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江野生鲮与养殖群体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部分鲤科鱼类中具多态位点的74对微卫星引物对鲮基因组DNA进行筛选扩增,其中11对引物可稳定扩增且有较高的多态性,占总引物数的14.86%,并利用筛选的引物对西江段3个野生鲮群体(深色群体、浅色群体、西江群体)和1个养殖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1个引物扩增得到等位基因数为4~23个,大小为100~374 bp,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49 8,不同群体的观测杂合度为0.510 5~0.627 3,期望杂合度为0.712 0~0.765 6,深色群体、浅色群体、西江群体和养殖群体的Nei氏基因多样度分别为0.745 1±0.388 4,0.763 2±0.396 8,0.708 1±0.371 2,0.739 2±0.385 2,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相比,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水平基本一致.运用Genetix 软件计算得到4个群体间的基因分化系数为0.026 8~0.070 3.AMOVA分析表明群体间的变异占总变异的6.96%,群体内个体间的变异占93.04%,固定系数为0.069 64,群体间具有一定程度的分化,但分化主要表现在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之间,而野生群体之间的分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浙江(宁波)养殖岱衢族大黄鱼与福建闽粤东族大黄鱼群体的遗传差异,利用5对AFLP引物和14对微卫星(SSR)标记对宁波2个岱衢族大黄鱼养殖群体与福建官井洋野生和养殖群体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AFLP选择性扩增引物在4个群体中共扩增出244个清晰的条带,岱衢族养殖群体(NBB)的多态位点比例最低,为54.51%,其余3个群体则均在63%左右.微卫星引物分析出4群体平均等位基因数在6.00~8.36之间,观测杂合度为0.68~0.78,期望杂合度只有岱衢洋野捕群体的F1代(NBA)群体为0.75,其余群体均大于0.80.基于AFLP和SSR数据计算群体间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均显示,官井洋野生群体(GJY)与养殖群体(FJ)在遗传上最为相似,聚类为一支,宁波养殖的2个群体(NBA,NBB)聚类为另外一支.综合4群体的各方面遗传差异参数可知,福建2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宁波2个养殖群体的略高.观察其三维散点聚类图和最小进化树均可发现,NBA群体的遗传结构与其他3个群体明显不同,并发现福建野生群体中有2个个体应属于福建养殖群体后代.  相似文献   

3.
4个暗纹东方鲀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0对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和16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微卫星引物对4个暗纹东方鲀群体(1个长江常熟江段捕捞群体,1个江苏扬中放流群体和2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个微卫星位点能成功扩增出片段并且具有一定的多态性,在4个群体中共检测到113个等位基因。每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95~5.50,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686 7~0.761 7,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53 0~0.700 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01 3~0.638 4。各个群体都有一些微卫星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主要表现为杂合子不足。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040 6,基因流值为5.905 6,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小,群体间基因流水平较高。4个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59 0~0.915 8,遗传距离为0.088 0~0.151 9,采用UPGMA法对4个群体进行聚类,可分2类:上海养殖群体单独为一类,扬中放流群体、常熟江段捕捞群体和南通养殖群体为另一类。  相似文献   

4.
罗氏沼虾不同群体生化遗传变异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罗氏沼虾浙江养殖群体和缅甸新引进的野生群体的11种同工酶进行生化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1种同工酶由25个基因位点所编码。养殖群体中G6PDH-1,MEP-1和EST-3位点具有多态性;而缅甸新引进的野生群体中除上述3个基因座位外,还检测到GDH-1基因座位具有多态性。缅甸新引进的野生群体的多态基因座位比例(16%)和群体平均杂合度(0.0501)都明显高于浙江养殖群体(12%和0.0431)。2群体的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9963和0.0037。  相似文献   

