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出了园林是融文学、绘画、建筑、雕塑、书法、工艺美术等艺术门类于自然的一种独特艺术,园林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结合《园林艺术》课程内容特点,以绿色+美化+生态+文化+意境等为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点,提出了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的途径与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
承德避暑山庄是典型的自然山水园,是以人工摹仿自然山水,形成以自然山水为表现主题的造园风格和创作方法,营造出林木葱郁、曲折幽深的环境意向.运用山石、水体、植物、建筑等物质要素创造出自然和谐,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3.
肖开学 《绿色科技》2014,(3):217-218
指出了现代园林艺术中的植物配置理念包括和谐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进行适度调整,尽量减少对自然的人为干扰,因地适宜,依势而建。分析了园林艺术中自然造景的问题,并探讨了园林艺术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传统语境里,建筑是文化和艺术,是温情和意蕴.有人把建筑比作音乐,说她是凝固的音符,而笔者认为,园林就是这些音符组合中最富人文情感和美学意蕴的乐章.《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曹雪芹花费了大量笔墨塑造的纸上园林——大观园,一直是红学家和建筑学家研究的对象.大观园的一草一木、一亭一台都遵循着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规范,体现着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特征,是中国园林的集大成之作.  相似文献   

5.
盆景起源于中国,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是富有自然情趣的东方艺术精品之一,也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园林艺术之一。本文对盆景的起源、历史、艺术以及产业化发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6.
传承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堪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有形的综合传承平台。北京园无疑是全面传承中国皇家园林艺术的新典范.被誉为“晚清以来,最为完整体现皇家园林的艺术力作”。  相似文献   

7.
韩丽雅 《河北林果研究》2003,18(Z1):265-267
从展区的建筑布局、园中的水体处理、园中的地形处理3方面分析介绍了"溢秀园"的布局和景观特点,从而描绘出一个集中国南、北方古典园林艺术精华于一体的中国古典园林式的园中园.  相似文献   

8.
中国盆景历史悠久,是富有自然情趣的东方艺术精品之一,也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园林艺术。各地区盆景造型都有各自的风格、特点和传统。文中介绍了四川竹石盆景的发展历程,重点论述了竹石盆景的选材、制作与养护,提出了发展竹石盆景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宗教和园林艺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是对自然力和社会存在的颠倒了的虚幻的反映,然而园林艺术则讲究“师法造化”,真实地摹仿自然山水,抒写园林意境,是对现实的客观反映。两者之间并无直接的亲缘关系。但是,宗教的传播和  相似文献   

10.
《技术与市场》2005,(5):8-8
中国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中国园林建筑的发展、艺术形式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园林建筑作为园林中的重要元素.在秦汉时期已出现了楼、阁、廊等多种建筑类型。可以说,我国园林发展的历史也是园林建筑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我国造园历来注重植物景观设计,植物与山石、水体、建筑一并作为中国古典园林造园4大要素,可见植物素材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现代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进行分析,研究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意境美,这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推动了我国园林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园林是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包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与哲学内涵。在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园林建筑的设计上,对空间设计思想及营造理论的应用往往流于形式,传统园林艺术中的精髓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得不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3.
海山仙馆的匾题诗联与园林艺术美的交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山仙馆"是广州十三行时期由行商潘仕成兴建的一座吸收了较多西方技艺要素的岭南古典园林。海山仙馆之园林艺术引发出丰富的诗联匾额之作,诗联匾额之作也修饰了海山仙馆的自然山水之美、建筑文化之美、人文精神之美。认识并把握二者间的互动原理与表现手法,有利于加深对行商园林的研究、评赏和传承。  相似文献   

14.
园林是为了补偿人与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作为生理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载体,园林具有陶冶情操,寄托情感,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功能。私家园林的兴建为园林养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苏州古典私家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和古典园林的典范,发掘其所包含的园林养生思想,可对促进现代城市营造健康自然的居住环境提供有利帮助。在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和传统养生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苏州古典私家园林的空间布局、山水和建筑、植物等自然人文因素中所体现的养生思想,总结苏州古典私家园林在改善居住环境和园林养生方面的运用,对中国传统养生思想在现代人居环境中的应用,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胡刚 《陕西林业》2008,(4):33-33
园林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环境艺术,它主要是利用植物作为主要构成要素,结合园林景观中的其它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构成要件,如建筑、地形地貌、构筑物、景石、水体、文化背景等.为人类创造具有实用效果和艺术效果的环境艺术体系。在园林景观的构成要件中,建筑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和自然地形及环境,存满足人们生活活动要求的同时,通过建筑物自身的造帚和陪衬作用刻画出令人触景生情、浮想联翩的景观构图。  相似文献   

16.
我国造园历来注重植物景观设计,植物与山石、水体、建筑一并作为中国古典园林造园4大要素,可见植物素材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现代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进行分析,研究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意境美,这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推动了我国园林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钟灵毓秀的大地山川,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孕育出中国古典园林这样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可以说,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众多瑰宝之一,它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与西方园林艺术相比,古典园林突出地抒发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  相似文献   

18.
人从森林走出来,由农村聚居到城镇,逐渐离开了大自然。作为自然的一员,人又不能脱离大自然,在漫长的人类长河中,人类写下了来自自然、索取自然、破坏自然、保护自然,最后回归自然的文明史。于是便创造出园林设计,以人工再造自然,恩格斯称为第二自然。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更有众多名山大川的钟灵毓秀。从殷周时期的“灵囿”,作为中国园林的起源,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历经秦汉时期的建筑宫苑,唐宋写意山水园,形成独特风格的中国自然园林。我国大半国土是山岳,黄河长江水滚滚流淌,人们在崇拜自然到治山治水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崇尚山水的文化,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实践作品和理论著作。明末造园家计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结合自己的造园实践,创造了被称为中国园林艺术第一名著的《园治》,是集美学、艺术、科学于一体的中国古典造园专著,《园治》作品应当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天然图画”。园林绿化是融进自然美景基质,具有再创性审美价值的人文绿化境域,它既表明人类与绿色大自然密不可分的相依关系,又表明对大自然的认识与改造,再创自然环境的美好愿望,它是由人工美与自然美相结合的“天人合一”的整体。园林绿化与时俱进而又万变不离其宗,...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园林中,诗情画意不是形容词,而是可以捉摸、真切体验到的一种"意会",它源于造园的理念、意境、表现形式和手法.中国人审美的最高境界是"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作为时空结合、虚实结合的园林艺术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园林吸收了历代造园的精华,融入了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物质财富。其中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巅峰,蕴含了天人合一,归隐山林和无往不复的空间趣味,其中留园是中国造园史上的巅峰。从现代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出发,通过对格式塔基本理论的认识,将该理论应用于对苏州古典园林留园景观空间的分析。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出发,解析留园的造园手法和对游人知觉影响,发现园林在布局和建造上的巧妙之处,实现现代理论对传统园林的重新解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