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洞庭湖水系(Hemiculter leucisculus)的形态特征和染色体组型。【方法】采用常规生物学形态测量及PHA和秋水仙素腹腔注射法,对洞庭湖水系的进行形态学特征及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湖南洞庭湖水系与湖北长江干流的在各性状上非常接近,而与广东珠江水系的在头长/眼径、头长/眼间距、体长/头长3个比例性状上存在较大差别;洞庭湖水系与湖北长江干流和广东珠江水系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但核型不同,其二倍体染色体众数为2N=48,核型公式为16M+24SM+8ST,染色体臂数(NF)为88。【结论】不同水域的在形态和核型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长江流域天然四倍体泥鳅为父本,大连农贸市场二倍体泥鳅为母本,通过倍间杂交获得杂交三倍体泥鳅,对早期胚胎、6月龄及12月龄染色体核型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早期胚胎整3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5,核型为16M+7SM+52T,NF=98,亚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3,核型为15M+6SM+52T,NF=94,超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6,核型为16M+6SM+54T,NF=98;6月龄整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5,核型为15M+6SM+54T,NF=96,亚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2,核型为15M+6SM+51T,NF=93,超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7,核型为15M+6SM+56T,NF=98;12月龄整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5,核型为12M+8SM+55T,NF=95;亚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1,核型为16M+6SM+49T,NF=93,超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6,核型为18M+8SM+50T,NF=102。结果表明,二倍体泥鳅×四倍体泥鳅杂交后代是含有三套染色体组的三倍体,不同发育阶段整三倍体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3n=75,但染色体核型表现多态性。非整倍体(超三倍和亚三倍)中增加和缺少的染色体数目及类型无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3.
以杂交三倍体泥鳅(4n♀×2n♂)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对不同发育阶段(胚胎、六月龄及十二月龄)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胚胎阶段整三倍体(3n=75)染色体数目为3n=75,核型公式:14M+9SM+52T,NF=98;亚三倍体(3n75)染色体数目为3n=73,核型公式:13 M+6 SM+54 T,NF=92;超三倍体(3n75)染色体数目为3n=77,核型公式:18 M+7 SM+52 T,NF=102。六月龄阶段整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5,核型公式:15 M+5 SM+55 T,NF=95;亚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3,核型公式:13M+6SM+54T,NF=92;超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6,核型公式:14 M+6 SM+56 T,NF=96。十二月龄阶段整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5,核型公式:16 M+6 SM+53T,NF=97;亚三倍体的染色体数目为3n=72,核型公式:13M+6SM+53T,NF=91;超三倍体的染色体数目为3n=77,核型公式:13M+6SM+58T,NF=96。研究表明,杂交三倍体(4n♀×2n♂)泥鳅不同发育阶段染色体核型整倍体及非整倍体均表现出多态性。结论为杂交三倍体泥鳅染色体组不稳定性研究提供细胞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鳊鲂鱼类的染色体核型及DNA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主要鳊鲂鱼类细胞遗传学特征,用肾细胞体内培养法分析鳊鲂鱼类染色体核型,并首次测定了广东鲂、三角鲂、长春鳊等的DNA含量。结果显示团头鲂核型为2n=24m+20sm+4st,NF=92,DNA含量为2.66 pg;广东鲂核型为2n=26m+18sm+4st,NF=92,DNA含量为2.57 pg;厚颌鲂核型为2n=26m+18sm+4st,NF=92,DNA含量为2.81 pg;三角鲂核型为2n=24m+20sm+4st,NF=92,DNA含量为2.60 pg;长春鳊核型为2n=26m+22sm,NF=96,DNA含量为2.34 pg。鲂属鱼类在进化过程中染色体核型存在着趋同性,与长春鳊核型差异明显。无论是DNA含量还是总臂数(NF)鳊鲂鱼类差异都很显著。此外,按总臂数多少划分,长春鳊为特化类群,鲂属鱼类为较原始类群。这些结果可为鳊鲂鱼类的染色体组操作和基因组学研究提供必要资料。  相似文献   

5.
以闽香鳢及其亲本乌鳢和斑鳢为材料,取头肾做3种鱼的染色体组型图,发现闽香鳢染色体数为45,是亲本配子染色体数之和;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发现闽香鳢的染色体组型公式为2n=3m 6sm 36st,t,臂数NF=54,个别染色体可分辩出其来源。研究表明,闽香鳢遗传了其父本、母本各一套的染色体(n),是斑鳢与乌鳢的杂交种;染色体数和闽香鳢1号特异染色体可做为闽香鳢的鉴定指标。随机取样发现子一代闽香鳢存在性腺发育Ⅲ期以上的雌性个体,而未发现有性腺成熟的雄性个体,可能存在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6.
闽香鳢(斑鳢♀×乌鳢♂)及其亲本染色体组型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闽香鳢及其亲本乌鳢和斑鳢为材料,取头肾做3种鱼的染色体组型图,发现闽香鳢染色体数为45,是亲本配子染色体数之和;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发现闽香鳢的染色体组型公式为2n=3m 6sm 36st,t,臂数NF=54,个别染色体可分辩出其来源。研究表明,闽香鳢遗传了其父本、母本各一套的染色体(n),是斑鳢与乌鳢的杂交种;染色体数和闽香鳢1号特异染色体可做为闽香鳢的鉴定指标。随机取样发现子一代闽香鳢存在性腺发育Ⅲ期以上的雌性个体,而未发现有性腺成熟的雄性个体,可能存在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了东方欧鳊的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其染色体数目为2n=50,由9对中部、11对亚中部、3对亚端部和2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核型公式为:18M+22SM+6ST+4T,NF=96。通过比较发现,东方欧鳊和鳊亚科鱼类的染色体组型差别较大,而与雅罗鱼亚科的某些鱼类有相似之处,这表明东方欧鳊在分类上归入雅罗鱼亚科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洞庭湖水系黄颡鱼群体的形态特征和染色体组型。[方法]采用常规生物学形态测量及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方法,分别对洞庭湖水系沅水和澧水的2个黄颡鱼群体进行形态学特征及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沅水和澧水的黄颡鱼在体长/头长、体长/尾柄高、头长/吻长3个比例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及组型相同,其染色体数2n=52,核型公式为20M+12SM+10ST+10T,染色体臂数为84。[结论]研究结果对洞庭湖水系野生黄颡鱼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认识黄颡鱼染色体组特征、建立种质标准和人工驯化养殖提供基础参数资料.以肾细胞制作染色体标本,采用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体内肾细胞培养法和空气干燥法对鄱阳湖黄颡鱼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黄颡鱼的2倍染色体数为2n=52,核型公式为2n =20m+ 14sm+ 14st +4t,染色体总臂数(NF)为86.比较分析认为,黄颡鱼在鱼类进化史上属于低位特化类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兰州百合及有斑百合的染色体核型。【方法】利用染色体常规压片的方法,对兰州百合和有斑百合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兰州百合的核型公式为2n=2x=24=2m+2sm+6st+14t,相对长度为6.35%~12.07%,核型不对称系数为83.25%,染色体相对差异较大。有斑百合的核型公式为2n=2x=24=4m+12st+8t,相对长度为6.11%~12.90%,核型不对称系数为80.11%。【结论】兰州百合的核型类型属于3A型,有斑百合的核型类型为3B型,以有斑百合核型的进化较高,可见不同居群的百合间核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