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三联疗法两周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率及Hp根除率比较。方法: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肠球部溃疡A1期患者113例随机分为两组:埃索美拉唑组57例,奥美拉唑组56例。两组均先给予三联治疗(埃索美拉唑20mg或奥美拉唑20mg 阿莫西林lg 克拉霉素500mg,2次/d),连续7d,然后分别单独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1次/d)或奥美拉唑20mg(1次/d)7d,停药后4~6周复查内镜并检测Hp,观察溃疡的愈合情况及Hp根除率。结果:埃索美拉唑组d1和d2腹痛缓解率分别为35.1%和61.4%,高于奥美拉唑组的16.1%和37.5%(P<0.05)。埃索美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2周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0%和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率分别为89.5%和8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2周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在缓解腹痛及溃疡愈合率均优于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2.
王超  范瑞琴 《长江大学学报》2010,(1):J0022-J0023,J0027
目的:比较以左氧氟沙星或替硝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愈合率及Hp根除率。方法:HP阳性的十二肠球部溃疡A1期患者n7例随机分为两组:左氧氟沙星组(A组)59例,替硝唑组(B组)58例。A组: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2次/d;左氧氟沙星0.5g,1次/d。B组: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替硝唑0.5g,2次/d。连续7d,其后继续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1次/d)共21d,用药结束后4~6周复查内镜并检测Hp,观察溃疡的愈合情况及Hp根除率。结果:左氧氟沙星组溃疡愈合率为91.5%,替硝唑组为87.9%,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氧氟沙星组Hp清除率为91.5%,明显高于替硝唑组的72.4%,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硝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5%,高于左氧氟沙星组的8.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率和以替硝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相似,但Hp清除率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减少。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是内科临床常见病,过去认为与胃酸分泌异常有关,近年许多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中起重要作用[1]。根除HP较传统单纯制酸疗法能明显缩短愈合时间及减少复发。我们通过联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1周根除HP并与单用奥美拉唑及雷尼替丁维持1a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患者均具备下列症状之一项或数项,反复上腹痛、上腹胀、嗳气、返酸、黑便,并经电子胃镜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HP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安全性,比较兰索拉唑四联疗法与法莫替丁四联疗法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副作用发生率。方法:82例经胃镜证实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兰索拉唑组(治疗组)和法莫替丁组(对照组),治疗组用药:兰索拉唑30mg每天1次×2周,瑞贝克80mg每天2次×1周,阿莫西林0.5 g每天2次×1周,胶体果胶铋100mg每天3次×1周;对照组用药:法莫替丁20mg每天2次×2周代替兰索拉唑,余用药相同。停药1月后复查胃镜及复测Hp.观察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副作用发生率。结果:溃疡愈合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92.1%、71.4%,Hp根除率为90.0%、71.4%,副作用发生率为22.5%、27.1%。两组之间比较,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兰索拉唑四联短程治疗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其愈合率、Hp根除率较高,副作用不大,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GERD患者8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4),两组每天早、晚餐前均服雷贝拉唑10mg,治疗组夜间睡前另加服法莫替丁20mg,疗程6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行胃镜检查,观察其胃镜表现及反流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45例中治愈31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5.6%(43/45),对照组44例中治愈22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9.5%(35/44)。结论:雷贝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GERD的疗效优于单用雷贝拉唑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预防十二指肠溃疡再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0例HP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奥美拉唑加羟氨苄青霉素进行根除HP治疗;对照组单独用奥美拉唑治疗,4周后停药追踪观察18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100%,97.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莫沙比利联合谷维素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96例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奥美莫沙组,每组48例。奥美莫沙组采用奥美拉唑(20 mg,1次/d)联合莫沙比利(5mg,3次/d)治疗。