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6 毫秒
1.
本研究于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测量并分析了梵净山地区粗须白甲鱼的传统形态特征和现代框架特征。结果表明:梵净山地区粗须白甲鱼平均全长是体长的1.2倍,体长分别是体高、头长、尾柄高和尾柄长的4.82倍、4.90倍、11.65倍、5.56倍,头长分别是眼径、吻长和眼间距的4.19倍、3.16倍、2.40倍。粗须白甲鱼的肥满度系数K=1.76±0.27,体长(H)与体质量(M)的函数关系式为M=0.019 3H2.9623(R2=0.972 6),体长(H)与肠长(L)成线性相关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L=2.228 1H-5.426 9(R2=0.923 3)。  相似文献   

2.
测量分析了锦江河野生黄颡鱼的外部形态和框架特征,为黄颡鱼形态种质标准和系统分类研究提供参考。研究表明,锦江河黄颡鱼的背鳍为Ⅰ-6~9;臀鳍为19~22;腹鳍为6~8;胸鳍为Ⅰ-6~8,平均全长是体长的1.19倍,体长分别是体高、头长、尾柄长和肠长的4.21、3.86、7.22、1.57倍,头长分别是吻长、眼径和眼间距的2.19、6.23、2.34倍,体高是体宽的1.09倍,尾柄长是尾柄高的1.36倍,肥满度系数K=1.82±0.29,其体长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表示,体长与肠长间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池塘圈养条件下大口黑鲈养殖周期的生长特征变化规律,测定体质量为(16.3±4.9)~(424.9±27.2) g生长周期内大口黑鲈的体长、全长、吻长、眼径、头长、尾柄长、头高、体高、尾柄高、体宽和体质量生长特征参数,分析其生长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别建立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径向基神经网络(RBF)和随机森林回归(RF)的体质量预测模型,将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确定最佳模型;并运用模型拟合的方法建立各个生长特征参数的最佳生长模型。结果显示:体质量与生长特征参数均呈极显著相关性;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的体质量预测模型预测效果最佳,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96,均方根误差为9.004,平均绝对误差为6.598;体质量与体长呈幂函数关系W=0.0127×L3.224,决定系数R2为0.977;全长、体长、吻长和头长的最佳生长模型为Logistic模型,头高、体高、眼径和体宽最佳生长模型为Von Bertalanffy模型,体质量、尾柄长和尾柄高最佳生长模型为Gompertz模型;在养殖周期内大口黑鲈肥满度在2.26%~2.93%波动。以上结果表明,可以利用生长模型和体质量预测模型预测掌握圈养条件下大口黑鲈的生长过程,并通过精准投喂达最佳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鄱阳湖水系黄尾密鲴(Xenocypris davidi Bleeker)的外部形态特征和框架特征,为其形态种质标准和系统分类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背鳍Ⅲ,7;臀鳍Ⅲ,9-11;腹鳍Ⅰ,8-9;胸鳍Ⅰ,15-16。平均全长是体长的1.25倍,体长分别是体高、头长、尾柄长和肠长的3.85倍、5.00倍、6.55倍和4.95倍,头长分别是吻长、眼径和眼间距的3.37倍、3.94倍和2.59倍;体高是体宽的2.99倍,尾柄长是尾柄高的1.45倍。肥满度系数K=1.51,其体长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表示,体长与肠长间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观察、解剖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详细描述了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并对其核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美洲鲥体呈纺锤形,鱼体背部为灰黑色,略带蓝绿色光泽;口端位略偏上口位,脂眼睑发达,鳞片较大,侧线不发达,鳃耙细长而致密,第1外鳃弓鳃耙数为24-31+47-55;鳍式分别为D.3-13-16,P.1-16-17,V.1-8,A.1-2-17-19,C.23;体长分别是体高、头长、尾柄长、肠长和肛前体长的3.48倍、4.19倍、6.88倍、2.12倍和1.44倍,头长分别是吻长、眼径和眼间距的3.60倍、5.13倍和3.99倍,体高是体宽的2.27倍,尾柄长是尾柄高的1.71倍;胃发达呈"Y"型,幽门盲囊长且细,有92-115条;鳔2室,与体腔等长;体长(L)与体质量(W)的幂指数关系为W=0.0096L3.1429(n=47,R2=0.9753),肥满度系数为1.53;染色体数目2n=48,核型公式为4 sm+44 t,NF=52。  相似文献   

