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筛选出使叶用银杏高产优质的最佳硝铵配比。【方法】以2年生半同胞家系银杏苗为研究对象,设置5种硝铵比(0∶100、25∶75、50∶50、75∶25、100∶0),每盆总氮含量2 g,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硝铵配比对银杏苗木生长、叶生物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NPK含量、叶片总黄酮含量及其经济产量、叶片萜内酯含量及其经济产量的影响。【结果】各硝铵配比处理促进了银杏苗的生长,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N、P、K的含量,同时提高了叶产量和总黄酮、萜内酯的经济产量。高比例的硝铵配比(75∶25)和单施硝铵(0∶100、100∶0)有利于总黄酮的积累,低比例的硝铵配比(25∶75)不利于总黄酮的积累,硝铵配比施肥不利于萜内酯的积累。单株叶产量与苗高相对生长量、地径相对生长量、单叶干质量、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N含量、叶片P含量、叶片K含量、总黄酮经济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叶片总黄酮含量与总黄酮经济产量显著正相关,叶片萜内酯含量与单叶面积极显著负相关,单株黄酮经济产量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N含量、叶片P含量、叶片K含量、叶生物量、总黄酮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单株萜内酯经济产量与比叶干质量、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N含量、总黄酮经济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各处理肥效的综合评价,硝铵配比75∶25处理的综合得分最高。【结论】高比例的硝铵配比能有效促进银杏的生长发育,提高叶品质,单施硝态氮的效果优于单施铵态氮,其中硝铵配比75∶25是促进银杏苗的生长和提高叶品质效果最佳的配比。  相似文献   

2.
对甜柿盛果期施用PBO和芸薹素内酯的试验结果表明:喷施PBO微量元素水溶肥料3 125 mg/kg、2 500 mg/kg的产量均高于不施药的对照,又以喷施1次3 125 mg/kg的产量较高;喷施1次0.0075%芸薹素内酯水剂375 m L/L液的产量高于对照,但喷施2次的产量略低于对照;喷施PBO微量元素水溶肥料3 125 mg/kg的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其它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果实成熟期、品质评价和植株枝叶生长等与对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肥城桃果实品质,以‘红里’为试材,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肥城桃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及其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果糖含量、淀粉含量和单果质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肥城桃发育时期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不同,硬核期喷施0.10 mg/L的油菜素内酯的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单果质量分别提高了11.18%、14.42%、8.01%、18.39%和11.88%。  相似文献   

4.
银杏叶用园建园材料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来自浙江、河南、山东、江苏等银杏产地的13个优良单株3年生银杏嫁接苗的叶产量、黄酮含量、黄酮的组成成份、内酯含量、内酯的组成成份及黄酮、内酯的年变化规律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银杏优良单株间的叶产量、黄酮含量、内酸含量等存在显著差异;黄酮和内酯在叶中的含量以9 ̄10月最高,银杏植株各器官中黄酮的含量以叶最高,茎最低;在总黄酮中,槲皮素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山奈酚,最后为异鼠李素;内酯的组成成分中则以银杏内酯A为最大,其次为白果内酯,最后为银杏内酯B、银枵内酯C;根据叶产量、黄酮产量、内酯产量等指标,将13个银杏叶用优良单株分成3类:优-E4,中等-E1、E2、E5、E6,差-E3、E7、E8、E10、W2、W3、W4、W5,即优良单株E4是采叶园最后的建园材料,E1、E2、E5、E6等次之。  相似文献   