联合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谷维素(30 mg,3次/d)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及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腹胀、腹痛、早饱、嗳气、反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l或P〈0.05),而联合治疗组的效果较奥美莫沙组更显著(P〈0.01)。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奥美莫沙组(Hc=6.188,P〈0.05)。结论奥美拉唑、莫沙比利联合谷维素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 3组短程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 (HP)感染并十二指肠溃疡的成本—效果。方法 :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 HP感染并十二指肠溃疡的 3种治疗方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B方案 (兰索拉唑 30 mg每天 1次 ,阿莫西林 50 0 mg加甲硝唑 40 0mg,每天 2次 ,1周后再用兰索拉唑 30 mg/ d,连用 4周 )为最佳治疗方案。结论 :药物经济学在优化治疗方案 ,指导合理用药 ,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7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服用雷尼替丁,幽门螺杆菌(HP)阳性则加用阿英西林;治疗组41例在此基础上加服胃痛宁汤.比较两组治疗1周和7~8周后症状改善情况及HP的转阴率。结果:经1周治疗后.治疗组的腹痛减轻及泛吐清水改善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经7~8周治疗后。治疗组的溃疡愈合率为85.4%(35/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2%(14/34)。差异有显著性(χ^2=16.021,P〈0.01).治疗组的HP转阴奉为72.5%(2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5%(16/33),差异有里薯性(χ^2=4.411.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串为12.2%.明星低于对照组的47.1%(χ^2=11.211,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枳术宽中胶囊对合并焦虑抑郁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hronic non-atrophic gastritis,CNAG)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合并焦虑抑郁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和枳术宽中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与对照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枳术宽中胶囊可有效改善CNAG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胃肠功及焦虑、抑郁情绪,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抗焦虑抑郁药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的疗效。方法经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无效的108例NER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A(41例)、治疗组B(35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胶囊口服;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A加用氟哌塞顿美利曲辛片,治疗组B则加用疏肝解郁胶囊,均治疗4周。比较3组患者反流、烧心及胸骨后疼痛症状积分的改变和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反流、烧心及胸骨后疼痛症状积分均明显减少,且以治疗组A、B更为明显(P〈0.01)。治疗组A、B的有效率分别为90.2%、88.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6%(P〈0.01或0.05),治疗组A、B间的有效率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ERD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的影响.方法85例肝硬化患者分为Hp阳性组62例,阴性组23例.两组都给予口服乳果糖15 mg/次,3次/d,一般治疗5 d,治疗前后分别测空腹静脉血氨.随后将Hp阳性组随机分两组,A组31例,给予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替硝唑1.0 g;B组31例,给予奥美拉唑20 mg.A,B两组药物用法均为口服,2次/d,疗程2周.治疗结束及停药1个月后测空腹静脉血氨.结果肝硬化Hp阳性组血氨浓度为(104.4±8.2)μmol·L^-1,明显高于Hp阴性组的血氨浓度(81.7±7.5)μmol·L^-1(P〈0.05).Hp阳性A组根除Hp治疗后血氨浓度为(54.9±10.2)μmol·L^-1,A,B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Hp感染能导致肝硬化患者血氨升高,可能为肝性脑病的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78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及再出血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P〈0.01)。治疗组有效止血时间为(24.31±5.15)h,48h再出血率为2.6%(1/39);对照组则分别为(27.43±5.81)h、25.6%(10/3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1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85例,应用妈富隆治疗),疗程6个月,随访半年,对比其疗效。结果治疗组血清激素水平基础性激素(FSH、LH、E2、P)平均水平较用药前下降;对照组只有E2、P较治疗前下降;两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上升,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变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期间均有效止血,对照组停药后均有撤退出血。治疗组停药后33例直接进入绝经期,症状复发5例,复发率为5.0%;对照组3例直接进入绝经期,症状复发22例,复发率25.9%。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较效果好,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超微肝胃百合汤对胃溃疡肝胃气滞证患者血清中表皮生长 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白介素-10(IL-10)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98例患者随机分成超微肝胃百合汤组(超微组)33例、传统肝胃百合汤组(传 统组)31例、西药胃三联组(西药组)34例,分别采用超微肝胃百合汤、传统肝 胃百合汤、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治疗。