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两类烟草抑芽剂田间抑芽效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有效控制打顶后烟草腋芽的生长,对烟草生产上常用的内吸剂(30.2%芽敌乳油,25%灭芽清水剂)和局部内吸剂(25%抑芽敏乳油,33%除芽通乳油,25%灭芽灵乳油,36%奇净乳油)进行了田间抑芽药效试验,结果显示,4种局部内吸性抑芽剂抑芽效果均要优于2种内吸性抑芽剂,且增加烤烟上部叶面积,提高产量和产值的效果也优于内吸性抑芽剂,并与打顶不抹芽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抑芽敏、除芽通和灭芽灵的抑芽效果最好,3次调查抑芽率均高于75%,且上部叶面积、产量、产值和均价均优于手工抹芽。  相似文献   

2.
几种抑芽剂对烤烟腋芽的控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对烤烟腋芽有明显抑制效果的抑芽剂,对奇净、芽畏、抑芽敏、除芽通等4种药剂的抑芽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烤烟腋芽均有一定的抑芽作用,以药后4周的效果最好,各药剂处理抑芽率均在70%以上;药后6周除芽通和抑芽敏的抑芽率分别达81.44%和78.96%,抑芽效果分别为78.26%和76.81%,优于人工抹杈和其他药剂处理.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有效的烟草抑芽剂,研究比较了氟节胺等6种药剂的抑芽效果.结果表明,6种供试抑芽剂均有一定的抑芽效果;其中,甲戊·烯效唑的抑芽效果最好,以芽数计,药后14、28、42天的抑芽率分别为73.94%、71.42%、71.03%;以芽重计,抑芽率为87.01%;芽星、除芽通的抑芽效果也较好,以芽数计,抑芽率在64.06%~70.82%之间,以芽重计,抑芽率分别为86.30%、82.16%;氟节胺、33%二甲戊灵乳油和烟净的抑芽效果一般,以芽数计,抑芽率在56.54%~62.85%之间,以芽重计,抑芽率在69%~76%之间.6种抑芽剂效果较好,可在烟叶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赖李振  黄珍平  阴长林  邓新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60-12861,12864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烤烟的产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以烟草CB-1品种为供试材料,以联农(x)等11种化学抑芽剂为供试药剂,通过田间试验对比了不同抑芽剂的抑芽率、抑芽效果及药害程度.[结果]芽封(25%氟节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综合抑芽效果最好,食盐的抑芽综合效果最差.不同抑芽剂都未造成各试验小区的药害.抑芽敏(氟节胺)、除芽通(33%二甲戊灵乳油)、芽畏(仲丁灵37.3%乳油)、盾牌烟舒(仲灵·异噁松)、菜草通(33%二甲戊灵)等的抑芽综合效果均较好,抑芽率均高于83%,抑芽效果均高于89%.[结论]该研究可为筛选安全、高效、低成本的烟草抑芽剂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亚麻生育后期打顶抑芽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问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打顶+抑芽敏、打顶+人工抹芽、打顶和抑芽敏处理对亚麻生育后期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抑芽敏处理可明显增加打顶后期单株叶数和叶面积指数,提高叶绿素含量,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强打顶中后期光合势,促进后期净同化率和群体生长率增长,使打顶中后期光合特性维持在较高水平;打顶+人工抹芽和打顶处理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育后期光合特性,而抑芽敏处理对光合特性影响不明显.综合考虑,亚麻生育后期以打顶+抑芽敏处理光合特性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不同浓度菜籽油抑芽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环境友好型的抑芽剂,以打顶不抹杈为阴性对照,以1%除芽通为阳性对照,对不同浓度菜籽油抑芽效果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菜籽油抑芽处理后,顶部第1片叶增加的叶面积在190.31~563.41 cm2,顶部第2片叶增加的叶面积在110.01~297.75 cm2,除6.7%浓度的菜籽油外,各处理对顶部叶叶面积的增加量与阳性对照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不同浓度菜籽油在烟杈鲜重、抑芽率、抑芽效果等方面和阳性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其中,10%菜籽油浓度腋芽处理成本和除芽通的相近,其烟杈鲜重为523.2 g、抑芽效果为86.8%、抑芽率为75.8%,显著高于阴性对照,可推荐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首次打顶时间为现蕾当天、现蕾后第5天、第10天、第15天、第20天(第2次打顶时间在首次打顶后7 d,共打顶2次)5个处理对亚麻抗倒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现蕾当天到现蕾后20 d,随打顶时间推移,田间倒伏率相应增加,从4.5%上升到26.5%,麻株直立株率从90.5%减少到65.5%;株高和工艺长度从70.5 cm增加到80.5 cm,而茎粗从0.262 cm减少到0.240 cm;原茎产量除现蕾后5和10 d打顶处理减幅(4.45%~5.64%)不明显外,其他处理较对照均显著减少;打顶处理后亚麻纤维品质都有所改善,单纤维强力增强19.72%~34.25%,纤维分裂度增长2.24%~5.88%;从田间倒伏和产量品质综合考虑,亚麻生育后期以现蕾后5~10d打顶较理想.  相似文献   

8.
