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LHRH—A对华南地区荷斯坦牛产后恶露排出、子宫复旧、卵巢活动、产后发情和受胎率的作用。于产后12~15天用500IULHRH—A处理8头奶牛和8头未经处理奶牛,用EIA方法测其乳汁孕酮变化曲线,研究其产后孕酮变化模式和观察其产后发情受胎情况。结果发现LHRH—A是提高产后奶牛繁殖率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1要合理搭配日粮奶牛的日粮应包括精料、青贮全株玉米、豆腐渣或啤酒渣、青绿饲料、干草等。根据奶牛的营养需要,产奶期日粮中的营养依次为粗纤维、粗蛋白、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奶牛的体膘在7.5~8.5成之间才能确保奶牛产后2个月及时发情配种,体膘在7.5成以下易造成母牛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而母牛过肥可影响其排卵,降低受胎率。2补充必需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脂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与繁殖密切相关。缺乏锰、锌、碘,都会导致母牛发情延迟或减退。缺乏VA、VD、钙和硒,易造成奶牛胎衣不下及受胎率下降。要提倡科学…  相似文献   

3.
畜禽维生素A、D、E“最适供给量”的确定极其复杂。超量添加是我国当前维生素使用中的最大问题。本研究在考虑各脂溶性维生素比例的前提下 ,试验研究了一般规模化饲养的蛋用型育成鸡维生素A、D、E的适宜供给量。本研究比较了按比例组成的5个A、D、E添加水平组合(VA1500、3000、6000、9000、12000IU/kg;VD345、690、1380、2070、2760IU/kg,VE4.5、7.5、9.6、14.4、19.2IU/kg) ,对蛋用型育成鸡0~18周龄生长效果、胫骨与趾骨灰分含量、食道及…  相似文献   

4.
应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提高奶牛繁殖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39头黑白花奶牛中进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A)提高繁殖力试验,其中381头母牛在授精时每头肌注LRH-A200μg,158头母牛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肌注LRH-A的临床健康母牛一次输精受胎率为78.88%,显著高于对照牛的48.05%;肌注LRH-A的排卵延迟母牛一次输精受胎率为73.33%,情期受胎率68%和总受胎率85%,显著高于对照牛的25%、26.86%和64.28%:产后14天肌注LRH-A的母牛产犊间隔为360.31±27.67天,显著短于对照牛(394.73±0.32天)。结果表明,应用LRH-A处理能明显提高奶牛繁殖力。  相似文献   

5.
应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 和维生素ADE(Vit.ADE) 分别结合前列腺素(PG) 对129 头母黄牛进行同期发情定时输精试验。试验分组比较了PMSG+ PG、Vit.ADE+ PG 和PG 处理组母牛之间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结果表明三个处理组中采用PMSG 结合PG 促使母黄牛同期发情效果最好,明显高于采用Vit-ADE 结合PG(P<0-01) 和PG(P< 0-05) 处理组;相对于PG 处理组,采用Vit-ADE 结合PG 并没有提高母黄牛的同期发情率(P> 0-05) ;三个试验组母牛的受胎率都比较低,没有显著差异(P> 0-05) 。  相似文献   

6.
奶牛早孕诊断乳汁孕酮临界值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机选择健康荷斯坦母牛63头,其中发情周期牛5头,配后18-24天牛30头和通过直接确定的怀孕牛28头,按程序采集末乳乳样。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LA)测定乳汁孕酮(MP4)浓度。以发情第3天MP4浓度加上2倍标准差为未孕临界值的土限,以配后18-24天怀孕牛MP4浓度的平均值减去1倍标准差为怀孕临界值的下限。结果表明,奶牛MP4早孕诊断临界值为:≥7.19ng/ml为怀孕,〈4.72ng/ml为未  相似文献   

