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五氯酚钠中毒五氯酚钠是防治血吸虫病常用的灭螺药物。当鹅群在使用五氯酚钠灭螺的池塘内放牧时,就可通过其消化道、皮肤接触而发生中毒。经皮肤接触而中毒时,病禽的眼、口、腿、膜有疼痛感,口腔黏膜和眼结膜潮红。重症病例数天后无毛部位皮肤脱落,口渴,无力,肌肉痉挛,呼吸、心跳加快,惊厥。急性重症  相似文献   

2.
牛五氯酚钠中毒的快速检验陈一资胡惠民(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基础部625014)1995年四川省某市连续发生9头耕牛急性死亡,症状相似,死牛肉上市销售或加工成卤牛肉出售。食用者感觉肉有药味,食后恶心想吐,头昏乏力。此间灭螺员发现灭螺药五氯酚钠被盗,...  相似文献   

3.
1987年6月21日,卫生部门在东至县江心洲开展血防工作,应用五氯酚钠对血吸虫易感地带灭螺。由于没有采取安全放牧措施,导致两头耕牛五氯酚钠中毒,其中1头水牛死亡,另1头中毒黄牛经抢救而幸免于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1柞蚕中毒的原因柞蚕中毒的主要原因有柞叶污染,在放养期间蚕场周围的农田、果园和林地等喷施农药时,农药雾点飘浮至蚕场。2柞蚕不同的中毒症状(1)卵期中毒症状。卵孵化早期中毒时胚胎发育停止,卵内容物逐渐液化而呈汁状,后期中毒时胚胎  相似文献   

5.
笔者采集广州市饲料原料,旨在溯源其中的五氯酚钠含量。从广州及周边饲料公司共采集玉米样品20个、豆粕样品16个、麦麸样品8个及鱼粉样品6个(各样品采集量均大于500 g),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五氯酚钠检测。检测结果显示:(1)一个玉米颗粒样品五氯酚钠检测值为6.02μg/kg,一个豆粕样品五氯酚钠检测值为7.79μg/kg,一个麦麸样品五氯酚钠检测值为6.59μg/kg,且均在国家标准以下。(2)其他样品均未检测出五氯酚钠。本研究通过抽查广州市及周边地区饲料原料并分析其中五氯酚钠的含量,追踪饲料中五氯酚钠来源,为本省的养殖业提供原料溯源参考。  相似文献   

6.
紫花苜蓿(MedicaqosativaL)是各种家畜的上等饲草,利用方式多,适口性好,经济价值高。但在大量饲喂或在播种紫花苜蓿的地上放牧时,可导致绵羊中毒。四川凉山州西昌市某羊场饲喂的11只绵羊因采食过多紫花苜蓿经日光照射后而发生中毒。经我们诊治后,其中9只痊愈,2只死亡。1 发病情况2002年4月25日,四川凉山州西昌市某羊场饲喂的129只绵羊在放牧时采食数量不等的紫花苜蓿,其中11只在采食后2~6h经日光照射相继发病。由于采食紫花苜蓿的量和羊只机能状态不同,病羊的临床表现不一致。2 临床症状在11只病羊中有7只中毒症状较轻。病羊表现为…  相似文献   

7.
鸡的中毒性疾病比较常见的有食盐中毒、药品中毒和变质伪劣饲料中毒等,因此,了解鸡的常见中毒的病因、症状及其防治,将有助于养殖场(户)在饲养管理过程中预防中毒的发生或减少中毒所造成的一切损失。 一、食盐中毒 鸡食盐中毒最常见的原因是配料所用的鱼干或鱼粉含盐量过高,此外,在鸡群因食盐缺乏而发生啄癖时,饮用食盐水浓度过大(>2%)、喂的时间过长(>3天)或饮  相似文献   

8.
近来 ,笔者连续诊治了 3例犬细小病毒病和 2例犬食盐中毒 ,发现两种病在临床症状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诊断时 ,把两种病作鉴别诊断 ,方可作出正确处理。1 犬细小病毒病与食盐中毒的临床症状(1)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症状 :口吐白色泡沫 ,大量唾液分泌 (流涎 ) ;先呕吐后腹泻 ,粪便呈黄色或灰黄色 ,内含多量粘液 ,2~ 3d后 ,粪便呈番茄汁样 ,混有血丝 ,有特殊腥味。精神沉郁 ,食欲废绝 ,渴欲增加 ,体温升至 4 0℃以上 ,呼吸减弱。(2 )犬食盐中毒的临床症状 :口吐白沫 ,有大量唾液分泌 ;呕吐 ;一般先不腹泻 ,而是屙点滴血样液体 ,3~ 4d后 ,腹…  相似文献   

9.
张广州 《兽医导刊》2022,(5):229-230
在牛养殖过程中,环境中可能存在多种可危险牛健康的毒物,牛误食毒物后会出现一定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严重时可造成牛的死亡.因此,在养殖中应了解可导致牛出现中毒症状的毒物、牛采食后出现的症状以及相应的治疗和防控方法,降低牛中毒的风险.本文对牛养殖中几种常见的中毒病及防治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养殖场在牛中毒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牛、马尿素中毒主要是将尿素当作饲料调配不当,或采食过多而发生的中毒病.牛一般在食入尿素后约30~60min即出现症状;马严重中毒时,在症状发作后30~90min死亡.若确定牲畜食入尿素而发病,可初诊为尿素中毒.在兽医临床上要将尿素中毒需与机磷农药中毒、有机氯中毒、氟乙酰胺中毒、马铃薯中毒和木贼中毒等相鉴别诊断.兽医在临床上救治时主要采取的措施是灌醋、洗胃和解毒处理.  相似文献   

