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抑制肉仔鸡体脂肪的过量蓄积,日本鹿儿岛县养鸡试验场使用市售肉雏鸡配合饲料,并在其中添加粉渣0%、6%和12%,分组进行了42天的饲喂试验,研究粉渣不同添加比例对抑制肉鸡脂肪的效果。结果表明,42日龄肉仔鸡的腹脂率、育成率、饲料报酬和饲料滑耗量,各区间无差别。其中腹脂率,雄雏为2.3~2.9%,雌雏为3.2~3.4%,育成率98.9~100%,饲料报酬2.50~2.68,饲料消耗量1814~1895克。42日龄前的体重,雄雏为759~832克,雌雏为597~666克。试验进行到43~49日龄时,粉渣占12%的试验区优于0%区。结论是凡添加粉渣的试验区,  相似文献   

2.
虫源性壳聚糖对0~3周龄AA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饲料中添加1%的虫源性壳聚糖,对0~3周龄AA肉仔鸡的采食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0~7日龄的试验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的虫源性壳聚糖添加水平条件下,第14和21天试验组的平均总胆固醇含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14、21天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低11.29%、15.81%,说明1%的虫源性壳聚糖对1~7日龄肉仔鸡的增重作用明显,同时可显著提高1~7日龄肉仔鸡的饲料报酬。在肉鸡日粮中添加虫源性壳聚糖可显著降低肉鸡血清胆固醇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查明在无窗鸡舍间歇照明以及光照强度对肉用仔鸡的生长速度、饲料报酬、育成率等的影响,笔者等使用1986年4月19日孵出的510只肉用仔鸡,于4月19日至6月21日进行为期9周的试验。对照组为一天24小时连续照明(24L);试验组为间歇照明,一组光照1小时:黑暗2小时(1L:2D组),二组光照1时:黑暗3小时(1L:3D组)。3周龄以前各组均为连续照明,3周龄后才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在制粒条件(0.1 MPa,65℃)下筛选出的耐制粒枯草芽孢杆菌对AA肉仔鸡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粪便大肠杆菌的影响,将自制枯草芽孢杆菌粉剂按3g/kg添加量与1~21日龄肉仔鸡无抗生素日粮混合制成试验颗粒料。选用1日龄健康AA肉仔鸡混雏96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枯草芽孢杆菌组,每组4个重复,试验期为3周。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组与对照组相比,1周龄平均采食量极显著降低(P<0.01);3周龄肉仔鸡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P<0.05);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草转氨酶和白蛋白/球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1、3周龄粪便大肠杆菌数极显著降低(P>0.01)。本试验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对提高雏鸡的生产性能、降低肠道大肠杆菌具有一定作用,对所测血清生化指标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蛋重对初生雏、青年鸡的体重及其后的产蛋成绩有明显的影响。作者为了查明种蛋大、小同孵化雏的育成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试验1:分别收集了青年鸡28周龄和老龄鸡65周龄的种蛋,并按蛋生大、中、小分为54g、59g 和64g 3个区。雏鸡在0~8周用幼雏料,育成期的8~18周用大雏料。试验统计了育成成绩、饲料报酬、体重发育等生产指标。比较大、中、小蛋的化学成分得出,蛋黄中的脂肪与蛋白质  相似文献   

6.
运用现代动物营养科学技术成果,设计 A、B、C、D4种肉仔鸡添加剂预混料配方,并以国内一家较大合资企业生产的预混料为对照,用500只肉仔鸡进行饲喂对比试验,每种预混料处理100只试验鸡。0~8周龄试验结果,C 种预混料处理综合效果最好,8周龄体重2443克,料肉比2.21∶1,育成率97.92%,半净膛率84.37%,比对照预混料处理试鸡增重、饲料报酬分别提高5.02%和1.78%,育成率提高6.08个百分点,每公斤增重饲料成本降低0.1484元,单鸡增加收入0.5597元。  相似文献   

