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亚麻籽或鱼油对牛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2006年夏季开展试验,选用24头黑白花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8头牛,各组奶牛日粮中添加不同类型脂肪:无脂肪添加的传统型日粮、添加全亚麻籽日粮、以及添加鱼油日粮。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全亚麻籽可改善夏季牛乳脂肪酸组成,尤其可以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亚麻籽和鱼油均可提高乳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了乳脂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日粮中添加亚麻籽使奶牛摄入的C18∶3增加,进而引起乳中C18∶1 trans-11水平升高,同时通过增强Δ9-去饱和酶的活性,提高了共轭亚油酸(顺-9-反-11 C18∶2)的含量。添加亚麻籽后引起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升高是以降低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指标为标志的,说明使用亚麻籽可降低由于食入牛奶及奶制品导致的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而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总之,添加亚麻籽可改善高温饲养环境条件下奶牛的乳成分和营养特性。  相似文献   

2.
A.  R.  Heravi  Moussavi  张喜武 《中国畜牧兽医》2007,34(5):25-25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鱼粉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奶牛泌乳早期卵巢功能和子宫反应的影响。从产奶第5~50 d,给奶牛饲喂等氮、等能、等脂肪日粮,其中处理分别为0%(对照组)以及1.25%、2.5%、5%的鱼粉和2.3%的鱼油脂肪酸钙盐。本试验通过检测血浆中雌二醇和孕酮含量的变化来反映卵泡的动态变化。从产奶第23 d开始,人工诱导奶牛进入同步排卵周期。在排卵后15 d(产奶第49 d)给奶牛注射垂体后叶素,并同时采集血样检测PGF2α含量。活体收集子宫内膜组织进行脂肪酸和环加氧酶蛋白-2(COX-2)蛋白含量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各日粮处理间卵泡活性、血浆雌二醇和孕酮浓度变化不大。日粮添加鱼粉和鱼油脂肪酸钙盐后子宫内膜脂肪酸组成中EPA(C20∶5,n-3)和DHA(C22∶6,n-3)含量大约上升了3倍,同时也伴随着子宫内膜组织中共轭亚油酸(C18∶2 cis-9,trans-11)含量的上升;与之相反,在5%鱼粉处理组子宫内膜组织中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却降低。随着给奶牛注射垂体后叶素,各日粮处理间血浆PGF2α含量变化并不明显,并且内膜组织COX-2蛋白含量变化也不显著。因此通过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奶牛泌乳初期日粮中添加鱼粉或n-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显著增加子宫内膜组织n-3脂肪酸浓度,但当给奶牛注射垂体后叶素时并不能显著改变子宫内膜组织中COX-2或血浆中PGF2α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究了日粮中添加裂壶藻粉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乳中DHA含量的影响。将试验奶牛随机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裂壶藻粉用量的增加,乳中DHA含量显著增加(P<0.01),不饱和脂肪酸水平显著提升(P<0.05),且改进了n-3:n-6脂肪酸的比例。添加裂壶藻粉对产奶量无影响,但添加量达300g/(头·d)时乳脂率极显著降低(P<0.01),DHA的转化率从13.50%降至11.60%。本试验条件下,裂壶藻粉在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150~250g/(头·d),此时牛奶中DHA含量稳定达到10~20mg/100mL。添加250g裂壶藻粉时,DHA在牛奶甘油三酯sn-2位分布的相对含量达到52.82%,与母乳含量接近。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通过给肉仔鸡日粮中添加富含n-3脂肪酸的海藻粉,评价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和腿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共用480只肉仔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笼,每笼20只。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日粮组成如下:(1)对照组(基础日粮);(2)试验日粮1(基础日粮+0.10%富含n-3脂肪酸的海藻粉);(3)试验日粮2(基础日粮+0.20%富含n-3脂肪酸的海藻粉)。试验结果表明,各组的生长性能和器官指数无显著差异。然而,海藻粉组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显著增加(P0.05)。总之,日粮中添加富含n-3脂肪酸的海藻粉能使腿肌中PUFA含量增加,SFA和MUFA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新布朗斯维克大学生物系的研究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V_Е,可以有效地防止牛奶中的脂肪氧化,从而延长了牛奶中脂肪酸的酸败时间.试验表明,在奶牛的日常饲料中按每头每日添加700~900mg的V_Е,其奶牛血液中的V_Е含量最高,并使所产生牛奶中  相似文献   

6.
