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茄子幼苗为试材,利用cDNA 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SmNAC1 基因全长,并利 用RT-qPCR 技术检测该基因在GA、4 ℃低温、NaCl 处理下的时空表达。结果显示:SmNAC1 全长序列 1 279 bp,开放阅读框为909 bp,编码302 个氨基酸,推测其蛋白质分子量约35.04 kD;SmNAC1 含有 NAC 家族的N 端保守域,与番茄、马铃薯同源性高达90%。SmNAC1 受GA、低温和高盐诱导,表达上 调,但在根、茎、叶中的表达量有差异,在根中表达水平整体高于茎和叶中,显示SmNAC1 在根中优势 表达,且短时间(0.5 ~ 1 h)相对表达量较高,而在茎和叶中应答相对迟缓,且叶中表达水平趋于稳定。 可见SmNAC1 可能参与了茄子对外源GA 诱导的响应及对低温、高盐胁迫的耐受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猕猴桃Cu/ZnSOD的序列特征及其在不同组织部位与果实贮藏中的表达特征,丰富超氧化物歧化酶与果实采后品质关系的研究。【方法】以‘米良1号’猕猴桃为材料,采用RT-PCR法克隆得到2个Cu/ZnSOD家族成员,分别命名为AdCSD1和AdCSD2,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序列特征、功能结构域、基因结构及系统进化关系,应用qRT-PCR技术研究它们在不同组织部位、不同贮藏温度和激素处理后的表达模式。【结果】AdCSD1和AdCSD2的开放阅读框分别为459和621 bp,分别编码152和206个氨基酸,登录号分别为MF034869和KY471357。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AdCSD1和AdCSD2对密码子选择偏性不强,均编码具亲水性的稳定酸性蛋白,且包含完整的Cu/ZnSOD结构域和保守的Cu2+/Zn2+结合位点。AdCSD1和AdCSD2的外显子内含子组成不同,且它们的序列一致性较低,在系统进化树中位于2个不同的分支,可能源自不同的基因祖先。AdCSD1和AdCSD2在猕猴桃各组织部位(根、茎、叶、花、幼果和成熟果)均有表达,但表达水平不同。猕猴桃果实中AdCSD1和AdCSD2在4℃低温贮藏过程中的表达量均比25℃常温贮藏中同期的表达量低;它们在脱落酸处理后的表达均下调,而在赤霉素处理后的表达模式不同。【结论】AdCSD1和AdCSD2均参与猕猴桃各组织部位活性氧的清除,且在果实低温贮藏中的表达受到抑制,但它们对外源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应答模式不同。  相似文献   

3.
宁露云  李蓓  李佩  包满珠  张蔚 《园艺学报》2014,41(12):2437-2445
利用矮牵牛(Petunia hybrida)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出应答低温胁迫的相关基因,从中发现1个B-box型锌指蛋白基因PhBBX8。通过RT-PCR克隆得到该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DS),为1 242 bp,预测其编码氨基酸413 aa,N端含有2个B-box盒,C端含有1个CCT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PhBBX8与拟南芥AtBBX8等聚类为一支。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其在根、茎、叶和花中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该基因在花中表达量较高,其次为根,而在茎和叶中表达较弱;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了在低温、干旱、ABA、MeJA、高盐和高渗胁迫处理下矮牵牛叶片中PhBBX8的诱导表达情况,结果表明,PhBBX8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上调,其中除干旱胁迫外,其他胁迫下上调倍数都较高,初步推测该基因与矮牵牛应答低温等非生物逆境相关。  相似文献   

4.
