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敏  应巨林  许驰  曾铮  郑乾生 《安徽农业科学》2023,(24):213-219+229
早疫病是对番茄生产影响较大的一种病害,但现有检测手段落后。为此,利用无线传感器、物联网、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开展番茄早疫病自动检测预警研究。采用传感网络对番茄病害环境因子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数据融合分析,建立番茄早疫病发生等级与环境因子相关的预警模型,构建番茄早疫病自动监测预警平台,实现对产地番茄病害实时动态监测和预警,可为番茄早疫病测报防治提供一种高效、自动化的技术和手段。该研究既能为番茄早疫病测报提供重要的技术和信息支撑,又可为其他相关治理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番茄工厂化育苗具有机械化程度高、秧苗品质好、病虫害发生少、可周年生产等优点。本文针对兵团第十四师蔬菜种植户对春茬番茄冬季育苗技术的需求,从设施设备、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控等关键技术对沙漠专用型日光温室番茄工厂化育苗技术进行探索研究,总结出适合在和田地区推广的番茄冬季工厂化育苗技术,以期为该地区冬季培育优质番茄商品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番茄采用无土栽培,可减轻土传病害和连作障碍的发生程度。为促进番茄无土栽培技术在上海地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现在品种选择、种植基质选择、肥水管理、环境控制、番茄生长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番茄无土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介绍,以供相关种植户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决传统技术在大棚番茄病虫害防治栽培中效果较差的问题。【方法】本文提出基于大数据的大棚番茄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研究,利用无线传感器对大棚番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对大棚番茄生长数据进行切割、增强、线性转化处理,获取大棚番茄病虫害特征;利用大数据技术计算病虫害发病概率,通过与番茄病虫害资源库数据比对确定病虫害种类;根据大棚番茄病虫害发病程度,确定药物种类、用药量以及用药次数,制定防治栽培方案。【结果】通过试验结果证明,应用本文设计栽培技术种植的大棚番茄病虫害发病率约为2.4%,低于传统栽培技术下的发病率。【结论】本文提出的基于大数据的大棚番茄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在实际栽培应用中效果较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樱桃番茄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樱桃番茄栽培过程中对生长习性的观察,总结出了樱桃番茄的栽培季节、栽培方法、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生产技术,对樱桃番茄的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有机生态番茄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番茄无土栽培技术。它可在目光温室或塑料大棚中进行,早春、秋末、冬季均可进行栽培。下面主要介绍无土栽培的栽培槽、栽培基质、使用肥料、灌溉设施和番茄无土栽培技术中的选种、催芽、育苗及定植后的管理,进一步使农民朋友们熟悉番茄无土栽培技术,并能很好地应用于生产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7.
早春大棚番茄栽培注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鲁甸早春大棚番茄的栽培,从番茄品种的选择、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到番茄育苗、分苗、定植、开花结果,以及期间的田间管理和果实的采收等都具备较强的技术特点,且技术较为成功。  相似文献   

8.
韦柳凤 《吉林农业》2011,(7):107-107
番茄作为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蔬菜之一,伴随种植面积与栽培品种的不断增加,番茄病毒的发病种类与面积也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其所造成的为害也越来越严重。为了能够对番茄病毒病进行有效的控制,继续减少因该病造成的经济方面的损失,确保番茄能高产增收,文章重点对番茄病毒病的为害症状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番茄产量,推进农业技术发展与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我市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的产量、产值逐年增加。尤其是因番茄种植效益较高,其种植面积连年递增,现已大面积种植。番茄早疫病为番茄常见病害。常年造成经济损失,为探索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技术,2004年10月我们利用64%福锌.氢氧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锌等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其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番茄人工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设施蔬菜生产的发展,番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对种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番茄的杂交制种技术也愈加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1.
该试验通过讨论越冬番茄无土栽培设施、栽培技术、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初步制定利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进行高效日光温室番茄越冬栽培技术。严格按照该技术规程进行番茄栽培,可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番茄是吉林省蔬菜生产的主栽产品之一,近几年来,更是由露地栽培发展成温室栽培,改变了我省冬季蔬菜主要靠外省输入的格局。10~12月份正是温室大棚番茄苗期时间,也是为将来高产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时刻。在认真调节光、温、水、肥、气等环境,充分利用传统栽培技术的同时,合理利用化控技术调控番茄体内激素的合成及含量,可提高番茄对各种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改善番茄的生长发育条件,是一项简便易行、投入少、效益高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由于兰西县棚室黄瓜、番茄栽培面积较大,春秋两季棚室内温度低,湿度大,各种病虫害发生较重。为有效控制棚室病虫害的危害,通过对棚室内黄瓜番茄主要病虫害进行调查研究,现将棚室内黄瓜番茄的几种常见病虫害的种类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番茄的营养价值极高,主要富含维生素、磷和烟酸、胆碱、蛋白质、钙、铁、番茄碱等营养物质。其所含的多种果酸对维生素C有保护作用,是人们最喜爱的一种蔬菜。但要在冬季吃上新鲜的番茄,就要掌握好冬暖型大棚越冬茬番茄的种植技术,现笔者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鲜食玉米和番茄的生产技术瓶颈,详细介绍了鲜食玉米和番茄轮作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鲜食玉米和番茄的栽培技术,以期为增加鲜食玉米和番茄供应量、提高农民收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越冬蔬菜是山东省海阳市冬季农业生产的主导产业,其中以番茄种植面积最大。经过3年的试验研究,在番茄上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及植物疫苗技术,能显著提高番茄产量,改善番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是一项简单易行,低投入、高产出的农业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亨氏栽培技术是集育苗移栽、深松、滴灌三项于一体的新技术,其对番茄苗带进行50厘米的深松,为番茄的根系发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其次再通过育苗移栽和滴灌技术,达到匀水、匀肥、匀群体,从而实现番茄超高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作物种植面积和复种指数的逐年提高,南疆地区水资源匮乏问题日益严重。目前,阿克苏地区加工番茄种植面积在4000hm2左右,主要以漫灌方式为主。近年来,加工番茄种植逐步推广膜下滴灌技术,通过研究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溉‘次数、灌水量对加工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农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防治番茄灰霉病。生物防治药剂枯草芽孢杆菌和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作用防效为86.21%和82.74%,治疗作用防效为76.7%和77.28%;物理防治药剂臭氧化葵花油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为85.18%;化学防治药剂氟菌?肟菌脂、醚菌?啶酰菌、啶酰菌胺、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和嘧霉胺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为86.68%、86.92%、84.62%、84.97%、79.71%和73.33%。结果表明,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技术均能有效防治番茄灰霉病。  相似文献   

20.
番茄后期管理对其生产性能影响非常重要,论述了番茄定植后水肥管理、中耕除草与破膜培土、插支架与植株调整、打杈、采收等关键管理技术,供各位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