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为 了解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鞘翅 目 昆虫的多样性)2021年 7~8月 )利用灯诱法结合网捕法对八大公山斗篷山地 区鞘翅 目 昆虫进行调查)并分析了该地区的鞘翅 目 昆虫种类、区系分布以及多样性情况 。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标本 1 969份)共收集到鞘翅 目 昆虫种类 104种)分别隶属于 28科 93属)其中新记录属 7个)新记录种 8 种 。 区系分析表明该地 区东洋种占优势)广布种次之)古北种最少)其所占比例分别为 60.58%、34.61%、4.81% 。 而多样性分析则表明该地区鞘 翅 目 昆虫群落稳定)在时间分布上 7月 的生物多样性普遍要高于 8月  相似文献   

2.
2022年8月在湖北神农架林区网捕或灯诱到油蛉蛄属和网翅蝉属两种蝉科昆虫,经研究发现二者为湖北神农架两个新记录物种:油蛉蛄和程氏网翅蝉。本文记述了这两个物种的鉴别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3.
应用自动虫情测报灯进行森林害虫和果园害虫灯光诱测,共诱捕到10目26科46种11 575头昆虫,林业害虫中鳞翅目占总虫量的72.8%,鞘翅目占总虫量的23.45%.虫情测报灯诱测害虫种类多,数量大,诱集益虫数量极少,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监测、诱杀工具应用于林果害虫的测报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贺州市八步区林区灯下趋光性昆虫群落多样性,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了定点调查。结果表明,共诱捕到昆虫8目55科464种20 929头,其中鳞翅目(Lepidoptera)种类最多,占调查总种类数的75.87%。在鳞翅目中,诱捕的夜蛾科(Noctuidae)昆虫种类最多,相对多度为3.182。此外,发现Simpson指数(D)和Shannon指数(H')评价的贺州市八步区林区灯下趋光性昆虫种群发生量和物种丰富度的时间动态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对勐海县林业有害昆虫采用访问及野外踏查的调查方法,调查代表性有林地面积294 841.5 hm~2,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80%。在120个采集点用网捕和灯诱法共采集昆虫标本1 539份。根据鉴定,它们隶属于6目63科236种,其中包括了部分重要的林木害虫、资源昆虫。文章中列出了这236种林业有害昆虫名录及其危害对象、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6.
在松墨天牛等蛀干害虫活动期,在云南松-杉木、柏树针叶混交林,云南松-栎类、木荷针阔混交林2种不同的林分中,选用广东林科院研制的A-3型松褐天牛引诱剂和与之配套的YB-50诱捕器,在混交林中首次进行了鞘翅类害虫诱捕试验。试验结果显示,A-3型引诱剂诱获鞘翅类昆虫747头,隶属于8个科11种,一种天敌昆虫,并对主要蛀干害虫活动期进行统计分析。A-3型引诱剂诱捕是监测混交林钻蛀性害虫种群动态和降低虫口密度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样地法和局部灯诱相结合的方法对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昆虫进行采集,并进行分类鉴定,共得到昆虫406种,隶属于16目125科,其中以鳞翅目、鞘翅目为主,共占44.33%;从种的数量等级占总科数的比重来看,85.6%的科仅含有1个种或少数几个种(2~5种),说明该地区绝大多数的昆虫类群是小科寡种。  相似文献   

