰腺和肌肉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琥珀酸脱氢酶(SDH)活力降低;乳酸脱氢酶(LDH)、延胡索酸还原酶(FRD)活力升高,SDH/FRD值降低。复氧后,3种组织SDH、LDH和FRD活力恢复至对照组,肌肉CCO活力升高,在复氧8 h时低于对照组(P<0.05);SDH/FRD值升高。随着时间的延长,3种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力均先升后降,但肝胰腺的过氧化物酶(POD)活力降低,而在鳃和肌肉中呈波动性变化;复氧后,3种组织SOD、CAT、GPX和GST活力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但鳃和肌肉的POD在复氧8 h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随着DO的降低,脊尾白虾有氧代谢逐渐降低,无氧代谢逐渐升高。复氧后,有氧代谢能力又逐渐恢复。上述抗氧化酶可能在脊尾白虾应对低氧-复氧中产生的氧化损伤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中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抗氧化状态、肌肉营养品质和代谢功能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40.63±0.13) g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设置低密度组(40 g/m3)和高密度组(120 g/m3),每个密度设3个重复,养殖90 d。养殖结束后采集肌肉组,测定生化指标,并进行代谢组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高密度组肌肉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低于低密度组;游离氨基酸中,高密度组丙氨酸、组氨酸含量显著下降,而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脂肪酸组成中,高密度组∑SFA、∑MUFA、∑PUFA以及n-6 PUFA含量显著增加,而n-3 PUFA/n-6 PUFA值降低。代谢组学结果显示,不同密度组间共鉴定出186个差异显著代谢物,主要富集于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以及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的相互转化等代谢通路。转录组学结果显示,不同密度组间共鉴定出688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过程、代谢过程、ECM-受体相互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质消化吸收等途...  相似文献   

9.
贾旭颖  国先涛  王芳  黄国强 《水产学报》2014,38(11):1837-1846
为了探讨非离子氨胁迫对淡水和海水两种养殖条件的凡纳滨对虾呼吸代谢酶活力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非离子氨胁迫(0.1 mg/L和0.5 mg/L)后,两种养殖条件凡纳滨对虾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乳酸脱氢酶(L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力的变化规律,并将两种养殖条件对虾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非离子氨胁迫后,两种养殖条件凡纳滨对虾鳃HK活力变化显著,而肌肉HK活力变化则不显著。(2)非离子氨胁迫后,两种养殖条件凡纳滨对虾鳃PK活力先升高,后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淡水养殖对虾肌肉PK活力则显著升高,而海水养殖对虾肌肉PK活力变化则不显著。(3)0.1 mg/L非离子氨胁迫后,两种养殖条件对虾鳃和肌肉LDH活力变化均不显著,而0.5 mg/L非离子氨对两种养殖条件对虾鳃和肌肉的LDH活力均具有显著影响。(4)非离子氨胁迫后,两种养殖条件对虾鳃和肌肉SDH活力均显著降低。研究表明,非离子氨胁迫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呼吸代谢酶活力具有显著影响;非离子氨胁迫后,凡纳滨对虾有氧代谢迅速减弱,而无氧代谢在胁迫初期略有升高,随后减弱,推测非离子氨胁迫可能使对虾机体主要供能物质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0.
在基础饲料中用发酵桑叶分别替代0、15%、30%鱼粉,再对30%鱼粉替代水平饲料补充晶体赖氨酸和蛋氨酸,配制成4种等能等氮(CP 42%,GE 18 MJ/Kg)的实验饲料,分别表示为D_1、D2、D_3和D4,饲喂大口黑鲈(初始体质量10 g)8周,研究发酵桑叶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脂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发酵桑叶替代30%鱼粉会显著降低大口黑鲈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SGR)、脏体比(VSI)和肝体比(HSI),补充晶体氨基酸(CAA)后会明显改善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各实验组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摄食率、肥满度以及全鱼常规组成均无显著差异。发酵桑叶替代30%鱼粉会显著降低大口黑鲈血清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提高HDL-C/CHO和HDL-C/LDL-C比值。随发酵桑叶替代水平的增加,大口黑鲈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研究表明,发酵桑叶替代适宜水平鱼粉不会影响大口黑鲈的生长,而替代鱼粉水平过高会显著抑制大口黑鲈的生长,但可以改善大口黑鲈的脂质代谢和机体抗氧化能力。饲料中补充晶体氨基酸可以提高桑叶的利用率,促进大口黑鲈生长。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网箱养殖的方法,通过室内28 d的养殖实验,在4个养殖密度G1(100尾/ m3)、G2(200尾/m3)、G3(300尾/m3)、G4(400尾/m3)组中,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生长、能量代谢和代谢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G2组的增重率(WGR)、相对增长率(A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最高,与G1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G3和G4组的体重差异系数(CVW)显著升高(P<0.05),其他生长指标和成活率(SR)均显著低于G1组(P<0.05);G4与G1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G3和G4组显著提高了血淋巴葡萄糖(Glc)、乳酸(LA)、丙酮酸(PA)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甘油三酯(TG)的含量(P<0.05);G2组4种指标含量与G1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氨基酸含量在不同养殖密度之间变化不显著(P>0.05),表明在密度胁迫下,高密度对能源的需求增加,中国明对虾倾向性利用糖类脂类作为能源。