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制备的冷冻致孔新型丝素支架材料植入兔耳皮下进行体内降解试验,评价丝素支架材料的降解规律以及生物相容性。对植入丝素支架材料的兔耳进行肉眼外观观察、组织切片观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肉眼外观观察发现植入丝素支架材料部位的皮肤无明显红肿,经过28周左右皮下材料植入部位的突起逐渐消失;组织切片观察发现该丝素支架材料引起的组织反应较弱;扫描电子显微镜在28周时只观察到将近消失的丝素支架材料种植腔,表明材料已基本降解。相比之下28周时丝素膜仍完好,无明显降解。研究结果表明,冷冻致孔新型丝素支架材料有望开发为一种生物相容性优良的可降解吸收性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2.
探究犬胰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扫描序列总结归纳犬急性水肿型胰腺炎(acute edematous pancreatitis, AEP)的MRI影像表现。选用10只成年本地杂种犬为研究对象,手术经副胰管逆行注入牛磺胆酸钠与胰蛋白酶混合液建立犬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模型,然后进行MRI扫描。MRI多序列扫描图像主观与客观分析结果显示,门控采集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成像(FSE-T2WI-TRIG)序列与门控采集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成像(FSE-T2WI-FS-TRIG)序列评分较高,可作为犬胰腺首选MRI扫描序列,必要时可进行造影增强扫描。FSE-T2WI-TRIG、FSE-T2WI-FS-TRIG序列AEP表现为胰腺体积呈弥散性增大,外形不规则,胰腺实质T2WI信号呈不均匀增高,强度高于同层肝组织信号。胰腺与周围脂肪界限稍有不清,胰腺周围伴有渗出,呈条片状T2WI高信号。造影后胰腺实质不均匀强化,平均强化峰值时间为注射造影剂后60~90 s,存在明显延迟强化。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筛选的MRI扫描序列可用于临床上犬AEP的检查,同时A...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农业部贝尔茨维尔农业研究中心开发了一套光谱线性扫描成像系统,该系统可用于商业化肉鸡加工厂的自动化在线监测。对于肉鸡加工来说,实时在线高光谱成像系统需要对140只/min的快速生产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医学图像的三维重建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当前常用于犬的医学成像手段包括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锥形束CT(CBCT)和超声扫描等,以上成像技术可获得犬体脏器的二维数字断层图像,但难以直观体现各个脏器的空间结构和相互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已不能完全满足犬病诊断、治疗及警犬行为相关研究的需求。医学图像的三维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5个野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 ferus)下颌骨进行螺旋CT扫描,利用软件Amira 3.1.1对CT扫描图三维重建得到下颌骨三维点云图,并利用Geomagic软件进行实体化,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14.0对野双峰驼下颌骨角部施加1000 N大小的力后对下颌骨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下颌骨在受力时的应力分布情况:当左下颌角受到水平向右垂直于矢状面的外力时,左下颌角及髁状突颈部极易造成骨折,左颏孔区可能会出现骨裂,而其余部分仅会造成轻微损伤。当右下颌角下缘受到垂直向上垂直于矢状面的外力时,也易出现同样的结果。由此得出结论:当野双峰驼下颌骨角部受到瞬间外力时,应力主要集中在施加力所在骨支的薄弱区域,应力较大部位与骨折易发部位密切相关;且在薄弱区域,下颌角及髁状突颈部的损害最为严重。以上结果有利于深入了解野双峰驼下颌骨应力分布情况,并为骨三维重建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9,(12):2435-2440
建立不同程度犬弥漫性颅脑损伤模型,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在犬不同程度颅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为犬临床影像学诊断提供参考。选取1岁龄比格犬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只)、颅脑损伤模型组15只(每组5只)。自制垂直落体打击模型装置,将100 g砝码分别从50,75,100 cm处落下打击颅骨开窗后的右侧额叶硬脑膜,造成不同程度的弥漫性颅脑损伤。使用MRI对犬头部进行T1WI、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扫描,分析比较不同程度损伤影像表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MGCS)及预后。结果显示,轻度颅脑损伤组MRI扫描表现为大脑皮质轻度水肿,MGCS预后良好;中度颅脑损伤组MRI扫描表现为大脑灰、白质中度水肿,中线轻微偏移,MGCS预后谨慎;重度颅脑损伤组MRI扫描表现为创伤部位大脑半球严重水肿、皮质血肿、脑室扩张、中线严重偏移,MGCS预后不良。结果表明,使用自制垂直落体打击模型能够模拟犬弥漫性颅脑损伤;MRI对犬颅脑损伤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对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 四是免疫前,器械应高温灭菌,注射部位应严格消毒.注射时部位要选准,注射用力要均匀,如进行胸部肌肉注射时,应将蛋鸭平卧保定,针头呈30°斜向徐徐刺入,严防用力过猛损伤蛋鸭.  相似文献   