7.
奶牛受胎率直接影响到奶牛的饲养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研究硒和维生素E对奶牛受胎率的影响,我们在龙镇农场(缺硒地区)选择了100头奶牛进行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将试验牛平均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头,于2004年2月至2004年10月对两组牛分别按常规进行直肠把握输精。试验组在输精前1周肌注0.1%亚硒酸钠注射液40毫升,输精完毕后1小时内再肌注0.1%亚硒酸钠注射液40毫升和维生素E注射液250毫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2 ̄3个月后进行妊娠检查。奶牛配种输精前后注射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能明显提高受胎率。试验组确定妊娠48头,比对照组妊娠…  相似文献   

8.
对80头成年黑白花奶牛应用氯前列烯醇处理诱发同期发情。结果;处理后1-6d内出现发情的有76头,发情率为95%,未出现发情的母牛于处理后的第11d重复处理1次,3d内均出现发情;经人工授精后,母牛的情期受胎率为97.5%,总受胎率为100%;20头对照牛同期发情率为25%,情期受胎率为80%,总受胎率为90%。  相似文献   

9.
于发情周期的第10天,给12头参试母牛肌注PMS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总剂量为1350~2000IU)。每头参试牛于肌注PMSG前的当天,肌注后24h、48h,肌注氯前列烯醇后24h、48h,发情后48h,排卵或妊娠5、10、20、60d,从颈静脉各采血1次,共采10次,每次10ml,离心后分离血清。用放免法测定上述各生理时期血清中P4(孕酮)、LH(促黄体素)、E2(雌二醇)水平。结果表明,适量的PMSG(1350~2000IU)能诱导母牛产双胎,其双胎率为42.9%(3/7)。测定早期妊娠母牛(5、10、20、60d)血清中P4水平,证明双胎牛均高于单胎牛。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新兽药维生素ADE注射液对奶牛受胎率的影响,试验选取190头60 d以上不发情或未受孕荷斯坦奶牛,分别在4个牧场按同一试验方案开展试验,每个牧场分为对照组、试验1~4组,其中对照组不予给药,试验1~4组分别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氯前列醇钠(GnRH+PG-Cl)、GnRH+PG-Cl+维生素ADE注射液、维生素ADE注射液、维生素AD+维生素E注射液,以观察维生素ADE注射液对奶牛受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奶牛配种后45 d经直肠检查发现,与对照组相比,4个牧场各试验组奶牛的发情率和受胎率均明显升高,其中试验1组、试验2组受试奶牛的发情率和受胎率均呈现出极显著提高(P0.01);试验3组和试验4组受试奶牛发情率表现为显著提高(P0.05),受胎率为极显著提高(P0.01)。说明维生素ADE注射液与激素类药物联合应用(或单独交替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奶牛的发情率和受胎率。  相似文献   

11.
应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维生素ADE(Vit.ADE)分别结合前列腺素(PG)对129头母黄牛进行同期发性定时输精试验。试验分组比较了PMSG+PG、Vit.ADE+PG和PG处理组母牛之间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结果表明三个处理组中采用PMSG结合PG促使母黄牛同期发情效果最好,明显高于采用Vit.ADE结合PG(P〈0.01)和PG(P〈0.05)处理组;相对于PG处理组,采用Vit  相似文献   

