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X-射线衍射法、酶水解法就微波辐射对不同质量分数的板栗淀粉乳的α度及结晶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可有效影响板栗淀粉乳的α度和结晶度变化,在微波辐射功率一定的条件下,板栗淀粉乳的质量分数不同,经微波辐射后的样品α度和结晶度变化也不同,板栗淀粉乳的质量分数与经微波辐射后的样品α度呈负相关,与经微波辐射后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的结晶峰面积及样品的结晶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氧化淀粉胶粘剂制备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607-8608,8611
[目的]研究制备马铃薯氧化淀粉胶粘剂最合适的氧化剂。[方法]选用马铃薯淀粉为原料,以高锰酸钾、双氧水、次氯酸钠为氧化剂,先对马铃薯淀粉进行氧化,然后制备马铃薯氧化淀粉胶粘剂。对不同氧化剂制备的马铃薯氧化淀粉的羰基含量、羧基含量进行测定,并对马铃薯氧化淀粉胶粘剂的粘度、失水率、初粘性、流动性、贮存期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在相同条件下,用双氧水制备的马铃薯淀粉胶粘剂的各个性能都明显优于其他氧化剂制备的胶粘剂。[结论]双氧水是制备马铃薯氧化淀粉胶粘剂最合适的氧化剂。  相似文献   

3.
将单甘酯、色氨酸与小麦直链淀粉进行复合,通过冷凝回流法制备小麦直链淀粉-单甘酯-色氨酸三元复合物,应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复合物的结晶结构、有序性、热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变化.以三元复合物结晶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无水乙醇体积分数、色氨酸质量和单甘酯质量对...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氧化淀粉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用次氯酸钠作氧化剂制备了氧化淀粉,研究了氧化剂用量、pH值、反应时间和温度对产品羧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氧化淀粉最佳工艺条件为:氧化剂6%,pH7,反应时间4 h,温度35℃;以滴加方式加入次氯酸钠氧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几种常用药物对淡水黑鲨的急性毒性及药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淡水黑鲨疾病防治的科学用药量,以生石灰、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强氯精、敌百虫对淡水黑鲨鱼苗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用氯化钠、高锰酸钾、聚维酮碘对其进行药浴试验。结果表明,生石灰、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强氯精、敌百虫对淡水黑鲨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60.290、0.057、0.130、0.400 mg/L,其毒性大小依次为: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强氯精〉敌百虫〉生石灰;而药浴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钠药浴浓度以2.0%~2.5%为宜,高锰酸钾和聚维酮碘则按常用量使用。  相似文献   

6.
氧化淀粉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339-2340
[目的]对影响氧化淀粉羧基含量的各个因素进行系统考察。[方法]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次氯酸钠作氧化剂制备氧化淀粉。并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最终产品的羟基含量、白度、透明度及黏度进行测定。[结果]制备马铃薯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8.0,温度为40℃,次氯酸钠用量(有效氯用量)为2%,反应时间为8 h。[结论]试验得到的氧化淀粉具有羧基含量低,白度较好,透明度较高,黏度较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以H2O2(双氧水)作为马铃薯淀粉漂白剂的漂白工艺,对影响马铃薯淀粉漂白的因素淀粉乳质量分数、氧化剂体积分数、漂白时间、反应温度和溶液pH值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氯化漂白最优工艺参数为:淀粉乳质量分数40%,H2O2体积分数3.0%,反应温度40℃,漂白时间50min,溶液pH值6.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敌百虫和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2种防治药物对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的安全用量范围。[方法]在水温15~17℃、盐度3.0%~3.2%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了敌百虫、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对体长18~21 cm、平均体重194.1 g的星斑川鲽的急性毒性。[结果]敌百虫对星斑川鲽24、48 h的LC50分别为3.63和3.31 mg/L,安全浓度为0.83 mg/L;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对星斑川鲽24、48 h的LC50分别为9.55和6.92 mg/L,安全浓度为1.09 mg/L。根据安全浓度判断,星斑川鲽对2种药物的敏感性为:敌百虫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结论]在星斑川鲽疾病防治过程中应慎用或者降低浓度使用敌百虫或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  相似文献   

