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道不仅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近年来,家禽肠黏膜免疫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肠黏膜免疫与家禽健康、生产性能密切相关,通过营养、饲养管理等方式可改善肠黏膜免疫,促进其发育与成熟。本文阐述了家禽肠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肠相关淋巴组织、肠黏膜上皮及肠道浆细胞分泌型IgA等,并进一步探讨家禽肠黏膜免疫的调控,以期为更好地促进家禽肠黏膜免疫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益生菌对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益生菌作为一类以活菌为主的新型菌制剂,能在肠道内定殖,维护肠道菌群平衡,并刺激肠黏膜免疫组织,对肠道黏膜免疫有重要的影响。益生菌可直接作用于宿主的免疫系统,刺激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的发育,促进巨噬细胞活力或发挥佐剂作用,活化肠黏膜内相关淋巴组织,使免疫球蛋白A分泌增加,使免疫球蛋白A生物合成增加,提高消化道黏膜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动物肠道共生着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菌群,而肠壁内存在着为数众多、功能强大的黏膜淋巴细胞.肠道菌群具有促进肠黏膜免疫系统生长与发育和调控肠黏膜屏障与免疫功能的双重作用.本文主要从动物肠道菌群的定植与特性、肠黏膜免疫细胞的功能以及肠道菌群对肠黏膜屏障与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动物肠道共生着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菌群,而肠壁内存在着为数众多、功能强大的黏膜淋巴细胞。肠道菌群具有促进肠黏膜免疫系统生长与发育和调控肠黏膜屏障与免疫功能的双重作用。本文主要从动物肠道菌群的定植与特性、肠黏膜免疫细胞的功能以及肠道菌群对肠黏膜屏障与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斑马鱼肠道显微和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光镜和电镜对斑马鱼肠道的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观察分析。斑马鱼肠道可分为前、中、后3段,肠壁由内向外分为黏膜层、肌层和浆膜层。测量肠道各段的绒毛高度、绒毛纵截面积、柱状上皮高度和肌层厚度,各指标从前肠到中肠和后肠呈逐渐降低趋势,前肠显著高于中肠和后肠(P<0.05),中肠和后肠间无显著差异(P>0.05)。黏膜层向肠腔内折叠形成肠绒毛(多呈分枝状、指状),分为黏膜上皮和固有层,柱状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复合体发达,上皮细胞间分布着杯状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广泛分布于肠上皮下部,而肥大细胞主要分布在后肠上皮基底膜附近。细胞水平结果表明:斑马鱼肠道执行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在前肠,肠道黏膜免疫机能与免疫细胞位置的分布相关。  相似文献   

6.
肠道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也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构成仔猪肠黏膜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仔猪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肠道免疫细胞、肠道微生物及病原识别受体、肠黏膜免疫对肠道健康的影响、仔猪肠黏膜免疫的营养调控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仔猪肠道黏膜免疫的研究进展,为未来仔猪肠道健康和营养调控的研究以及益生菌等抗生素替代物在仔猪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肠道作为抵抗外部污染物的第一道屏障,其黏膜屏障功能对维持畜禽健康至关重要。霉菌毒素作为广泛存在于饲料原料中的真菌有毒次生代谢产物,可通过破坏肠上皮的形态、组织完整性和肠道菌群平衡,以及改变黏蛋白单糖组成、肠黏蛋白和细胞因子的表达来破坏肠黏膜的屏障功能,从而造成肠黏膜损伤,降低畜禽的生产性能。本文主要对霉菌毒素对肠黏膜屏障的作用及机制进行了概述,旨在为养殖业饲料霉菌毒素的预防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霉菌毒素|肠黏膜屏障|饲料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组织块方法原代培养鸡胚肠黏膜上皮细胞,倒置显微镜下细胞呈圆形,透明状,成功培养原代鸡胚肠黏膜上皮细胞。试验表明,组织块法可用于鸡胚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具有简便易行、培养周期短、纯度高等优点,是肠道疾病良好的体外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不同年龄青海湖裸鲤肠道组织结构的发育规律,本试验采用组织学和图像分析法,对2、3、6年龄青海湖裸鲤肠道不同肠段的绒毛长度、黏膜厚度、肌层厚度和肠壁厚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海湖裸鲤肠道中的绒毛长度、黏膜厚度、肌层厚度和肠壁厚度逐渐增大(P<0.05),其中6年前肠、中肠和后肠的绒毛长度、黏膜厚度、肌层厚度和肠壁厚分别比2年增大13.92%(P<0.05)、20.14%(P<0.05)、28.30%(P<0.05)和21.20%(P<0.05)。比较同一年龄的不同肠段,从前肠至后肠,绒毛长度、黏膜厚度、肌层厚度和肠壁厚度均逐渐减少(P<0.05)。结果提示,青海湖裸鲤在发育过程中,其肠道组织结构发生一系列适应性的变化,以保证消化吸收功能的成熟,且前肠具有较强的消化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肠黏膜作为肠腔恶劣的环境和机体组织精细调节的体内平衡之间的过滤器,它不仅可以调节着营养素和分子的通过,而且还可避免细菌、毒素和日粮抗原向黏膜下的组织或机体循环系统的渗透。有效的肠道屏障包含许多组成要素,例如黏液层及其相关的微生物组、免疫效应子和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完整性。研究表明,肠屏障功能紊乱能够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图1)。1紧密连接对肠道健康的作用肠黏膜由柱状上皮细胞(也称为上皮)以及  相似文献   