12.
牧场和养殖户所饲养的奶牛 ,首先要品种优良 ,并且要建立一个高产、稳产、健康的奶牛群。“抓奶先抓配”,因此提高奶牛受胎率是办好奶牛场的关键之一。1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合理配制日粮奶牛的日粮应包括精料、青贮全株玉米、豆腐渣或啤酒渣、青绿饲料、干草等。根据奶牛的营养需要、产奶期日粮中的营养依次为粗纤维、能量、粗蛋白、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奶牛的体膘在 7.5~ 8.5成之间才能确保奶牛产后 2个月及时发情配种 ,体膘在 7.5成以下易造成母牛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但母牛过肥可影响排卵 ,降低受胎率。2 必需的维生素、微…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母牛的受胎率,是畜牧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我们对三江平原贫硒地区,硒和维生素E对奶牛繁殖机能的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一、试验材料 1.药物:0.2%亚硒酸钠注射液(规格1支×5毫升)、维生素E注射液(规格1支×5毫克)。 2.试验牛:选自七星农场户养奶牛50头,胎次为2—8胎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数排卵法生产体内胚胎是否会影响到供体牛以后的繁殖性能,一直是业内人士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对经超数排卵处理的供体牛的继后发情、配种和受胎情况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超数排卵不影响供体牛继后的繁殖性能。1供体牛来源2004年10月至2005年5月,广州市奶牛生物技术工程中心在广州市华美牛奶公司进行了奶牛的胚胎移植及胚胎生产工作。期间,共选择了优质高产的荷斯坦奶牛101头(成母牛13头,育成牛88头)作为供体,并对其中23头第一次反应良好的供体母牛进行了第二次超排。2供体母牛的处理过程2.1根据系谱资料选定供体母牛,对供体母牛阴道放…  相似文献   

15.
采取好的防暑对策—可提高奶牛受胎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门地区每年七、八、九月份,气温高达30.6℃,母牛情期受胎率仅为30.3%。为探讨暑期提高母牛受胎率的措施与方法,做了如下试验。供试牛:供试牛为本场中国荷斯坦母牛,经检查无子宫、卵巢疾患,发情周期正常,年龄2~6岁健康母牛90头,随机分试验组、对照I组、对照II组各30头。试验组与对照组母牛在同一牛舍饲养,牛舍一端墙体装有排风扇,舍内牛位中心线上方装有吊扇。牛舍温度20~28℃,相对湿度45%~65%。试验组在气温高的中午用凉水喷涮牛体,发情母牛在气温凉爽的早晚进行输精;对照I组的发情母牛在气温…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提高奶牛胚胎移植技术的效率,试验分别对超数排卵、胚胎移植的各个环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与优化。结果表明:同期发情与自然发情处理后供体牛超数排卵,每头牛获得的可用胚胎数差异不显著(P0.05);秋季时进行超数排卵,每头牛的可用胚胎数显著高于夏季(P0.05);注射口蹄疫疫苗,使用性控精液输精能显著降低超数排卵后的可用胚胎数(P0.05);31头供体牛经处理后,再次发情受胎的情期受胎率与大群的情期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双胎率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7.
荷期坦牛产奶量世界新纪录北京市奶牛中心(100085)马春生译据1993年3月10日出版的美国全国奶牛场杂志HOARD'SDAIRYMAN报道,新罕布什尔州TULLANDO奶牛场1头名叫TULLANDOROYALTYMAXIMA的成年母牛,于1992...  相似文献   

18.
使用PMSG等激素提高四川黄牛繁殖效率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母牛发情一定阶段应用PMSG,氯前列烯醇和抗PMSG血清处理,8头交牛发情率87.5%,第一情期受胎率71.4%总受胎率85.7%,得一胎孪生母牛,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该处理方法在缩短空怀期,治疗屡配不孕等方面也表现了良好作用,是提高母牛繁殖效率的有效方法,值得扩大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19.
对70 头饲养管理正常无繁殖疾病的奶牛进行了产后补饲碘化钾的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30 头补饲碘化钾的母牛比不补饲碘化钾的40 头母牛( 对照组) 两个情期受胎率提高13.5 个百分点,具有显著差异(P< 0.05) 。产后45 天内试验组比对照组发情母牛比率提高7.5 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正> 奶牛饲料中营养不全,含蛋白质不足时,不仅影响牛奶产量,而且造成母牛发情不明显或不发情。同时奶牛饲料中钙磷要充足而且比例适当(1.5~2∶1),在饲料中含磷不多的情况下,若喂钙过多就会妨碍磷的吸收和利用。牛体内缺乏磷及维生素A和维生素E等时,也会影响奶牛的繁殖。本试验就奶牛日粮组合,对不孕症防治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牛:以3号牛舍42头成母牛为试验组,2号牛舍48头成母牛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