观察患者疾病疗效 、胃镜疗效和血清中EGF、IL-10含量的变化。结果 3组疾病疗效和胃镜疗效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EGF、IL-10含量均升高(P<0.05), 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微肝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肝胃气滞 证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EGF的表达保护胃黏膜,同时上调IL- 10水平抑制炎性细胞因子产生,从而起到抗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延长来曲唑的用药时间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 S)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和卵巢形态的影响。方法 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3组,21天组和30天组分别给予来曲唑连续灌服21、30 d,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学变化,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对照组卵巢可见多个黄体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来曲唑组有较多囊状扩张卵泡,尤以30天组更明显,但黄体数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来曲唑组的T水平升高(P〈0.01),E2、P水平降低(P〈0.01),且21天组的FSH、LH水平升高(P〈0.05或0.01)。30天组的FSH、T水平明显低于与21天组(P〈0.05或0.01)。结论适当延长来曲唑的使用时间可使FSH水平降低、LH水平增加,卵巢多囊变更为典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CR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CRS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克拉霉素+0.9%氯化钠溶液冲洗鼻腔+氨溴索口腔崩解片)和观察组(克拉霉素+0.9%氯化钠溶液冲洗鼻腔+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各60例,连续治疗12周,采用:(1)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其症状;(2)鼻内镜观察评估鼻腔病情;(3)鼻窦CT评价病变范围。结果 两组患儿经过8周治疗后,其症状VAS评分、鼻内镜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2周治疗,流涕、鼻塞、头痛及鼻内镜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克拉霉素内服治疗CRS方法简单、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溃疡局部 CXC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C-X-C motif) receptor 4,CXCR4]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其在胃溃疡愈合中的意义。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 RT-PCR技术分别检测溃疡组(40只)和正常组(8只)大鼠胃溃疡局部及其周围组织CXCR4蛋白表达和 mRNA的转录情况。结果 CXCR4免疫阳性物质主要位于壁细胞胞质和溃疡底部的炎细胞。溃疡愈合4~23 d,溃疡局部和溃疡周围组织CXCR4蛋白高表达,10 d平均吸光度值最大(P<0.01)。溃疡组 CXCR4/β-actin吸光度比值在溃疡4~23 d均高于正常组,6 d最高(P<0.01)。结论大鼠胃溃疡自愈期间溃疡局部和周围组织CXCR4高表达,可能通过不同途径促进周围细胞增殖分化参与溃疡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木香顺气散联合恒温雷火灸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胃泌素-17(gastrin-17,G-17)、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的影响。方法 将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20 mg/次,早7点与晚9点服用;阿莫西林:1 g/次;克拉霉:0.5 g/次,均早餐与晚餐1 h后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木香顺气散与恒温雷火灸治疗,木香顺气散:8 g/次,三餐前开水冲服;恒温雷火灸:取双侧足三里、神阙、中脘四穴,1次/d,10~20 min/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 pylori,Hp)转阴率,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17及PGI、PGⅡ、PGⅠ/PGⅡ比值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G-17、PGⅠ、PGⅠ/PGⅡ比值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PGⅡ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G-17、PGI、PGⅡ、PGⅠ/PGⅡ比值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木香顺气散联合恒温雷火灸治疗萎缩性胃炎,可促进患者血清G-17及PG水平的提高,避免胃黏膜进一步萎缩,提高了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吸入舒利迭联合沐舒坦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80例稳定期COPD患者中全程配合及完成治疗者有73例,其中联合组38例,采用舒利迭50/500 g,每次1吸,每天2次,联合沐舒坦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单药组35例,单用舒利迭治疗(用法与联合组相同)。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指标,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的24 h痰量及呼吸困难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或0.05),且以联合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联合组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情况、抑郁心理症状和焦虑心理症状项的因子分均较单药组的低(均P〈0.01)。结论舒利迭联合沐舒坦吸入治疗稳定期COPD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