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绵羊产气荚膜杆菌与腐败梭菌混合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在河南滑县,修武等县连续发生数起小尾寒羊急性死亡事件,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和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细菌形态学检查,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及肠毒素检查等,确定为产所荚膜杆菌(魏氏梭菌)与腐败梭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
以某农户养兔场疑似梭菌性下痢的发病兔的肝和各段肠管做为病料进行了魏氏梭菌的分离鉴定。通过纯分离培养、厌氧环境培养、形态观察、生化试验、毒素检查、泡沫肝试验等对分离细菌进行了鉴定,通过毒素检查,也证明了腹泻兔肠道内有毒素存在。细菌学检验结果与魏氏梭菌完全相符合,确定从病死兔分离到的细菌为魏氏梭菌。  相似文献   

3.
2010年6月在河北省涿鹿县某村连续发生数起山羊急性死亡事件,笔者通过临床检查和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及肠毒素检查等,确定为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感染。通过使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配合环境消毒等综合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4.
患肉毒梭菌中毒症的病羊表现为运动神经中枢麻痹、呼吸困难,可以从患羊的尸体内分离出肉毒梭菌.经显微镜检查、生化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确诊为羊肉毒梭菌中毒症.笔者对发病羊进行了治疗,对健康牲畜进行了肉毒梭菌疫苗的注射.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5,(11):109-111
牛、羊等反刍动物的气肿疽病是由气肿疽梭菌感染引起的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的一种疾病,本研究从延边州延吉市采集疑似气肿疽梭菌感染的牛肝脏、脾脏、肌肉等组织进行气肿疽梭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经病原学检查、生化鉴定、动物试验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本试验成功对气肿疽梭菌进行了分离,该菌株细胞毒素、cct A基因与Gen Bank上已发表的气肿疽梭菌ATCC 10092菌株的同源性达到99.0%,此结果为该地区气肿疽病的免疫和微生态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患羊的尸体内分离出肉毒梭菌,病羊运动神经麻痹,呼吸困难。经显微镜检查,生化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确诊为羊肉毒梭菌。  相似文献   

7.
从滨州某兔场送检的病料中分离到1株兔产气荚膜梭菌,经细菌培养、形态学检查、生化特性鉴定、毒素中和试验鉴定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易感试验兔接种试验能够复制出典型的病例。  相似文献   

8.
山羊水肿梭菌病,也称羊黑疫.又名传染性坏死性肝炎(Infections necrotic hepatitis),它是由B型诺维氏梭菌引起的山羊和绵羊的一种高度致死性毒血症,并以肝实质发生坏死性病灶为其主要特征。山羊水肿梭菌常与肝片吸虫混合感染。现将1例山羊水肿梭菌与肝片吸虫混合感染病例的发病情况、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及动物回归试验作简要介绍,供广大临床兽医工作者和养羊专业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2000年7-8月,青海省同德县某乡藏系棉羊猝死,经对其中两只症状典型病死着羊病料分离培养,分离到数株疑似魏氏梭菌。通过肠内容物毒素检查、纯培养物毒素测定和毒素中和试验,证实致病力较强的两株为C型魏氏梭菌。毒价测定最小致死量均大于500小白鼠MLD。  相似文献   

10.
李宗彬 《北方牧业》2009,(12):16-17
<正>猪"猝死症"只是一种症状,不是单独的一种疾病;但是经流行病学调查、病原菌分离鉴定、动物试验,毒素测定、血清学定型试验、毒物检查和免疫试验的结果,确定了我国猪"猝死症"的主要病原为A型魏氏梭菌肠毒血症。魏氏梭菌病在目前虽不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某猪场疑似猪魏氏梭菌病病例中分离到一株魏氏梭菌,为了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病机理,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培养、生化试验、动物实验等鉴定,鉴定结果为C型魏氏梭菌.药敏试验表明本株魏氏梭菌对青霉素、磺胺药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2005年5月平度市某猪场保育仔猪发病,经初步诊断为魏氏梭菌感染。笔者从小肠病料的内容物中分离出魏氏梭菌,并进行了提纯和生化试验鉴定。  相似文献   

13.
猪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可引发地方性流行,该病有发病急、病程短、无任何前期症状而突然死亡,病死率可达20%。70%等特点。2009年8月,某猪场1~3日龄哺乳仔猪陆续发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魏氏梭菌病。现将发病及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肉毒梭菌毒素是一种嗜神经毒素。鸭肉毒梭菌毒素中毒主要表现为软颈、肌肉麻痹、共济失调及迅速死亡等典型症状。该文介绍一起金定鸭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方法,为防治鸭肉毒梭菌毒素中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鸭肉毒梭菌中毒症,是由于摄入肉毒梭菌毒而发生的一种急性死亡疾病。近2年来,每到夏、秋季节鸭群中常突然发生头肿、颈软、两翅下垂,头颈伸直贴于地面,不能抬起,后死亡。经检查,诊断为鸭肉毒梭菌中毒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犊牛魏氏梭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1月,山东省某规模化奶牛场10~20日龄犊牛出现腹泻、拉血便、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犊牛突然死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尸体剖检,初步怀疑为魏氏梭菌感染。采集病料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细菌分离鉴定、生化试验、16S及毒素基因检测等,证明疫情由A型魏氏梭菌所致。对死亡犊牛的肠内容物及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研究,发现肠内容物及分离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青霉素、头孢噻呋、恩诺沙星等表现极敏感。根据病原确诊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用药,及时控制了牛场疫情。  相似文献   

17.
犬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2头疑似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的猝死警犬中分离获得了18株病原菌,经生化试验及毒素中和试验,确定为A型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参考GenBank中登录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针对产气荚膜梭菌α、β、ε、ι、CPE和β2共6对分型毒素基因的引物,对以前昆明地区分离的1株产气荚膜梭菌进行了PCR扩增,结果扩增出了与预期大小相同的6个基因片段,分别为233、196、324、446、567和665 bp。建立的PCR方法能同时用于产气荚膜梭菌鉴定和毒素分型,较细菌毒素检测方法快速,与细菌分离鉴定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鸡魏氏梭菌病的诊断刘华英俞纯方彭远义吕寿英王勇*(西南农业大学动物养殖学院,重庆630716)1995年3月,重庆市井口镇××养鸡场蛋鸡群暴发了一起急性致死性疾病。经临床、剖检、病原分离鉴定及动物试验等诊断,确诊为鸡魏氏梭菌病,报道如下。发病情况19...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有关于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引起鸡坏死性肠炎的报导,主要是由于药物、寄生虫、饲料、环境、应激因素等发生不良改变所致。笔者将所见的二、三例关于卵用育成鸡的球虫症继发产气荚膜梭菌在肠管内的异常增殖作以报导。通过76日龄卵用育成鸡中的2只死亡鸡和2只濒死鸡进行病理学、细菌学、寄生虫检查和蓟物感受性试验,得出如下结论。  相似文献   

20.
江苏南通地区的肉仔鸡群中自2016年开始陆续出现一种以“伸头”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的情况,特别是人工复制试验确诊该病为一种慢性C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中毒症。作者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在酌情使用抗球虫药的同时,长时间连续使用抗梭菌药物可以抑制梭菌的繁殖和毒素的产生,从而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