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琅琊鸡是山东省优良地方品种,其体型外貌和优良的肉蛋品质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但由于受引进品种的冲击和保种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导致该品种数量锐减、血统混杂、体型外貌不一、生产性能低下,大大降低了该优良品种的利用价值.为保持琅琊鸡的品种特性,对其持续进行8个世代的系统选育,使其体型外貌特征符合品种要求,均匀度和繁殖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沐川黑鸡与石棉草科鸡为四川省地方特有品种,在当地畜牧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新品种培育的重要素材。本文对两个地方鸡种研究现状、保种情况进行概述,为其遗传资源保存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优质黄羽小型肉鸡凉亭鸡的选育目标、方法、过程及选育结果。在选育中,重点选择4个性状:产蛋量、生长速度、体脂含量、毛色和体型等,采用二系杂交配套,选育方法运用表型选择法、闭锁群家系选育法及独立淘汰选择法等多种方法。经过4个世代的系统选育,凉亭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及要求,产蛋量明显提高,3世代入舍母鸡66周龄产蛋量比0世代提高30枚;生长速度加快,100日龄体重3世代比0世代公鸡提高57g,母鸡提高28g;体脂含量适中,母鸡腹脂率1.45%,皮下及肌间脂肪含量适中,肉质细嫩;毛色统一,体型一致,3世代以公鸡深黄色、母鸡浅黄色为主,达到了92%以上。  相似文献   

4.
琅琊鸡是山东省优良地方品种,其体型外貌和优良的肉蛋品质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但由于受引进品种的冲击和保种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导致该品种数量锐减、血统混杂、体型外貌不一、生产性能低下,大大降低了该优良品种的利用价值。为保持琅琊鸡的品种特性,对其持续进行8个世代的系统选育。使其体型外貌特征符合品种要求,均匀度和繁殖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试验对海扬黄鸡配套系第一父本B系母鸡八个世代选育的繁殖性能进行了系统测定。结果显示:经过选育后的B系开产日龄161日龄,较零世代减少了3d;300日龄产蛋数92.8个,较零世代提高了3.0个;66周龄产蛋数187个,较零世代提高了5.8个;七世代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均得到了一定提高,分别达92.9%和87.2%。结果表明:B系母鸡遗传改进量明显,具有较大的繁殖性能优势,是海扬黄鸡配套系第一父本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1994~1996年,采用非近亲家系繁育方法对矮小型鸡E1系二世代进行纯繁,建立18个三世代半同胞家系,并对三世代鸡进行选择及生产性能测定。结果,三世代公、母鸡在开产前的留种率分别为22.20%和25.86%;育成率和产蛋期存活率分别为83.35%和89.88%,体重、体尺均比零世代小而均匀度有所提高,从开产到72周龄饲养日产蛋量164.80枚,受精率为85.55%,0~72周龄期间每只母鸡平均耗料为42.38kg,比正常型的岭南黄鸡D系少耗料11.72kg.三世代鸡的羽色基本为黄色,生活力、受精率比零世代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吉林地方黑羽鸡生长及屠宰性能情况,本试验选择吉林地方黑羽鸡3个世代选育的F1、F2、F3代42~135日龄公母鸡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性能指标和屠宰性能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F3代末重、日增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显著高于F1代(p <0.05),说明选育后吉林黑羽鸡生产性能得到提高,在以后选育中,可以将日增重、屠宰率作为肉用选育的重要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8.
草科鸡是石棉县草科藏族乡境内自然形成的优良地方家禽品种,于1982年农业综合区划调查时发现并以其原产地“草科”命名,经过多年发展,已选育出青脚红羽和乌骨黑羽两个品系,并被列入《中国禽类遗传资源》和《中国家禽地方品种资源图谱》。近年来,石棉县高度重视草科鸡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部门、乡镇和专家大院人驻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组织实施了“草科鸡产业化开发”“草科鸡科技扶贫”等项目工程。草科鸡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石棉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特色骨干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9.
家禽的繁殖和选育可在任一年龄段进行。借助新技术,可以实现在不需要有许多鸡和历经多个世代的情况下,能够使种群的生产性能取得较大的进步。但是,误解和缺乏相关知识似乎成了这些新技术被消费者接受的屏障,但这不足以成为我们拒绝使用新技术的理由。  相似文献   

