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血浆、血清对布氏杆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结果是否有影响,试验取20只成年羊的颈静脉血,分别进行了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结果发现:血清样品布氏杆菌病RBPT、SAT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血浆样品布氏杆菌病RBPT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SAT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大部分基层兽医实验室都具备血清学检测能力,对免疫动物的抗体检测有一套成熟的操作流程,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抗体结果不准确。本文分析了甘肃省基层兽医实验室现状、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血清学抗体检测能力的对策,供从事兽医实验室检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2019年黑龙江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对全省13个市(地)、67个县(市、区)的80个兽医实验室开展了检测能力比对,比对项目包括禽流感抗体检测、猪瘟抗体检测、布鲁氏菌抗体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6个市级实验室和14个县级实验室比对结果正确率为100%,禽流感抗体、猪瘟抗体、布鲁氏菌抗体、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项目结果正确率分别为71.2%、97.3%、73.3%、97.0%。比对结果客观反映了全省兽医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提示应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技术人员业务能力,规范实验室检测流程。  相似文献   

4.
阐述猪伪狂犬病gpI—ELISA诊断法,血液中猪瘟、口蹄疫、蓝耳病、弓形虫病、衣原体病等疾病抗体水平检测方法及检测结果,并针对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血液样本的采集是抗体检测的重要环节。血液的处理有不加抗凝剂与加入抗凝剂两种方式,本文对比分析两种方式的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检测结果。结果表明,采用这两种方式的抗体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总体区别不大,但会影响个别样本的判定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胰酶分散法制备抗原,建立了间接荧光抗体法。用此法对人工感染鸡、人工感染鸡胚及自然发病鸡的抗原进行了测定,结果,人工感染鸡肾脏于72~168h100%检测到特异性荧光,其余时间部分鸡检出特异性荧光;人工感染后病死鸡肾脏均100%检测到特异性荧光;人工感染鸡胚于48~120h100%检测到特异性荧光,其余时间部分检出特异性荧光;178例自然发病病例中检出抗原阳性病例153例。对抗原检测的结果与冰冻切片制备抗原建立的间接荧光抗体法完全一致。用胰酶分散法制备抗原,对已知阳性血清和待检血清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用冰冻切片法制备抗原检测结果一致。该法将检测程序简化,检测时间明显缩短,适合于临诊应用及对鸡群进行抗体监测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检测效率,试验在单一RT-PCR扩增条件的基础上,建立1种能同时检测猪瘟病毒(CSFV)、猪蓝耳病病毒(PRRSV)、乙型脑炎病毒(JEV)的多重RT-PCR方法,并在四川省的简阳、宜宾、泸州地区11个养殖场进行临床验证。结果:多重RT-PCR方法对CSFV、PRRSV、JEV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169 6、1.209、1.678 ng/μL,检测结果与商品化试剂盒检测结果均一致。结论: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能够同时检测3种繁殖障碍病毒,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应用于实验室检测诊断。  相似文献   

8.
引言:本文从瘦肉精残留抽检方案的制订、检测以及检测结果的分析.阐述了畜产品中瘦肉精检测的现状,提出了检测的规范程序和注意事项,并分析了当前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的措施,为提高瘦肉精检测质量和水平,促进肉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宽点酶标法与癍点金标免疫渗滤法检测牛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选择疫区水牛,耳静脉取血制备血纸,作为待检样品。分别采用斑点金标免疫渗滤法与癍点酶标法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癍点金标渗滤法检测仅需30min,而斑点酶标法则需160min。结论疵点金标免疫渗滤法检测牛血吸虫病,操作简便易行、快捷,省时、省工,工作效率成倍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通过种蛋检测的方法监测SPF鸡群REV感染情况,运用已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攻毒母鸡种蛋中REV,并与血清REV水平进行比较。人工感染12月龄母鸡,从种蛋中提取蛋清,接种正常鸡胚成纤维细胞后传代一次,之后石蜡密封孵化至9日龄制成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蛋清,并和血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83份蛋清,3份REV阳性;46份CEF,2份REV阳性,均在攻毒后的11天、14天收集,阳性样品的蛋清和CEF呈对应关系,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与血清检测结果比较:阳性鸡蛋均在血清病毒血症持续的时间内采集,表明通过种蛋REV检测能反映SPF鸡的急性感染状态。本研究为通过种蛋抗原检测从而监测SPF鸡REV感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猪伪狂犬病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Genbank中PRV gD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检测猪场狂犬病的PCR方法并对某省25份猪伪狂犬病疑似病料进行检测,结果在2S份病料中,检出伪狂犬阳性病料7份,阳性率接近30%。通过检测结果及特异性和敏感性实验发现此检测方法敏感度很高。这种检测方法适合科学研究、临床诊断以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2.
作者报道采用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猪瘟病毒在野猪身上的感染情况。采集广西5个地市28份野猪脾淋组织作病毒检测,设计针对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 CSF)病毒的特异性引物CSFVE2,进行RT-PCR检测,所检样品结果全呈猪瘟阴性;同时,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以上样品,结果也都呈阴性。这一结果初步表明所检测的广西5个地区的野猪没有感染猪瘟病毒。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一种既可以检测IBD囊毒抗原,又可以检测IBD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用本方法检测IBD阳性法氏囊样品122份,结果检出阳性120份,符合率为98.4%。检测阴性法氏羹样品88份,均为阴性。本方法与琼脂扩散试验方法比较,共检测人工感染发病的病死鸡法氏囊97份,结果琼脂扩散检出阳性法氏囊49份(50.51%),阴性48份(49.48%),而用本方法检测结果,全为阳性,检出阳性率为100%,比AGP法检出率高49.48%。检测高免蛋黄液的抗体。16个样品(以2倍递增进行稀释),结果本方法比琼脂扩散试验高1~2个滴度。试验证明该方法特异、敏感,并且快速简便,试验在室温条件下进行,不需要任何仪器设备,用肉眼观察颜色的变化就可判断试验结果,试验反应时间仅需10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14.