5.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6个鲤鱼群体的遗传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估和合理利用鲤种质资源,选出13个微卫星位点对框镜鲤、黑龙江鲤、荷包红鲤、兴国红鲤、黄河鲤和建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3个微卫星位点在6个鲤鱼群体中共检测出142个等位基因,所检测到的等位基因片段长度在116~280bp。各鲤鱼群体的平均观察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分别在0.564~0.705和0.611~0.776;13个位点在6个鲤鱼群体中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573~0.749。固定系数(FIS)分析表明,只有建鲤群体表现为杂合子过剩(平均FIS<0),其他5个鲤鱼群体表现为杂合子缺乏(平均FIS>0)。试验结果表明,这6个鲤鱼群体多态信息含量丰富,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显示,框镜鲤与兴国红鲤亲缘关系最远,黄河鲤与建鲤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6.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罗氏沼虾浙江养殖群体和缅甸新引进的野生群体的11种同工酶进行生化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1种同工酶由25个基因位点所编码.养殖群体中G 6 PDH-1,MEP-1和EST-3位点具有多态性;而缅甸新引进的野生群体中除上述3个基因座位外,还检测到GDH-1基因座位具有多态性.缅甸新引进的野生群体的多态基因座位比例(16%)和群体平均杂合度(0.0501)都明显高于浙江养殖群体(12%和0.0431).2群体的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9963和0.0037.  相似文献   

7.
采用同工酶电泳技术 ,对陕西省大规模饲养的 2个蛋用品系鹌鹑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两个群体中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平均数为 1.87,多态位点比率为 6 0 % ;引用国外同类研究结果 ,对国内外 2 1个鹌鹑群体用 7个多态位点的基因频率计算标准遗传距离并进行系统聚类 ,结果在 0 .12 5 2 6 7水平上 2 1个群体聚为 2类——野生群体和家养群体 ,家养群体中大体重鹌鹑与一般体重鹌鹑遗传距离较远 ;且 Mpi- IC,Mpi- ID和α- Gpd B基因为野生鹌鹑特有的基因 ,野生鹌鹑群体的基因多样度低于家养鹌鹑 ,在中性位点家养群体比现存同种野生群体保持着更高的基因杂合度。  相似文献   

8.
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对青蟹东海三门湾野生群体和浙江三门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6个微卫星位点在2个青蟹群体中共检测到66个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为0.746 ~ 0.895,均表现为高度多态性,可有效应用于青蟹遗传多样性的研究。青蟹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 ~ 18,6 ~ 14,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577,0.56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79,0.828;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值为0.0317,遗传相似性指数为0.7930,遗传距离为0.2319。结果表明,青蟹野生与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较丰富,群体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9.
利用6对微卫星DNA标记对福建省4个中华蜜蜂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评估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结果表明:共检测到50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从2到19不等,所分析位点平均的期望杂合度和PIC值分别为0.6088和0.5629.4个中华蜜蜂群体6个微卫星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8.333,平均基因杂合度分别为0.5608、0.4798、0.5738和0.6010,群体分化率为11.3%,4个群体间的基因流动值较大.4个中华蜜蜂群体均表现出较高的群体杂合度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12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对长江下游4个放流鲢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在12个基因座位中,共检测到56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1~7个,其中有10个基因座位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3.33%,4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3.98,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2.384 0,观测杂合度Ho平均值为0.467 6,期望杂合度He平均为0.490 6,多态信息含量平均值为0.381 2。4个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与文献报道的下游野生群体大致相当,但明显低于上游野生群体;放流鲢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均低于各自相对应的平均期望杂合度,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近交现象。4个放流鲢群体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937 1~0.971 8,遗传距离为0.028 2~0.062 8,基因分化系数Fst为0.027 5~0.050 6,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弱。  相似文献   

