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为构建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叶绿体表达载体奠定基础。[方法]以从甘蓝型油菜叶片中提取的叶绿体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克隆羧基转移酶β亚基基因。以从开花20~29 d后油菜幼胚中提取的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克隆生物素羧化酶和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的cDNA序列。最后,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3个亚基基因被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中。[结果]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3个亚基基因分别被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3个亚基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分别为76.6、44.0和81.5 kD,其融合蛋白分别占总菌体蛋白的12%、10%和6%。[结论]不同品种的甘蓝型油菜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cDNA序列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崔燕  祝建波  张煜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255-5257
综述了乙酰辅酶A羧化酶及其催化域羧基转移酶(Carboxyltransferase,CT)的β亚基(β-CT)的分布和生理功能、β-CT编码基因accD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在脂肪酸代谢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结构·功能及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ase)属于生物素包含酶类型Ⅰ,在生物体内催化乙酰辅酶A形成丙二酰辅酶A。在植物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主要有异质型和同质型2种;在动物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属同质型,分为ACC1和ACC2 2种类型。主要介绍了分布于双子叶植物以及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的质体中的异质型ACCase的亚基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编码基因。ACCase由生物素羧化酶(Biotincarboxylase,BC)亚基、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亚基(Biotincarboxyl Camer Protein,BCCP)、羧基转移酶的α-CT亚基和β-CT亚基4种亚基构成,有3个功能结构域,即BC功能结构域、BCCP功能结构域以及CT功能结构域。除β-CT亚基由质体基因编码外,其他亚基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转运到质体中组成功能蛋白,参与脂肪酸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以普通油茶品种"闽43"种仁为试验材料,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油茶种仁成熟阶段中3个发育时期转录组的表达差异,探讨油茶种子油脂代谢的分子机制。转录组测序结果发现,与脂肪酸和甘油三酯代谢相关的4个基因乙酰辅酶A羧化酶羧基转移酶α亚基基因(ACCase α-CT)、β酮脂酰合酶基因(KASⅢ)、长链酰基辅酶A合酶基因2(LACS2)和甘油三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4(GPAT4)随着油茶籽的成熟,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4个基因的RT-q PCR的分析结果与转录组数据一致,此外,种仁的含油量的变化趋势与4个基因的表达水平相一致。研究结果表明,4个基因在油茶籽油脂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油茶籽含油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摘要:克隆大肠杆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 ACCase)的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biotin carboxyl carrier protein,BCCP)亚基基因accB,构建accB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4T-accB,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工程菌株, IPTG诱导进行融合表达,成功诱导表达了GST-accB融合蛋白,大小为43KDa。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通过给予试验期昆明小鼠玉米淀粉和豆油比例不同的日粮,研究日粮能量类型对乳腺三种泌乳相关酶(脂肪酸合成酶,FAS;α-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C;半乳糖转移酶,GT)mRNA相对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处理对各采样期小鼠乳腺半乳糖转移酶mRNA的相对表达均无显著影响(P>0.0 5);日粮处理对泌乳期试验小鼠1、10、20泌乳日乳腺脂肪酸合成酶相对表达影响显著(P<0.05),且以高脂肪日粮组试验小鼠乳腺脂肪酸合成酶mRNA相对表达水平最高;日粮处理显著影响分娩前一天及4泌乳日试验小鼠乳腺α-乙酰辅酶A羧化酶mRNA的相对表达(P<0.05),以高脂肪日粮处理组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连翘有效成分延缓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对恩诺沙星的耐药性及其对药物主动外排作用中耐药节结化细胞分化家族(RND)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明确连翘延缓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有效成分及揭示其延缓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观测连翘提取液及其与恩诺沙星联合作用对嗜水气单胞菌耐药菌株生长的影响,测定连翘有效成分(连翘苷、连翘酯苷A和连翘酯苷B)作用于嗜水气单胞菌前后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连翘脂苷A作用于嗜水气单胞菌耐药菌株后RND相关基因(aheA、aheB和aheC)的表达变化.[结果]连翘提取液与64μg/mL恩诺沙星联合作用下,连翘提取液对嗜水气单胞菌耐药菌株的MIC为3.12μg/mL;在MIC和2MIC的条件下,连翘提取液与恩诺沙星联合作用能有效抑制嗜水气单胞菌耐药菌株的生长,24 h内未见明显的生长趋势.连翘的3种有效成分对嗜水气单胞菌耐药菌株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在1.00μg/mL浓度条件下,连翘脂苷A的整体抑制效果较连翘苷和连翘脂苷B的效果更好.以1.00μg/mL连翘脂苷A作用于嗜水气单胞菌耐药菌株后,aheA、aheB和aheC基因均呈不同程度的下调表达,其中ahe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连翘脂苷A作用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连翘提取液与适宜浓度的恩诺沙星联合使用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明显抑制效果,同时能延缓嗜水气单胞菌的耐药性,其中又以连翘脂苷A对RND主动外排系统的抑制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日粮中分别添加山楂叶总黄酮、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及二者同时添加对肉鸡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脂质代谢相关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1日龄AA肉鸡128只(雄),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即空白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Ⅰ组(在日粮中添加300 mg•kg-1山楂叶总黄酮)、Ⅱ组(在日粮中添加150 mg•kg-1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和Ⅲ组(在日粮中添加300 mg•kg-1山楂叶总黄酮和150 mg•kg-1何首乌二苯乙烯苷)。