33%除芽通乳剂对烤烟的抑芽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33%除芽通乳剂对烤烟的抑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除芽通能明显抑制烟芽的生长,减少用工量,增加烟叶产量,提高烟叶质量,且以除芽通100倍杯淋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有机抑芽剂对烤烟抑芽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开发环境友好型烟草抑芽剂。[方法]以打顶不抹杈为阴性对照,以常规抑芽剂氟节胺乳油为阳性对照,对有机生物抑芽剂的抑芽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有机生物抑芽剂可以显著拓展烟株顶部第1、2片烟叶的叶面积;第1片叶的增幅最大,达432.27 cm~2,第2片叶增幅为214.87 cm~2。有机生物抑芽剂抑芽效果明显,且有效性较常规抑芽剂持续。在施药后21 d,有机生物抑芽剂的抑芽率为72.56%,比常规抑芽剂高3.39百分点;最终抑芽效果略好于常规抑芽,为88.33%,比它高0.18百分点。有机生物抑芽剂可以优化烤后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提升评吸质量。相较常规抑芽剂,它可以使烤后烟叶总糖达到27.81%,增加0.61百分点;还原糖达24.43%,增加1.30百分点;总氮降至1.85%,减少0.07百分点;烟碱降至2.41%,降低0.34百分点;K提至2.57%,增加0.35百分点;氯含量降至0.27%,减少0.01百分点;与此同时,它还可以提高烤后烟的香气质、香气量,降低杂气及刺激性,增强透发性、柔细度、甜度及余味,即使用有机生物抑芽剂进行抑芽可明显改善烤后烟叶的评吸质量。[结论]采用菜油、酒精、烟焦油配制而成的有机生物抑芽剂可为生产开发推广环境友好型抑芽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安全、高效、无毒的烤烟抑芽剂,研究了不同浓度菜籽油、茶油对烤烟腋芽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抑芽率和抑芽效果均以50%菜籽油最好,10%茶油最差,菜籽油、茶油整体抑制效果优于氟节胺乳油;菜籽油的抑芽作用优于茶油,其抑芽率比茶油高24.08~24.59个百分点,抑芽效果比茶油高14.57个百分点;植物油抑芽剂的浓度越高,抑芽效果和稳定性越好,10%菜籽油即可达到与氟节胺乳油相当的抑芽效果,建议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除草剂苗期茎叶喷雾筛选胡麻田阔叶杂草的新型高效除草剂,并明确其大面积应用示范效果。[方法]施药器械为卫士牌WS-16PA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液量为675 L/hm2,在胡麻株高7 cm左右对2甲·辛酰溴、辛酰溴苯腈、溴苯腈等10种除草剂开展苗期茎叶喷雾筛选试验,并对筛选出的新型高效除草剂开展大面积应用示范。[结果]40%2甲·辛酰溴EC、30%辛酰溴苯腈EC和80%溴苯腈SP是苗期茎叶喷雾防除胡麻田阔叶杂草的新型高效除草剂,在1 0501 950 m L/hm2、1 0501 950 m L/hm2和450 675 g/hm2(制剂用量)剂量下药后45 d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在82.94%100%和85.32%100%。甘肃省胡麻主产区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对胡麻田阔叶杂草均表现出优良防效,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在89.4%、92.2%以上,较不施药对照增产11.5%以上。[结论]40%2甲·辛酰溴EC、30%辛酰溴苯腈EC和80%溴苯腈SP苗期茎叶喷雾防除胡麻田阔叶杂草大面积示范推广的适宜剂量分别为1 3501 650 m L/hm2、1 3501 650 m L/hm2和525600 g/hm2。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顶端调控后亚麻茎秆抗倒伏能力变化,以常规栽培为对照,研究“打顶+抑芽”、打顶、抑芽处理对亚麻农艺性状变化的影响及其与倒伏的关系.结果表明,“打顶+抑芽”处理后株高大幅下降(25.17%),茎秆明显增粗(12.24%),分枝数、分枝长度、分枝鲜质量、蒴果数和蒴果鲜质量均明显减少,平均分别较对照减少67.50%、52.80%、95.58%、88.94%和93.09%;抑芽处理后茎粗无明显变化,但株高、分枝数、分枝长度、分枝鲜质量、蒴果数及蒴果鲜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处理后较对照分别减少6.41%、20.0%、13.08%、22.73%、19.05%和5.94%;而打顶处理后分枝长度明显增长(34.11%),蒴果数和蒴果鲜质量分别减少29.76%和50.93%,其余形态特征均变化不大.相关分析表明,株高、分枝数、分枝长度、分枝鲜质量、蒴果数和蒴果鲜质量与倒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茎粗与倒伏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亚麻生育后期以“打顶+抑芽”处理较为理想,能有效提高麻株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13.