6.
双须骨舌鱼形态特征与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双须骨舌鱼(Osteoglossum bicirrhosum)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并对其核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试验鱼的观察、测量、解剖和拍照,得到如下结果:双须骨舌鱼为侧扁体型;口上位,口裂〖JP2〗大;侧线发达,侧线鳞数35~36;鳍式分别为D43-46,P7,V6,A50-54,C12;体长分别是体高、头长、尾柄长和尾部长的5.34倍、5.23倍、97.62倍和1.82倍,头长分别是吻长、眼径和眼间距的3.95倍、6.04倍和2.96倍,体高是体宽的 2.05倍;无雌雄异型现象。胃发达呈U型,幽门盲囊短且粗;鳔1室,与体腔等长且位于体腔上部紧贴脊椎骨。雌、雄性双须骨舌鱼性腺均为单侧性腺,成熟雌鱼所含卵粒数较少,但卵径较大。以肾脏为材料,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双须骨舌鱼的染色体数目为2n = 56,核型公式为2n=2sm+26st+28t,NF=58,未见异型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7.
记述了采自浙江庆元县的缨口鳅属(Crossostoma)鱼类一新种,即亮斑缨口鳅(Crossostoma galericula Zhang sp.nov.)。测量标本均采自同一地点,体长35.0~46.5 mm。背鳍条III-8;臀鳍条II-5;胸鳍条I-13;腹鳍条I-8;侧线鳞91~97。体长为体高的5.1~5.4倍,为体宽的5.4~7.0倍,为头长的3.7~3.9倍,为尾柄长的5.9~6.6倍,为尾柄高的7.2~8.8倍,为背鳍前距的1.9~2.0倍,为腹鳍前距的1.8~1.9倍。头长为头高的1.5~1.6倍,为头宽的1.1~1.3倍,为吻长的1.8~2.1倍,为眼径的5.5~6.4倍,为眼间距的2.8~3.1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1~1.3倍。头宽为口裂宽的2.2~2.5倍。新种吻褶具13条吻须,吻须基部均与吻褶相连,排成1排;与近似种横纹缨口鳅(C.fasciolatus)相比,新种有如下明显的区分特征:(1)最长吻须与眼径等长;(2)背鳍基后部两侧具1对亮斑;(3)各鳍均无明显的斑纹;(4)腹部裸区延伸至腹鳍起点。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浙江省景宁县陆封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生物学特性,于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每月在丽水市景宁县瓯江支流小溪上游河段捕捞陆封型香鱼,对陆封型香鱼体长和体质量、体长和体质量的关系、平均体长和平均体质量的月变化、平均肥满度月变化和性腺发育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陆封型香鱼平均体长为13.8±3.7 cm,平均体质量为44.3±31.9 g ,体长和体质量关系式为:W= 0.0038L3.467 (R2=0.98,n=347),呈异速生长,体长和体质量在3月至10月呈逐月递增趋势,平均肥满度9月最高,为1.45%,10月份陆封型香鱼雄鱼精巢和雌鱼卵巢均已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9.
庹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605-17607
[目的]为袁河花(鱼骨)形态种质资料提供基础生物学资料.[方法]以花(鱼骨)群体为研究对象,测量了140尾袁河花(鱼骨)的外部形态特征.[结果]袁河花(鱼骨)全长为体长的(1.21±0.0236)倍,体长为体高的(4.78±1.4965)倍、为头长的(3.76±0.2035)倍、为尾柄长的(6.68±1.0324)倍,头长为吻长的(2.80±0.3021)倍、为眼径的(4.01±0.3939)倍、为眼间距的(3.21±1.1515)倍,为头宽的(2.10±0.3075)倍,为头高的(1.81±0.1484)倍,为口裂宽的(4.44±0.649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68±0.2866)倍.体重与体长的相关式为W=0.0224L29168(R2=0.9576).肥满度系数(K)为1.57±0.1908,空壳重与体重比值(V)为0.87士0.0572,花(鱼骨)肠道系数(Ci)为1.08±0.1261,体长与肠长呈线性关系,其相关方程为:Y=1.2624X-2.8109(r2 =0.7934).除内脏重、性腺重、成熟系数外,雌雄个体其他外形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袁河花(鱼骨)呈负异速生长.  相似文献   