牛奶中的尿素氮含量测定是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的一项重要分析指标。牛奶尿素氮是乳蛋白的一部分,对评价奶牛日粮中蛋白质需要量和利用量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试验测定了不同品种泌乳牛饲喂相同日粮混养后,其奶样中尿素氮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对奶牛生产的影响因素,为合理配制奶牛日粮和科学饲养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dw基因对蛋鸡卵黄沉积日粮脂肪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通过饲喂普通蛋鸡日粮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5%亚麻油日粮,观察在日粮不同脂肪酸水平下矮小和普通型褐壳蛋鸡在卵黄沉积脂肪酸效率上的异同。试验结果表明,dw基因显著地影响卵黄多种脂肪酸的沉积。矮小型鸡卵脂中花生四烯酸[20:4(n-6)]的含量显著高于普通型鸡的,亚麻油酸[18:3(n-3)]、EPA[20:5(n-3)]、DHA[22:6(n-3)]的含量,矮小型鸡略高于普通型鸡,但两者未存在显著差异。对卵脂饱和脂肪酸(SFA)总量的影响,基因型与日粮脂肪水平存在显著的互作。  相似文献   

8.
苗静平 《饲料广角》2012,(15):45-46,49
本试验旨在研究奶牛日粮中不同含量的菜籽粕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8头泌乳荷斯坦奶牛被用于该试验,试验时间为4周。试验数据显示,各处理组的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以及奶牛的饲料转化率相似;而各处理组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也基本相似。总体来看,用菜籽粕来代替奶牛日粮中的DDGS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将135只26周龄海兰褐商品蛋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分别饲以3种日粮:n-3多不饱和脂肪酸日粮(PUFA)、n-6PUFA日粮和普通日粮研究PUFA类型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黄脂肪酸富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3PUFA日粮使产蛋率和饲料效率显著(P<0.05)降低;n-6PUFA日粮组死亡率与其他组相比极显著(P<0.01)上升。两种PUFA日粮使蛋黄n-3PUFA及n-6PUFA含量显著(P<0.05)改变。结果表明:PUFA日粮能显著改变蛋黄PUFA的组成,可生产出n-3PUFA含量达到585mg/枚和n-6PUFA含量达到1595mg/枚的鸡蛋;但试验发现日粮中添加过多的亚麻籽和葵籽对蛋鸡生产性能有不良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0.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提高家养动物肉产品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尤其是n-3长链脂肪酸和共轭亚油酸(CLA)在羊、牛、猪肉肌内脂中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添加鱼油或鱼粉能提高动物肉中n-3长链脂肪酸含量。富含亚麻油酸(LNA)的日粮能提高肉中LN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五烯酸(DPA)水平,但大部分对肌肉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水平没有影响。然而,在日粮中添加鱼油或鱼粉大部分能提高动物肌肉中DHA含量。大部分研究中提高n-3脂肪酸含量的同时n-6脂肪酸含量下降,这主要归因于试验组日粮中n-6脂肪酸降低。这样刚好可以使肉中两者比例更合理,但对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没什么影响。饲喂反刍动物富含n-3脂肪酸日粮(亚麻籽或加草料)、鱼油或富含LA的浓缩料可提高肌肉中c9t11CLA含量。牛肉、羊肉中c9t11CLA在总脂中含量介于0.2~1.0 g/100 g,不随营养因素提高到更高。相对应的,在单胃动物日粮中添加混合CLA油则显著提高CLA含量。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用荷斯坦泌乳早期奶牛15头,采用3X3复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日粮DCAB水平分别为+367、+514、+663mmol/kgDM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液酸碱平衡和血清矿物质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不同DCAB水平日粮对奶牛奶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高DCAB水平日粮可增加奶牛血液标准HCO-3含量(P<0.05),不同DCAB水平对奶牛各种血清常量矿物质含量没有影响(P>0.05)。试验表明,日粮DCAB水平超过+514mmol/kgDM可对奶牛奶产量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膳食鱼油对泌乳奶牛乳产量、乳脂脂肪酸含量和血清代谢图谱的影响。试验选用40头波兰荷斯坦—弗里生牛,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一组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另外一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额外添加2%的鱼油(FOM组),试验期8周。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FOM组对乳脂、乳蛋白和乳糖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乳产量(36.5和34.28kg/d)和奶牛的体况评分(P<0.05)。FOM组提高了血清中非酯化脂肪酸和β-羟丁酸的含量,但其含量处于正常值范围内。与对照组相比,FOM组显著提高了胰岛素含量(P<0.01),长链脂肪酸,尤其是cis-9,trans-11CLA和n-3脂肪酸含量((P<0.01)显著提高。结果表明,日粮中额外添加鱼油有利于改善牛乳中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13.