对猪瘟病毒核酸的检测是实验室检测猪瘟感染的主要手段。为全面考察动物疫病检测机构对猪瘟病毒核酸的检测能力,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认监委”)组织了A类能力验证项目“猪瘟诊断检测技术”(CNCA-19-A01),该项目由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国家/OIE猪瘟参考实验室(以下简称:参考实验室)承担。参考实验室负责制备了检测样品,并进行随机编号。向每个参试实验室发放4份待检盲样,不限定检测方法,参试实验室对各个盲样进行定性判断,并向参考实验室提供检验结果及原始检验报告。出现“不满意”结果的单位可参加补测一次,若补测结果仍为“不满意”,则表明该实验室暂不具备该参数的检测能力。参加本次猪瘟病毒核酸检测的实验室共有97家,初测满意率为93.81%,初测和补测的总体满意率为98.97%。此次能力验证结果表明,我国90%以上猪瘟检测机构能够提供正确的检测结果,可以满足猪瘟诊断和监测的需求。对不达标机构,通过本次能力验证项目查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帮助该单位及时纠正错误,进一步提升猪瘟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5.
冰淇淋中大肠菌群的传统检测方法繁琐且费时费力,不能适应现代化大型食品企业检测工作的需求。本研究将Soleris实时光电微生物检测技术引入到大肠菌群的快速检测中,得到了冰淇淋中大肠菌群检测标准曲线LogCFU=9.5175-0.854×DT(R2=0.9717);并用国标平板法对标准曲线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Soleris法测得的结果与平板计数结果偏差在±0.5范围以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重复性验证结果RSD值在0.443%~0.501%之间。而与平板计数法相比,Soleris法具有快速的优点,可使冰淇淋产品放行时间缩短13~62h。本研究建立的大肠菌群Soleris检测法具有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的优势,为冰淇淋产品的微生物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作者参考国内外已发表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的基因序列和PRRSV相关的RT—PCR检测方法报道,根据PRRSV高度保守、高特异性的NP蛋白基因设计了一对引物,通过对疫苗毒株、细胞分离株的检测,建立了PRRSVRT—PCR检测方法。进一步对40份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应用,结果有17份阳性样品,与临床症状和血清学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大肠杆菌、沙门菌、无乳链球菌和鸡毒霉形体的gyrA基因序列,设计了通用引物和ll条寡核苷酸探针;利用点样仪将探针点在基片上,制成寡核苷酸芯片;采用PCR荧光标记靶基因,与芯片杂交,用荧光扫描仪检测信号;同时以PCR一测序法进行gyrA基因突变的检测。结果,PCR反应体系能特异性地扩增出靶基因;寡核苷酸芯片能同时检测不同病原菌GyrA第83、87位发生的突变,芯片检测结果与测序结果较为一致。结果表明,使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检测病原菌耐氟喹诺酮类基因突变是可行的;研究结果为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兽医临床耐药性检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影响棉籽相关产品中游离棉酚检测的因素,本实验通过苯胺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脱酚棉籽蛋白游离棉酚含量的差异;利用苯胺法检测添加棉酚类似物、油脂氧化、黄酮类物质和糖类对游离棉酚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液相法检测脱酚棉籽蛋白的游离棉酚比苯胺法的结果显著偏低(乙醇萃取偏低85%,丙酮萃取偏低89%,P <0.05);棉酚氧化后,高效液相法比苯胺法结果偏低30.15%(P <0.05);油脂氧化会使游离棉酚检测结果增加6.35倍。由此可见,苯胺法比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游离棉酚结果偏高,棉酚类似物、油脂氧化、黄酮类和还原糖类物质都能影响苯胺法检测游离棉酚。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n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ISKNV)的定量快速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的ISKNV衣壳蛋白(MCP)编码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ISKNV 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以重组质粒标准品构建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7,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10 copies/μL,敏感性是常规PCR的10倍;对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黄颡鱼杯状病毒、大口黑鲈虹彩病毒、鳜鱼弹状病毒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仅ISKNV检测结果为阳性;批次内和批次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已知结果的233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检出76份阳性、157份阴性,与已知结果一致。结果表明,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敏感、快速、特异以及可定量、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ISKNV感染的快速鉴别诊断、定量检测以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0.
猪瘟疫苗免疫是我国猪瘟防控的核心,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是进行免疫效果评价的最常用手段。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国家/OIE猪瘟参考实验室(以下简称:参考实验室)承担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认监委”)组织的A类能力验证项目“猪瘟诊断检测技术”(CNCA-19-A01),全面考察和评价我国动物疫病检测机构对猪瘟病毒抗体的检测能力。参考实验室负责制备检测样品,并进行随机编号。向每个参试实验室发放4份待检盲样,由其采用ELISA方法对各盲样进行定性判断,并向参考实验室提供检验结果及原始检验报告。出现“不满意”结果的单位可参加补测1次,若补测结果仍为“不满意”,则表明该实验室暂不具备该参数的检测能力。参加本次能力验证猪瘟病毒抗体检测的实验室共有103家,初测满意率为92.23%,初测和补测的总体满意率为100%。此次能力验证结果表明,参加此次能力比对试验的猪瘟检测机构均能够提供正确的检测结果,可以满足猪瘟病毒抗体监测的需求。通过本次能力验证项目查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参试单位可以及时纠正错误,进一步提升猪瘟抗体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