10.
鲤鲫杂交两种回交子代鱼的形态特征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雌性二倍体鲤鲫杂交分别与雄性鲤鱼和雄性鲫鱼回交,获得了鲤鲫杂交两种回交子代鱼,并对其1龄鱼的形态特征和内部器官结构进行了测定。回交鲤的主要性状为侧线鳞31~38;下咽齿2行,1.4/4.1;口须2对;肠长44~46 cm;体长为头长的(3.25±0.15)倍,为尾柄长(6.14±0.89)倍;头长为眼径的(4.76±0.27)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06±0.16)倍。回交鲫的主要性状为:侧线鳞27~36;下咽齿1行,4/4;口须1对;肠长24~62cm;体长为头长的(3.33±0.13)倍,为尾柄长的(6.36±0.54)倍;头长为眼径的(4.54±0.2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90±0.28)倍。结果表明,鲤鲫杂交与鲤鱼回交子代的形态特征偏向于鲤鱼;与鲫鱼回交子代的形态特征偏向于鲫鱼。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塔里木河流域叶尔羌高原鳅资源,基于2019-2022年在塔里木河支流车尔臣河采集到的348尾样本,对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yarkandensis)的年龄结构与生长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采集到的样本体长分布范围为38~290 mm,体质量分布范围为0.8~271.6 g,年龄结构为1~11龄,体长体质量关系式为W=2.47×10-5L2.8562。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雌性为:Lt=407.2572[1-e-0.1117(t+0.9298)],Wt=697.2606[1-e-0.1117(t+0.9298)2.8756;雄性为:Lt=327.9114[1-e-0.1572(t+0.7154)],Wt=373.9090[1-e-0.1572(t+0.9298)2.8353。表观生长指数分别为:?=4.2678,?=4.2280,拐点年龄和对应的体长、体质量雌性为:8.5龄、265.63 mm、204.04 g;雄性为:5.9龄、212.26 mm、108.94 g。研究结果表明,车尔臣河的叶尔羌高原鳅群体的生长规格和自然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也快于其他支流。  相似文献   

12.
为长臀鮠形态种质标准和系统分类提供参考资料,对红水河长臀鮠外部形态特征和框架特征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红水河长臀鮠可数性状与史料记载基本一致,遗传性状较为稳定;可量性状全长为体长的1.10~1.23倍,体长为体高的3.63~4.54倍,为头长的3.87~4.75倍,为尾柄长的7.74~15.43倍,为尾柄高的8.0~13...  相似文献   

13.
基于形态特征的泥鳅染色体倍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寻求一种简便且实用的鱼类染色体倍性检测方法,本研究对二倍体与四倍体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的18个可量性状和5个鳍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2种核型的泥鳅的可量性状比例存在诸多差异(如体长/头长、体长/吻长、体长/尾柄高、头长/体高、头长/吻长、头长/尾柄高、眼后头长/吻长、尾柄长/尾柄高等).判别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所有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的比例变量的最高区分准确率为93.4%,而仅利用头长/尾柄高和头长/吻长的比例组合区分的准确度为91.3%.因此,头长/尾柄高和头长/吻长的比例差异可作为区分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的主要形态标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新疆特克斯河斑重唇鱼形态特征及年龄与生长等生态学特性。【方法】2019~2021年采样观察特克斯河斑重唇鱼,运用经典生物学测量方法鉴定年龄,分析其生长性状。【结果】特克斯河斑重唇鱼,体延长,被细鳞,侧线完全,形态特征不同于其他水系,差异较大,体背色泽灰褐色,有不同的黑色斑点,腹部浅黄泛灰白。斑重唇鱼,体长均值(143.66±57.94) mm,体重均值(64.81±92.10) g,年龄均值(4.08±2.49*);体长与体重拟合关系式为W=5.80×10-6 L3.165 3(R2=0.952 1),属于异速生长;体长与体高、头长、吻长、眼间距、尾柄长和尾柄高相关性较高,与体宽和眼径的相关性较低。特克斯河斑重唇鱼(n=120)渐进体长L∞=346.79 mm,k=0.07,W∞=634.97 g,t0=-0.34,ti=12.46。生长方程:Lt=346.79 (1-e(-0...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测量了兴凯刺鳑鲏成体的体长、体高、头高、头长、头宽、吻长、眼径、眼间距、眼后头长、尾柄长、尾柄高、尾鳍长、背鳍基前距、背鳍基长、腹鳍基前距、腹鳍臀鳍间距和体重等17个形态学指标以及雌体的怀卵数量。结果显示,兴凯刺鳑鲏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体长差异不显著,特定体长的雌性个体的头长、眼后头长、眼径、尾鳍长和背鳍基长显著小于雄性个体,而体高、尾柄长、腹鳍基前距、腹鳍臀鳍间距和体重显著大于雄性个体。两性间其它局部特征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兴凯刺鳑鲏的怀卵数量与体重和体高呈显著的正相关。雌性主要通过个体体重的增长以及腹腔体积(体高)的增加来提高个体生育力,增加繁殖输出。性选择、生育力选择、生态环境和食物营养状况影响兴凯刺鳑鲏两性异形的进化。  相似文献   

