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发病情况羔羊多见于15日龄以内的羔羊尤为严重,成年羊相对发病少见且症状轻微或一过性。该病多发于潮湿和秋冬、冬春等季节转换时节,或发生于气候骤变时,最高峰一般在6~7月,此时阴雨绵绵,湿度高,适于致病细菌的大量繁殖,羊食用了湿冷和发霉变质的饲草,就容易发生腹泻。二、其临床症状1.菌源性腹泻一是霉菌。患羊生长受阻,采食量减少,被毛粗糙,后期体温下降,水泻、粪便的颜色黄灰色,该病应及时撤换霉变饲  相似文献   

2.
<正>腹泻病是条件性疾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与气候多变、饲养管理有密切关系,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感染是继发因素。1.发病情况多见于羔羊,15日龄以内的羔羊尤为严重,成年羊相对发病少见且症状轻微或一过性。该病多发于潮湿和秋冬、冬春等季节转换时节,或发生于气候骤变时,最高峰一般在6~7月,此时阴雨绵绵,湿度高,适于致病细菌的大量繁殖,羊食用了湿冷和发霉变质的饲草,就容易发生腹泻。2.虫源性腹泻  相似文献   

3.
<正>1发病情况多见于羔羊,15日龄以内的羔羊尤为严重,成年羊相对发病少见且症状轻微或一过性。该病多发于潮湿和秋冬、冬春等季节转换时节,或发生于气候骤变时,最高峰一般在6~7月黄梅季节,此时阴雨绵绵,湿度高,适于致病细菌的大量繁殖,羊食用了湿冷和发霉变质的饲草,就容易发生腹泻。2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4.
羔羊梭菌性痢疾简称羔痢,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该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有时C、D型魏氏梭菌也参与致病。一、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淄博市淄川区黑旺镇某养羊户,存养黑山羊73只,2000年11月上旬,有18只母羊产羔32只,其中有7只羔羊发病死亡。发病初期精神萎顿,不想吃奶,不久即下痢,粪便恶臭,后期带血,成为血便,病羊虚弱,卧地不起,于1天~2天死亡。个别羔羊表现为腹涨而不下痢,或只排少量稀粪,羔羊呈现神经症状,四肢瘫痪,卧地不起,口流白沫,呼吸急促,最终昏迷。体…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某波尔山羊场暴发疫情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经诊断为链球菌病。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后 ,疫情迅速得到控制。改进免疫程序后 ,1年来无该病发生。1 发病情况2 0 0 2年 6月中旬 ,某波尔山羊场 5~ 7月龄的青年羊发生了以腹泻、高热为主要症状的流行病 ,误诊为高热性肠炎 ,以青霉素、氯霉素、黄连素等药物治疗 ,疗效不佳。1周后 ,青年羊发病率超过 30 %,死亡 18只 ;成年羊有10 %出现症状。 3月龄以下的羔羊尚未发病。2 临床症状发病羊初期食欲减退 ,精神沉郁 ,流清水样鼻液 ,眼流泪、结膜充血 ;后迅速发展为严重的腹泻 ,粪便带有粘液…  相似文献   

6.
<正>羔羊消化不良是初生羔羊在哺乳期的一种常发病。病羊出现异嗜、食欲减退或不定期下痢等现象,临床表现为消化代谢障碍,机体消瘦,不同程度地腹泻。该病多发于1~3日龄的初生羔羊,哺乳前期的羔羊均可发生。由于羔羊的消化器官尚未达到充分发育,病后消化机能紊乱会进而降低机体防御机能,故时间一长,便会使肝脏、心脏、泌尿和呼吸器官陷于病理状态。消化系统疾病往往会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甚至降低其将来的生产能力,严重的会导致死亡。笔者就羔羊消化不良原因及防治方法总结了几个要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腹泻病是条件性疾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与气候多变、饲养管理有密切关系,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感染是继发因素. 一、发病情况 多见于羔羊,15日龄以内的羔羊尤为严重,成年羊相对发病少见且症状轻微或一过性.该病多发于潮湿和秋冬、冬春等季节转换时节,或发生于气候骤变时,最高峰一般在6~7月,此时阴雨绵绵,湿度高,适于致病细菌的大量繁殖,羊食用了湿冷和发霉变质的饲草,就容易发生腹泻.  相似文献   