11.
选择12对微卫星标记检测了于2011年采集自元江(红河上游中国江段)5个样点192尾鲤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20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等位基因2-27个。各群体各位点平均等位基因(NA)12.25-14.67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E)8.28-9.73个,平均观察杂合度(HO) 0.7765-0.8037,平均期望杂合度(HE)0.7761-0.808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 0.7534-0.7843。元江鲤种群192个个体各位点NANEHOHEPIC分别为16.50、11.26、0.7927、0.8049、0.7966,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高。元江鲤群体之间遗传分化小,可作为一个种群管理单元进行管理。增殖放流要防止遗传多样性丧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津鲢进行同工酶分析。[方法]使用水平式淀粉凝胶电泳法,对选育品种津鲢进行AAT、EST、α-GPD、GPI、IDH、LDH、MDH、ME、PGM和PROT共10种同工酶及蛋白质的电泳分析,并以购自湖北省荆州市的鲢人工繁殖群体进行比较。[结果]以肌肉和肝脏作为检测用组织,共检测出18个基因座位;在津鲢群体中有变异的基因座位为GPI*和PGM*,荆州鲢群体中有变异的基因座位为GPI*;津鲢与荆州鲢的多态基因座位(最高基因频率≤0.99)比例和平均杂合度预期值分别为11.11%、5.56%和0.0150、0.0011,群体间Nei遗传距离为0.00059;2群体GPI*基因座位最高基因频率间的χ2检验结果表明这2个群体间呈极显著差异。[结论]为津鲢的大面积推广奠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对微卫星标记埘长鳍鲤、锦鲤和龙凤鲤3个鲤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群体在20个位点上分别检测到108、164、154个等位基因,各群体等位基因数2~16个不等,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496、5.695和5.606.3个群体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769、0.806、0.801,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03、0.761和0.757,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764、0.803和0.799,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071.结果说明3个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津鲢进行同工酶分析。[方法]使用水平式淀粉凝胶电泳法,对选育品种津鲢进行AAT、EST、α-GPD、GPI、IDH、LDH、MDH、ME、PGM和PROT共10种同工酶及蛋白质的电泳分析,并以购自湖北省荆州市的鲢人工繁殖群体进行比较。[结果]以肌肉和肝脏作为检测用组织,共检测出18个基因座位;在津鲢群体中有变异的基因座位为GPI*和PGM*,荆州鲢群体中有变异的基因座位为GPI*;津鲢与荆州鲢的多态基因座位(最高基因频率≤0.99)比例和平均杂合度预期值分别为11.11%、5.56%和0.015 0、0.001 1,群体间Nei遗传距离为0.000 59;2群体GPI*基因座位最高基因频率间的χ2检验结果表明这2个群体间呈极显著差异。[结论]为津鲢的大面积推广奠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灵昆鸡群体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灵昆鸡群体遗传变异和遗传结构状况,采用23个家鸡特异性的微卫星标记对该鸡种自然群体中30个个体进行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检测其等位基因。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74个等位基因,23个座位都呈现出多态性,23个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数在3~12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5个。群体平均杂合度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58和0.723。分析结果表明灵昆鸡自然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相似文献   

16.
淮河安徽段日本沼虾野生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日本沼虾13对中高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分析了淮河安徽段日本沼虾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11个群体中共有118个位点经Bonferroni校正后显示杂合不足且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群体平均期望杂合度均小于0.658,显示出较低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其中瓦埠湖、焦岗湖群体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高塘湖群体相对较低;淮河安徽段日本沼虾群体偏离了突变-漂移平衡,呈现出遗传多样性下降的趋势,说明群体即将或曾经经历瓶颈效应;群体间AMOVA分析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低(FST=0.011 6),且没有形成显著的遗传结构,在种质资源保护和管理上可视作一个单元,这为日本沼虾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研究亮点:日本沼虾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虾类,本研究分析了淮河安徽段日本沼虾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发现淮河安徽段日本沼虾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均较低,且没有形成明显的遗传结构,提出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上可视为一个单元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17.
选择扩增效果好、有多态性的12个微卫星标记,对一个德国镜鲤选育群体(288尾)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到50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为3~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076 9,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416 4,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58 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05 6。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的多样性水平适中。经2检验,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12个位点均表现为杂合子缺失,表明选择压力较大,提示在后续的生产和选育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避免近交衰退。  相似文献   

18.
三个群体罗氏沼虾线粒体COI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PCR方法,扩增罗氏沼虾缅甸原种F1代、广西选育群体和江苏养殖群体的线粒体DNA上的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在此基础上选用10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分析。三个群体共发现2个多态位点,11种酶切图谱,3种基因型。三群体的多态座位比例、平均杂合度和基因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为:缅甸原种F122.2%、0.0556、0.0472,广西选育群体22.2%、0.0400、0.0398,江苏养殖群体11.1%、0.0106和0.0083,群体间遗传差异未见显著。根据群体间遗传距离构建UPGMA聚类关系图,显示广西选育群体和江苏养殖群体间的遗传关系较近,而与原种F1群体的遗传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