5.
干旱胁迫对银杏叶萜内酯年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盆栽实生苗为研究材料,通过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环境,探索4水平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5% ~ 80%、55% ~ 60%、40% ~45%和30%~35%)对银杏叶萜内酯类物质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生长季节不同,银杏叶内白果内酯BB、银杏内酯GC、GA、GB及总萜内酯含量变化具有显著差异,随着生长季节的变化银杏叶萜内酯类物质含量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适度干旱条件下可以促进银杏萜内酯类物质的合成,尤其轻度和中度干旱条件下,萜内酯含量比适宜水分条件下明显增多.考虑到叶产量、叶萜内酯美物质含量以及采叶与采时的关系等,在实际生产中可以考虑在植物生长初期,给予银杏苗正常的水分供应以获得最大的生物产量,在6-10月份叶片发育完全后适当进行轻度干旱处理(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5% ~60%)收获叶片,可获得最大的萜内酯单株有效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不同银杏果用林复合经营模式下银杏种仁品质展开研究,探讨银杏种子产量和性状、种仁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在不同模式间的变异,为不同银杏复合经营方式在果用林中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江苏泰兴5种传统的银杏复合经营模式为研究对象,即:银杏-油菜-花生、银杏-小麦-花生、银杏-蚕豆-花生、银杏-桑树、银杏-油菜-玉米,以银杏纯林为对照,对不同模式下银杏种子产量和质量、种核质量、种仁质量,种仁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总黄酮、萜内酯、银杏酸和氢氰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改良的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模式下银杏种仁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银杏复合经营显著影响银杏种子产量、种核质量及种仁的淀粉、蛋白质、可溶性糖、总黄酮、萜内酯、银杏酸及氢氰酸含量(P0.05)。复合经营模式下银杏种子产量、种核质量、种仁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纯林模式,其中,银杏-桑树模式中单株银杏种子产量最高,平均达到31.07 kg,银杏-蚕豆-花生模式下种核质量、种仁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分别达到2.34 g,101.73 mg·g~(-1),88.11 mg·g~(-1);纯林模式银杏种仁中淀粉、总黄酮、萜内酯、银杏酸及氢氰酸含量高于复合模式,分别达到了0.55 g·g~(-1),2.69 mg·g~(-1),7.32 mg·g~(-1),47.54μg·g~(-1)和0.44μg·g~(-1);银杏-油菜-花生模式中种仁的总黄酮、银杏酸和氢氰酸含量均最低,分别仅为1.84 mg·g~(-1),28.52μg·g~(-1)和0.27μg·g~(-1),银杏-蚕豆-花生模式中种仁的萜内酯含量最低,仅为4.82 mg·g~(-1)。改良层次分析法表明:种仁中氢氰酸含量对其品质影响最大,其权重达到了0.210 3,其次为蛋白质、可溶性糖、总黄酮、银杏酸、仁质量、淀粉、萜内酯、脂肪、种子质量、种核质量;进一步计算获得的银杏种仁品质指数表明:银杏复合经营模式下种仁品质指数高于纯林,复合模式中种仁品质最高的模式为银杏-蚕豆-花生,达到了0.414 8,其次为银杏-小麦-花生、银杏-桑树、银杏-油菜-花生和银杏-油菜-玉米模式,而银杏纯林模式中种仁品质指标仅为-0.008 8。【结论】银杏复合经营能够提升银杏种仁品质,因而银杏果用林适于采用复合经营模式,尤以银杏-蚕豆-花生模式最优,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银杏总黄酮含量和总内酯含量,对湖南省银杏品质进行了区划研究。根据银杏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品质上的差异,在湖南主产银杏区随机取样,以叶和种仁中的重要化学成分总黄酮含量、总内酯含量为主要经济指标,对此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及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各指标的变异情况、相似度以及湖南省银杏产区与银杏品质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湖南银杏总黄酮和总内酯品质区划,将其各划分为4个栽培区。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果皮色泽和芳香族化合物含量与果实内在品质的关系,以‘湖景蜜露’水蜜桃为试材,对果皮色泽及其所含芳香族化合物和果肉中糖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果皮中花色苷含量的上升伴随着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下降。1-己醇、顺-3-己烯醇、己醛、反式β-紫罗兰酮、乙酸乙酯、乙酸己酯、γ-六内酯、δ-癸内酯和γ-癸内酯为果皮中特征性芳香族化合物。果肉中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与果皮花色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肉中苹果酸和奎宁酸含量与果皮中花色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果肉中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与果皮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果肉中苹果酸和奎宁酸含量分别与果皮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己醛、乙酸乙酯和γ-六内酯与果实内在品质关联度较高。调控果皮特征性物质的代谢是提升果实内在品质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银杏的经济功能,开展了银杏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银杏栽植密度为40cm×60cm时,产叶量最大;在土壤含水量62%时,其黄酮、内酯含量最高;截干能促进萌条增多,扩大冠幅面积,使叶产量和黄酮、内酯含量明显提高;银杏在生长季内,叶的黄酮、内酯含量随季节变化呈升高趋势,到9月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嫁接对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研究那氏齐齐发诱导液对西瓜果实品质的提升效果,设计5个浓度处理:2500倍液、3000倍液、3500倍液、4000倍液、4500倍液,分别对西瓜进行处理,并对西瓜果实形态、品质、产量等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500倍液诱导液处理下,果实品质产量提升效果最好,其可溶性糖含量为1.09%,VC含量6.17 mg/g,可溶性蛋白含量0.824 mg/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33%,单果重1.86 kg,亩产6100 kg/667 m~2。  相似文献   