文章旨在确定在不影响牛奶产量、牛奶成分、乳脂肪酸组成和牛奶感官质量的情况下,用不同水平甘油代替大麦对泌乳中后期奶牛的影响。试验选择了40头荷斯坦奶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在部分混合日粮中,粗甘油替代大麦的含量分别为日粮干物质的0、6%、12%和18%。每天记录个体产奶量、采食量和挤奶频率,每周分析牛奶成分。对新鲜牛奶和贮藏7 d的牛奶样品进行感官分析。部分混合日粮的摄入量随甘油添加水平由0升高至12%,增加近1 kg,甘油由12%升高至18%,减少约1 kg。甘油水平由0升高至6%时,精料摄入量下降0.5 kg。随着日粮中甘油比例的增加,牛奶产量呈线性下降(P<0.05),而牛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P=0.08),导致能量校正乳水平随甘油水平的升高表现为二次曲线效应,其中6%甘油组产量最高,18%甘油组产量最低。蛋白质和乳糖产量随日粮中甘油比例的增加线性下降(P<0.05)。随着日粮甘油比例的增加,牛奶中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共轭亚油酸的比例线性下降(P<0.05),而短链和中链脂肪酸的比例大部分呈上升趋势。综上所述,甘油作为一种能量饲料可以在不影响牛奶品质的前提下,在泌乳中后期奶牛日粮中替代大麦的水平高达18%。但日粮甘油水平超过12%时可能会降低能量校正乳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反刍动物的相关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鱼油和葵花油的混合物可以通过改变瘤胃氢化途径增加牛奶中顺-9,反-11共轭亚油酸,C20∶5 n-3和C22∶6 n-3的含量,但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氢化过程的某些中间产物还不清楚。本试验所用动物为5头安装瘤胃瘘管的母羊,动物日粮为高精料饲料,日粮中添加1∶2比例的鱼油和葵花油(30 g/kgDM)的混合物。饲喂添加外源油的日粮0、3、10 d后收集瘤胃食糜分析鱼油和葵花油对瘤胃发酵参数和氢化产物的影响。食糜中的氢化中间体及甲酯化脂肪酸通过气相色谱、Ag+-HPLC和气质仪联用进行分析。日粮中添加鱼油和葵花油不会影响瘤胃pH,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及营养物质的降解消化,但能改变瘤胃食糜的脂肪酸成分。主要包括C18∶0和C18∶2 n-6的减少,反式C16∶1、反式C18∶1、10-O-C18∶0和反式C18∶2的含量增加。外源添加脂类能提高食糜中C20∶5 n-3和C22∶6 n-3的所占脂肪酸的比例并导致顺-9,反-11共轭亚油酸的大量增加,但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的量却有所减少。试验结果中还发现添加鱼油和葵花油使特殊脂肪酸如C20∶1、C20∶2、C22∶1、C22∶3...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研究围产前期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对其初乳质量、干物质采食量和泌乳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30头产前3周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组10头牛。3组奶牛在产前饲喂含不同脂肪添加量的日粮,对照组不添加额外脂肪,试验Ⅰ组添加2%干物质基础的脂肪酸钙盐,试验Ⅱ组添加3%干物质基础的脂肪酸钙盐。脂肪酸钙盐主要成分为大豆油。3组奶牛饲喂相同的泌乳日粮。试验期从产前3周至泌乳12周。奶牛产犊时,测定初乳产量,测定初乳成分及Ig G含量。每周记录采食量,每天记录产奶量,每周采集奶样测定乳成分。试验结果表明,产前3周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对其初乳产量和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增加了初乳中Ig G含量(P0.05)。试验Ⅱ组奶牛初乳中Ig G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组和试验Ⅰ组奶牛高32.04%和12.40%(P0.05)。