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1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水网箱选址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深水网箱的合理选址提供参考,初步研究了网箱拟养海区需具备的环境条件、水质要求、网箱设施的安全性及养殖鱼类的适应性等。结果表明,深水网箱的选址应符合法律法规,以不破坏环境及其它产业的发展、同时又能取得较好效益为原则。在确定深水网箱养殖区域前,应进行海区初选、拟养海区的水文环境调查、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调查,结合网箱类型和养殖品种,以网箱设施安全性、养殖鱼类适应性以及网箱养殖经济实用性和规划合理性等方面的综合论证为基础,分析拟养海区的利弊因素,综合平衡后确定养殖海区。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魚免)状黄姑鱼的分类地位和生态习性,描述了该鱼的生长和性腺发育过程,总结了其人工繁育过程中的亲鱼选择和暂养、催产、苗种培育和海水网箱养殖等技术;探讨了(魚免)状黄姑鱼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前景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近三十年来,国内外海水鱼类的增养殖业发展迅速,尤其以提高增养殖鱼类产量和质量为主要目的的染色体组工程已成为海水鱼类育种的热点.作为一种实用的染色体组操作技术,雌核发育是在雌核控制下的发育,精子只作为"激活源",入卵后不形成雄核,所以后代的遗传特质仅仅来源于母性亲本.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鮸状黄姑鱼的分类地位和生态习性,描述了该鱼的生长和性腺发育过程,总结了其人工繁育过程中的亲鱼选择和暂养、催产、苗种培育和海水网箱养殖等技术;探讨了鮸状黄姑鱼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前景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对厚壳贻贝耗氧率(OR)的影响。根据厚壳贻贝的个体大小分为A、B、C 3组(壳长分别为5.72±0.18、7.12±0.14、8.40±0.19 cm,软体部干重分别为5.75±0.62、10.83±1.23、12.58±2.05 g),温度设10℃、16℃、22℃、28℃、34℃5个梯度,盐度设14、19、24、29、34共5个梯度。结果表明:(1)温度、个体大小对厚壳贻贝的耗氧率有显著影响(F〉F0.01),而温度和体重的交互作用对厚壳贻贝的耗氧率无显著影响(FF0.01)。盐度在14~29时,3组厚壳贻贝的耗氧率随盐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当盐度升至34时耗氧率下降。厚壳贻贝单位耗氧率(ORS)与软体部干重(W)的关系可用回归方程表示为ORS=a2W-b2,a2值为0.533 9~1.487 3,平均值为0.971 6;b2值为0.307 8~0.566 9,平均值为0.431 7。  相似文献   
6.
利用RAPD-PCR及ISSR-PC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长江出海口两年3个群体的52条刀鲚(Goiliaectenes)进行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在3个群体中,利用RAPD-PCR标记技术,15个10bp随机引物共检测到110条带,多态性为0.490~0.657,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8.63~22.38,Nei平均遗传距离为0.1195~0.1454;而利用11个ISSR引物所获得的相应结果分别为67、0.576~0.682、11.56~13.66以及0.117~0.147。相关性分析表明这两种技术所获得的上述数据呈正相关(r=0.95,P〈0.05)。AMOVA结果显示,3个群体按采集时间划分成的两年之间的遗传变异不超过总变异的1.1%,同一年内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也分别只占总变异的6.99%(RAPD)和2.75%(ISSR-PCR),群体内各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96%(P〈0.0001),说明两年内所采集的3个群体之间基本上没有产生遗传分化。基于样品之间的Nei遗传距离所构建的Neighborjohing聚类图也清楚地显示出没有按采样的时间产生群体的遗传分化。对各样品之间的Nei遗传距离及Neighbor-joining聚类图分别经Mantel检测及支序分析,发现ISSR-PCR技术所获得的结果与RAPD-PCR技术的结果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但ISSR-PCR标记技术具有在待测样品中能检测到高多态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运输胁迫对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胁迫处理后,鱼体肝脏中抗氧化防御指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快速升高并显著高于处理前水平(P0.05),之后逐渐下降到与处理前无显著性差异。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力在处理后也有所升高,但一直与处理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中维生素C(VC)含量在处理后1 h显著性升高,以应对氧化压力;而自由基含量先升在胁迫0.5 h后快速降低并恢复到处理前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在处理后0.5 h达到最高值,然后快速恢复并与处理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运输胁迫能通过氧化应激反应对日本黄姑鱼造成影响,在胁迫应激反应中SOD和CAT可以作为有效的生物指示剂用于胁迫状态的检测;同时,日本黄姑鱼具有较强的抗氧化防御体系,能较快地清除体内自由基并调整鱼体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利用RAPD-PCR及ISSR-PC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长江出海口两年3个群体的52条刀鲚(Goiliaectenes)进行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在3个群体中,利用RAPD-PCR标记技术,15个10bp随机引物共检测到110条带,多态性为0.490~0.657,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8.63~22.38,Nei平均遗传距离为0.1195~0.1454;而利用11个ISSR引物所获得的相应结果分别为67、0.576~0.682、11.56~13.66以及0.117~0.147。相关性分析表明这两种技术所获得的上述数据呈正相关(r=0.95,P〈0.05)。AMOVA结果显示,3个群体按采集时间划分成的两年之间的遗传变异不超过总变异的1.1%,同一年内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也分别只占总变异的6.99%(RAPD)和2.75%(ISSR-PCR),群体内各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96%(P〈0.0001),说明两年内所采集的3个群体之间基本上没有产生遗传分化。基于样品之间的Nei遗传距离所构建的Neighborjohing聚类图也清楚地显示出没有按采样的时间产生群体的遗传分化。对各样品之间的Nei遗传距离及Neighbor-joining聚类图分别经Mantel检测及支序分析,发现ISSR-PCR技术所获得的结果与RAPD-PCR技术的结果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但ISSR-PCR标记技术具有在待测样品中能检测到高多态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选择体重为1.62±0.69 g、胴长为1.95±0.33 cm的曼氏无针乌贼幼体为研究对象,使用有效容积20 L的尼龙袋做为试验容器,设置3种载水量(5 L、8 L和10 L)和5种装载数量(25只、50只、75只、100只和125只),分析比较在密封充氧条件下,不同载水量和密度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安全时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载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曼氏无针乌贼幼体安全时长与密度呈线性显著相关。载水量为5 L时,安全时长与密度线性关系为H′=-0.302 8D+9.882,R2=0.8829;载水量为8L时,安全时长与密度线性关系为H′=-0.546 6D+11.074,R2=0.932 6;载水量为10 L时,安全时长与密度线性关系为H′=-0.622 4D+8.268,R2=0.917 1。使用有效容积为20 L的尼龙袋作为充氧密封运法的容器时,运输时长超过8h,宜选择载水量为5L,密度小于6.21 ind·L-1;运输时长在4h8h之间,宜选择载水量为5L,密度小于19.43 ind·L-1;运输时长低于4h,宜选择载水量为8L,密度小于16.60 ind·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