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现代动物育种学已经涉及了多门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综合了经济学、畜牧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专业知识。由于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复杂的矩阵运算及数据分析过程不再是一个大的障碍,许多算法得以在实际育种中被广泛应用。目前,普遍认为在进行多性状选择的过程中,综合选择指数法仍是高效率的选种方法之一。综合指数法考虑了各方面的影响因素,通过引入性状经济加权值而将经济效益纳入选种过程中,并且计算过程并不繁琐、简单易行。综合选择指数使个体的选择不再只是依赖性状的表型值,而主要考虑其综合选择指数大小。其优点在于很全面地融入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经济效益,能够较为客观地评价猪只的种用价值。综合选择指数的制定方法较为易行,选择可以一次完成。  相似文献   

2.
保种与选育是动物育种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为现代育种学家所共识。解决这个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应该是将保种与选育结合起来 ,即在不断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同时 ,兼顾那些有必要或值得保护的性状与性能。综合选择方法是动物多性状选择改良的一种有效方法 ,那么在育种工作中如何在不使保种特性丢失和性能下降的条件下制订综合选择指数呢 ?倘若保种性状就是选育性状 ,只需给该性状的遗传改进量施加一定的约束即可 ;当保种性状不是选育性状 ,并且与选育性状间存在着遗传相关时 ,如果将保种与选育性状的表型值放在一起制订综合选择指数 ,通过限制…  相似文献   

3.
一、约束选择的研究概况在动植物育种中,经常会遇到多个性状的问题。对于多个性状的选择,基于经济的考虑,Hazel(1943)提出了综合选择指数法。由于多个性状间普遍存在的相关性,一个性状的改良会使其它性状发生程度不同、方向不同的改变。综合指数法只是把握了多个性状经济复合值的变化,而没有考虑到一些特殊性状的具体情况。例如(Foulley,1976:Anderson,1977),用综合选择指数法选择青年公牛时,若考虑初生重和断奶  相似文献   

4.
BLUP方法的发展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的育种值最初分别采用个体本身成绩、祖先成绩、同胞成绩和后裔成绩进行估计。但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同时又都不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料.后来人们采用丁能够利用更多信息资料的选择指数法,在进行多性状的选择时又发展了综合选择指数法(Lush,1942)。  相似文献   

5.
1现有肉用种兔选择的方法与缺陷目前,肉用种兔选择常用的方法是个体表型选择、表型综合选择指数选择、同胞选择。在此基础上辅与系谱资料、繁殖力等指标。以上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因使用的数据受年度、季节的影响,没有剔除年度和季节的影响,没有考虑经济价值、死亡率,从而导致选择的准确性差,育种效率差,培育的新品种综合经济价值偏低。  相似文献   

6.
选择指数法是奶牛获得遗传改良的最有效的方法。当选择指数法是基于可靠无偏的资料时,它往往比顺序选择法或独立淘汰法产生更快的遗传改进。选择指数法的基本原理是L. N. Hazel于1943年提出的。选择指数法的优点在于:(1)同时考虑到几个重要性状;(2)考虑到各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奶制品的消费越来越多,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对于发展畜牧经济有着重大的意义,提高产奶量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必须多管齐下,才能收到较好的效益。大抓奶牛的育种,保证后代的高产性能要有统一的选配计划育种工作的主要关键是使用好的精液,在选择公牛时,可以凭系谱和后裔的资料加以评定。与配母牛应选择产量高、繁殖性能好的个体,并通过整群和建档,避免近交现象产生的不良影响。建立核心群,提高奶牛品质按照家系选择和个体选择的方法,从牛群中选择优良家系和个体作种用,淘汰较差个体作经济用,其目的使…  相似文献   

8.
1 问题的提出在家畜选种工作中,经常需要同时选择几个性状,如猪的产仔数、日增重、初生重;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等。对于多性状的选择方法常用的有:顺序选择法、独立淘汰法、选择指数法。顺序选择法费时较长、对于负相关的性状难以起到较好的效果。独立淘汰法是给每个性状制定一个中选标准,参选家畜必须各性状都达到所规定的中选标准才能留种,这样往往把只是某个性状没有达到中选标准而其它性状都优秀的个体淘汰  相似文献   