11.
机体在正常情况下,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ACh)可迅速被胆碱酯酶(AChE)水解,从而避免了ACh在体内的堆积。当有机磷酸酯类进入机体后,可与AChE不可逆性的结合,导致胆碱能神经递质大量积聚,作用于胆碱受体,产生严重的神经功能紊乱,特别是呼吸功能障碍。阿托品为受体阻断剂,通过阻断M受体,缓解M样中毒症状,对N样中毒症状肌肉震颤没有作用。碘解磷定可与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类结合,生成磷酰化碘解磷定,最终经尿排出体外;因此.它可使各项中毒症状得到缓解,特别对于缓解肌肉震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正1有机氟农药中毒有机氟农药中毒是猪误食了被氟乙酰胺(一种杀虫农药和灭鼠药)污染的饲料或毒死的老鼠而引发的一种急性中毒病。1.1病因长期补饲未经脱氟处理的过磷酸钙等矿物质饲料;用过量的氟化钠驱虫也可引起氟病。误食了被氟乙酰胺污染的饲料或毒死的老鼠而引发。1.2症状与病变(1)急性氟中毒,多在摄入氟化物0.5h出现症状,可见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抽搐、昏迷,呼吸困难,发绀,最后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2)慢性氟中毒,最为  相似文献   

13.
正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动物吸入大量的一氧化碳,体内碳氧血红蛋白造成机体组织缺氧的一种急性中毒性疾病。该病可发生于各种动物,以育雏舍内的雏鸡和冬季母畜产房内的母仔畜较常发生。1病因及症状(1)冬季取暖。畜禽舍生炉子取暖时门窗紧闭、排烟不良,导致室内CO气体急剧增加,造成动物吸入中毒。(2)一氧化碳泄露。煤气(含有CO气体30%以上)  相似文献   

14.
食盐中毒俗称氯化钠中毒,是由于动物食入过量的食盐,同时饮水又受到限制所产生的以消化紊乱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的中毒现象。食盐中毒可以发生于各种动物,但在临床上猪和鸡较为多见。可以引起食盐中毒的原因有:(1)不正确饲喂泔水、腌制品、酱渣等;(2)饮水受到限制;(3)对长期缺盐的动物突然喂盐并未加限制;(4)机体水盐平衡的状态直接影响动物对食盐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给28只家兔分别灌服2mg/kg、5mg/kg、10mg/kg氟化钠溶液。2~3d实验家兔先后出现典型中毒症状 ,部分家兔在4d后开始死亡 ,用原子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不同剂量氟中毒家兔血液、肌肉中微量元素含量变化 ,结果表明 ,随家兔体内F含量的增加其血液、肌肉微量元素含量发生显著改变 ,其中血液中Zn和Fe均逐渐降低 (P<0.05,P<0.01) ,血Se、F则逐渐升高 (P<0.01) ,肌肉F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并随着F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肌肉中Cu、Se、Zn含量与健康组织相比显著降低 (P<0.01,P<0.05) ,不同剂量差异不显著 ,而肌肉中Fe含量不显著。因此 ,家兔氟中毒时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血液和肌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代谢机制 ,从而使机体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庞物犬、猫饲养量越来越多,犬、猫中毒病在临床就诊病例中经常遇到,且发病迅速,病程短,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中毒犬、猫往往死亡。因此在不确定毒物种类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可有效缓解或消除中毒症状。在此笔者对犬、猫临床常用的中毒病急救措施做简单总结,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鸡头部皮肤色变可提示的疾病 1、发红:表示周围循环不畅或灌注头部血量增多,多见发热或其他疾病过程中。(1)充血:可见萘中毒、氟醋酸钠中毒、有时外界气温太高或鸡急恶活动时鸡冠和肉髯也可引起皮肤充血。(2)暗红:可见鸡伤寒病。(3)樱红:鸡在一氧化碳中毒时,冠和肉髯皮肤呈樱红  相似文献   

18.
犬洋葱中毒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因为洋葱中的N-正丙基二硫化物(N-propyldisulphide)入血后降低了红细胞内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活性,从而使得血液中的氧化剂进入红细胞内,引起血红蛋白变性凝固,形成海恩茨氏(Heinz)小体,加速红细胞衰亡、破裂,血红蛋白溢出而形成血红蛋白尿。洋葱中毒后病犬主要表现出呕吐、腹泻、精神沉郁、心悸、红色(或红棕色)尿、黄疸和溶血性贫血等症状,在临床上常依据病犬有吃葱类食品的病史和基本症状等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症状不明显时可以利用血液涂片和血常规、尿常规检查作出准确诊断,治疗时主要从输血、抗氧化、利尿、促进红细胞合成和补液、防止继发感染等几方面入手进行处理。在宠物饲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犬只的膳食,切记不要因为个人的疏忽大意而发生犬只洋葱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9.
羊误食有毒物发生中毒时有发生,本文就羊误食引起中毒的症状及防治与大家做一探讨,仅供参考。1 病因及症状羊误食撒有农药的饲草蔬菜或含氮化学肥料(如氨水、尿素等)、或含有有毒物质的饲料(如新鲜棉叶及棉籽、蓖麻叶和种子、马铃薯茎叶、花果、块根等)、或霉烂、变质饲料,或过多采食精料(日喂玉米1.5千克时的发病率约100%)、食盐和矿物质元素等,均可导致中毒。  相似文献   

20.
伊维菌素在0.2mg/kg体重剂量时对驱除商用圈养狐(Vulpes fulva)自然感染耳螨(Otodectes cynotis)的效果进行了测定。伊维菌素在间隔3周时皮下注射两次的效果为97.4%,没有观察到药物处理的中毒现象。剂量提高到1.0mg/kg时,给5只狐每周皮下注射一次,连续注射6周,也没有发现中毒和发病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