8.
北京园林绿地昆虫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园林绿地群落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园林绿地的昆虫至少有663种分属13目,119科.群地中双翅目和同翅目昆虫科数.物种数及丰盛度最多,其次为半翅目昆虫和膜翅目昆虫,鞘翅目和脉翅目昆虫也有一定的数量,直翅目、鳞翅目、蜻蜒目、螳螂目、缨翅目、啮虫目和弹尾目昆虫科数、物种数及丰盛度较少。地被植物层中昆虫个体数量和种类数量明显多于灌木和乔木层。灌木层又多与乔木层。合理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施用次数时,地被植物层中天敌昆虫和中性昆虫的种类数量明显增多而害虫种类的数量不增多.同时天敌昆虫、中性昆虫和害虫的个体数量及益害比都有所增加。3号样地由于乔灌草配置较合理,其地被植物层、灌木层昆虫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波动小于1号和2号样地。因此合理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施用次数及合理配置乔灌草比例有利于提高园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于2019年4月设置3个样地对千年桐盛花期的访花昆虫进行调查。调查结果,采集到访花昆虫33种,隶属8目22科,分别为膜翅目、缨翅目、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半翅目、革翅目和蜘蛛目昆虫,其中:鳞翅目的种类最多,为11种,膜翅目种类次之,为8种,双翅目种类位居第三,为5种;采集到的访花昆虫数量排序为:膜翅目缨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其他昆虫,膜翅目是千年桐花期访花传粉的优势昆虫;千年桐4目主要访花昆虫日活动规律为:在上、下午均出现出勤峰值时段,下午峰值高于上午,且出勤峰值时段不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核桃林灯下昆虫群落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寻找害虫绿色高效防控方法。2018年在云南保山市隆阳区核桃林,采用频振灯、高压汞灯、普通黑光灯,4-9月探究灯下昆虫群落多样性以及动态变化规律,分析主要气象因子对多样性的影响;10月比较不同光源下昆虫群落多样性的异同。结果表明,核桃林灯下昆虫分属6目25科65种,其中,鳞翅目昆虫种类最多,为29种;鞘翅目次之,为19种。鳞翅目、鞘翅目在数量上占整个昆虫群落的绝大多数,分别为40.92%、47.73%。鳞翅目昆虫危害集中于4月至7月,鞘翅目昆虫危害高峰出现在5月。频振灯诱虫种类最多,其次是高压汞灯,黑光灯最少。气温和降雨量是影响灯下昆虫群落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子。核桃林昆虫种类丰富,利用灯光能较好地防控核桃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1.
通过2008-2009年连续2a在郑州主要林区的灯光诱测,共诱集到11目42科168种昆虫,其中林业害虫7目36科161种,占总虫量的99.31%;益虫6目6科7种,占总虫量的0.69%;诱集到的昆虫益害比为1:144.19.林业害虫中鳞翅目占总虫量的85.39%,鞘翅目占总虫量的12.31%.虫情测报灯诱测害虫种类多、数量大,诱集益虫数量极少,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监测、诱杀工具应用于林业害虫的测报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至2006年,采用人工捕捉、灯诱等方法,对哈巴湖自然保护区昆虫种类进行了调查,初步统计出该区有昆虫12目79科124种。  相似文献   

13.
采用灯诱法,于2021年4月上旬至6月中旬对泡核桃林昆虫群落结构及其摄食功能进行研究。共诱捕到昆虫2 968头,隶属13目63科172属187种,其中74种取食植物叶片,29种刺吸植物汁液,22种捕食其他昆虫,17种取食植物花、芽、果,10种取食腐烂物,12种钻蛀植物茎干,8种为地下昆虫,5种寄生其他昆虫,4种取食植物花蜜,3种取食苔藓,3种传授植物花粉,3种取食腐木,2种取食粪,隶属13个营养生态位集团。对泡核桃造成严重危害的昆虫有核桃星尺蛾、漫绿刺蛾、星天牛、梗天牛、绿凹缘花金龟、暗异花金龟。个体数量以鳞翅目最多,鞘翅目次之,螳螂目最少;物种数以鞘翅目最多,鳞翅目次之,螳螂目最少。核桃星尺蛾、粗狭肋鳃金龟、华锐紅蝽、黑翅土白蚁为优势物种。昆虫群落组成与泡核桃林物候关系密切,在泡核桃开花、结果的高峰期,昆虫群落呈较高的多样性、均匀度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捕食与寄生昆虫控制了林内害虫;食粪与腐烂物、食腐木与苔藓昆虫分解了林内有机物,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相似文献   

14.
沙棘昆虫种群结构及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5~1997年,对陕西主要沙棘分布区(陇县、定边、宜君等地)的调查,共发现沙棘害虫72种,分属7目23科,天敌昆虫13种,分属5目7科。用最优分割法将沙棘昆虫群落按沙棘的物候期分为冬眠期、萌芽期、花期、幼果期、成果期5个阶段。用主分量分析法分析了各阶段的群落特征及优势种,论述了各阶段害虫--天敌种群变化特征。建立综合防治示范林和化防沙棘林各20.0hm^2,两者分析比较,综防林昆虫总物种数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3种植物源引诱剂对鞘翅目甲虫在2种林型中的引诱效果,以期筛选出高效引诱剂防治甲虫的危害。【方法】选择天然次生林(老山实验站样地)和人工纯林(林场样地)使用Lindgren漏斗诱捕器进行3种植物源引诱剂的林间诱捕试验,统计2种样地诱捕甲虫的数量、种类,比较不同林型不同样地间诱捕效果,分析环境条件对鞘翅目甲虫引诱和诱捕器释放量的影响。【结果】1)3种植物源引诱剂UHR,COB和LAP对鞘翅目甲虫均具有引诱作用,捕获的3 215号鞘翅目昆虫隶属于55科120属,其中小蠹科占48.93%,为优势鞘翅目类群。3种引诱剂诱捕效果依次为UHRCOBLAP,其中UHR引诱剂引诱个体数占74.21%,小蠹科个体数占48.65%,优势种为北方材小蠹和锉小蠹。2)UHR引诱剂对于小蠹科、叩甲科、郭公虫科和埋葬甲科的引诱效果显著高于COB和LAP引诱剂。COB引诱剂在两样地中捕获隐翅虫科数量最高。然而3种引诱剂对象甲科和天牛科的诱捕差异性不显著。防治时,应针对不同种类甲虫选择不同种类引诱剂,能达到更佳引诱效果。3)2种林型诱捕效果综合比较,老山实验站样地林场样地,表明植被类型及自然条件对昆虫种群多样性具有直接影响。埋葬甲科仅在老山实验站样地捕获,这与该科昆虫的生活习性和样地环境相关。【结论】UHR引诱剂对鞘翅目小蠹科昆虫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可进一步开发应用于林间小蠹虫的监测和防治,为小蠹虫的无公害防治提供了1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自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对不老青山流域林木昆虫进行了详细的普查工作,用灯诱和搜寻诱集法,共发现1300多种昆虫,其中鞘翅目26科,200种,共采集并制作标本5246个。按物种,步甲科、拟步甲科、鳃金龟科为优势种群,占总种数的32%。按个体数,以瓢虫科、丽金龟科、叶甲科为最多,占总个体数的43.8%。对其物种的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均匀度的分析表明:鞘翅目种群组成结构比较合理,个体数量较少,整体区域内生态平衡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7.
调查了淮北天然次生林、侧柏—刺槐林、侧柏纯林和杨树人工林4种典型林地的昆虫群落结构,共采集昆虫标本15 570个,分属10目48科68属69种,其中蜻蜓目1科,螳螂目1科,直翅目8科,同翅目5科,半翅目4科,脉翅目1科,鞘翅目10科,双翅目5科,鳞翅目9科,膜翅目4科。4种林地类型不同目个体数量所占百分比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同翅目(30.12%)、直翅目(26.65%)、鳞翅目(13.10%)、鞘翅目(11.63%)、半翅目(6.62%)、双翅目(5.27%)、膜翅目(3.28%)、蜻蜓目、螳螂目和脉翅目,分别占1.22%,1.09%和1.03%。  相似文献   

