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调查了解了广东省某大型奶牛场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情况,并采集了广州华美奶牛场、广州珠江奶牛场、广州香满楼奶牛场3个奶牛场乳房炎奶样进行细菌的分离和鉴定,了解了广东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情况,同时对获得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确定了乳房炎耐药性特点,初步筛选出对乳房炎致病菌敏感的药物;对初步筛选的抗菌药物在奶牛场进行临床分组治疗试验,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筛选出临床治疗效果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正>在发生临床乳腺炎的时候,生产者往往集中精力使奶牛尽快痊愈进入到正常泌乳群,很少去评估乳腺炎对繁殖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感染后动物的表现不同,病原菌的不同,感染的程度不同以及  相似文献   
3.
利用Leptin和ITS促进体外成熟和体外培养的牛卵母细胞的发育和质量,探讨提高胚胎体外生产的质量和数量的方法和技术。试验1:体外受精胚胎的培养液:添加BSA的KSOM中添加10mL/L浓度的ITS,结果使胚胎的桑椹胚率和囊胚率显著(P〈0.05)高于培养液中不加ITS的对照组(桑椹胚率:43.48%vs29.07%,囊胚率:22.83%vs11.63%),卵裂率、正常分裂率和8细胞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在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液中添加10μg/L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鸡Leptin成熟肽融合蛋白,Leptin处理组和对照组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受精后转入加有10mL/LITS的KSOM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试验组卵裂率和正常分裂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88.96%vs66.81%和61.11%vs29.36%),8细胞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84.84%vs69.57%)。Leptin处理的卵母细胞在受精后的桑椹胚率和囊胚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最后的囊胚数量较对照组增加1倍多,分别为IVF卵母细胞总数的14.8%和6.4%(P〈0.01)。这说明,添加Leptin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有促进作用,可显著提高卵母细胞受精后早期胚胎的卵裂率、正常分裂率和8细胞率;加入ITS则能提高桑椹胚率和囊胚率;而Leptin和ITS的按顺序结合使用,则能大大增加体外生产胚胎的桑椹胚和囊胚的数量,从而提高胚胎体外生产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自从1890年首次报道家兔胚胎移植获得成功以来,胚胎移植技术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研究历史。如今在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在商业化应用上,牛的胚胎移植技术最成熟、占的比例最大,根据国际胚胎移植协会(IETS)统计,2000年全世界移植牛胚胎总数超过了50万枚,以IETS提供的胚移妊娠率为参考(按平均60%计),全球在该年有30多万头胚移牛出生[1-5]。随着胚胎移植技术商业化程度的提高和体外受精技术的完善,可以肯定,牛的胚胎移植实用化程度可以作为衡量胚移技术水平的一个指标。本文就奶牛胚胎移植实用化的状况作一简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根据奶牛场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情况,对广东省3个大型奶牛公司下属的奶牛场乳房炎奶样进行细菌的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占的比例最高,高达82.4%。同时对获得的致病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恩诺沙星和丁胺卡那霉素联合用药,其治愈率达到100%。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牛奶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进行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6.
为了扩大优质奶牛数量,加快奶牛品种改良速度,广州珠江牛奶有限公司从澳大利亚进口一批奶牛冷冻胚胎。并于2002年11~12月进行了2次同期发情处理和冻胚移植。1材料1.1胚胎奶牛冻胚购于澳大利亚RAB动物基因公司,155枚均为1级荷斯坦牛胚胎。1.2受体牛全部选自广州珠江牛奶有限公司的荷斯坦牛,年龄在1.5~6.0岁,胎次在0~4胎之间。1.3使用药品和工具1.3.1Estrumate(前列腺素F2a类药物),含氯前列烯醇250μg/mL,氯甲酚B.P0.1%(w/v),后者用于抗菌。由澳大利亚Schlering-ploughAnimalHeath公司生产。1.3.2两种奶牛发情鉴定器(Kamar和EstrusAl…  相似文献   
7.
在夏季和秋季对经产荷斯坦奶牛进行定时排卵-输精程序(TAI)处理并在输精后进行HCG处理(第5d和第10d分别肌注HCG2000IU/头),另于冬季单独对自然发情人工授精母牛进行输精后HCG处理。从各季节HCG处理组及其对照组中抽取部分奶牛,在输精后第0d(输精当天)、7d、14d、和21d分别采血,以测定孕酮和雌二醇水平。所有试验牛在输精后45-60d进行直肠妊娠检查以确定是否受胎。结果显示:夏季TAI+HCG组、TAI组、对照组母牛输精后的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为26.67%(4/15)、16.67%(2/12)和10.71%(3/28)。秋季TAI+HCG组、TAI组、对照组情期受胎率差异也不显著(p〉0.05),分别为:55.00%(11/20)、42.11%(8/19)和31.43%(11/35)。冬季HCG组和对照组的受胎率分别为63.16%(12/19)和45.00%(9/20)(P〉0.05)。在夏秋冬三个季节,输精后HCG处理相应显著提高第7d、14d和21d血液中孕酮水平(p〈0.05),但稍稍降低雌二醇水平(p〉0.05),显著降低E2/P比值(p〈0.05)。与受胎率的差异相关,秋冬季各组牛输精后血浆P水平高于(p〉0.05)或(极)显著高于(p〈0.01或p〈0.05)夏季相应组;血浆E2水平则稍高于(p〉0.05)夏季相应组。以上结果说明,TAI单独处理可以将受胎率提高约10~15个百分点;输精后单独HCG处理可以将爱胎率又提高约10-15个百分点,这主要是促进黄体功能的结果,而且提高的幅度在秋冬季要高于夏季。  相似文献   
8.
使用性控冻精人工授精是一项能有效控制出生犊牛性别比例的新技术。实践证明,使用性控冻精获得的母犊比例要比常规冻精高得多。由于在生产中,母犊的价值要比公犊高出很多,这也增加了性控冻精的对人们的吸引力。但研究表明,使用性控冻精后,受胎率会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奶牛胚胎移植实用化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承 《中国奶牛》2003,(6):37-39
自从1890年首次报道家兔胚胎移植获得成功以来,胚胎移植技术已有一百多年的研究历史了,如今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在商业化应用上,牛的胚胎移植技术最成熟、占的比例最大。根据IETS(国际胚胎移植协会)统计,2000年全世界移植牛胚胎总数  相似文献   
10.
提高奶牛繁殖性能的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回顾了目前国际上对提高奶牛繁殖力的最新研究进展,从调控卵巢功能促进卵泡的发育和排卵、排卵后的黄体功能及提高胚胎存活力等方面讨论了目前可以用于提高奶牛繁殖性能或受胎率的各项技术研究进展。这些技术包括①促进排卵和定时排卵-输精技术;②在排卵后用GnRH、hCG和干扰素T处理抵抗子宫的溶黄作用,促进黄体功能从而提高受胎率的技术;配种时或早期妊娠阶段通过使用生长激素处理促进胚胎发育和提高胚胎存活率,从而来提高受胎率的技术;③从影响生殖系统功能、卵泡发育和子宫溶黄作用的营养水平各方面发展出来的营养管理技术。今后在这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综合、灵活应用这些技术,发展出实用的提高奶牛受胎率和繁殖性能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