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Ⅰ组的全净膛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脏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增生物激活受体α和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腹脂率、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脏组织中固醇调节元伴结合蛋白-1、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Ⅱ组的屠宰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脂肪酸、肝脏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增生物激活受体α和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腹脂率、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脏组织中固醇调节元伴结合蛋白-1、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③Ⅲ组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皮下脂肪厚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屠宰率、全净膛率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腿肌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腹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Ⅰ组、Ⅱ组(P<0.05)。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Ⅰ组、Ⅱ组(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脂肪酸、总蛋白、白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脂肪酸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肝脏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增生物激活受体α、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脂蛋白酯酶表达量与对照组、Ⅰ组、Ⅱ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固醇调节元伴结合蛋白-1、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表达量与对照组、Ⅰ组、Ⅱ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日粮中单独或同时添加山楂叶总黄酮和何首乌二苯乙烯苷能提高肝脏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增生物激活受体α、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脂蛋白酯酶 mRNA表达,降低肝脏组织中S固醇调节元伴结合蛋白-1、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 mRNA表达,改善血清脂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提高肉鸡的屠宰性能。且以二者同时添加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嗜水气单胞菌江西地区分离株耐药性及耐药质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江西地区水产动物中嗜水气单胞菌的耐药性,从江西部分地区分离到52株嗜水气单胞菌,对其进行耐药性试验及耐药质粒抽提,绘制江西地区嗜水气单胞菌的耐药谱及耐药质粒指纹图谱,并将其对比分析.结果52株嗜水气单胞菌对19种抗生素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阿莫西林耐药率为94%,青霉素耐药率为96%,利福平耐药率为62%,林可霉素耐药率为63%,甲氧嘧啶耐药率为75%.质粒提取结果发现52株细菌中有14株菌携带耐药1条~9条不等的质粒电泳条带,菌株提取到质粒的概率为26.93%.耐药质粒指纹图谱显示其质粒谱型可分为14种,每株菌都含有大小和数量不等的质粒,分析表明嗜水气单胞菌耐药性与质粒无明显的直接关系,但来源相同,耐药类型相似,质粒图谱也相似.  相似文献   

10.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催化脂肪酸合成的第一步,是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采用PCR方法分别从陆地棉和拟南芥基因组中扩增出ACCase基转移酶β-CT亚基编码基因αccD,ACCase羧基转移酶α-CT亚基编码基因CAC3的定位于叶绿体的转运肽序列.将CAC3基因转运肽序列与αccD基因进行体外重组,构建融合植物表达载体pBI-CAC3tp-αccD.重组质粒通过冻融法转化根癌农杆菌GV3101.渗透法转化拟南芥,收种子,在含卡那霉素的MS培养基中发芽筛选.用叶盘法转化烟草,经不定芽诱导、生根培养,荻转基因烟草植株.T1代转基因拟南芥和转基因烟草植株经卡那霉素检测、PCR、RT-PCR检测后,初步表明目的基因已在植株中转化成功,并可以正常转录.  相似文献   

11.
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从人工养殖的斑点叉尾蛔患病鱼体上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wtonas hydrophila)的4个菌株对盐酸多西环素耐药性获得与消失的速率。结果表明:以25℃条件下培养72h为1代,在含有盐酸多西环素的药物培养基中连续传代9次后,盐酸多西环素对A.hydrophila的最小抑制菌浓度(MIC)上升了31倍,MIC由0.05mg/L上升至1.56mg/L;而将已经获得高耐药性的菌株以穿刺法接种在不合药物的BHI(Difco)琼脂培养基中,以4℃条件下保存20d为1代,连续传代5次,供试菌株的耐药性呈现逐渐消失的趋势,至第5次传代后,其MIC由1.56mg/L下降至0.10mg/L。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嗜水气单胞菌的耐药潜力,运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恩诺沙星、硫酸新霉素、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对3株菌株有抑制作用,而磺胺间甲氧嘧啶对3株菌株均无抑制作用。菌株的耐药表型未与耐药基因一一对应,某些菌株虽然未注释到耐药基因,也可以表现出相关耐药表型;自测的3株菌株基因组大小差异较大,亲缘关系非近缘,但耐药基因数量基本一致;经ANI(平均核苷酸一致性)计算后,基因组比较分析发现嗜水气单胞菌基因组具有较强的可变性,即使是近缘菌株,其基因组间仍有较大差异;系统发育分析显示,不同宿主来源的菌株在进化树上呈现分散分布,近缘菌株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所有菌株在CARD(综合抗生素耐药性数据库)中共注释到21种耐药基因,其中7种耐药基因为所有菌株共享。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嗜水气单胞菌基因组较强的可变性以及其宿主分布的广泛性,菌株间进行频繁的基因交流,促进了耐药基因在整个物种的快速扩散,所以即使菌株间基因组变化较大,但耐药基因在菌株间的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3.