18.
采用踏查和灯诱等方法,系统调查了徐州市林业害虫的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类、寄主和分布等情况,并根据分布范围和成虫标本采集总数,将捕食性天敌种类划分为优势种类、常见种类和稀有种类。调查结果显示,徐州市共有捕食性天敌7目26科107种,对比历史上已有记载的7目15科49种,此次仅调查到26种,另新增记录58种。调查到的84种捕食性天敌(隶属于7目25科)中,在全市分布较广的常见种类达41种,其余43种为稀有种类,仅分布在1—2个县(市、区)。41种常见种类中,分布广且成虫标本数超过10枚的优势种类共14种,分别为半翅目的暴猎蝽、褐负蝽,鞘翅目的绿步甲、黄斑青步甲、中华婪步甲、黑缘红瓢虫、异色瓢虫、十二斑褐菌瓢虫,膜翅目的陆马蜂,双翅目的黑带食蚜蝇、中华食虫虻,蜻蜓目的黄蜻和脉翅目的中华草蛉及螳螂目的中华大刀螂等。该调查首次系统查明了徐州市捕食性天敌昆虫的种类,初步掌握了它们的寄主、分布和发生等资源现状,为开展美国白蛾和杨小舟蛾等重要林业害虫的本土捕食性天敌昆虫生物学特性和保护利用技术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与海拔和生境的相关联系,采用搜寻法、网捕法、灯诱法在保护区进行昆虫采集,对不同生境类型和海拔采集到的昆虫进行种类鉴定和数量统计。结果表明,调查到的187种昆虫隶属11目58科134属,其中种类数量最多的是鳞翅目,占采集到的昆虫总数的25.86%,其次为鞘翅目,占24.13%。不同海拔昆虫个体数量依次为:高海拔>低海拔>中高海拔>中低海拔。不同生境昆虫个体数量依次为:草地>耕地>湿地>灌木>华山松林。昆虫物种在世界动物地理界和中国动物地理区分布最广的是古北界和西南区。  相似文献   

20.
采用踏查与灯诱的方法,系统调查了徐州市铜山区赵疃林场林业昆虫的种类。结果表明,赵疃林场共有林业害虫6目58科167种,较历史记载(5目35科71种)有显著增加,其中,鳞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昆虫种类居多(分别为94,44和22种),分别占害虫总数的56.3%,26.3%和13.2%。调查到的重要林业害虫53种,其中,侧柏害虫仅有6种,双条杉天牛、柏肤小蠹和侧柏毒蛾为侧柏人工林重要害虫,混交林中害虫种类较多,美国白蛾、悬铃木方翅网蝽和舞毒蛾等3种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具有较高的风险等级。共调查到天敌昆虫5目12科22种,以膜翅目和鞘翅目种类居多(分别为8,9种),分别占天敌昆虫总数的36.4%,40.9%。舞毒蛾黑瘤姬蜂、广大腿小蜂、白蛾周氏啮小蜂、白蛾黑基啮小蜂和日本追寄蝇及舟蛾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和杨扇舟蛾黑卵蜂为美国白蛾和舟蛾类食叶害虫重要寄生性天敌,蠋蝽为侧柏人工林害虫重要捕食性天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