4种药剂防治黄芪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5%吡蚜酮悬浮剂1 25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5%啶虫脒乳油4 000倍液、20%百虫净乳油800倍液对黄芪蚜虫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溴氰菊酯施药后1d的防治效果达90%以上,具有速效性.药后7 d25%吡蚜酮、20%百虫净处理的防治效果均在93%以上,具有持久性.4种药剂处理对黄芪茎粗影响不显著,但20%百虫净处理对黄芪株高影响显著(P<0.01).25%吡蚜酮和20%百虫净对黄芪高效、安全,环境兼容性好,毒性较低,是防治黄芪蚜虫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4.
4种药剂对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0 g·L^-1顺式氯氰菊酯乳油对菜青虫表现出较好的杀虫活性,且持效性较好;其余依次为25 g·L^-1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50%敌敌畏乳油。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抑芽剂基料的筛选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别用PLT、HXPLT、HMT、GZT、GLT等5种基料配制马铃薯抑芽剂,观察研究了其对马铃薯休眠后发芽的抑制效果和贮藏期的失重情况,结果表明,各制剂与对照相比,均有明显抑制发芽的作用,芽长≥1mm的芽率占总出芽率的比率均在10%左右,而对照高达75.9%。其中以HXPLT为基料的抑芽剂抑芽效果最好;以HX—PLT和HMT为基料的抑芽剂处理的马铃薯的失重率较低。综合权衡抑芽率、失重率等因素,以选用HXPLT作为马铃薯抑芽剂基料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6.
烟草抑芽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烟草生产中使用烟草抑芽剂,有省工、增产、增值、减少病害传播等诸多优点.介绍了在烟草生产中使用烟草腋芽抑制剂的重要意义, 抑芽剂的研究进展,抑芽剂的种类,抑芽剂的使用方法以及抑芽剂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除草剂苗期茎叶喷雾1次用药兼防胡麻田阔叶杂草与禾本科杂草的最佳施药时期。[方法]施药器械为卫士牌WS-16PA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液量为675 L/hm~2,40%2甲·辛酰溴EC 1 500 m L/hm~2+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 1 350 m L/hm~2(制剂用量)在胡麻株高为2~5、5~10、10~15和15~20 cm时进行茎叶均匀喷雾处理,药后不同时间调查各处理对胡麻的安全性,药后45 d调查各处理对阔叶杂草与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胡麻成熟后测产。[结果]40%2甲·辛酰溴EC 1 500 m L/hm~2+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 1 350 m L/hm~2在胡麻株高为5~10 cm时施药,对胡麻药害较轻,药后45 d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3.72%和95.13%,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5.68%和98.73%;胡麻产量为2 240.0 kg/hm~2,较人工除草增产3.86%,较空白对照增产265.24%。[结论]40%2甲·辛酰溴EC 1 500 m L/hm~2+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 1 350 m L/hm~2在胡麻苗期不同生长时期茎叶喷雾1次用药兼防胡麻田阔叶杂草与禾本科杂草的最佳施药时期为胡麻株高5~10 cm。  相似文献   

18.
卢全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67-10367,10380
[目的]为了有效地抑制桑园杂草。[方法]用土壤处理除草剂50%乙草胺乳油、72%都尔乳油、50%敌草隆可湿性粉剂、25%绿黄隆可湿性粉剂对夏伐后裸露的桑园土壤进行均匀喷雾,调查4种除草剂的防治效果及对桑树、蚕的安全性。[结果]在试验的浓度下,用药60 d后,敌草隆总草的株防效最高,为92.8%,都尔、乙草胺、绿黄隆总草的株防效分别是85.9%、56.4%、21.7%。都尔、乙草胺、绿黄隆用药60 d后均未对蚕和桑树造成药害,且都尔和乙草胺提高了桑叶产量和茧层率,而敌草隆在雨水过多的年份容易对桑树产生药害。[结论]夏伐桑园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应选择乙草胺、都尔、敌草隆,而阔叶杂草多的桑园可选择敌草隆和绿黄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探寻有效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的药剂及组合。[方法]用清水作为对照(CK),采用48%毒死蜱EC 1 500 ml/hm2、2%阿维菌素EC600 ml/hm2、25%唑磷.毒死蜱EC1 500 ml+2%阿维菌素EC300 ml/hm2、50%毒.乙酰甲EC1 200 ml/hm2、25%唑磷.毒死蜱EC1 500 ml/hm2、50%敌.氟腈EC1 500 g/hm2进行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的对比试验。[结果]施药4 d后,以48%毒死蜱EC1 500 ml/hm2的防效最高,7 d和13 d后,以25%唑磷.毒死蜱EC1 500 ml+2%阿维菌素EC300 ml/hm2防效最佳,杀虫总效果和保叶效果均尤其突出。[结论]6种药剂均对水稻纵卷叶螟具有一定防治效果,且以25%唑磷.毒死蜱EC 1 500 ml+2%阿维菌素EC300 ml/hm2防效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