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黄姑鱼Nibea albiflora,俗名铜罗鱼、黄婆鸡、黄姑子等,主要分布于我国沿海、朝鲜半岛及日本南部海域,其生存水温为6~34℃,适宜水温在20~28℃之间。近年来,资源量逐年减少,捕捞量急剧下降,海洋捕捞已经满足不了人们需求~([1])。开展黄姑鱼的养殖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而且能够降低捕捞对现有自然资源的破坏。目前我国对黄姑鱼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并在雌核发育、全人工繁育、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等领域取得了良好  相似文献   

2.
<正>浅色黄姑鱼(Nibea coibor)又名白奈,是一种优质肉、鳔兼用型鮸鱼类鱼种,鱼肉可加工成速冻生鱼片,鱼鳔可加工成速冻鲜鱼鳔或加工成鱼胶,浅色黄姑鱼胶的食、药用价值高,价值比普通鮸鱼胶高3倍~4倍,是一种较有发展前景的网箱养殖优良品种。养殖的浅色黄姑鱼苗多来源于野生捕捞,由于长年捕捞,野生资源逐步减少,  相似文献   

3.
东西南北     
■状黄姑鱼人工育苗试验在南澳首获成功D粤东南澳县综状黄姑鱼人工育苗生产试验,历经半年时间,已于今年5月获得成功。6月13日,由汕头市科委组织的专家组进行鉴定验收。根据广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查询结果证实。该项目的试验成功填补了广东省在统状黄姑鱼人工育苗上的空白。国内亦属第二例。的状黄姑鱼隶属于鲜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俗称育综、鲸综,是新兴的海水网箱名代养殖鱼类。它具有生长快、适应环境能力和抗病力强、养殖周期短等优点。其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深受养殖者的欢迎,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过渡捕捞等原因,…  相似文献   

4.
象山港黄姑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及增殖群体利用方式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回捕渔获重量和对繁殖群体的补充能力为评价指标,借助标志放流-回捕实验,利用模型模拟分析方法,定量评估浙江象山港黄姑鱼(Nibea albiflora)的增殖放流效果;同时,结合其增殖目标定位,探索构建生态高效的增殖群体利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黄姑鱼增殖群体的捕捞死亡系数为1.31,在该捕捞强度下,11055尾增殖放流鱼苗可产生737 kg回捕渔获收益,同时还向增殖水域补充了554尾初次性成熟个体,增殖放流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修复象山港黄姑鱼资源、促进渔民增产增收的效果。结果表明,捕捞强度过大是制约象山港黄姑鱼增殖放流功效发挥的重要因素,捕捞死亡系数应降至0.46,同批次黄姑鱼增殖放流所能提供的回捕渔获重量和性成熟个体尾数可分别较现行捕捞强度提升41.49%和326.90%。综上述,象山港黄姑鱼增殖放流的生态和经济功效较为显著,合理降低对增殖群体的捕捞强度是进一步提升其增殖放流效果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黄姑鱼(Niben albiftora Richardson),系石首鱼科,黄姑鱼属。近年来由于资源的日渐枯竭,野生黄姑鱼变得稀有,价格有了大幅的提高,而且黄姑鱼具有适应能力强、抗病力高、生长快等特点,能够满足网箱、鱼塘等多种形式的养殖需要,很受养殖户的喜爱,为调整和优化养殖品种结构的优质鱼种。国内对黄姑鱼人工繁育技术已有较多的研究报道,育苗模式有类似大黄鱼的室内水泥池育  相似文献   

6.
日本黄姑鱼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黄姑鱼(Argrrosomus japonicus)俗名巨鸣鱼,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分布于我国的东海、南海及日本南部沿海.由于其生长快,产量高(不加增氧设施池塘可达4500 kg/hm2)病害少,耐粗饲,饵料系数低、易捕捞等优良品性,成为海水池塘易于养殖的又一新品种(当年可达商品鱼规格400~600g),因其肉丰味美,故在日本、韩国市场比较畅销,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7月,位于普陀区六横镇台门渔港的网箱养殖基地一派繁忙,六七位养殖人员有的在整理网具,有的把放养在网箱里的黄姑鱼分养到各个网箱里。看到金灿灿、咕咕叫个不停的黄姑鱼,网箱养殖主人黄仕亚笑得合不拢嘴。"想不到大棚养殖黄姑鱼这样成功,现在大的黄姑鱼普遍长到了六七两重,小的也有三四两重了。如果台风不影响,国庆节期间就可以供应市场了,按每千克200元销售价计  相似文献   

8.
正日本黄姑鱼俗称黑毛鲿,具有生长速度快、病害少、易养殖、味道鲜美等特点而深受市场的欢迎,是一种优良的海水养殖对象。工厂化养殖是一种不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的水产养殖模式,可对养殖水体的温度、盐度、pH、溶氧等进行人为控制,为早期日本黄姑鱼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进一步提升其养殖效率。此外,相较于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过程中更容易观察日本黄姑鱼的摄食、活动行为及健康状况,有助于日常的水质管理、病害防控。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了解黄姑鱼Nibea albiflora(Richardson)的养殖生态学特征,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定期测定网箱养殖环境因子,每月测量网箱养殖黄姑鱼的全长、体长和体重,并自黄姑鱼7月龄开始统计其雌雄个体差异。结果表明,黄姑鱼夏季生长较快,冬季生长相对较慢,养殖期间体重的平均生长速度为0.72 g/d,全长的平均增长速度为0.048 cm/d,至15月龄时体重达到(288.32±38.56)g;雌雄个体7月龄时存在显著差别(P0.05),随着黄姑鱼的生长,这种差别逐渐增大,15月龄时,雌性体重是雄性的1.31倍。  相似文献   