9.
采用次氯酸钠对玉米淀粉进行氧化制备淀粉胶黏剂,再用功能内交联剂(异氰酸酯)共混改性制备淀粉基复合胶黏剂。考查了复合胶黏剂体系的pH、PVA质量分数与用量、淀粉用量、异氰酸酯加入比例对淀粉基复合胶黏剂胶接性能的影响。胶接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变性的氧化淀粉,PVA质量分数为10%,PVA加入比例为3/5,淀粉与水比为3/8时,获得最佳的胶结强度和耐水性能。采用XPS分析胶层化学结构,结果表明:异氰酸酯与淀粉胶黏剂、木材中的羟基反应形成化学键结合是提高胶接强度和耐水性关键所在。所制得的改性淀粉胶黏剂性能更加优异,符合Ⅱ类胶合板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球磨稻草(水稻Oryza sativa秸秆)为原料,通过氯化锂/二甲亚砜(LiCl/DMSO)溶剂体系处理,探讨球磨稻草在LiCl/DMSO溶剂体系中的溶解行为及再生特点。  方法  选取稻草叶、带节的秆、不带节的秆、全秆等4个部位,设置0.5、1.0 h球磨时间,设置LiCl质量分数为2%、4%、6%、8%的LiCl/DMSO溶剂体系进行溶解后再生,按照标准方法测定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灰分等化学成分,通过碱性硝基苯氧化来测定木质素结构单元的产率,分析木质素的缩合程度,采用X射线衍射图谱计算纤维素结晶度,比较再生前后的纤维素的结晶区变化。  结果  球磨1.0 h秆和叶均可完全溶解于LiCl/DMSO溶剂体系,质量分数为8%的LiCl/DMSO溶剂体系可溶解的叶和秆的质量分数能达到10%。经水再生后,80%以上的木质素得以保留,秆中木质素保留率可达到87.5%;经X射线衍射分析,叶中纤维素的结晶度从37.8%下降至27.5%,秆从43.1%下降至26.5%;硝基苯氧化结果表明:再生后,各部位中木质素结构未缩合单元含量均有所增加。  结论  球磨时间、LiCl的质量分数均会影响草粉在LiCl/DMSO溶剂体系中的溶解,再生后,球磨草粉中的化学成分再生能力强,经比较叶中纤维素、木质素的再生能力最低;叶、秆中灰分的分布、沉积有所不同,叶中的灰分再生能力高于秆。各组分经球磨后木质素的缩合程度降低,球磨改善了硝基苯氧化环境。再生后各部位中的纤维素结晶度有所下降,结晶区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图6表4参36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氧化淀粉对水溶液中Cd2+的吸附效果。[方法]采用30%过氧化氢氧化可溶性淀粉制得氧化淀粉,研究氧化淀粉对水中Cd2+的吸附行为以及影响吸附效果的重要因素,并测定了氧化淀粉对Cd2+的吸附等温线。[结果]氧化淀粉对水中Cd2+的吸附效果受吸附温度、pH、吸收剂用量和吸附时间的影响,其中pH影响最大;最佳吸附条件为pH 5、吸附温度30℃、吸附时间4 h和吸收剂用量3 g,Cd2+去除率达到82.15%。在该试验条件下,氧化淀粉对Cd2+的吸附模式符合Longmuir等温方程。[结论]采用30%过氧化氢制备得到的氧化淀粉对水中的Cd2+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新型氧化羟丙基醋酸酯淀粉的制备及膜成型最佳工艺条件,测定膜的性能,为研发淀粉胶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木薯淀粉改性的氧化羟丙基淀粉和醋酸酐为原料,通过改变氧化羟丙基淀粉与醋酸酐的比例(10∶1.5、10∶2.0和10∶4.0),制备新型氧化羟丙基醋酸酯淀粉。以氧化羟丙基醋酸酯淀粉为原料,甘油和山梨醇混合物为增塑剂,结冷胶为增强剂,用流延法制备成薄膜。通过红外吸收光谱法、X-射线、扫描电镜法、黏度测定仪和热重等对酯化淀粉进行物相鉴定,同时测定膜的抗拉强度、吸水性、疏水性和外观形态等性能。【结果】制备3种新型氧化羟丙基醋酸酯淀粉,取代度分别为0.100、0.142和0.152,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结果显示,氧化羟丙基淀粉与醋酸酐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度低,淀粉的空间结构更疏松。黏度分析结果显示氧化羟丙基淀粉的黏度最高,3种酯化后的淀粉黏度均较氧化羟丙基淀粉黏度低,取代度越高的淀黏度反而越小。电镜扫描分析结果显示,酯化反应仅发生在淀粉颗粒表面,并未对淀粉颗粒的内部结构造成破坏,且随着酯化量的减少,淀粉的空间结构越疏松。热重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氧化羟丙基淀粉和酯化淀粉的质量变化有所不同。综上所述,氧化羟丙基淀粉的羟基被羰基取代,形成新型羟丙基淀粉醋酸酯淀粉并对其进行铺膜,测定并比较膜的性能从而筛选出性能最好的酯化淀粉膜,即氧化羟丙基淀粉与醋酸酐比例为10∶4.0时,淀粉膜的性能最佳,此时断裂伸长率为20.3%,吸水率为17.5%,最大接触角为88.6°。【结论】氧化羟丙基淀粉与醋酸酐比例为10∶4.0时,所得氧化羟丙基醋酸酯淀粉膜性能最佳(机械强度、吸水性和疏水性等均有所改善),有望用于淀粉胶囊的制备。  相似文献   

