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中国长江流域天然四倍体泥鳅为父本,大连农贸市场二倍体泥鳅为母本,通过倍间杂交获得杂交三倍体泥鳅,对早期胚胎、6月龄及12月龄染色体核型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早期胚胎整3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5,核型为16M+7SM+52T,NF=98,亚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3,核型为15M+6SM+52T,NF=94,超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6,核型为16M+6SM+54T,NF=98;6月龄整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5,核型为15M+6SM+54T,NF=96,亚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2,核型为15M+6SM+51T,NF=93,超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7,核型为15M+6SM+56T,NF=98;12月龄整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5,核型为12M+8SM+55T,NF=95;亚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1,核型为16M+6SM+49T,NF=93,超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n=76,核型为18M+8SM+50T,NF=102。结果表明,二倍体泥鳅×四倍体泥鳅杂交后代是含有三套染色体组的三倍体,不同发育阶段整三倍体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3n=75,但染色体核型表现多态性。非整倍体(超三倍和亚三倍)中增加和缺少的染色体数目及类型无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鱼类雄核发育新途径及自然四倍体泥鳅所产生的配子染色体组构成,采用自然四倍体泥鳅(4n=100)为父本、二倍体泥鳅(2n=50)为母本进行杂交,受精后5 min将受精卵放入3℃水中处理60 min诱导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并对其后代的血红细胞核体积、染色体核型、Ag-NORs带型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信号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杂交三倍体泥鳅血红细胞核体积为(38.29±3.14)μm3,处理组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血红细胞核体积为(27.92±3.58)μm3,二者血红细胞核体积之比为1.37∶1;杂交三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数目3n=75,核型公式为15m+6sm+54t,NF=96,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数目2n=50,核型公式为10m+4sm+36t,NF=64;杂交三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中,在3个染色体短臂的端部检测到3个FISH杂交信号,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中,在2个染色体短臂的端部检测到2个FISH杂交信号;杂交三倍体泥鳅染色体和间期核中,呈现出Ag-NORs数目为1~3个,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和间期核中,呈现出Ag-NORs数目为1~2个。研究表明,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的染色体组构成为2套染色体组,表明自然四倍体雄性泥鳅能产生二倍体(2n)配子,该结果为自然四倍体雄性泥鳅是具有4套染色体组的遗传四倍体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学证据。  相似文献   

3.
天然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鳍细胞系染色体组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传代20次的天然二倍体和天然四倍体泥鳅鳍细胞系进行染色体标本制备,并对其染色体核型、Ag-NORs及CMA3/DA/DAPI三重荧光染色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二倍体泥鳅鳍组织培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50,核型公式为:2n=10m+4sm+36t,NF=64;四倍体泥鳅鳍组织培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4n=100,核型公式为:4n=20m+8sm+72t,NF=128。2天然二倍体泥鳅鳍培养的细胞中期染色体分裂相有2个Ag-NORs,天然四倍体泥鳅鳍培养的细胞中期染色体分裂相有4个Ag-NORs,均位于第1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1)的末端。3天然二倍体泥鳅鳍培养的细胞染色体中期分裂相中CMA3阳性位点为2个,天然四倍体泥鳅鳍培养的细胞染色体中期分裂相中CMA3阳性位点为4个;均位于核仁组织区,即第1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1)的末端。结果表明,天然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鳍培养细胞制备的染色体数目、核型和带型与体细胞一致。  相似文献   