8.
羔羊痢疾是羊养殖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病羔羊主要表现为腹泻、粪便异常,若未及时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将导致羔羊的死亡,不仅会增加治疗成本,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养羊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对羔羊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预防和治疗羔羊痢疾的综合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引起的山羊特有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烂肺病”.多发山羊、成年羊、羔羊,3岁以下羊易感.该病特征为惠羊呈现高热、咳嗽、浆液性和纤维蛋白渗出性肺炎和胸膜肺炎症状,本病发病快,死亡率高,是危害养羊业的严重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正> 三、疾病防治 对羊只危害较大的常见病主要有羔羊痢疾、羊疥癣病(螨病)、羔羊消化不良、急性前胃膨胀,乳房炎等,现就这几种疾病的防治简述如下。 1.羔羊痢疾 羔羊痢疾以剧烈腹泻为特征,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病原为B型魏氏梭菌,主要症状是病初精神萎顿,低头拱背,不想吃奶,不久就发生腹泻,粪便恶臭,有的稠如面糊,有的稀薄如水,颜色有的黄绿,有的黄白,有的灰白,到了后期,还含有血液。常  相似文献   

11.
羊腹泻是一种由病原微生物感染或机体消化功能紊乱所导致的常见病,多发于幼年羔羊。羔羊在患病后常表现为腹泻脱水、消瘦虚弱,重症者高热、腹痛、死亡率高,严重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文章就甘肃地区羔羊腹泻病的病因、症状及诊治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为当地养羊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羔羊痢疾是由产气荚膜梭菌B型魏氏梭菌引起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一旦发病,死亡率很高,将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1.流行特点该病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尤以2~3日龄羊发病最多。病羊及带菌母羊为重要的传染源,可通过羔羊吮乳、羊粪和饲养人员手指进入消化道,也可通过脐带或创伤感染。在不良因素的作用下,病菌在小肠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发病。该病的诱因有孕羊营  相似文献   

13.
羔羊消化不良是哺乳期羔羊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羔羊胃肠机能紊乱造成的,临床表现为消化代谢障碍,机体消瘦,不同程度地腹泻。该病多发生于1-3日龄的初生羔羊,哺乳前期的羔羊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羔羊腹泻病是条件性疾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与气候多变、饲养管理有密切关系,在饲养过程中,羔羊腹泻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发病率可高达30%,病死率高达20%,特别是断奶前后的羔羊更易发病,给养羊户和养殖单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一、发病特点1.病原微生物因素:羔羊由于饲喂带菌饲草或与病羊相互接触感染而发生腹泻,在我们调查的168只病死羔羊中,有68%是由于细菌感染而致死的,主要是大肠杆菌、沙  相似文献   

15.
羔羊消化不良是哺乳期羔羊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胃肠机能紊乱造成的,临床表现为消化代谢障碍,机体消瘦.不同程度腹泻。该病多发生于1~3日龄的初生羔羊,哺乳前期的羔羊均可发生。下面谈谈羔羊消化不良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贵州某羊场羔羊突然发生急性腹泻和死亡,从病死羊的肠道内容物中分离得到病原菌,经对该病原菌进行病原形态、培养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等鉴定,结果该病菌为产气荚膜梭菌,该病确诊为羔羊产气荚膜梭菌病.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2006,(6):16-16
羔羊消化不良是哺乳期羔羊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胃肠机能紊乱造成的,临床表现为消化代谢障碍,机体消瘦,不同程度地腹泻。该病多发生于1—3日龄的初生羔羊,哺乳前期的羔羊均可发生。下面谈谈羔羊消化不良原因及防治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1临床症状羔羊痢疾即羔羊梭菌性痢疾,俗称红肠子病,新生羔羊多发,特征是持续性下痢及小肠溃疡,死亡率高。发病初期,羔羊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继而腹泻,排出水样或糊状粪便,呈黄灰、黄绿等,恶臭扑鼻。发病一段时间后,有血便排出,羔羊呼吸急促,口中流白沫,难以站立,先昏迷,后衰竭而死。经诊断,确认为痢疾。下痢由沙门氏菌引起,羔羊发病后,体温在较短时间内上升,伴随腹泻、食欲不振,通常半个月可治愈或一周内死亡。倘若痢疾由大肠杆菌引起,刚发病时,体温上升,下痢后,体温恢复,粪便呈黄灰色,伴有血液、气泡。如果痢疾由肠球菌引起,体温上升,起卧频繁,食欲不振,粪便中含血液或黏液。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养羊业的不断发展,舍饲羊的数量、面积也在不断的增加。同时,疾病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特别是羊的腹泻病,时有发生。笔者把在实践中对舍饲羊常见腹泻病的防治体会介绍如下,腹泻病是条件性疾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与气候多变、饲养管理有密切关系,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感染是继发因素。一、发病情况多见于羔羊,15日龄以内的羔羊尤为严重,成年羊相对发病少见且症状轻微或一过性。该病多发于潮湿和秋冬、冬  相似文献   

20.
一起藏羊口膜炎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口膜炎病的全称是羊传染性脓泡性口膜炎[1],俗称羊口疮[2]。病原为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中的传染性脓疱病毒[1]。病羊和带毒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损伤的皮肤及粘膜是主要的传染途径。羔羊易感,易在羔羊群中迅速传播。该病多发于春秋两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