曹诣斌  石瑞  陈文荣  郭卫东 《园艺学报》2011,38(10):1873-1878
 以柑橘属寒敏感植物佛手‘青皮’品种叶片cDNA为模板,通过RT-PCR与RACE扩增,获得一个1 160 bp的乙烯应答因子(ethylene response factor,ERF)基因的cDNA序列,其基因编码区共999 bp,含有一个保守的AP2/EREBP结构域,与拟南芥AtERF6为同源基因,命名为CmsERF6(GenBank登录号为HQ698835)。4 ℃低温处理佛手和枳(柑橘属近缘种耐寒植物)植株,测定其寒胁迫生理指标(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含量)。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佛手和枳叶中的ERF6表达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对佛手与枳的ERF6表达均具有诱导作用,且表达量的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差异。尤其在枳中,ERF6的表达较对照组上升约4 000倍,且电解质外渗率的变化与ERF6基因表达量变化具有一致性,说明ERF6基因参与低温胁迫应答。  相似文献   

5.
从矮化苹果砧木Malling 9(M9)中分离1个BR信号转录因子BRASSINAZOLE-RESISTANT 1(BZR1)基因,命名为MdBZR1,其开放阅读框为888 bp,编码295个氨基酸,有5个保守结构域:核定位信号结构域NLS(MARRKPSWRERENNRRTERRR)、氮(N)端结构域(NLPKHCDNNEVLKALCLQ AGWTVEDDGT)、BRASSINOSTEROID-INSENSITIVE 2(BIN2)磷酸化结构域(STKISPYSSLNPSPIPS YOVSPSSSSYPSPTR)、PEST结构域(PTAATIPECDESDASTVDSGQ)和碳(C)端保守结构域(VKPWIGEK IHEVGLDDLELTLGNGKA)。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MdBZR1与美国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数据库中注释的苹果BZR1基因亲缘关系最近。MdBZR1在M9不同组织均有表达,在顶梢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外源BR和生长素处理促进苹果幼苗(M9和平邑甜茶)株高增长,MdBZR1表达量增加;GA处理虽也促进株高增长,但对MdBZR1的表达影响不显著。此外,半矮化砧穗组合长富2号/MM106和乔化砧穗组合长富2号/长富2号接穗中MdBZR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矮化砧穗组合长富2号/M9。因此,MdBZR1很可能对苹果树株高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低温胁迫下龙眼碳酸酐酶基因(CA)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虎  何新华  罗聪  杨丽涛  黄杏  胡颖 《园艺学报》2012,39(2):243-252
 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低温胁迫下龙眼叶片蛋白质组变化时发现碳酸酐酶(CA)蛋白下调表达。利用RT-PCR方法克隆CA基因的全长cDNA,GenBank登录号JN033201,长度为1 119 bp,包括1个96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21 bp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12个不同植物同源性为81% ~ 88%。龙眼CA基因具有典型的CA结构域,并且非常保守。实时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CA在龙眼根、茎、叶中都有表达,为组成型表达,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茎和根中的表达量最少。CA基因在低温胁迫下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将CA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1个约40.5 kD的外源蛋白。推测CA表达与低温胁迫有关。  相似文献   

7.
结合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在‘巨峰’葡萄(Vitis labruscana Bailey × V. vinifera L.‘Kyoho’)中克隆了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CKX3,分析了该基因的表达特性及其对细胞分裂素的响应。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cDNA全长为2 049 bp(GenBank登录号:KP689597),ORF(开放阅读框)为1 569 bp,编码522个氨基酸,具有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和细胞分裂素结合结构域。该基因定位在葡萄的7号染色体上,具有4个内含子,5个外显子。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巨峰’葡萄CKX3与荷花NuCKX3亲缘关系最近,与毛果杨同源性较高。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巨峰’葡萄CKX3主要在根部和花序中大量表达,其次是在卷须和果实中有较高的表达,在茎和叶中的表达量较低;在花序发育过程中,在盛花期前表达量较低,盛花期以及盛花后表达量增加。