4.
不同倍性泥鳅杂交后代染色体数目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泥鳅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为研究对象,通过染色体计数法,对二倍体泥鳅与天然四倍体泥鳅正交(2n×4n)、反交(4n×2n)杂交后代的早期胚胎、6月龄及12月龄阶段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早期胚胎正、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为67~81、67~82,在良好的中期分裂相(100、100个)中,染色体数目为75的整三倍体众数百分比最高(22%,20%),此外还有大量染色体数目<75的亚三倍体(37%,51%)和染色体数目>75的超三倍体(41%,29%);6月龄正、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为68~79、66~80,在良好的中期分裂相(58、63个)中,整三倍体(3n=75)众数百分比最高(26%,41%),此外还有大量亚三倍体(34%,49%)和超三倍体(40%,10%);12月龄正、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为68~82、69 ~83,在良好的中期分裂相(71、50个)中,三倍体(3n=75)众数百分比最高(28%,54%),此外还有大量亚三倍体(48%,20%)和超三倍体(24%,26%).研究表明,二倍体泥鳅与天然四倍体泥鳅正、反杂交后代均出现大量能存活的非整三倍体个体,并随养殖时间的延长,非整三倍体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中国洪湖不同倍性泥鳅的染色体组型及形态特征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洪湖自然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研究对象,运用经典的形态测量观察方法、染色体制片技术对不同倍性泥鳅的染色体组型、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二倍体泥鳅2n=50,核型公式为10m+4sm+36t,NF=64;三倍体泥鳅3n=75,核型公式为15m+6sm+54t,NF=96;四倍体泥鳅4n=100,核型公式为20m+8sm+72t,NF=128;2)5个比例性状测量结果显示,二倍体与四倍体很接近,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两者与三倍体在眼后头长/体长(PL/SL)、后头部到鳃的距离/体长(LOOSR/SL)、背鳍前端到尾鳍的距离/体长(LODO-CB/SL)3个比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主成分分析表明,二倍体、三倍体及四倍体形态差异主要系躯体后半部差异所致;(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洪湖二倍体和四倍体相聚类,亲缘关系较近,与三倍体群体的聚类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东方欧鳊的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其染色体数目为2n=50,由9对中部、11对亚中部、3对亚端部和2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核型公式为:18M+22SM+6ST+4T,NF=96。通过比较发现,东方欧鳊和鳊亚科鱼类的染色体组型差别较大,而与雅罗鱼亚科的某些鱼类有相似之处,这表明东方欧鳊在分类上归入雅罗鱼亚科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7.
中国沙棘染色体核型及进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彬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8):1599-1601
对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ssp.sinensis Rousi)的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沙棘染色体数目为2n=24,基数为12,未发现具有非整倍体和多倍体的个体;其核型公式为2n=24=14M+10m,染色体中未发现随体,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4L+6M2+10M...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洞庭湖水系的乌鳢(Channa argus)、斑鳢(C.maculata)和月鳢(C.asiatica)的染色体核型。【方法】采用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对洞庭湖水系的乌鳢、斑鳢和月鳢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洞庭湖水系乌鳢的核型2n=48=4SM+20ST+24T,臂数:NF=52;斑鳢的核型为2n=42=4M+2SM+16ST+20T,NF=48;月鳢的核型为2n=44=6M+6SM+16ST+16T,NF=56。3种鳢科鱼均未发现异型性染色体、随体和次缢痕。【结论】洞庭湖水系的乌鳢为这3种鳢科鱼类中最原始类群,月鳢为最特化类群;乌鳢与月鳢的亲缘关系最远,斑鳢与乌鳢的亲缘关系比之与月鳢更近;并推测鳢科鱼类应为鲈形目中较为特化的类群。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杂交三倍体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配子染色体组的构成,以杂交三倍体泥鳅(3n)与二倍体泥鳅(2n)为研究对象,配制2n♀×3n♂和3n♀×2n♂杂交组合,对杂交后代的胚胎染色体进行银染(Ag-NORs)、CMA_3/DA/DAPI三重荧光染色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杂交组合的杂交后代胚胎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中最高银染点数均为3个,位于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1)的端部区域;在2n♀×3n♂和3n♀×2n♂杂交后代胚胎染色体有丝分裂中CMA3阳性部位有3个,位于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1)的端部区域;将核糖体5.8S+28S r DNA定位在杂交后代胚胎染色体上,两种杂交组合均可检测到3簇杂交信号,位于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1)的端部区域。研究表明,杂交三倍体泥鳅无论雌雄与二倍体泥鳅杂交所产生的后代染色体组构成均为3套染色体组,进而可推测,杂交三倍体泥鳅无论雌雄均可产生(1.5~2)n的配子,该结果为三倍体泥鳅配子染色体组成提供了细胞遗传学证据。  相似文献   

10.
珍稀植物蒙古莸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压片法,首次研究了蒙古莸(Caryopteris mongolica Bunge)根尖染色体的数目、核型.结果表明:蒙古莸染色体为二倍体,数目2n=26,基数x=13;相对长度组成I.R.L.= 6L+6M2+8M1+6S,即具3对长染色体,3对中长染色体,4对中短染色体和3对短染色体;臂比值变化范围是1.02~2.18,核型公式为2n=2x=26=22m+4sm,中期染色体具11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2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属于"2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48%,未观察到次缢痕和随体.  相似文献   

11.
以神农架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根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制片方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卷丹染色体数目为2n=3x=36,染色体基数为x=12,为异源三倍体,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3x=36=3m(3SAT)+3sm(2SAT)+12st+18t,第1和第2对染色体短臂上有随体,染色体主要由端部和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36=3L+12M2+21M1,核型不对称系数为82.63%,属于3B型.  相似文献   

12.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鲁棉研15号及其父本——转基因抗虫棉选系613、母本——常规陆地棉选系R55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鲁棉研15号及其父母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6。鲁棉研15号的核型公式为:k(2n)=26=10m+12sm+4st,属于"2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8M1+10M2+4L+4S。其父本的核型公式为:k(2n)=26=6m+2sm(SAT)+16sm+2st,属于"3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8M1+8M2+4L+6S。其母本的核型公式为:k(2n)=26=20m+6sm,属于"2A"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6M1+18M2+2S。通过比较发现,鲁棉研15号倾向于父本,三者中属母本最原始。  相似文献   