11.
为给去青皮鲜核桃贮藏保鲜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持,以‘清香’核桃为试材,将去青皮鲜核桃分别置于(-3±1)(-6±1)(-9±1)和(-19±1)℃的温度下冻藏,就不同温度对去青皮鲜核桃冻藏期间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去青皮鲜核桃置于(-1±1)℃的温度(对照处理)下贮藏2个月即开始发霉,于(-3±1)℃的温度下贮藏4个月才开始发霉,而分别于(-6±1)(-9±1)和(-19±1)℃这3个温度条件下其在整个贮藏期间均未发生霉变;冻藏8个月后,与对照处理相比,分别置于(-6±1)(-9±1)和(-19±1)℃这3个温度下冻藏的去青皮鲜核桃,其种壳色泽分别提高51.31%、57.88%和62.15%,种仁风味分别提高29.63%、20.16%和15.28%,碘值分别提高14.63%、17.1%和20.92%,酸价分别下降33.81%、47.05%和51.36%;在(-9±1)和(-19±1)℃这2个温度条件下冻藏的去青皮鲜核桃其营养品质均保持较好,但解冻后核仁均呈半透明状并伴有异味;(-6±1)℃的温度处理既可抑制霉变,又能使其种仁保持较好的风味和营养品质。从保鲜效果与贮藏成本考虑,生产上可于(-6±1)℃的温度条件下对去青皮鲜核桃进行冻藏,这样可以实现鲜核桃的周年供应。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滴灌条件下适合酿酒葡萄的灌水量以及进一步认识灌水量与葡萄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以酿酒葡萄"马瑟兰"为材料,开展田间小区灌水试验,分别设置T1:4 500 m^3/hm^2、T2:3 600 m^3/hm^2、T3:2 700 m^3/hm^2和T4:1 800 m^3/hm^2 4个灌水量,研究不同灌水量对酿酒葡萄生长发育、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灌水量对酿酒葡萄新梢生长、果实品质及产量影响显著。随着灌水量的减少,酿酒葡萄新梢生长、果实外观品质、果皮酚类物质含量以及产量因子指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和糖酸比逐渐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逐渐减少。T2处理条件下,果实外观品质好,内在品质较优,果皮酚类物质含量高,产量高。灌水量为3 600 m^3/hm^2是较适宜灌水量。  相似文献   

13.
控释肥对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苹果(Malus pumila)产量和果实品质对控释肥的响应机制,以苹果专用控释肥(20-10-15)为试材,设置不同的控释肥施用深度和施用量处理,研究控释肥对苹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控释肥效果较好,且施肥深度为20cm效果最好,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248.8g、76.3kg、14.8%、15.3%、17.5%。在施肥深度相同的情况下,控释肥施用量为2.5kg/株时效果最好,单果重量、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分别为252.7g、78.2kg、15.9%、15.9%、19.8mg/kg和56.8。根据研究结果,控释肥和普通肥料相比,控释肥在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方面优于普通肥料。  相似文献   