在6-BA处理葡萄叶片后,CKX3的表达与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活性都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从蜡梅 (Chimonanthus praecox)花cDNA文库中获得了1个胚胎晚期丰富蛋白(LEA)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CpLEA(GenBank登录号:JF412788),该基因cDNA含有一个273 bp编码91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从蜡梅基因组DNA中扩增该基因发现,该基因含有两个大小分别为35 bp和707 bp的内含子。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pLEA的编码蛋白含有4个胚胎晚期丰富蛋白第3族LEA蛋白特有的11个氨基酸的基元重复序列,进化树分析表明该编码蛋白与榛子的LEA蛋白亲缘关系最近。通过原核表达获得了与预期大小一致的融合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蜡梅成熟种子中表达量最高,在根中几乎不表达;在盛开期花的各个部位中又以雌蕊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花发育早期表达量较高,随后下降并保持相对稳定,在衰败期突增并达到最高;检测该基因在脱落酸(ABA 50 μmol · L-1)、低温(4 ℃)、高温(42 ℃)、干旱(30% PEG6000)和高盐(NaCl 1 mol · L-1)5种外源非生物胁迫因子作用下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该基因能够被ABA、低温、高温、PEG 和NaCl诱导表达,并在随后的时间内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表明CpLEA可能在蜡梅花发育和多种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揭示OSCA家族基因在猕猴桃响应非生物胁迫中的表达特征,为猕猴桃OSCA基因功能分析与猕猴桃抗逆性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全基因组范围内猕猴桃OSCA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综合分析,通过q RT-PCR法分析它们在不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特征。【结果】在中华猕猴桃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6个OSCA基因,它们不均等地分布于13条染色体上,其启动子区域存在大量响应逆境胁迫的顺式作用元件。OSCA3在干旱、盐、高温和低温胁迫下表达量均较显著上调,OSCA8在干旱、盐和低温胁迫下表达量显著上调,OSCA1和OSCA14在低温胁迫处理下表达量显著上调,OSCA7和OSCA15均显著响应干旱胁迫。【结论】鉴定出6个受非生物胁迫显著诱导表达的猕猴桃OSCA基因,为进一步研究OSCA基因在响应猕猴桃非生物胁迫中的分子功能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姚亦凡  董彬  冯成庸  杨丽媛  赵宏波 《园艺学报》2020,47(10):2027-2039
对桂花(Osmanthus fragrans)R2R3-MYB转录因子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分析,分析相关基因在花开放过程中的表达,获得了响应相对低温调控桂花花开放和着色等的关键基因。利用转录组数据分析得到35个桂花R2R3-MYB,这些基因均包含R2R3结构域,且高度保守。通过分析MYB基因在19 ℃(花能开放)和23 ℃(花不能开放)处理以及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发现,OfMYB1、OfMYB12、OfMYB14、OfMYB23、OfMYB24随着花的开放表达量逐渐升高,其中OfMYB1和OfMYB14在盛花期的花瓣中表达量最高,表明其可能参与桂花着色的过程;而OfMYB4、OfMYB5、OfMYB17、OfMYB28、OfMYB34在花开放过程中的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尤其是OfMYB5、OfMYB17在花芽(圆珠期)中表达量最高,表明其可能参与了花开放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11.
从‘霞晖8号’桃中克隆了一个定位于第4条染色体上的钾转运体基因PpeKUP5,该基因编码625个氨基酸,具有10个跨膜结构域;PpeKUP5主要在根部表达,其次是叶和茎中,花和果实中的表达量极低;ABA、重金属Cr和Zn处理均显著诱导其在桃幼苗各组织中的表达,其中Cr处理最为显著,高钾胁迫及重金属Cu处理显著降低了其在根部的表达水平;细菌互补试验表明PpeKUP5具有吸收外界K+(KCl或K2SO4)的功能,且在偏中性pH值条件下最为显著。本研究表明PpeKUP5是一个主导桃树根部K+吸收的钾转运体,并可能在桃树适应高钾及重金属Cr、Zn和Cu等胁迫处理和ABA 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嘎拉’苹果中克隆了MdHDA19(MDP0000132078)基因。它编码1个脱乙酰化酶,该基因ORF为1 494 bp,编码497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质分子量为55.73 kD,等电点为4.98。进化树分析表明,HDA19在不同物种间的氨基酸序列保守性较高,其中苹果MdHDA19与可可树TcHDA19亲缘关系最近(87.05%)。MdHDA19表达模式分析显示,其在苹果各个器官中均有表达,尤其在根和花中表达量较高。MdHDA19与苹果中MdSAT18互作,MdHDA19受到盐胁迫诱导,可能参与盐胁迫的调控。MdHDA19表达受低温(4 ℃)和高温(40 ℃)诱导,说明MdHDA19可能参与调控苹果对温度胁迫的响应。并用原核诱导的方法在体外表达了MdHDA19蛋白。  相似文献   

13.