11.
肥大细胞在动物肠道黏膜免疫屏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黏膜屏障包括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等,后者主要由肠黏膜吸收上皮细胞和肠道相关淋巴组织构成。肠道黏膜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杯状细胞、肥大细胞等。其中肥大细胞是天然免疫的效应细胞之一,其不仅在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且能通过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参与获得性免疫。笔者综述了肥大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肠道免疫屏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谷氨酰胺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黏膜免疫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作者综述了早期断奶仔猪肠黏膜免疫系统、谷氨酰胺的营养生理功能、早期断奶对仔猪肠黏膜免疫的影响,以及谷氨酰胺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黏膜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肠道屏障功能、肠道抗氧化能力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肉鸡肠道疾病严重影响着养鸡业的发展,利用益生菌防治肉鸡的肠道疾病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益生菌的特点、肠黏膜免疫屏障、益生菌对肉鸡肠黏膜免疫屏障的作用(调节肠道内微生物的平衡、预防和治疗肠道炎症、增强肠道的免疫屏障),旨在阐明益生菌在肉鸡肠黏膜免疫屏障中的研究进展,为规模化养殖场合理使用益生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动物肠道内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宿主免疫系统间协同进化,共同维持着肠道内环境稳定。构建和维持肠道菌群与肠黏膜免疫屏障间有益的相互作用对机体健康至关重要。就肠黏膜免疫屏障的防御机制及肠道菌群与肠黏膜免疫屏障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魏建平 《中国家禽》2004,26(14):39-40
黏膜特异性免疫系统(mucosal immune system,MIS)是由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包括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和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BALT)组成的免疫系统。包括肠道黏膜集合淋巴结、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下层的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含有丰富的B细胞、T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相似文献   

16.
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也是生物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黏膜面积庞大,它的结构和功能构成了强大的黏膜免疫系统,加之在肠道中生存着大量的微生物菌群,致使外源细菌和病毒很难突破这道防线而对生物体产生危害,所以肠黏膜屏障结构的完整性对机体健康至关重要.肠内细菌移位、菌群紊乱和失调、肠黏膜屏障功能遭到破坏及局部免疫功能下降等极易引发肠源性感染.益生菌能降低肠道pH、减少细菌移位、阻止细菌黏附、防止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破坏及增强局部免疫功能,预防和治疗肠源性感染.可见,肠内益生菌所形成的肠黏膜生物屏障在防止致病菌和内毒素经肠道入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将其如何发挥屏障作用并与肠黏膜机械和免疫屏障协同配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牛胃肠炎是指皱胃与肠道黏膜及其深层组织的炎症。由于胃、肠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紧密相关,胃或肠的器质损伤和机能紊乱容易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8.
肠道是肉鸡重要的消化、内分泌及免疫器官,肠道健康主要依赖于营养物质、微生物菌群和肠道黏膜之间的动态平衡。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生长及肠道形态结构的完整性直接相关。研究表明,丁酸钠作为能量来源,可刺激肉鸡肠道上皮细胞增殖并改善肠道黏膜形态,促进绒毛生长和肠道组织发育。丁酸钠通过肠道游离脂肪酸受体FFAR2和FFAR3介导肠道内分泌细胞分泌多种激素,促进胃肠黏膜的发育,刺激胃和胰腺分泌消化酶,促进养分消化吸收。丁酸钠是肠道稳态的重要调节因子,可刺激黏蛋白的产生,增加黏液层厚度,降低结肠上皮的通透性,维持肠道完整性和黏膜屏障功能。丁酸钠促进宿主防御肽(HPDs)的合成,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的增殖,降低内毒素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损伤。丁酸钠通过抑制NF-κB激酶(IKK)下调促炎症途径,抑制NF-κB的活化,预防肠黏膜炎症发生,进而促进消化吸收和保护肠道健康。综上,丁酸钠具有肠道保护和抗菌作用,可增强肠道完整性,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在饲料工业禁抗的背景下,对抗生素替代品丁酸钠的研究和应用非常重要,作者就丁酸钠对肠道功能的作用机制进行重点阐述,以期为其在肉鸡饲料中替代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浅析黏膜免疫在禽疾病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黏膜免疫系统是有肠相关淋巴组织、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及其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组成的免疫系统。包括肠道黏膜集合淋巴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下层的淋巴小结和弥散型淋巴组织.含有丰富的B细胞、T细胞和巨噬细胞。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不同于其他免疫系统,它是受黏膜表面的抗原物质刺激而形成的免疫系统。即是机体整个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独特功能的独立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20.
肠道黏膜作为阻止病原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对动物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由peyer’s patches(PP)及分布于肠黏膜固有层和上皮内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此外,肠淋巴细胞归巢作为肠道重要的免疫活动之一,参与构成免疫屏障。文章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对肠黏膜免疫机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