产前3周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对产前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增加了产后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而且与脂肪添加剂量呈线性相关(P0.05)。试验Ⅱ组奶牛和试验Ⅰ组奶牛的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以试验Ⅱ组奶牛具有最高的产奶量(P0.05)。因此,本试验结果表明,产前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可以提高初乳质量,增加奶牛产奶量,本试验中以3%的添加剂量为宜。  相似文献   

16.
试验在荷斯坦奶牛泌乳初期(产犊后120 d以内)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酸(New Century)300 g/(d.头)。经56 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奶产量无明显变化(P>0.05),乳蛋白、乳脂肪、乳糖、无脂固形物和总固形物分别提高6.71%、8.16%、0.22%、1.98%、4.08%;牛奶中C4~C15脂肪酸含量减少,C16以上的脂肪酸含量明显增加,尤以(C183∶n6)、(C20∶3n6)、共轭亚麻油酸(c9,t11)、(t10,c12)增加最明显(P<0.01)。从而认为,在泌乳初期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酸是保证奶牛能量需要、产奶量和牛奶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放牧草场由裸麦草、草地早熟禾和白三叶草3种草组成,选用16头奶牛,利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青贮干草及大豆粉(SBM)替代小麦日粮对奶牛产奶量和乳中脂肪酸的影响。每个试验期持续3周。4种日粮处理组分别为:PC,牧场放牧20 h,每天供应6 kg混合精料(96%的小麦);PCSB,牧场放牧20 h,每天供应6 kg混合精料(78%的小麦和18%的大豆粉);SC,白天放牧7 h,夜晚13 h随意采食青贮干草,每天供应6 kg小麦精料;SCCB,白天放牧7 h,夜晚13 h随意采食青贮干草,每天供应6 kg的小麦∶大豆粉混合精料。试验结果表明,供应青贮干草降低了日粮中的粗蛋白质和精料中的总糖量,日粮中的大豆粉增加了日粮中的粗蛋白质浓度,降低了日粮中的淀粉浓度。添加大豆粉和青贮干草提高了产奶量和校正能量乳。但添加奶牛青贮干草降低了乳蛋白浓度。日粮中的大豆粉可增加乳脂浓度。饲喂青贮降低了血浆尿素氮,但饲喂大豆粉的效果则相反。夜晚饲喂青贮干草将会降低奶牛放牧期间草料采食量。单独饲喂大豆粉对产奶量和奶组成均没有影响,但能降低日粮中的氮吸收,增加采食量。饲喂青贮干草影响脂肪酸,增加了从头合成以及瘤胃微生物中的脂肪酸,降低了C18脂肪酸的总量(大多数来自于日粮或脂肪组织的动员)。饲喂青贮干草对乳脂中的cis-9,trans-11共轭亚油酸、亚油酸(18∶1 trans-11)和亚麻酸(18∶3 n-3)均没有影响,结果表明用青贮干草部分代替牧草不会影响牛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苏晓健 《饲料广角》2010,(23):18-21
用2个试验来评估母猪饲料中追加脂肪酸对母猪子宫脂肪酸构成的影响。在试验1中,组1为对照组(基础日粮),组2为亚麻组(基础日粮添加3.75%的亚麻),组3为保护性脂肪酸组(PFA)含有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当母猪170日龄时,对其进行配种使其怀孕。在妊娠40~43d将组1的7头、组2的5头和组3的8头妊娠母猪屠宰。结果表明,相比对照组,组2有增加胎儿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的趋势(P=0.055);组3中胎儿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含量显著增加;组2和组3中胎儿的绒毛尿囊膜中的DHA含量有显著增加趋势;在组2中的母猪子宫内膜中,EPA和二十二碳五烯酸(DPA)含量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01;P0.05),组3的DHA含量也显著增加(P0.001)。