以‘资阳’香橙(Citrus junos‘Ziyang’)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分离到1个MYB基因,CitMYB22。比对分析发现,CitMYB22含有两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ORF)为696 bp,可编码23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氨基酸聚类和结构分析表明,CitMYB22属于MYB类转录因子家族中的R2R3-MYB亚家族。进化树分析表明,CitMYB22与拟南芥参与逆境响应的R2R3-MYB亚家族成员At MYB15的同源性最高。克隆CitMYB22的ATG上游2 500 bp内启动子顺式元件,预测其含有多个与植物逆境和激素应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如HSE、SARE和MBS等。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CitMYB22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中。实时定量结果表明,CitMYB22在叶、花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根和幼果,且在外源脱落酸、水杨酸、甲基茉莉酸、1–氨基环丙烷基羧酸以及高盐、脱水和4℃低温等非生物逆境胁迫下,均被诱导上调表达,推测CitMYB22可能与‘资阳’香橙的抗逆性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草莓中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ono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M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基因的功能,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丰香’草莓中克隆得到cDNA全长序列,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其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果实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草莓MDHAR基因cDNA(FaMDHAR,GenBank登录号:KP025946)全长1 305 bp,编码434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47 kD,含有保守的FAD结合结构域,定位于细胞质中。GR基因cDNA(FaGR,GenBank登录号:JQ339738)开放阅读框全长1 491 bp,编码49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3 kD,定位于细胞质中。FaMDHAR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成熟果实中表达量最高,叶和花次之,根中最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FaMDHAR在绿果期有相对较高的表达,随后急剧增加,到白熟期最高,之后下降并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FaGR在叶和花中表达较高,在成熟果实中较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表达量从小绿期呈现增加趋势,至转红果期达最高,随后逐渐下降,在成熟果实中较低。果实发育过程中酶活性变化呈现出与各自基因表达量相似的变化规律。经过4 ℃低温处理24 h后的草莓叶片中,FaMDHAR相对表达量较对照显著增加,而FaGR无显著变化。草莓中FaMDHAR和FaGR表达存在时空差异,并对低温逆境响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尹盈  张玥  胡靖妍  周琳  王明乐  房婉萍  黎星辉 《园艺学报》2013,40(10):1961-1969
 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 Kuntze]品种‘迎霜’为试验材料,采用PCR技术扩增出与茶树低温胁迫相关转录因子CsICE的开放阅读框,长度783 bp。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CsICE的表达量,结果表明CsICE在根、茎、叶、花和果中都有表达,在叶中表达量最高,是根、茎、果中表达量的4倍;在500 μmol ? L-1 ABA处理下,幼叶中CsICE表达峰值是对照的40倍,在4 ℃低温处理下,最高值是对照的20倍,在10%聚乙二醇6000处理的干旱条件下表达量最高值只有对照的5倍。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CsICE定位在细胞核上。  相似文献   

16.
以‘南通小方柿’果实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柿乙醇脱氢酶基因DkADH1,其全长为1 377 bp,开放阅读框为1 137个核苷酸,编码379个氨基酸,具有ADH基因典型的结构域和功能域,与番茄、苹果等双子叶植物亲缘性较近。以‘南通小方柿’不同组织为材料,采用qRT-PCR方法对DkADH1及单宁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同时测定了不同时期果实的单宁含量,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单宁含量逐渐降低,而不溶性单宁含量不断升高;DkADH1基因在茎、叶、花、果实等器官中均有表达,在果皮中表达量最高。随着果实的成熟,DkADH1表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柿果实中单宁合成途径中的相关基因DkF3′5′H和DkMYB4随着乙醇处理果实时间的延长表达量呈下降趋势,推测‘南通小方柿’DkADH1能够抑制单宁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果实可溶性单宁含量。  相似文献   

17.