另外,G3和G4组的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6-磷酸果糖激酶(6-PE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说明机体氧化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分解代谢增强。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显著降低(P<0.05),表明三羧酸循环活性的降低,进一步表明密度胁迫抑制了组织的有氧代谢。研究表明,G3和G4组养殖密度显著影响了中国明对虾的生长,增加了碳水化合物和脂类利用,抑制了组织的有氧代谢。当中国明对虾为4.5 g时,其养殖密度100~200尾/m3为宜。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C水平对大口黑鲈抵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水平包膜维生素C(0、500、1 000、2 000、4 000 mg/kg)的5种饲料喂养初始体重为19 g左右的大口黑鲈2个月,每个处理50尾鱼,各处理3个重复,在试验结束时进行攻毒,研究饲料维生素C水平对大口黑鲈抵抗病菌感染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高浓度维生素C(1 000 mg/kg以上)能显著促进大口黑鲈血清中溶菌酶活力(P<0.05);4 000 mg/kg组能显著促进大口黑鲈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5);随着饲料中Vc添加水平的提高,大口黑鲈的存活率和免疫保护率均上升。试验证明,Vc作为免疫刺激剂能有效地提高大口黑鲈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从而提高其抵抗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防治贝类养殖池中浒苔暴发,研究了不同密度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与文蛤(Meretrix meretrix)混养对鱼、贝生长和肌肉营养的影响。实验设置5个点篮子鱼密度:0尾·m-3(T0,对照组)、10尾·m-3(T1)、30尾·m-3(T2)、50尾·m-3(T3)、70尾·m-3(T4),分别与文蛤混养,实验周期56 d。结果显示,生长方面:1)点篮子鱼:T1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均显著高于T4组(P<0.05);4个试验组中,T1组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和增重率均最高,且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T1组脏体比显著高于T3、T4组(P<0.05),但与T2组差异不显著(P>0.05)。2)文蛤:各组文蛤存活率、终末体质量及增重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营养方面:1)点篮子鱼:T3、T4组点篮子鱼肌肉总氨基酸(TAA)含量显著高于T1、T2组(P<0.05);T3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最高。2...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来源饲料对大口黑鲈生长和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投喂配合饲料、冰鲜鱼、混合饲料(配合饲料与冰鲜鱼质量比为1∶1)的大口黑鲈,对其生长状况,以及肌肉营养成分、颜色、持水力、质构特性和肌纤维特性进行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冰鲜鱼组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显著优于配合饲料组,混合饲料组介于两者之间,但配合饲料组具有更低的饵料系数;与其他组相比,冰鲜鱼组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更高(P<0.05);冰鲜鱼组肌肉的红度值(a*)最高(6.51±1.10),黄度值(b*)最低(4.81±0.69);配合饲料组离心损失率、失水率显著高于冰鲜鱼组(P<0.05),且其熟肉率仅73.15%,显著低于混合饲料组(78.04%)和冰鲜鱼组(77.81%)(P<0.05);冰鲜鱼组大口黑鲈肌肉的硬度、咀嚼性均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和混合饲料组(P<0.05);与配合饲料组相比,冰鲜鱼组和混合饲料组大口黑鲈肌纤维直径更小、密度更高。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冰鲜鱼更利于大口黑鲈的生长和肌肉品质的提高,但配合饲料组的饵料系数更低,饲料利用率更高。因此,建议从冰鲜鱼的营养组成、大口黑鲈的营养需求和生理特...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饲料添加酸化剂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5%、0.10%、0.15%和0.20%的酸化剂,配制5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分别投喂初始体重为(21.31 ± 0.18)g的大口黑鲈64天。结果显示,大口黑鲈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中酸化剂添加量的提高呈先升后降的变化,在0.15%组均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组相比,饲料添加0.10%-0.15%的酸化剂显著降低了大口黑鲈饲料系数,显著提高了大口黑鲈全鱼粗脂肪含量和蛋白质沉积率以及对饲料干物质、粗脂肪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P<0.05)。在饲料酸化剂添加量为0.15%时,大口黑鲈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0.15%组的甘油三酯含量和0.10%组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提高,0.10%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饲料中酸化剂添加量在0.10%-0.15%时,大口黑鲈血清总抗氧化能力以及肠道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和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0.15%组肠道绒毛长度、绒毛宽度、肌层厚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15%的酸化剂显著上调了大口黑鲈肠道抗氧化相关基因(Nrf2、CAT和Cu/Zn-SOD)的mRNA表达水平(P<0.05),显著上调了抑炎因子(IL-10)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P<0.05),饲料中添加0.20%的酸化剂显著下调了促炎因子(TNF-α、IL-1β)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P<0.05)。以增重率和饲料系数为评价指标,基于折线模型结果表明大口黑鲈饲料中酸化剂适宜添加量为0.148%-0.152%。总结,饲料中添加0.15%的酸化剂能够促进大口黑鲈的生长,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肠道炎症水平以及维持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设置15 000和25 000尾/槽2个养殖密度,经过120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皮质醇和溶菌酶含量无显著影响;高养殖密度组血清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低养殖密度组。