13.
采集浙江东部5地泥鳅群体样本,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泥鳅染色体倍体,使用光学显微镜分析其核型,为其种质分析提供参数;采用体内注射植物血凝素(PHA)和秋水仙素,提取头肾组织,采用空气干燥制片法制作泥鳅染色体标本.结果表明:浙江东部各水系的泥鳅均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n=8m+6sm+36t,NF=64.  相似文献   

14.
为狼尾草属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保护、利用及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杂交狼尾草和桂牧1号杂交象草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牧草的染色体基数为x=7,均为3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21条。杂交狼尾草的核型公式2n=3x=21=18m(6SAT)+3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I.R.L=6S+3M1+6M2+6L,第1组和第5组染色体含有随体;桂牧1号杂交象草核型公式2n=3x=21=3m+18sm,染色体相对长组成I.R.L=6S+6M1+3M2+6L,未发现随体。杂交狼尾草和桂牧1号杂交象草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为60.79%和65.06%,分别属于1B型和2B型,桂牧1号杂交象草的进化程度高于杂交狼尾草。  相似文献   

15.
李益锋  皮俊  朱敏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139-1141
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方法对龙牙百合根尖细胞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龙牙百合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 =2x =24 =4m (SAT) +2sm+ 10st (2SAT) +8t,核型分类属于3B类型,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76.80%,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I.R.L=6L+4M2+10M1+4S.  相似文献   

16.
鲤鲫杂交回交子代的染色体数目及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HA和秋水仙素体内注射,制备鲤鲫杂交回交子代鱼(鲤鲫杂交♀×鲤鱼♂)的染色体,结果表明:鲤鲫杂交回交子代染色体组由150条染色体组成,按着丝粒位置染色体组型可分为4组,每个染色体小组均由3条同源染色体组成。鲤鲫杂交回交子代鱼的染色体数目为3n=150 条,染色体臂数NF=234,核型公式为:3n=60m 24sm 36st 30t。鲤鲫杂交回交子代的DNA相对含量是二倍体鲤鲫杂交肾细胞DNA相对含量的1.54倍,与细胞染色体试验结果一致,说明该鱼是以三倍体细胞为主的回交种。  相似文献   

17.
 采用染色体压片技术对薯蓣属(Dioscorea)4种植物进行核型研究。结果显示小花盾叶薯蓣(Dparviflora CTTing)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0,核型公式K(2n)=20=8m+12sm;盾叶薯蓣(野生种)(Dzingiberensis CH Wright)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0,核型公式K(2n)=20=14m+6sm;盾叶薯蓣(Dzingiberensis CH Wright)栽培株系A-02-6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40,核型公式K(2n)=40=20m+18sm+2st;黄独(Dbulbifera L)的染色体数目为2n=8x=80,核型公式K(2n)=80=34m +46sm;山药(薯蓣Dopposita Thunb)的染色体数目为2n=14x+4=144,核型公式K(2n)=144=57m+84sm+3st。结果表明:薯蓣属是染色体数目和倍性复杂并且存在许多多倍体的植物群,核型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驼色棉及其父母本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棉花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6。驼色棉的核型公式为:k(2n)=26=18m 2m(SAT) 6 sm,属于2B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2L 10M2 8M1 6S;父本的核型公式为:k(2n)=26=16m 10 sm,属于2B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2L 10M2 12M1 2S;母本的核型公式为:k(2n)=26=6m 2 sm(SAT) 16 sm 2 st,属于3B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4L 8M2 8M1 6S。通过比较发现,驼色棉核型倾向于父本。  相似文献   

19.
参照李懋学和Stebbins的方法,对细叶百合、兰州百合、亚洲百合("精粹"和"托里诺")进行了染色体数目鉴定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细叶百合和兰州百合为二倍体种,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24=2m+4sm(2SAT)+8st+10t和2n=2x=24=10sm(4SAT)+6st+8t,分属3A和3B型;"精粹"百合和"托里诺"百合为三倍体种,核型公式分别为2n=3x=36=3 m+6sm+18st+9t和2n=3x=36=3 m+3sm+12st+18t,均为3B型。此外,细叶百合、"精粹"百合和"托里诺"百合株间或细胞间均存在着染色体数目变异。  相似文献   

20.
利用改良的去壁低渗法对我国广泛栽培的豫黄瓜2号的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为2n=14,核型公式为2n=2x=14=14m,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组成为2n=14=6M2+8M1,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4.85,为对称型核型,染色体的核型类型为"1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