苹果己糖激酶基因MdHXK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锦  孙美红  胡大刚  郝玉金 《园艺学报》2015,42(8):1437-1443
从‘嘎啦’苹果中克隆了己糖激酶基因MdHXK1(基因序列号:MDP0000309677)全长,测序发现其包含长为1 497 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99个氨基酸,预测其编码蛋白质分子量为54.05k D,等电点为5.76。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HXK1在不同物种间具有高度的序列保守性;其中,苹果MdHXK1与中国白梨Pb HXK1亲缘关系最近。功能域分析表明,MdHXK1蛋白含有两个保守的激酶域。Southern blotting结果表明,MdHXK1在苹果基因组中有一个拷贝。亚细胞定位预测表明,MdHXK1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分析MdHXK1基因启动子序列发现含有与抗逆、糖信号及激素信号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MdHXK1在苹果的茎和花中表达量较高;在苹果果实发育期间,MdHXK1基因的表达、MdHXK1葡萄糖磷酸化相对酶活性和葡萄糖积累水平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MdHXK1基因的表达明显受盐、低温和ABA的诱导。原核诱导并纯化了MdHXK1蛋白,为后续MdHXK1蛋白的功能鉴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王志华  贾朝爽  王文辉  佟伟  姜云斌 《园艺学报》2020,47(12):2277-2289
为探究不同贮藏温度对‘金红’苹果果实能量代谢和生理品质的影响,将‘金红’苹果分别放置在–2、0、2、4 ℃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果实能量相关物质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磷酸腺苷(AMP)含量和能荷(EC)变化以及H+-ATPase、Ca2+-ATPase、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相关酶活性,同时测定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果实硬度、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生理品质指标,并调查果实组织褐变情况。结果表明:整个贮藏及货架期,–2 ℃下的果实ATP、ADP和AXP(AXP = ATP + ADP + AMP)含量、EC以及能量相关代谢酶活性(H+-ATPase、SDH、CCO)、SOD、乙烯释放速率始终保持最低,维生素C含量后期下降迅速;4 ℃下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降幅较大;–2 ℃下的果实褐变指数最高(果皮和果肉均出现了严重褐变),0 ℃下的果实果皮和果肉也有轻微褐变,2 ℃和4 ℃果实无褐变。贮藏30、45、90 d以及贮藏90 d + 货架3 d和90 d + 货架5 d期间,2 ℃贮藏的果实保持较高的能量水平,果实品质和风味保持较好,0 ℃果实次之。研究结果表明,‘金红’苹果组织褐变与能量亏缺有密切关系,能量亏缺越多,褐变越严重,适宜的低温能维持果实较高的能量水平,同时抑制果实褐变,维持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延缓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两种策略增强了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CP基因的水溶性原核表达。首先,用5种可表达出分子伴侣的质粒分别转化重组菌TOP10(p BAD-LRCP),获得了既含p BAD-LRCP又含分子伴侣质粒的转化子;诱导转化子中PLRVCP基因与分子伴侣基因同时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从转化子提取的水溶性蛋白中有明显的PLRV重组CP条带,即分子伴侣增进了重组CP的水溶性表达。其次,将PLRV-CP基因定向插入p ColdⅠ中构建了该基因的冷激诱导原核表达载体p Cold-LRCP,15℃、IPTG诱导24h,SDS-PAGE分析表明,从重组菌BL21(p Cold-LRCP)提取的上清蛋白中有明显的PLRV重组CP条带。试验结果表明,分子伴侣与冷激蛋白基因csp A的启动子均可提高PLRV-CP基因的水溶性表达,且后者的表达水平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