16.
基于鱼类传统形态学和现代框架特征以及鱼类繁殖性能分析方法,研究乌原鲤(Procypris merus Lin)的表型结构及繁殖能力特征。结果表明,乌原鲤侧线鳞41~45、侧线上鳞7~9、侧线下鳞5~7、背鳍鳍条15~18、背鳍鳍棘ⅳ、胸鳍鳍条17~20、胸鳍鳍棘ⅰ、腹鳍鳍条9、腹鳍鳍棘ⅰ~ⅱ、臀鳍鳍条5~7、臀鳍鳍棘ⅲ、围尾柄鳞16~18、背鳍前鳞14~18;体长是体高的2.6~3.2倍、头长的3.6~4.2倍、尾柄长的5.3~6.0倍、尾柄高的7.1~7.9倍,头长是吻长的2.1~3.2倍、眼径的3.0~4.7倍、眼间距的1.9~3.0倍、尾柄长的1.3~1.9倍、尾柄高的1.7~2.1倍,尾柄长是尾柄高的1.1~1.4倍;5~8龄乌原鲤的绝对繁殖力平均为49 774粒卵,绝对繁殖力和卵巢质量有随着体质量增加而增大的趋势,性腺成熟系数18.5、体长相对繁殖力139.9粒/mm、体质量相对繁殖力43.9粒/g、净体质量相对繁殖力53.4粒/g,均随着其体质量和体长增大而降低。乌原鲤繁殖力较低,为每年一次性产卵鱼类,人工繁殖应遵循乌原鲤的繁殖习性,充分利用其繁殖力,为乌原鲤自然资源增殖与保护作贡献。  相似文献   

17.
随机选取一龄黄姑鱼幼鱼362尾,测量其体重、全长、体长、体厚、体高、头长、尾柄长、尾柄高、吻长、吻尖至背鳍起点长、眼径、眼间距共12个形态学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揭示了影响黄姑鱼一龄幼鱼体重的主要外部形态性状。结果表明,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影响黄姑鱼一龄幼鱼体重的主要性状是体长、体高、体厚、尾柄高和眼间距;体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最大(0.400**),对体重的决定系数最高(16.00%);眼间距对体重的直接作用较小(0.066**)。主要是通过间接作用来影响体重(0.627 6);决定分析的结果和通径分析的变化趋势一致;各形态性状对体重总的决定系数∑d=0.904,它与相关指数R2的数值相等;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经偏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建立了体质量为因变量,体长、体高、体厚、尾柄高和眼间距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回归方程为:y=-104.906+4.336 x1+11.654 x2+14.015 x3+7.138 x4+8.761 x5。  相似文献   