10.
前言 “科新903”蛋鸡新品种是国家科委“八五”重点科技项目“蛋鸡新品系培育”课题的研究成果。由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分院和吉林省畜禽总公司种鸡场承担完成,于1993年12月16日通过了验收鉴定。本课题以进口良种鸡为育种素材,采用选育和杂交交互运用的技术路线,经四年四个世代的选育,已培育出了高产高效的褐壳“科新903”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广东地方鸡种杏花鸡的家系选育肖智远林敏何道华李绍伟(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广州510430)前言杏花鸡是我国广东省优良的地方鸡种,为进一步提高杏花鸡的繁殖力等性能,对其进行了三个世代的家系选育。材料与方法1.试验时间、地点本试验于1991年1月至199...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家系选择与个体选择法,对组建的城口山地鸡基础群分别进行生长性能和产蛋性能的选择,并结合体型外貌羽色和胫色的选择,建立城口山地鸡CR1和CK1两个品系。结果显示:经过5个世代的选育,CR1系L5世代17周龄和43周龄公、母鸡体重较L1世代分别提高了166.5 g、193.3 g、182.4 g和127.3 g,且体重性状差异均显著(P<0.05);而CK1系L5世代各阶段体重较L1世代均有所提高(P>0.05)。CR1系和CK1系L5世代开产日龄较L1世代分别提前了13.5 d(P<0.05)和13.1 d(P<0.05),L5世代43周龄产蛋量较L1世代分别提高了3.9个(P<0.05)和9.8个(P<0.01)。同时,两个品系L5世代黑羽率、青胫率、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较L1世代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研究表明:城口山地鸡两个品系主要性状选育效果突出,生长性能和产蛋性能明显改善提高,该品系的培育可为地方鸡品种内的品系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如皋黄鸡足分布在江苏中部黄海与长江交汇处的如皋、如东、通州等地区历史悠久的地方优良鸡种.近年来对如皋黄鸡通过家系选育进行了品种保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选育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鸡白介素15(IL-15)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以ConA诱导的鸡脾淋巴细胞提取的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并克隆到pMD18-T载体测序。测序结果表明,四川草科鸡IL-15开放阅读框(ORF)由564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87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公布的鸡白介素15基因进行比较,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为98.6%-99.5%。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亲水性,有很强的抗原性,共有3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可能存在3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存在2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甘肃黄鸡的选育效果及其利用价值,对甘肃黄鸡蛋用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测定。结果:甘肃黄鸡172d开产,300d产蛋量为93.22个,蛋重为54.76g;产蛋期料蛋比为2.96。  相似文献   

16.
南丹瑶鸡是广西地方优良家禽品种,传统养殖模式无法发挥瑶鸡特有的品种资源优势。通过优化瑶鸡品种结构,重组品种优势基因,按照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结合的原则,开展多世代的选种选育,不断提纯复壮,使瑶鸡生产性能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提高12%以上,同时保持瑶鸡原有肉质风味和优良遗传基因,提高瑶鸡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利用山东地方黑猪莱芜猪为育种素材,采取常规继代选育技术,经过6个世代选育,培育出优质肉猪配套系专门化母本新品系。6世代与0世代比,初产母猪产活仔数提高1.64头、经产母猪提高1.04头;初产母猪70日龄育成仔猪数提高0.96头、经产母猪提高1.79头。瘦肉率提高2.74个百分点,肌内脂肪达7.70%。无应激敏感基因的阳性个体,肉质良好,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进行了三个世代丹麦系长白猪纯种选育,经性能测定表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了预期目标。瘦肉率为63%,日增重728.50克,肉料比1:2.82,饲养169天体重达90千克,每窝产活仔数9.8头。在选育的同时,向区内外推广优质种猪3276头。使广大的养猪生产者从本项目的选育成果中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总结分析了皖江黄鸡配套系6个世代的选育进展.结果表明,配套系父本(HA系)早期生长速度得到显著提高,6周龄体重公鸡由0世代941 g提高到6世代1 012 g,平均每世代提高11.8 g;母鸡由0世代759 g提高到6世代854 g,平均每世代提高15.8 g.配套系母本父系(HB2系)早期生长速度得到一定提高,公鸡6周龄体重由0世代826 g提高到6世代860 g,平均每世代提高5.7 g;母鸡由0世代689 g提高到6世代714 g,平均每世代提高4.2 g;66周龄入舍母鸡产蛋量提高较为显著,由0世代的174.3枚提高到6世代的184.7枚,平均每世代提高1.73枚.配套系母本母系(HC1品系)6周龄体重基本维持选育前的状态;66周龄入舍母鸡产蛋量得到显著提高,由0世代的178.6枚提高到6世代的192.1枚,平均每世代提高2.25枚.  相似文献   

20.
绍兴市绍鸭原种场是国家级重点种畜禽场 ,为保护绍兴鸭品种 ,开发利用绍兴鸭遗传资源 ,我们利用该场保存的绍兴鸭“红毛绿翼梢”、“带圈白翼梢”、“白羽”类型的核心群 0世代种鸭 ,采用父系半同胞选育法和家系等量留种法 ,对绍兴鸭进行 5个世代选育 ,选育成各具特色的白毛大蛋系、白毛高产系、红毛大蛋系、红毛高产系、白羽绍鸭等 5个专门化品系 ,进一步稳定和提高了绍鸭的产蛋性能。1 选育目标1 .1 保种 将现有绍兴鸭原种水乡型、山地型、白羽绍鸭 ,隔离在基因库 ,保存 50 0~1 0 0 0羽原种 ,自然交配继代繁育。1 .2 纯繁 将现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