9.
在猪育种工作中,为评定母猪繁殖能力的优劣,常用繁殖性能指数。本文取最能代表母猪繁殖能力的总产仔数及断奶后至再受孕的间隔时间两个性状,用目标选择指数法,构建了母猪繁殖性能指数。目标选择指数法的特点是用选育目标代替指数中的经济价值,比较稳定和实用。由于产仔数及再孕的间隔2个性状的遗传力都很低,若仅用该指数进行选择,则世代改进量很小,但作为评定生产母猪的繁殖能力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在后备猪的选留及生产母猪的淘汰中,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非典型综合选择指数原理,并应用该指数,以日增重,耗料指数和膘厚为选种目标,利用后备公猪及其亲代和同胞的资料,制定猪的选择指数,其指数估计淮确度为0.65,世代遗传进展为11.26。指数法可容纳本身,亲本,同胞等多种信息来源的多个性状,对提高选择的淮确性,不失为是一个较为有效,易于应用的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1受体牛的选择与饲养管理1.1受体牛的选择1.1.1受体牛的品种选择:从受胎率及其生产犊牛的经济价值等方面考虑,以西门塔尔与本地黄牛杂交改良后代母牛或低产奶牛进行胚胎移植综合效益较高。同时,这样的牛移植分娩后,由于奶量足,犊牛发育好,成活率高。1.1.2受体牛的年龄选择:一般选择年龄在18月龄~6岁的母牛做受体。由于经产受体母牛一般繁殖疾病较多,而青年受体母牛由于生理机能正常,子宫环境好,所以比成年受体母牛受胎率高,更适宜作为受体牛。1.1.3受体牛的繁殖机能选择:应选择发情周期稳定,排卵正常,子宫、卵巢发育正常,无繁殖疾病的空怀…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业生产实践中,种畜种用价值的评定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现代选择理论的发展已为种畜提供了多种评定方案,如育种值估计、合并选择指数、综合选择指数以及最佳线性无偏估计(BLUP)等。  相似文献   

13.
<正>畜禽生产性状的经济权重是指在预期生产市场形势下当各性状保持不变时,其中某一性状发生变化所产生的边际效益。合理确定性状的经济权重是制定猪育种目标的重要基础,也是制定综合选择指数的必要前提。畜禽性状经济权重的计算主要由主管评定法、生产函数法、差额法、回归法、单  相似文献   

14.
品系育种是迄今畜禽纯种选育与杂交利用系统中最为安全高效的途径,综合选择指数则是多性状选择改良的理想方法。该研究试将综合选择指数与绵羊品系育种相结合,提供了一种制作"绵羊品系选择指数"的方法示例,以便高效可控并有预见性地推进绵羊品系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5.
综合选择指数法在蛋鸡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在家禽育种工作中,当人们要改进某一性状时,往往会影响到另一性状的改进,结果往往影响了选择的效果.这样一对性状人们称之为呈负相关性.在蛋鸡育种中,产蛋数和蛋重就是呈负相关的一对性状.自从统计学进人遗传学之后,人们有了一套完整的数理统计方法,可以期待得到蛋数多且蛋重大的个体,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一些初步的计算分析,从理论上验证蛋数、蛋重之间的负相关性;并用综合选择指数法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模拟选择,检验选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最小二乘法在分析和校正影响奶牛产奶量因素上的应用研究河北农业大学(保定市071001)孙少华,曹会校河北省保定市牛奶厂田英才,许增福1引言在奶牛育种工作中,利用遗传指标鉴定和选择公母牛个体时,必须考虑所有影响产奶量的环境因素。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在奶牛...  相似文献   

17.
以新疆呼图壁种牛场中国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利用动物模型BLUP法对中国荷斯坦牛各生产性能性状进行育种值估计并制定总性能指数。结果表明:在群母牛305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育种值排名第一的分别是732210233号、724409179号和119870098号,体细胞评分育种值最低的是766963365号母牛;种公牛305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育种值分别是133412077号、60755967号和13号,体细胞评分育种值最低的是12000167号。根据305天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评分育种值,制定了总性能指数公式,选留390头母牛为核心群母牛。  相似文献   

18.
优秀青年公牛使用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群的育种工作是牛群改良的基础,也是牛群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我们在奶牛育种中,不论实施什么样的育种措施,其最终目的是,通过系统的选择使得育种群每年稳定地获得累积性遗传进展,而这遗传进展快慢与使用优秀青年公牛有密切联系。 从遗传育种学理论分析,影响遗传进展的快慢有四个因素,其关系如下:  △G=IQA·RAIT  △G代表每年的遗传进展 i代表选择强度 QA代表遗传变异度 RA.I代表育种值谁确性 T代表世代间隔1 加大选择强度(i) 奶牛场一般都执行“见母就留”的原则,不进行主动的淘汰,所以母牛的选择强…  相似文献   

19.
对建立高产奶牛牛群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调整好奶牛的牛群结构是奶牛育种工作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对解决这一问题尚无统一的方案。我们认为,确定高产奶牛的牛群结构,既是经济管理问题又是育种技术问题。一个奶牛场全部牛中成母牛和后备牛的比例,以及成母牛中年龄胎次的比例,称为牛群的年龄结构;一个奶牛场中核心群,生产群和淘汰群的比例,可称为遗传结构。年龄结构直接影响经济效益,而遗传结构是牛场的育种潜力。为使牛群逐年更新而不中断,成母牛群的年龄胎次应有合适的比例。在一般情况下,1~2胎母牛占母牛群总数的40%,3~5胎母牛占牛群总数的40%…  相似文献   

20.
遗传力和选择指数的概念与发展(下)孙世铎,孙承琮,袁志发,张英汉(陕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杨陵)(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2选择指数的现状与发展育种的研究常涉及产量、生长率及品质等多方面的性状,因而在田种或分离群体中进行选择时,均应考虑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