总体来看,亚麻组(组2)和保护脂肪酸组(组3)都选择性地使得母猪子宫内膜和绒毛尿囊膜中的EPA和DHA含量有所增加。在试验2中,将含有PFA(1.5%)的170日龄的母猪日粮作为试验组(n=13/每组)日粮,对照组日粮为玉米-豆粕型。30d后采集其血液样本,当母猪205日龄时对其进行人工配种。妊娠11~19d采集其胎儿和母体子宫样本。血液样本数据显示,PFA日粮组的血浆中EPA和DHA含量都有所增加,且试验组的子宫内膜的EPA含量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05);另外试验组胚胎外其他组织的EPA和DHA含量也成倍增加;PFA日粮组的19d胎儿的DHA含量较对照组也有所增加(P0.05)。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鱼粉和特殊n-3脂肪酸对泌乳初期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干物质采食量和血浆中代谢产物和代谢有关的激素含量以及甘油三酯在肝脏中累积的影响。从产奶第5~50 d,给奶牛饲喂等氮、等能、等脂肪日粮,其中处理分别为0%(对照组)以及1.25%、2.5%、5%的鱼粉和2.3%的鱼油脂肪酸钙盐,在产奶第25 d和第50 d饲喂前(离饲喂后间隔11 h)采集血液样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影响产奶量(分别为48.2、49.8、48.6、53.5、52.2±1.0 kg)和干物质采食量(分别为22.7、22.8、23.0、23.8、24.7±0.5 kg)。各处理间血浆葡萄糖平均浓度分别为53.4、55.3、51.1、57.6、57.3±1.3mg/dl);在添加5%鱼粉和添加2.3%鱼油脂肪酸钙盐处理组中血浆胰岛素浓度均有上升趋势。试验结果也显示在第25 d所有处理奶牛血浆中葡萄糖含量相一致;但在第50 d时存在着差异,其含量分别为54.6、54.4、52.4、60.5、58.3±1.4 mg/dl)。在第25 d时,5%鱼粉和2.3%鱼油脂肪酸钙盐处理中血浆胰岛素含量有所增加,但在第50 d时含量又相一致。各日粮处理对乳成分、能量平衡和血浆非酯化脂肪酸、β-羟基丁酸盐以及尿素浓度均无显著影响。在第21 d时,各日粮处理血浆中天冬氨酸盐转氨酶和肝脏甘油三酯浓度也无较大变化。因此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泌乳初期奶牛日粮中添加鱼粉或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显著增加产奶量和干物质采食量,但并不改变乳组成。  相似文献   

20.
试验评估不同水平柑橘渣对奶牛泌乳性能、养分消化及乳成分的影响。将32头泌乳性能一致的奶牛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对照组饲喂粗脂肪水平为3%的日粮,处理组分别饲喂粗脂肪水平为5.5%的日粮同时添加0(T1)、5%(T2)和10%(T3)柑橘渣。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奶牛的粗脂肪摄入量、干物质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T2和T3组奶牛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1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乳中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总固形物含量显著降低(P<0.05),乳中粗脂肪产量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乳中C10∶0脂肪酸含量最高,而T3组乳中C8∶0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浓度最高,饱和脂肪酸浓度表现最低。处理组乳中n-3/n-6脂肪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在高脂肪(5.5%粗脂肪)日粮中添加5%或10%柑橘渣可以提高奶牛粗蛋白表观消化率,且对奶牛的泌乳量和乳品质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