在低、高密度养殖条件下,体重与体长之间呈幂函数关系,生长方程分别为y=0.031 6x~(2.903 8)(R~2=0.980 1)和y=0.032 1x~(2.898 5)(R~2=0.982 4)。结果表明,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高密度养殖而不影响大口黑鲈生长。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离水干露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呼吸代谢能力的影响,以常温干露(22–24℃)、低温干露(4℃)2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进行脊尾白虾干露胁迫实验,于胁迫后60、90、120、180 min取组织,测定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延胡索酸还原酶(FRD)、乳酸脱氢酶(LDH)4种呼吸代谢酶活力和乳酸含量。结果显示,常温干露组肝胰腺、鳃、肌肉SDH和CCO活力随干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RD、LDH活力和肌肉乳酸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温干露组在胁迫60 min时,各组织呼吸代谢酶活力和肌肉乳酸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之后的变化趋势和常温干露组相同。常温干露组和低温干露组中肝胰腺和鳃SDH/FRD比值的变化幅度大于肌肉。研究表明,脊尾白虾通过提高无氧代谢来应对干露胁迫;低温干露下的脊尾白虾在胁迫早期可以维持有氧呼吸,肝胰腺和鳃比肌肉对干露胁迫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8.
研究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对鰤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灭活疫苗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变化过程,为预防鰤诺卡氏菌病提供理论依据,可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大口黑鲈平均体长(10±2)cm、平均体重(30±2)g,鰤诺卡氏菌从患病大口黑鲈身上分离鉴定获得。600尾大口黑鲈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每组300尾,免疫组通过腹腔注射菌浓度为1.0×109CFU/mL的鰤诺卡氏菌灭活疫苗0.5 mL/尾,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磷酸盐缓冲液。免疫后的第1、7、14、21、28和35天采集血液样品,测定血细胞数量、吞噬细胞吞噬活性、溶菌酶活力、酸性磷酸酶活力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等非特异性指标。免疫接种第35天后进行攻毒试验,计算相对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免疫组血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均于第7天达峰值,分别为(4.49±0.23)×106个/mm3和(3.88±0.24)×103个/mm3;免疫组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比均在第7天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9.
大口黑鲈EST-SNP标记开发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EST-SNP标记的有效性及其与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RNA-seq技术进行大口黑鲈生长快个体和生长慢个体肌肉组织的转录组分析,分别检测到15 273和17 376个EST-SNP标记。采用Sna Pshot技术对其中75个EST-SNP标记在大口黑鲈生长性状极端群体中的EST-SNP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有37个EST-SNP标记具有多态性,准确性为49.3%。进一步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37个EST-SNP标记与大口黑鲈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L1452.Contig9_All-847位点的CC基因型在体质量、全长和尾柄长3个性状的均值都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CC型在体高、头长中的均值都比CT和TT型的均值高,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它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的生长性状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10个EST-SNP标记在大口黑鲈"优鲈1号"群体中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平均多态(PIC)信息含量分别为0.459和0.356,表明大口黑鲈"优鲈1号"群体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CL1452.Contig9_All-847位点与生长性状显著相关(P0.05),可用于大口黑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20.
光照强度对三疣梭子蟹呼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馨  王芳  路允良  董双林 《水产学报》2014,38(2):237-243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光照强度(0,200,800,1 500,3 500 lx)对三疣梭子蟹耗氧率、排氨率、肌肉中乳酸含量、血淋巴能源物质及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乳酸脱氢酶(LDH)4种呼吸代谢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发现,5种光照强度下,三疣梭子蟹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显著差异,200~1 500 lx下,蟹的耗氧率显著高于0和3 500 lx处理组(P0.05);1 500 lx下,蟹的排氨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光照强度对三疣梭子蟹血淋巴中的总蛋白含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对氧氮比和血淋巴中的其他能源物质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光照强度对三疣梭子蟹的肌肉乳酸含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1 500 lx下,蟹肌肉乳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说明该光照强度对蟹机体的胁迫小;1 500 lx光照下,蟹的HK和PK活力处在较高水平,表明机体糖酵解速率较高,产生更多的能量;SDH的活力处在较高水平,LDH处在较低水平,表明蟹的有氧代谢能力高,有利于蟹的持续运动。研究表明,1 500 lx光照下,三疣梭子蟹机体受到的胁迫小,整体代谢水平较高,是工厂化养殖较为理想的光照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