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鸭大肠杆菌病,多侵害2—6周龄的幼鸭,主要引起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病变。1985年冬季,福州地区许多养鸭专业户的半番(番鸭×麻鸭)雏鸭暴发以败血症、肠炎和腔上囊肿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11月下旬,我们对三个专业户的鸭病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证明,本病主  相似文献   

2.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主要以三炎(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为主要病变特征,是一种严重危害雏鸭和雏鹅等多种禽类的接触性传染性病[1].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可引起鸭特别是雏鸭的大肠杆菌病,以败血症、腹膜炎、输卵管炎、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等表现为特征[2].鸭疫里默氏杆菌和鸭大肠杆菌常常同时存在于鸭群...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从40只患传染性窦炎的病鸭眶下窦中(其中4只未作病毒分离)分离到16株血凝性病毒,经血凝抑制试验(HI)及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NI)鉴定,均为A型流感病毒(H_(11)-N_9);又分离到18株霉形体中,除2株未定种外,其余16株经生长抑制试验和间接表面免疫荧光试验鉴定均为鸭霉形体(Mycoplasma anatis)。同时分离到31株大肠杆菌,O抗原分属O_(15)、O_(70)、O_(138)三个血清型。将A型流感病毒(H_(11)N_9)、鸭霉形体和大肠杆菌(O_((?))和O_(138))分别经眶下窦接种1日龄雏鸭,并接种灭菌生理盐水作对照。结果,鸭霉形体的感染成功地复制出自然病例,表明鸭霉形体是鸭传染性窦炎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福建省蛋鸭(金定鸭、山麻鸭、连城白鸭)流行的主要细菌病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PCR方法对2013年以来福建省及周边省(区)临床调查采集和送检的病死或表现产蛋下降的852份以上3种蛋鸭样品进行了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致病性鸭大肠杆菌、鸭疫里默菌和禽沙门菌感染的病原学检测,并对阳性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金定鸭、山麻鸭与连城白鸭样品中以上4种细菌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8.6%、18.2%、5.3%、1.4%,10.4%、21.8%、4.2%、1.7%和8.8%、17.6%、3.8%、0%,其中鸭大肠杆菌病、禽霍乱是危害以上3种蛋鸭养殖的主要细菌病。经血清型鉴定表明,以上4种致病菌的主要血清型(抗原群)分别为荚膜A型,O_(78)、O_2、O_(88)为2型、11型和肠炎沙门菌与鼠伤寒沙门菌为主;经长期药敏试验监测表明,对4种致病菌的首选敏感药物分别有5种、2种、7种和10种,可见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敏感的药物少、其耐药谱最广。  相似文献   

5.
一大型鸭场从国外进口的樱桃谷鸭暴发衣原体病。鸭群衣原体抗体阳性率为58.89%,死亡率为56.54%。从病鸭体内同时分离出鹦鹉热衣原体(CS_1和CS_2)和大肠杆菌(O_(54))在同一鸭群中,衣原体病和大肠杆菌病的混合感染,使疫情更加复杂化。  相似文献   

6.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幼龄仔猪的常见病,其病原一致病性大肠杆菌在临床上的常见血清型主要为O_8,O_(138),O_(139),O_(141)等,其次为O_2,O_(20),O_(78),O_(91),O_(83),O_(115),O_(147),O_(149)等。现将一起由O_(128)血清型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白痢病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兔大肠杆菌病(colibacillosis)是由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简称 E.coli)某些特定血清型菌株所引起的一种肠道细菌传染病,尤其在幼兔中造成严重的损失,其中以1~4日龄幼兔感染最高,其次是7~15日龄内哺乳幼兔,有关试验结果资料表明:致病性血清型为 O_(23)、O_(35)、O_(86)、O_(13)、O_(26)等。我院实验动物中心家兔繁殖场连续不断发生幼兔腹泻下痢疫病,幼兔繁殖一直较困难,成活率较低,造成本院实验  相似文献   

8.
对大丰地区部分发病鸭场进行了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大肠杆菌的优势血清型为O_(78)、O_2、O_1、O_(35)、O_(15)。分离的菌株对头孢噻呋、阿米卡星、壮观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9.
一、主要鸭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建议(一)鸭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建议各种年龄、品种的鸭均可发生大肠杆菌病,且发病十分严重,部分鸭场经常反复发生感染,统计显示该病占2010年鸭门诊病例的37%。该病最典型的剖检病变是纤维素性渗出性炎症,肝  相似文献   

10.
据记载,鸭大肠杆菌病多侵害2—10周龄幼鸭,主要引起败血症、肠炎、气囊炎等病型。1987年春季开始,我省部分种鸭场,先后暴发一种以侵害生殖器官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  相似文献   

11.
鸡大肠杆菌病(Chichen colibacillosis)是由大肠埃希氏菌(Fscherichia coli)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Hofstad等(1978)认为,在大肠杆菌的160多种O血清型中,仅有少数血清型是对禽类致病的。其中O_1、O_2、O_(78)、O_(35)等四种占多数。甘孟候、林范泽等人分别从我国各省市分离到的大肠杆菌中,除上述几种国外常见的血清型以外,还有O_5、O_7、O_8、O_(53)、O_(64)、O_(68)、O_(73)、O_(86)、O_(88)、O_(103)、O_(119)、O_(138)、O_(50)、O_(15)、O_(133)等。鸡大肠杆菌病在临床上可以表现多种  相似文献   