14.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在"味厚"园进行对氮磷钾配比施肥试验,研究N、P、K不同配比施肥对6年生"味厚"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味厚"单株产量以氮磷钾肥总量为2.0kg/株(处理7)时最高,而氮磷钾肥总量超过2.1kg/株,单株产量反而会降低。果实品质为处理5以(N2P2K3)最好,分味密甜、香、软,其TSS和Vc含量都最高,分别高达19.15和3.47,固酸比最高为33.02,可滴定酸量最低为0.58。在一定范围内,N、P、K肥与"味厚"产量的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为N、K、P,且都呈正相关,其中N肥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N、P、K肥均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成正相关,且K肥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都呈显著正相关。N、P、K肥均与Vc含量成正相关,K肥与Vc表现出较大正相关性。综合各种因素,处理5为提高"味厚"产量和果实品质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盛果期"珍珠"油杏的适宜施用量,给"珍珠"油杏果园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以6年生"珍珠"油杏树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肥料配比对其果实品质及单株产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差异显著,但各施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连续施肥第2年后,可以不同程度的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其中T2处理下"珍珠"油杏单果质量、果实横径和果实纵径最高,分别为比CK高27.83%、54.05%和23.40%;不同施肥处理对"珍珠"油杏果实内在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施肥后第1年,T1、T2、T3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施肥第2年T2处理更有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和Vc含量的提高,促进果实品质的提升,该处理珍珠油性果实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分别比CK高出8.55%和42.48%;与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显著增加了"珍珠"油杏的产量,且随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出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综合来说,T2处理在保证稳产、丰产的前提下,又起到了改善果实品质的作用,可作为沙荒地"珍珠"油杏生产中适宜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施肥对覆土栽培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竹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置了4个施肥处理,对不同处理后竹笋的产量、外观形态、营养物质、呈味物质、氨基酸含量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中(4 800kg·hm~(-2))、高(7 200 kg·hm~(-2))施肥量条件下,覆土栽培高节竹笋外观品质和产量明显提高;在中量施肥条件下,促进了高节竹笋可溶性糖的合成,抑制了木质素、单宁、总酸的积累,在高量施肥(7200kg·hm~(-2))条件下,高节竹笋的木质素、单宁、总酸含量升高,可溶性糖的积累受到抑制,竹笋的口感和营养品质下降;高节竹笋的氨基酸含量在低量施肥(2400kg·hm~(-2))处理下最高,苦味氨基酸占比显著低于对照(P0.05)。以上结果表明,中量施肥可以显著提高覆土栽培高节竹笋的产量和品质,而过量施肥则会导致高节竹笋品质下降,因此,综合经济成本、产量和营养品质指标,覆土栽培条件下高节竹林的适宜施肥量为4 800 kg·hm~(-2)。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试验对富士苹果产量及品质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的施用氮钾肥水平对富士苹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产量方面,单独施用钾肥对产量影响不大,而单施氮肥和氮钾肥混施的2种处理对产量有显著的增加,并且都以每株施N、K各1kg的处理产量最高,其中氮钾混施对产量影响高于氮肥单施。在果实品质方面,硬度随着单施钾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与单施用氮肥和氮钾混施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各处理总糖含量和酸度值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总糖含量与施肥量呈正比关系,其中以氮钾肥混施处理增加量最多;酸含量与单施氮肥肥呈反比关系,与单施钾肥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水肥耦合对蓝莓新梢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以大田条件下5年生的兔眼蓝莓‘灿烂’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的水分(W)、肥料(F)耦合处理,结果表明:水肥耦合可显著提高蓝莓产量及果实内在品质,蓝莓产量最高及最低的处理分别为中肥高水处理(F2W4)及低肥低水处理(F3W1),F2W2处理可有效提高蓝莓花青素含量,F2W3处理可有效提高蓝莓可溶性糖含量,F2W4处理可降低蓝莓可滴定酸含量,从而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果实纵横径、果形指数及单果质量均无显著影响。综合来看,中肥中高水处理(F2W2及F2W3)是最佳的水肥配比模式。  相似文献   

19.
叶片萜内酯含量是药用银杏Ginkgo biloba的关键品质属性及重要指标。于2016年9月,对陕西宝鸡银杏种质资源圃引进和筛选的20个银杏优良无性系叶片进行了萜内酯含量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叶质量、叶面积、叶长、株叶数、树高和叶含水率是影响其叶片萜内酯含量的主要因子;筛选出生长性状、叶萜内酯总量具有优势的3个优系:C94-16,C95-09和C94-56。  相似文献   

20.
银杏半同胞家系种质资源质量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总黄酮醇苷、总内酯和总银杏酸为测定指标,对半同胞家系种质资源银杏叶的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半同胞家系种质资源银杏叶中3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波动较大,总黄酮醇苷含量范围为3.644~8.119 mg/g,总内酯含量范围为2.890~5.768 mg/g、总银杏酸含量范围为6.070~20.148 mg/g,三因素综合评价品质也有较大的差异.本研究为叶用银杏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