7.
设计3个试验研究了调整营养制度,降低肉仔鸡饲养成本的措施。试验结果表明,让肉仔鸡从3周龄提前到2周龄时由生长前期料换用生长中期料,不影响其37日龄体重及0~37日龄的饲料利用。在无严重应激存在的情况下,肉仔鸡上市(49日龄)前3周内的基础日粮中不补加微量元素和2周内不补加维生素不影响生长和饲料转化率。以上对肉仔鸡生长前、后期营养摄入量的调整均可有效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在0.1 MPa,65℃制粒条件下筛选出的耐制粒乳链球菌时0~3周龄肉仔鸡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粪便大肠杆菌的影响.将自制乳链球菌粉剂按3 g/kg添加量与1~21日龄肉仔鸡无抗生素日粮混合,制成试验颗粒料.选用1日龄健康的AA肉仔鸡混雏96只,随机分为时照组和乳链球菌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鸡.试验期为3周.结果表明:乳链球菌组的生产性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1周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1);其他生产性能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乳链球菌组血糖(GLU)、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CHO)、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谷草转氨酶(GOT)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能显著降低1、2、3周龄AA肉仔鸡肠道大肠杆菌数(P<0.01).试验表明,乳链球菌对雏鸡的生产性能和部分血清生化指标没有影响,能降低肠道大肠杆菌数.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4株耐制粒益生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链球菌及啤酒酵母制剂)经0.1 MPa,65℃制粒后对0~3周龄肉仔鸡死亡率、腹泻率及盲肠菌群的影响,将自制益生菌粉剂按0.3%添加量与1~21日龄肉仔鸡无抗生素日粮混合,制成试验颗粒料(0.1 MPa,65℃).选用1日龄健康的AA肉仔鸡混雏24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地衣芽孢杆菌组、枯草芽孢杆菌组、乳链球菌组和啤酒酵母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鸡.试验期为3周.研究表明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链球菌和啤酒酵母对改善0~3周龄内仔鸡的腹泻率和死亡率有一定作用,地衣芽孢杆茵、枯草芽孢杆菌、乳链球菌可以优化0~3周龄肉仔鸡盲肠茵群结构.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旨在评价电热断趾对本交笼饲养模式蛋鸡父母代种公雏育雏育成期生长发育的影响。600只1日龄海兰褐父母代种公雏随机等分为4组,对照组未断趾,试验组分别断第三趾(试验1组)、第一趾和第三趾(试验2组)、第二趾和第四趾(试验3组)。每隔2周测定鸡体重、胫长和胫围至18周龄,并于42日龄测定各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3个试验组14日龄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试验1组14~56日龄种公雏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断趾对42~70日龄种公雏胫长或胫围有显著影响(P0.05);断趾对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结果表明:电热断趾对育雏育成期末种公雏体重、胫长和胫围无显著影响,对42日龄特定血液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且具有断趾数量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芽孢杆菌制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芽孢杆茵制荆对内仔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力的影响.选用300只1日龄爱拨益加肉仔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2个处理分别为:基础日粮组(Ⅰ)、基础日粮+0.2%芽孢杆茵制剂组(Ⅱ).试验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制剂提高了肉仔鸡的日增重,在3周龄和4周龄试验组(Ⅱ)与对照组(Ⅰ)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5周龄和6周龄试验组(Ⅱ)与对照组(I)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提高了饲料报酬.在3周龄试验组(Ⅱ)与对照组(Ⅰ)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4~6周龄试验组(Ⅱ)与对照组(Ⅰ)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肉仔鸡的免疫器官指数、鸡新城疫(NDV)抗体水平与对照组(Ⅰ)相比差异显著.同时也提高了肉仔鸡机体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鸭免疫H5N1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的免疫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用不同剂量禽流感H5N1油乳剂灭活疫苗对各种周龄肉鸭、种鸭进行免疫接种,检测其相应的HI抗体水平,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反应标记淋巴细胞的细胞化学方法测定其外周血中T、B淋巴细胞比值.探索肉、种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动态规律,为免疫防制禽流感制定最佳免疫程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免疫接种小鸭,1周龄免疫接种效果不良,2、3周龄二次免疫效果优于2周龄一次免疫.种鸭对禽流感免疫应答反应良好;雏鸭H5N1母源抗体在出雏后3日龄达到峰值,5日龄开始下降,直至19日龄消失.  相似文献   

13.
那西肽对肉仔鸡维生素营养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选用1日龄艾维茵健雏468只,公母混饲,测定那西欣添加剂对肉仔鸡生长、饲料转化率及维生素营养的作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①那西肽对0~6周龄肉仔鸡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提高11.43%(P<0.05)。②那西肽可缓解因维生素缺乏而造成的体增重下降(P<0.05)。  相似文献   

