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国际水稻研究所、美国环境保护局和中国水稻研究所联合组织的“全球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影响模拟讨论会”于1990年11月19—21日在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基地召开。与会代表21人,主要来自亚洲有关产稻国及美国、荷兰、国际水稻研究所等10个国家和  相似文献   

2.
由国际水稻研究所,荷兰农业生物研究中心和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组织的“国际水稻生产潜力模拟讨论会”于1990年11月12—17日在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基地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11个国家和国际机构的科学家35人,其中中国代表19人。会议共收到论文32篇,宣读论文17篇。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报告与会各国近年来应用系统分析与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2012,(8):55
最近,我国首台稻田开沟机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稻作技术研究中心与浙江理工大学、水稻产业体系栽培与土肥研究室和设施与设备研究室联合研发成功。据研制专家介绍,该机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易等特点,每小时可完成稻田开沟1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近年来,我国水稻生产受劳动力紧张及劳动成本高影响,水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稻作的起源地──第二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侧记《光明日报》记者王绍雄十月下旬,晚稻飘香。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罗马尼亚、日本、韩国的110多位专家学者聚会南昌,探讨稻作起源,共话中华文明。近几年来,中国农业考古在稻作起源方面获得了突破性...  相似文献   

5.
4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谢华安,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研究员,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廖西元研究员,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钱前研究员,以及中国水稻研究所、武汉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一行考察了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6.
杨振玉同志简介杨振玉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杂交水稻优势利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负责人,辽宁省科协兼职副主席,中国水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农业部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成员。杨振玉同志在60年代从事水稻“红苗地”低产田改良、水稻大成...  相似文献   

7.
2000年11月24~26日,来自中日韩三国的专家、学者、民间团体代表和农民,在日本山形县召开了中日韩环保型稻作技术交流会议。会议由日本民间稻作研究所、日本自然农业协会等5家民间团体举办,与会人员共135人,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7人和来自韩国的12人。该交流会议始于1999年,这次是继1999年韩国会议后的第二次会议。会上,各国代表就所在国环保型农业的政策、技术、发展状况等进行了交流。通过对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的现代稻作技术给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的反思,再次确认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完善和推广不污染环境的、可持续型的稻作技术…  相似文献   

8.
5月15-16日,《南方农业学报》编辑部兰宗宝主任一行4人应邀赴杭州富阳参加世界一流期刊建设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科睿唯安和中国水稻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主办方、中外知名商业出版社、大学期刊出版社、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及中国知名期刊的专家,分享了世界一流期刊建设的最新理念、科学方法、探索实践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人洞遗址外景。省市县有关领导、专家现场讨论仙人洞遗址保护规划问题万年县盘岭村现在还在使用的圆形谷仓保存着汉唐仓的古制 ,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图为本刊正副主编陈文华 (右 )、孙家骅先生在考察时合影。本刊主编陈文华研究员 (左 )为筹办“第四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等事宜专门向著名农史学家、《中国稻作史》作者浙江大学游修龄教授汇报、请教“中国万年稻作文化节”筹备工作剪影  相似文献   

10.
贺词     
贺词第二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组委会:值此第二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开幕之际,中国农史学会谨向大会表示衷心的祝贺!这次学术讨论会是关于稻作起源问题的国际学术盛会。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国,也是稻作的起源地之一,最近几年来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因此...  相似文献   

11.
尊敬的陈文华先生并大会组委会 :欣闻第四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于金秋时节在江西万年召开 ,我谨以个人名义并代表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表示热烈祝贺。农业考古是研究成果丰硕、很有国际影响的学术领域 ,稻作文化的研究尤其活跃。江西是大型农史刊物《农业考古》的故乡 ,近年来 ,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在稻作文化方面的一系列发现也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及时在这里举办国际学术讨论会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相信本次学术讨论会必将进一步促进稻作文化及农业考古的研究和探讨 ,为农史研究注入新的活力。预祝大会取得圆满…  相似文献   

12.
朱德峰,博士,中国水稻研究所稻作技术研究与发展主任、首席专家、研究员,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南京农业大学和西班牙瓦仑西亚大学博士生导师。他主要从事水稻生理生态、栽培技术、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作为FAO水稻专家顾问,韩国农业振兴厅荣誉科学家和西班牙科技部高级水稻科学家,农业部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主持和主要参加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全国农业丰收一等奖1项等奖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作为主编或编委撰写论著10余部。先后主持"中国超级稻生产技术集成和示范"、"水稻好气灌溉技术"、"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国家、省(部)、和国际合作科研多项。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作物学会和辽宁省农学会于1983年8月16~19日在辽宁省熊岳城联合召开了“全国向日葵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出席这次学术讨论会有60名专家和科技工作者,来自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新疆、山西、宁夏等1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生产和行政单位。会议收到论文40篇,大会宣读20篇。  相似文献   

14.
“生物技术在水稻抗旱育种中的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水稻抗旱能力 ,构建节约淡水资源的水稻旱植技术体系 ;应用生物技术提高水稻育种效率 ,扩大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等两个研究热点作为主题 ,中国水稻研究所组织召开了“生物技术在水稻抗旱育种中的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本次会议于2000年3月20~23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 ,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国际水稻研究所、美国德州科技大学的外国专家及国内26所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科技管理部门、农业管理部门、基金管理部门和种业公司的4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安排了大会学术报告、分专题的学术讨论和旱稻种植现场的参观考察…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著名农史学家、中国农学会农业历史学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主任游修龄教授应日本“东亚文化交流史研究会”邀请,于今年5月中旬前往日本佐贺县参加第二届中日文化交流史讨论会,在会上作了《中国的稻作对日本稻作的影响》学术报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2月16日,森林培育学省级重中之重学科召开了学科及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邀请学术委员会为学科和实验室建设献计献策。学术委员会由来自中国水稻研究所、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浙江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北京林业大学和浙江林学院等单位的11位专家组成。南京林业大学王明庥院士为主任,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院士和浙江林学院副院长方伟教授任副主任。  相似文献   

17.
由荷兰农业生物中心、荷兰瓦赫宁根农业大学、国际水稻研究所、浙江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组织的“农业生态系统作物模型应用国际学术会议”于1993年4月14—17日在杭州浙江农业大学举行。这次会议以SARP(水稻生产系统分析和模拟)项目的参加国为主,有来自荷兰、国际水稻研究所、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和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农业生态所的代表共35人参加。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88年2月15—20日在印度班加罗尔市召开了“林业与粮食安全专家讨论会”。出席会议的代表共45人,观察员3人,分别来自亚非拉的2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粮农组织、世界银行、野生动物基金会等国际组织。根据“国际粮食安全委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粮油学会和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联合主办的国际植物蛋白、油脂、淀粉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1月16—20日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这是首次在我国举办的国际植物蛋白、油脂、淀粉学术讨论会。来自18个国家的245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与会的中外代表普遍认为,这次会议无论在日程安排、技术参观、社会活动等方面都安排的  相似文献   

20.
正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3年被批准建设,2006年12月通过建设验收。在2006年生命科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大学,现任主任钱前研究员、副主任杨长登研究员、叶恭银教授、庄杰云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家洋院士、副主任程式华研究员。实验室以解决我国稻作科技和水稻生产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为宗旨,顺应农业科技发展大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