During fasting, increased concentrations of circulating catecholamines promote the mobilization of lipid stores from adipose tissue in part by phosphorylating and inactivating acetyl-coenzyme A carboxylase (ACC), the rate-limiting enzyme in fatty acid synthesis. Here, we describe a parallel pathway, in which the pseudokinase Tribbles 3 (TRB3), whose abundance is increased during fasting, stimulates lipolysis by triggering the degradation of ACC in adipose tissue. TRB3 promoted ACC ubiquitination through an association with the E3 ubiquitin ligase constitutive photomorphogenic protein 1 (COP1). Indeed, adipocytes deficient in TRB3 accumulated larger amounts of ACC protein than did wild-type cells. Because transgenic mice expressing TRB3 in adipose tissue are protected from diet-induced obesity due to enhanced fatty acid oxidation,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how phosphorylation and ubiquitination pathways converge on a key regulator of lipid metabolism to maintain energy homeostasis.  相似文献   

14.
甘蓝型油菜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基因的克隆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负责将羧基从生物素羧化酶转移到羧基转移酶上,对于长链脂肪酸的从头合成与种子含油量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从甘蓝型油菜品种基因组DNA中分离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BCCP)基因的全长编码区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该基因的结构特征(包括内含子的数量、长度与分布,蛋白质保守区疏水性特征等)和功能关系。【方法】基因克隆采取同源序列法进行。【结果】分离得到的bccp基因全长均为1 600 bp左右,根据其结构特点可以分成3种类型,它们均包含5个内含子。bccp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具备完整的生物素化功能结构域,是唯一功能完整的基因序列;bccp2和bccp3由于移码突变造成蛋白合成提前终止,翻译的蛋白质均缺少生物素化结构域。【结论】本研究首次从中国冬油菜品种中克隆获得bccp基因的全长序列并揭示了其序列特征,为进一步利用该基因开展含油量的基因调控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Many bacterial pathogens have long, slender pili through which they adhere to host cells.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major pilin subunit from the Gram-positive human pathogen Streptococcus pyogenes at 2.2 angstroms resolution reveals an extended structure comprising two all-beta domains. The molecules associate in columns through the crystal, with each carboxyl terminus adjacent to a conserved lysine of the next molecule. This lysine forms the isopeptide bonds that link the subunits in native pili, validating the relevance of the crystal assembly. Each subunit contains two lysine-asparagine isopeptide bonds generated by an intramolecular reaction, and we find evidence for similar isopeptide bonds in other cell surface proteins of Gram-positive bacteria. The present structure explains the strength and stability of such Gram-positive pili and could facilitate vaccin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因子及病害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属于弧菌科气单胞菌属,是水产动物的重要病原菌,其危害的产生与外毒素、胞外酶及粘附因子等毒力因子的分泌与表达相关,该菌感染疾病的控制方法主要有免疫控制和药物控制。为降低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抗生素药物使用和确保水产品的安全性,利用益生菌制剂来控制嗜水气单胞菌的危害将成为水产养殖生态防治的重要方向。该文主要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因子以及危害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耐旱性高的红麻品种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蛋白质表达,揭示红麻耐旱性的生理机制。【方法】以鉴定出的耐旱性红麻品种GA42为材料,在苗期(五叶期)设置正常供水与控水比较试验,运用双向电泳分析红麻在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条件下叶片蛋白质组的动态变化。【结果】对2-DE图谱分析后发现,在干旱胁迫下出现65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选用表达量明显上调的9个蛋白质点,通过MALDI-TOF-TOF MS分析和数据库检索,鉴定出6个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分别是2个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或其大亚基(所有植物进行光合碳同化的关键酶)、1个Rubisco活化酶(广泛存在于植物中调节Rubisco活性的酶)、1个二甲基萘醌甲基转移酶(一种参与甲基转移反应的辅酶)、1个推定的胞质型谷氨酰胺合成酶(参与高等植物氨同化过程的关键酶)、1个ATP合酶β亚基(在活性细胞中起着将其它能量合成为生物能量通货-ATP的能量转换作用)。【结论】揭示了红麻GA42表现出较强的耐旱性与上述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明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8.
张文丽  张玉芬  张秀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2910-12911
[目的]为鱼类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从患病或濒死鲤鱼中分离培养优势菌株,制成病原菌悬浮液。应用负染悬滴法,负染漂浮法负染色技术检测鲤鱼嗜水气单胞菌,根据细菌的形态特征及鞭毛形状数量等指标判断菌体。[结果]2种负染色技术制备的嗜水气单胞菌样品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视野清晰、分布均匀,无杂质和聚集现象。鲤鱼嗜水气单胞菌呈杆形,稍弯曲,两端钝圆,菌体一侧有极生单长鞭毛,呈管型,具运动力,与菌毛明显不同。电镜下菌体形态假象呈球样结构。[结论]采用电镜负染色技术检测鲤鱼嗜水气单胞菌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