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本人权的发展历程坎坷,从人权思想到人权学说再到宪法化实践。但对基本人权的界定尚有争议,笔者认为:凡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皆基本人权,我们称之为宪法化的公民权利,但尚有公民权利应宪法化而未宪法化。基本人权的根本属性决定了基本人权是宪法的终极追求。我国不仅要完善宪法基本人权之规定—从应有人权到法定人权,还要建立基本人权的宪法保障制度—从法定人权到现实人权。  相似文献   

2.
金荣 《甘肃农业》2005,3(6):76-77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动了宪法的变革,在理论上应先明确宪法、国际法,国内法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地位,从宪政历史的发展进程来分析其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经济全球化的现状,提出我国宪法在国家主权、民主、人权方面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根据制度经济学基本原理,宪法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制度结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终原因。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国家、产权、意识形态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性、动力性与思想性制度,构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宪法制度结构,共同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需要在宪法上进一步定位国家性质、职能与任务;调整产权结构;加强新型意识形态建设,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宪法原则是宪法思想和宪法价值在宪法实现过程中的集中体现,由于各国的宪法制度和宪法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宪法原则的理论的研究出现了不同观念,而宪法原则的特征就是从相对静态和刚性的角度观察宪法原则,从而来指导宪法实践,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和规范。  相似文献   

5.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为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把宪法贯彻于心、落实于行,则需要增强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建设者的大学生的宪法意识。文章主要阐述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的重要性及其宪法意识薄弱的表现,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薄弱的原因,并提出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浅议和谐社会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和谐社会的基本概念、建设要求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从2004年宪法修正社会保障写入宪法和“五个统筹”、新型发展观的角度着手,并结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剖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环境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宪法观念所具有的关键性表现为:其宪法观念具有提升个人宪法素养、推动法治国家建设和增强示范群众效果的作用。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宪法观念是由宪法至上、依宪执政、权力受监督、权利受保障共同构成其核心的宪法观念体系。基于“关键少数”宪法观念的这种关键性,通过“宪法人”引入、巩固传统宪法知识培训、开展特色宪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实施宪法考核等措施来培育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宪法观念就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8.
现代宪法思想是强调权力制约、权利保障且具有最高性的指导准则,但现代宪法思想最终形成和完善是一个渐进历史过程。本文从历史角度探寻现代宪法思想的理论根基,以揭示现代宪法思想的本质和内涵。  相似文献   

9.
宪法本质属性:众说述评及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谦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3,23(5):380-382,391
各家学者的传统宪法概念可归纳为四论:根本属性论、公权架构运行论、个权调整保障论和阶级属性论。这些传统概念大多以宪法某一表层次属性为宪法的本质属性,由此而定义,真正的本质属性并未指出。将宪法本质属性重新界定为权利与权力,在此基础上重述宪法概念为:宪法是调整权力与权利本身运作及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动了宪法的变革。在理论上应先明确宪法、国际法、国内法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地位,从宪政历史的发展进程来分析其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经济全球化的现状,提出我国宪法在国家主权、民主、人权方面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民主政治已经成为世界政治形式的主流,中国也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将“依法治国”写进最新修订的宪法。通过对西方民主政治发展轨迹的考察,认为发展民主政治,必须解决权力与权利的制衡问题,而解决的途径便是法治。民主与法治的结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宪法的产生是这一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标志着民主与法治的全面融合。中国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宪法的地位与作用,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  相似文献   

12.
中国《粮食法》的制定是确立我国粮食安全权的契机。粮食安全的公共利益属性决定了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仅作为法益而存在,而且要顺应国际社会发展潮流(如“食物权”的规定),提升为粮食安全权,通过我国《粮食法》加以规定,甚至通过宪法修正案的形式体现到《宪法》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明晰粮食安全权的主体、内容、客体,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这一权利,真正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3.
李燕  高敏 《甘肃农业》2006,(6):313-314
宪法理论性强,内容复杂难懂,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困难重重。为了解决这项难题,本文建议进行教学改革,主张在宪法教学中引入安全教学,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互动性。  相似文献   

14.
规范主义在宪法学研究中的运用对于弘扬宪法组织善好社会的功能,促进宪法秩序成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在法解释学的运用中缺乏对规范所产生的社会土壤进行体察,以致误读规范主义的核心进路,是以规范社会的核心价值往往停留在不证自明的阶段。缺乏说服力尚且不论,型构社会则水土不服,再加诸“送法下乡”式的运动式普法,反而加剧了转型中国道德选择困境,解构了宪法作为组织社会善好生活的元规范功能。惟有体察转型中国复杂的社会实情,方能实现宪法精神的伦理维度与现实维度的耦合,真正发挥规范主义在宪法学研究中的功能,促进转型中国宪法秩序的成型。  相似文献   

15.
德国最早将人性尊严作为宪法规范予以确立,要求人本身即作为目的和人应有的自治自决,这为德国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基础信息自决权的确立提供了宪法规范和价值基础。同时,德国信息自决权的确立,强调个人对个人信息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属性,体现了宪法上人性尊严的保障宗旨和自治内核,为“人性尊严”做了鲜明的注脚。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究治国.宪法权威的确立有赖于宪法规范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动态和谐.适时修改宪法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我国现行宪法对财产权的保护存在着致命的缺陷.修宪建议从不同方面加强了对公民私人财产权的宪法保护,这将在更多地创造就业机会、更快地积累财富和保护人权、促进人权发展等方面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学招生制度的合宪性分析:基于教育公平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招生制度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了重要保证,它的制定和运行都受到宪法的影响和约束,对大学招生制度合宪性的分析可以从法理的角度审视这一社会制度在保障公民权利中的作用.以教育公平与宪法精神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大学教育公平和宪法精神的关系,探讨宪法政治和法律属性对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分析现行大学招生制度中部分不合宪性的表现,对大学招生制度向宪法属性和宪法精神发展的趋势做出预判.  相似文献   

18.
正为全面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培养和增强全委干部职工的宪法意识。7月6日,省农委组织开展宪法专题学习培训活动。省农委全体机关党员干部和直属事业单位科级及科级以上干部参加,此次学习活动。吉林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彭贵才教授从宪法的地位及其发展、宪法修改的主要内容及其意  相似文献   

19.
《河北农业》2007,(5):37-37
1953年底,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宪法起草小组,由毛泽东亲自领导,小组成员有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12月27日,毛泽东率宪法起草小组来到杭州。浙江省委书记谭启龙把毛泽东等人安排住在刘庄。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监督是最根本的监督。增强全民的宪法意识;建立科学的宪法监督机制;加强和完善宪法监督程序;扩大宪法监督范围;明确违宪责任追究制度,是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