10.
<正>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属石首鱼科、黄姑鱼属,为近海暖温性中下层经济鱼类,分布于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沿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浙南的市场价格在120~200元/千克,受到广大海水养殖从业者的青睐。目前,黄姑鱼的人工繁育技术已经突破,在浙江省沿海黄姑鱼主要为海上网箱养殖和海水围塘混养模式,养殖技术也取得了进展并逐步完善。课题组开发了低成本  相似文献   

11.
1998年1月以来,南澳县先后成功地开展了状黄姑鱼、花尾胡椒鲷、真鲷、平鲷等4种鱼类的人工育苗试验.有力地促进全县海水网箱养鱼的发展,生产规模达到5660箱,成为广东沿海出口活海鲜的主要生产基地。过去由于养殖鱼类苗种长期依赖于天然捕捞和从外地购进,制约了海水网...  相似文献   

12.
日本黄姑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黄姑鱼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等优良养殖性状,经济效益好,深受广大养殖户欢迎,有望成为我国重要的新养殖品种之一,并已经逐渐形成了产业化趋势。根据国内外对日本黄姑鱼的研究情况,本文对其在基础生物学、育苗技术、养殖技术、能量学研究、营养品质及加工技术等方面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日本黄姑鱼研究提供详细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日本黄姑鱼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鮸状黄姑鱼属鲈形目,石首科,黄姑鱼属。因为它体带银灰色,与鮸鱼较相似,故群众称为“白鮸”。并进行人工网箱养殖获得成功。 鮸状黄姑鱼鱼苗捕获后,这几年都是采用网箱进行养殖。该鱼为肉食性鱼类,喜欢摄食小鱼,小虾及底栖小动物等。人工养殖,鱼苗阶段一般每天要投喂  相似文献   

14.
<正> 一、我区水产资源变化的原因当前我区近海渔业突出的问题是:水产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产量减少,质量下降,贝类和小杂鱼、杂虾比重不断增大。小黄鱼、鳓鱼、带鱼、黄姑鱼等几种主要经济鱼类资源严重衰竭,早已不能形成渔汛,有的已几乎绝迹。根据调查,近年来除各种作业普遍的捕捞强度过大,损害了水产资源外,主要损害水产  相似文献   

15.
黄姑鱼的生物学特征和养殖生态学的研究现状及养殖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姑鱼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海水鱼类,在我国浙江、福建地区展现了良好的养殖前景。本文从生物学特性、繁育生物学和养殖生态学等方面论述了黄姑鱼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亲鱼的性腺发育规律和人工调控、胚胎发育、早期形态和发育特征、人工孵化、育苗、养殖等基础理论和实践成果,并对存在问题以及其养殖和产业化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增盛 《海洋渔业》1988,10(6):268-270
<正> 一、试验目的黄姑鱼 Nibea alliflora (Richardson)产于我国各海区以及朝鲜、日本沿海。在东海北部海域越冬,春季作产卵洄游,是我国沿海捕捞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由于其生殖周期较短,生态环境广,尽管其他经济鱼遭严重破坏,黄姑鱼的资源量仍多于其他鱼,被认为是一个较快恢复的好鱼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鮸状黄姑鱼的分类地位和生态习性,描述了该鱼的生长和性腺发育过程,总结了其人工繁育过程中的亲鱼选择和暂养、催产、苗种培育和海水网箱养殖等技术;探讨了鮸状黄姑鱼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前景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黄姑鱼的年龄和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姑鱼的年龄和生长角田俊平,中井和夫著黄姑鱼(Nbod蚌D阶a),日本人叫“koiChi”,广泛分布于日本西海岸及南方的“涛仙”半岛沿岸、中国濒临的东海和黄海。近年来,在温户内海东部和中央,黄姑鱼被大量捕捞,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渔业资源。对黄姑鱼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韩德鑫 《海洋渔业》1987,9(5):226-226
<正> 地处中街山渔场的舟山市普陀区东福乡渔民,近来新发展了一种在岩礁上放流网的作业。当地渔民称之为“石流网”,主要捕捞1.5~2.5公斤。大条(鱼免)鱼,以及黄鱼、黄姑鱼等。  相似文献   

20.
鮸状黄姑鱼(Nibea miichthioides Chu,Lo & Wu)隶属于石首鱼科黄姑鱼属,闽、粤沿海渔民俗称鮸鲈,体重可达25—30kg,肉味鲜美,鱼鳔还具有药用价值,畅销于国际市场。网箱养殖鮸状黄姑鱼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等优点,在闽、粤沿海放养当年人工苗(全长90—110mm),经189d网箱养殖最大体重可达1150g,经360d养殖最大体重可达1650g,成活率达到93.4%。目前闽、粤、浙、香港等地沿海网箱养殖鮸状黄姑鱼已扩大到3万口以上网箱,成为海水网箱养殖新兴的重要养殖对象。(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