14.
最近,美国科罗拉多质量研究公司进行了一项试验,证实了在家禽饲料中交替使用抗生素可以提高家禽的增重和饲料报酬。将肉鸡0~21日龄划为前期,22~42日  相似文献   

15.
低温环境对商品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低温环境对商品肉鸡体重、采食量、增重、饲料转化率、成活率、死亡率、疾病、肉质和行为等方面的影响. 1体重 大量研究表明适当降低育雏初始温度不影响肉仔鸡出栏体重.Harris等进行的商品肉用仔鸡常规低温育雏试验结果表明,8周龄时初始育雏温度为30.8℃的低温组体重与33.3℃或35℃的高温组体重相比无显著差异.李春雨等将试验设计为低温组进雏后头3天定为32-34℃,4-7日龄定为30-32℃,以后以不同降温程序给温,降至20-21℃后,维持至出栏,结果7周龄平均出栏体重低温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胆固醇与人类动脉硬化有着直接关系 ,如何降低鸡产品中的胆固醇含量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已有的研究表明 ,壳聚糖是一种有效的降胆固醇物质 ,然而壳聚糖对家禽体内胆固醇含量影响的报道不多。本试验旨在研究壳聚糖对肉仔鸡血清中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探讨其作为降胆固醇添加剂的可行性。1 材料和方法1 1 试验动物  1日龄AA肉仔鸡 ,购自泰安市泰伟食品有限公司种鸡场。1 2 试验设计 选取 1日龄AA肉仔鸡 80只 ,随机分为 8组 ,随机挑选 4组作为空白对照组 ,其余4组作为壳聚糖试验组。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 ,试验组饲喂添加有 …  相似文献   

17.
选择2 300 羽1 日龄艾维茵肉仔鸡,经平面育雏饲养至7 日龄后,从中选择2 000 羽健雏随机分成4 组,研究美多灵( 一种植酸酶) 在肉鸡日粮中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肉仔鸡日粮中添加500IU/kg 的美多灵替代30 % 、50 % 、70 % 的无机磷,均可提高增重和降低饲料消耗,其中以50 % 替代组与正对照组比较增重明显(P< 0 .05) ,可降低饲料消耗9 .8 % ;同时,检测各周龄粪样微量元素排放量,试验各组均低于正对照组,其中,以50 % 替代组铜(Cu) 排放量明显低于正对照组(P< 0 .05) ;磷排放量3 个试验组均明显低于正对照组(P< 0 .05) ,但3 个试验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试验农场,就饲料中赖氨酸含量不足,是否对肉鸡屠体品质有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在肉鸡雏14日龄前供给普通饲料,以后到42日龄前分别使用含赖氨酸0.85、0.95、1.05%的饲料。最后测定屠体的脂肪量和部分肌肉收获量。结果表明,①到42日龄的平均体重:在含赖氨酸0.95%区的雄雏为3.86磅,雌雏为3.20磅。在1.05%区的雄雏为3.98磅,雌雏为3.6%磅。区间没有差别。②屠体的脂肪含量:在含赖氨酸0.95%和1.05%区,胸肉方面的脂肪含量无差别,其中雄雏分别为6.7%和6.6%,  相似文献   

19.
1日龄宝星父母代鸡健雏45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分4笼。试验分前期(1—5周龄)和后期(6—9周龄)两阶段进行.L_■(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赖氨酸和蛋 胱氨酸的不同含量及 FL—202型微量元素添加剂的不同添加量对肉用仔鸡  相似文献   

20.
不同开食时间对扬州鹅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选用480只出壳时间集中在4 h内的0日龄扬州鹅雏鹅,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开食时间分别设置为出壳后12、24、36 h和48 h,研究不同开食时间对雏鹅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0~4周龄A组鹅体重显著高于D组(P<0.05);从总体趋势看,A组和B组的饲料报酬高;D组消化器官和其他内脏器官(心脏、肝脏、胰腺)的重量均呈现出低于其余3组的趋势;免疫器官指数(脾脏指数和腔上囊指数)整体出现先上升到14日龄达到峰值后再下降的趋势.到28日龄时B组最大.因此建议雏鹅开食时间不宜晚于36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