12.
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鸡大肠埃希氏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鸡的不同类型疾病的总称。从现有的资料看,各地区流行的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不尽相同。其中以O_1、O_2、O_(78)在世界各地流行普遍,致病力也最强。近几年在国内也相继报导了由O_1、O_(78)、O_7、O_(73)和O_(88)等所引起的鸡大肠杆菌病的主要血清型。虽然在我省各养鸡场致病性大肠杆菌病时有发生,但却很少了解这些致病菌株  相似文献   

13.
鸭疫巴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或败血病)是以幼鸭发病为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2-7周龄以下的雏鸭,以全身浆膜面发生纤维素性炎症为主要特征.本病无明显发病季节性,但以冬春寒冷季节发病较多.主要是通过呼吸道、皮肤尤其是鸭蹼伤口感染以及通过饲料和饮水传染.当饲养管理不当以及应激、拥挤、鸭活动池塘污染严重等因素都能促使本病发生与流行,发病鸭群常并发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4.
雏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引起雏鸭的感染和发病是雏鸭饲养阶段常见、多发的败血性传染病,病鸭病变的特征为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近年随着规模化养鸭业的不断发展,雏鸭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成为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常见的禽类中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主要为O1、O2、O35、O78,在不同动物及其不同类型的大肠杆菌感染中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具有较大的差异。目前,未见引起雏鸭感染致病大肠杆菌病的血清型的系统研究资料。本研究对自1999年以来从13个不同地区规模化养鸭场患大肠杆菌病的雏鸭分离的265株大肠杆菌对雏鸭…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鸭关节炎的可能发病原因和病理特征,加深对该病的病理学和组织学变化的观察与认识。分析病鸭的临床特点,解剖学特征,对病鸭关节渗出物进行细菌分离检测,病变组织进行H.E.和刚果红染色。病鸭关节渗出物中检测到鸭疫里默氏杆菌,肝脏中检测到大肠杆菌,且病鸭肝脏发生大面积淀粉样变,脾脏、关节和肾脏次之。结果表明,病鸭发病主要原因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关节炎,并继发感染大肠杆菌引起的系统性淀粉样病变。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用大肠杆菌分离株O_(28)人工感染15日龄雏鸭,并于接种后32h、40h、48h、56h、64h分别从接种组和对照组随机采取2只鸭的心、肝、脾、肺、肾、脑、胰、法氏囊、盲肠扁桃体等器官组织,按常规方法制作成石蜡切片,观察各器官组织的病理学动态变化,以探讨该病菌感染鸭的发病机理,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雏鸭在感染大肠杆菌后32~64h,感染鸭的全身各器官组织的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和数量减少,有纤维素渗出,并感染后48h可见病鸭的心、肝、肺和胰等大量的菌体聚集等病理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致病性大肠杆菌侵入雏鸭机体后对各组织器官的损害主要集中在32~64h,此时间段能使鸭全身各器官组织均受到损伤,从而导致机体局部抵抗力下降,并抑制了全身抵抗力而诱发鸭大肠杆菌病,造成病鸭的死亡。  相似文献   

17.
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鸭的一种原发性或继发性传染病,大肠杆菌属条件致病菌,各种日龄的鸭场均可感染发病,但以幼鸭多见。所表现的病型随不同的日龄而异,大肠杆菌病也是鸭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不同品种和日龄的鸭都可以发生感染致病,但临床上以2-6周龄的鸭多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产蛋种鸭以温暖潮湿的雨季易发;而密闭饲养的肉用雏鸭则以冬春季节多见。  相似文献   

18.
喻华英  贾桂珍  张玉刚 《中国家禽》2006,28(24):125-127,130
从新疆阿拉尔垦区的不同鸡场和屠宰点收集典型病变的病料100份,从中分离出大肠杆菌26株,并进行血清型鉴定,其主要血清型主要有O_(127)、O_(111)、O_(55)、O_(26)、O_(126)、O_(128)、O_(125)、O_(4),动物回归试验显示所分离的6种血清型的菌株对3~5日龄内雏鸡具有很强的致病作用,多数菌株可使接种雏鸡94.4%死亡。通过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26株大肠杆菌对头孢唑林钠最敏感,为该垦区鸡的大肠杆菌病诊断和预防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鸭疫综合征     
鸭疫综合征包括鸭疫巴氏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病,是幼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疾病。主要症状是幼鸭的眼鼻分泌物增多,眼眶湿润,轻度咳嗽,打喷嚏,排黄绿色稀粪,运动失调,头颈发抖和昏睡。主要病变是纤维素性渗出物被覆于各内脏器官的浆膜表面。这种病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养鸭地区,两个病常同时存在于一个鸭场内,是引起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之一。在我国,1975年邝荣禄教授在广州郊区某鸭场进行鸭病调查时,发现有大量上述特征的病例。后来他结合有关文献资料,首次提出鸭疫巴氏杆菌病在我国鸭场存在的可能性。1981年6月份以来,我们先后对饲养澳  相似文献   

20.
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鸭的原发性或继发性传染病,临床以脐炎、眼结膜炎、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败血症、肉芽肿及输卵管炎等为特征,大肠杆菌为条件性致病菌,各种日龄的鸭均可感染发病,但以幼鸭最为常见。所表现的类型亦随不同的日龄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