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梁月荣  李娜娜 《茶叶》2011,37(4):207-212
本文重点总结了2010年国内外茶树遗传育种研究的进展,包括茶树育种资源研究、基因克隆与分子育种、茶树品种化学成分与适制性研究、茶树品种生理和抗性育种、茶树品种繁育与栽培以及茶树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郑新强  梁月荣  陆建良  赵东 《茶叶》2012,38(1):9-18
2011年度国内外茶树遗传育种领域研究取得新进展:通过资源收集与利用相结合的措施,促进有用资源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分子标记开发和基因克隆是茶树遗传育种基础研究的热点领域;化学成分和形态特征鉴定仍然是茶树品种品质和适制性研究主要手段;良种与良法结合,促进提质增效;茶树品种的生态适应性以及茶树品种繁育技术综合应用倍受关注;新品种选育取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湖南茶树品种的乌龙茶适制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从湖南现有栽培的17个茶树品种中初步筛选出湘波绿、槠叶齐9号和高桥早三个适制乌龙茶的茶树品种.采用上述品种鲜叶为原料,完全可以制出与福建乌龙茶品种毛蟹、梅占、水仙品质相当的优质乌龙茶。  相似文献   

4.
茶树栽培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获得高产优质的茶叶,而茶树树冠结构的构成状况,如树冠的高低、大小、形状等,直接影响茶树的生育、产量和品质。2000年,罗军武等选用湖南省规范化栽培茶园1-18年生的小乔木型品种福鼎大白茶和灌木型品种槠叶齐为材料,  相似文献   

5.
新梢白化茶树是一类珍稀的叶色突变体,其白化新梢中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物质含量与一般绿色叶茶树品种存在显著差异,这些特征性的生化成分对茶树生长发育、制茶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析白化茶树资源的形成机制,研究人员已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大量基础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理化数据。近十几年来,随着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研究白化茶树突变体的光合作用机制、叶色变异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目前白化茶树资源在白化类型、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茶树白化机制的解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湖南武陵山片区优质茶叶产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陵山区生态条件优越,有利于优质茶叶的形成。成品茶香气高、色泽好、口感佳,且具有茶多酚含量较高(尤其是EGCG)的特点,保健价值较高。本文提出建设湖南武陵山片区优质茶叶产业,首先要科学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其次要从茶树品种、茶园栽培和茶叶生产方式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7.
采用AFLP-银染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对43个适制绿茶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和亲缘关系的研究,获得了15对适制绿茶茶树品种杂交亲本组合,以期为我国优质绿茶品种的利用和选育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总结概述了2023年度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茶树育种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茶树育种技术的创新探索、茶树新品种的授权与登记情况。2023年度,茶树的品质成分形成、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响应、生长发育、叶色变异等分子调控机制,仍是育种基础理论研究的热点,获得的创新性成果为培育茶树新品种提供了明确的靶基因资源;茶树泛基因组图谱首次构建成功,进一步揭示了茶树基因组扩张的遗传基础;77个茶树品种授权获得植物新品种权,83个茶树品种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为茶产业稳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福建省选育的福云半同胞系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通过18对SSR引物PCR扩增13个参试品种,共获得108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占67.59%.遗传相似系数分析发现,半同胞系品种间相似系数在0.75~0.91之间,而对照种相似系数在0.68~0.97之间,说明对照种遗传多样性比半同胞系更丰富.13个参试品种聚类结果表明,早春毫等3个对照种与其它品种遗传距离最远,同时这3个品种由于相互间的遗传距离较远而没有聚合成簇:剩余10个品种聚合成2组,其中5个半同胞系全部聚合于Ⅰ组,而母本福鼎大白茶与其它4个对照种聚合于Ⅱ组.从聚类图中进一步看出对照种的遗传多样性比半同胞系丰富.通过分析聚类结果与遗传相似系数发现遗传距离与品种间的地理距离、品种的亲本来源及品种性状特征具有重要的相关性.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为茶树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茶树杂交育种及遗传改良提供依据,以及为茶树栽培选种及引种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香型优质乌龙茶新品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11年的高香型优质乌龙茶新品系选育研究,已从铁观音、黄旦、肉桂等优良品种1979年度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5个高香型优质乌龙茶新品系。本文初报:新选品系的选育经过;新选品系的乌龙茶品质特征,春梢生育期,扦插成苗率,幼年期农艺性状及其预测产量。从选育研究结果看出,茶树自然杂交后代的品质特征与母本相类似。这说明茶树品质性状的遗传有很强的偏母本现象。因此,选育优质品种,要以优质品种为母本,才能取得较好的选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茶树DNA分子标记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王丽鸳  成浩  周健 《茶叶科学》2004,24(1):12-17
综述了近年来DNA分子标记在茶树品种(系)鉴定和分类、茶树遗传图谱构建、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以及茶树目的基因(片断)的分离克隆、茶树遗传转化等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状况,并对茶树DNA分子标记及基因工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品种间茶多酚含量差异及其与茶叶品质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茶多酚是一类以儿茶素为主体的酚性化合物,在茶叶中含量较高,对茶汤浓度、滋味和色泽的影响较大,历来为茶叶科技工作者所重视。不同品种由于其遗传特性不同,茶多酚含量也不一样。因此,探讨品种间茶多酚含量的差异及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对指导茶树品质育种具有一定的意义。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供试品种为云南大叶、海南大叶、英红1号、风凰水仙、大叶云峰等20个大叶品种和龙井43、福鼎、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茶树种质资源丰富,特异资源种类繁多,这些茶树特异资源为研究茶树遗传多样性和茶树生物化学特性发挥重要的作用。茶树特异资源研究有利于拓展茶树资源利用的广度与深度,实现更高的市场价值。本文综述了福建地区高氨基酸、高茶多酚、高咖啡碱、低咖啡碱、高苦茶碱、高EGCG、高EGCG3"Me、叶色变异、高香型等茶树资源的研究进展,对今后茶树特异品种资源应用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茶树遗传育种的研究重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献摘要     
《中国茶叶》2007,29(3):44-46
我国茶树无性系品种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花粉管通道法对茶树进行dsTCS基因转化的初步研究;ISSR标记在茶树品种遗传多态性研究中的应用;白化茶树特异性RAPD分子标记研究;茶园土壤锰的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李家贤  曾佛桂 《中国茶叶》1991,(5):30-31,34
大叶茶树品种鲜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用其所制成的红碎茶品质远非一般中小叶茶树品种所能比拟。但是,大叶品种在抗寒性方面表现较差,其适宜区域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除了原产地和琼、粤、桂等省(区),以及湘、贵、川等省南部外,无法在长江中下游的广大茶区种植利用,这就从总体上降低了我国红碎茶的品质水平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此,“七五”期间,开展了以优质、抗寒为目标的大叶红茶品种选育研究,为育成红碎茶品质优异、抗寒性优于云南大叶种、产量高的新品种的选育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就“五岭红”的选育研究作一简报,兼述对优质抗寒大叶红茶品种的选育谈些认识。  相似文献   