13.
新型无铜皮蛋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择一种合适的皮蛋加工辅料来替代会在皮蛋生产过程中产生斑点的硫酸铜。[方法]通过利用硫酸锌、硫酸亚铁代替传统皮蛋加工中的硫酸铜,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皮蛋加工中的鸭蛋品质、硫酸锌、硫酸亚铁、碱浓度等因素的合适水平。[结果]试验表明,在硫酸锌浓度0.2%、蛋质B级、氢氧化钠浓度4.4%、硫酸亚铁浓度0.2%时加工的皮蛋产品品质最好。[结论]研究可提高皮蛋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性,进一步丰富皮蛋产品,优化和改进皮蛋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麦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建夫  任凯  赵小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560-20561
[目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面粉及面制品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方法]在磷酸介质中,过氧化苯甲酰氧化碘化钾生成的碘与淀粉显色,在520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建立了淀粉碘化钾体系光度法间接测定微量过氧化苯甲酰的方法。[结果]面粉用无水乙醇溶解通过离心提取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的质量浓度在0.032 g/L以内呈线性。[结论]该方法应用于新制小麦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测定,回收率在94.3%以上,步骤简单,易操作,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5.
硫酸亚铁诱导根表铁膜形成对水稻吸收和转运铜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培条件下添加硫酸亚铁诱导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利用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碳酸氢钠(DCB)溶液对根表铁膜进行提取后测定,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手段对硫酸亚铁诱导产生的根表铁膜进行表征,并分析根表铁膜对水稻吸收铜锌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硫酸亚铁可以诱导根表铁膜在水稻根系表面产生,未处理的水稻根表Fe含量为731 mg·kg~(-1),80 mg·kg~(-1) Fe~(2+)处理下水稻根表Fe含量为53 562 mg·kg~(-1);SEM-EDS和XRD分析发现大量颗粒状含铁化合物附着于水稻根表。与未经硫酸亚铁处理相比,有根表铁膜水稻的铁膜中,其Cu含量最高增加73.16%,Zn含量最高增加112.10%;水稻根系Cu含量最高降低31.15%,Zn含量最高降低13.02%;水稻茎叶Cu含量最高降低19.50%,Zn含量最高降低25.56%。土壤添加硫酸亚铁可以显著降低水稻对Cu和Zn的吸收与积累。  相似文献   

16.
用氯化亚铁、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和硫酸铁铵等形式的饮化合物与过氧化氢溶液构成引发剂,分别引发玉米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反应;用硫酸亚铁胺-过氧化氢引发玉米淀粉、小麦淀粉、交联玉米锭粉和交联氧化甘薯淀粉与丙烯腈的接枝共聚反应。以共聚物吸水力和产率为指标,研究了不同条件、引发剂及来源的淀粉对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的来源并不重要,铁的形式对产物的吸水力和得率的影响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树干注射输液法在老龄RRIM600橡胶树上进行相同配比不同浓度的营养液注输施肥试验。连续注输营养液2个月和4个月后分别对各试验处理后橡胶树胶乳的产量和叶片中养分元素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本试验条件下,树干注输营养液施肥法对橡胶树的胶乳产量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有助于提高橡胶树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相同配比不同浓度的营养液连续注输2个月后橡胶叶片中大部分养分元素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连续注输4个月后各试验处理的差异开始显现。输液后叶片中养分元素增长量最大的溶液配比浓度为:尿素0.1 g/L,磷酸二氢钾6.81 mg/L,硫酸钾50.6 mg/L,硫酸镁34.5 mg/L,硫酸铜1 mg/L,硫酸亚铁1.39 g/L,硫酸锰2 mg/L,硫酸锌1 mg/L,硼酸2 mg/L。  相似文献   

18.
2 a的试验结果表明,分别用硫酸锰、硫酸锌、硫酸铜、硫酸亚铁与壳聚糖乙酸溶液,采用2次法包衣太原二青(或晋菜三号)B粒径等级种子后,当年播种或用铝箔袋贮存1 a后播种,每10 g种子硫酸锰用量分别为5~10 mg或60~120 mg,硫酸锌用量分别为5~60 mg或5~100 mg,硫酸铜用量分别为4~12 mg或10~16 mg,硫酸亚铁用量为2~16 mg,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种子的抗逆性,出土幼苗生长正常,无药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