18.
黄唇鱼(Bahaba flavolabiata)是中国特有的近海海水鱼类,因受环境因素影响其资源量严重减少,为了保护黄唇鱼资源,在珠江口设立了保护中心进行池塘条件下人工驯化养殖。对黄唇鱼的形态特征、池塘人工驯化养殖生长发育与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唇鱼体呈长的纺锤形,尾柄细长,体侧扁,体背侧棕灰带橙黄色,腹侧灰白色。体长为体高的3.42倍,为头长的3.3倍,为尾柄长的4.15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3.31倍;头长为眼径的5.69倍,为眼间距的7.09倍,为吻长的3.78倍,为口裂长的2.87倍。生活水温为6~33℃,摄食水温为18~33℃。年增体重1 500~3 500 g,最大个体可达90 kg。以鱼和虾、蟹等大型甲壳类为食的肉食性鱼类,幼鱼则以虾的无节幼体为食。亲鱼成熟年龄雄鱼为6龄,雌鱼为8龄;雌鱼绝对怀卵量为每克体重150~170粒,卵径为1.35~1.49 mm,卵淡黄色、漂浮性。产卵水温为18~26℃。  相似文献   

19.
[目的]开展塔里木河沙雅段叶尔羌高原鳅形态生物学研究.[方法]2008 ~2010年通过对塔里木河沙雅段叶尔羌高原鳅采样观察,进行有关生物学的测定分析.[结果]发现沙雅段叶尔羌高原鳅形态特征有所不同,群体特征也体现出不同点;尤其是体长和体重,在同一时间段不同河段所表现的关系不一样;沙雅段:体长和体重为Y=0.062 8X2.327 2,R2=0.7564;体长和空壳重的关系式为:y=0.047 3 X24039,R2=0.814 5,其中n=151;体长和体高线性相关:Y=0.117 7 X+0.713 6,R2=0.228 6;体长和头长的关系式为:Y=0.270 6 X-0.2462,R2=0.692 6;体长和尾柄长关系为:Y=0.202 1 X-0.352 8,R2=0.382 7;体长和吻长的关系:Y=0.106X-0.054 8,R2=0.44;体长与口裂长宽的关系为:Y长=0.087 3 X-0.035 5,R2=0.382 5、Y宽 =0.091 4X +0.016 4,R2=0.4325;体长与胸、腹、臀长关系为:Y胸 =0.18 X-0.178 7,R2=0.252 9、Y腹=-0.04X+2.247 7,R2=0.0049、Y臂 =0.072 4 X+0.546 4,R2=0.042 6;体长与内外须及颌须的关系式为:Y内=0.058 2X+0.2,R2=0.097 3、Y外 =0.056 9 X+0.218 6,R2 =0.215 7、Y颌须=0.036 1 X+0.542 1,R2=0.029;丰满度系数为K=(W/L3)×100,K=1.400 61.[结论]塔里木河沙雅段叶尔羌高原鳅异速生长不明显,生长较为稳定,小型化严重,捕捞强度过大,资源破坏严重.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千岛湖大眼华鳊(Sinibrama macrops)的种群状况,于2008年7月- 2009年4月在千岛湖采集了707尾实验样本,以其鳞片为材料进行年龄鉴定,对大眼华鳊种群的年龄、生长和繁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大眼华鳊样本年龄由雌性0+~5+(1~6龄)6个年龄组和雄性0+~4+(1~5龄)5个年龄组组成,雌雄的优势年龄组均为1+~2+龄(2~3龄),占总数的71.4%;体长范围为9.2~20.4 cm,体重范围为18~195 g;体长和体重生长关系式为W=0.0248L2.8985(r=0.9482);拟合的Von Bertalanffy方程为:Lt=24.04[1-e-0.1477(t+2.8540)],Wt=249.38[1-e-0.1477(t+2.8540)]2.8985;生长拐点年龄为4.35龄时,拐点体长、体重为15.74 cm、73.13 g;雌、雄性比为1.27∶1,绝对繁殖力为1 870~18 665粒,平均6 279粒,个体体长相对繁殖力平均为(408±214.22) 粒/cm,范围为134~989粒;个体体重相对繁殖力平均为(98±40.49) 粒/g,范围为38~215粒。调查期间,雌、雄鱼性腺成熟系数9月达到峰值,分别为22.85%、12.56%,表明9月也可能存在一个繁殖高峰。其1~4龄个体体长年增长量、瞬时生长率、生长常数、生长指标随年龄生长而下降,对应其个体体重年增长量、瞬时增长率、生长常数生长指标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丰满度在3月达到峰值。根据拐点体长、体重可知,目前存在过度捕捞的状况,应限制4龄以下个体的捕捞,有利于该物种自然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