16.
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是开展茶树品种选育的优质基因库。收集了来自湖北省巴东县的26份野生茶树资源,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并结合对照栽培型茶树品种对野生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结构等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16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扩增得到82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扩增所得的等位基因范围为3~8个,平均检测出等位位点5.12个,有效位点数量3.65个,香农多样性指数平均值1.378。(2)从16对引物中筛选出6个核心引物位点,可对26份野生茶树进行有效检测并鉴别。(3)UPGMA进化树将48份材料分为7个类别,野生茶树与栽培型茶树能通过SSR标记进行有效划分;进一步种群遗传结构分析发现26份野生茶树可分为2个亚群。(4)依据生化成分含量,筛选得出2份高EGCG含量的茶树种质资源及2份适制红茶的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结果显示,巴东野生茶树多样性丰富,种群内部遗传变异高,为进一步保护、开发和利用巴东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栽培茶树的目的是为了要从茶树上采收品质优良的芽叶,茶园既要高产,又要优质这是讲求经济效益的要求,也是栽培学的中心问题。铁观音茶树人们都觉得它是优质低产的品种,然而在我县的培育中已出现高产优质的实例。现将我县达埔乡溪源村茶场种植的铁观音茶园,从1980—1984年春的产量、品质情况与主要技术措施简介于下: 达埔乡溪源茶场,位于我县中部,大吕山  相似文献   

18.
文章总结概述了2022年度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的主要进展。2022年度,科研工作者在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于转录组、同源和异源转化、分子互作等研究手段,大量与茶树逆境胁迫抵御、功能物质代谢、生长发育调控相关的遗传分子机制及关键作用基因获得解析;茶树氨基酸含量、发芽期等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被精细定位,为开发性状关联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62个茶树品种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5个品种授权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为茶产业高效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品种保障。  相似文献   

19.
探究不同茶树品种原料对青砖茶品质的影响.采用13个不同茶类适制性品种的原料制成青砖茶,采用感官审评评价茶叶感官品质,通过化学分析和GC-MS法比较分析主要品质成分及香气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原料制成的青砖茶主要品质成分差异显著,迎霜、乌龙2号和4号品种原料加工的青砖茶水浸出含量、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和可溶性...  相似文献   

20.
茶树天然杂种叶片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是多年生异花授粉作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由于天然杂交的结果,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杂合种群,使得茶树的遗传基础复杂化。目前,我国在生产上栽培利用的茶树品种,主要是天然授粉的有性群体品种,无一例外都是杂合群体。研究探讨茶树天然杂种的遗传变异规律,特别是那些与茶叶品质、产量等有关的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无疑对茶树有性群体品种的改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茶树天然杂种叶片主要特征的遗传变异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