8.
牛食管梗塞因体积稍大的食物块阻塞于食管某一部位而发病,属多发、突发性疾病.患牛鼻、口流涎,头颈伸直状,精神抑郁.诊断时要与咽炎、喉囊炎肿、继发性胃扩张、食管炎、破伤风相鉴别.治疗时要根据梗塞物在食管的不同部位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前,恐怖袭击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各国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X射线背散射成像技术相对于传统的X射线扫描具有辐射剂量小、扫描准确等特点,不仅能够检测出金属物品,更可以有效的检测出人们所携带的非金属物品,大量减少人力的投入。因此,在人口密集场所设置安全检测仪对保障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X射线背散射成像技术的研究,完成一套对人体检测的理论体系,弥补传统X射线检测的缺陷,从而更加快捷有效地识别出危险品。  相似文献   

10.
1 发病原因 由于犬的空肠和回肠交接处界限明显,且空肠管腔比回肠管腔粗大,发生套叠时常常是回肠进入空肠.因而此部位是犬肠叠的常发部位.  相似文献   

11.
1不同类型球虫的生长部位 不同类型的球虫都有固定的生长部位.堆型艾美耳球虫生长在十二指环部位,一般在这个部位观测堆型艾美耳球虫的感染善,其破坏是肠毛表面,因此对家离饲料转化率和体重的影响也最小,但与其他球虫混合感染时,可引起生产性能的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2.
科技动态     
美国乔治亚洲的研究者研制出一套新型的肉鸡屠宰线监测系统,能自动进行鸡屠体充血情况、烫毛情况和粪便污染等监测。还能监测屠体大小、断翅、淤伤、悬挂姿势等问题。其处理能力为90~180只/min,最高可达200只/min。其独特的照明和冷却机制确保系统能全天候运行。此外,研究人员采用了多谱成像技术和近红外线探测技术对系统进行了完善。当仪器进行第一次扫描时,返回光线进入分光光度计后将信号传入电脑进行处理;第二次扫描时,相机通过不同颜色的滤片,形成三种不同的图像。通过计算机的处理,确定屠体是否卫生、是否有局部破损、淤伤、肿块以及…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茎直黄芪化学成分和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5kg茎直黄芪草粉经热回流提取,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分别萃取,对各萃取部位化学成分,及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进行薄层色谱法(TLC)定性分析,同时用薄层色谱扫描软件,对各成分进行扫描计算相对含量。结果显示,3个萃取部位分别检出13、15、15个显色斑点,其中SYM-12、SYM-10、SYM-6、LF-7、YSYZ-8、YSYZ-6等6种物质相对含量均在15%以上。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专项分析表明,茎直黄芪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至少含8种和6种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其中LFSWJ-5、LFSWJ-6、LFSWJ-7、YSYZSWJ-3、YSYZSWJ-4和YSYZSWJ-5等相对含量均在15%以上,LFSWJ-3和YSYZSWJ-4Rf与苦马豆素标准品一致,相对含量分别为10.02%和15.67%。  相似文献   

14.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畜禽疾病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的测温技术,以其测温精度高、范围广、快速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国内外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判别畜禽疾病的研究进行了总结。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在大型牲畜的疾病检测方面,其评估动物的疾病状态、发病部位、病理阶段等的可行性已经得到验证。相对于在大型牲畜的疾病检测中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家禽疾病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对比国内外的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畜禽养殖、疾病检测等方面已经相当普遍,而国内却鲜有报道。可以预见,加大红外热成像技术等现代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研究,增加畜牧养殖中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是现代畜牧养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乳清浓缩蛋白改善脱脂发酵乳饮料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乳清浓缩蛋白WPC80对脱脂发酵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脱脂发酵乳饮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乳清浓缩蛋白,通过粒径分析、离心分析以及稳定性扫描等分析手段对发酵乳饮料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当乳清浓缩蛋白添加量为30%时,发酵乳饮料的平均粒径最小、离心沉淀率最小;稳定性扫描结果表明:乳清浓缩蛋白添加量为30%时,产生沉淀的趋势明显小于全部脱脂乳粉制作的发酵乳饮料.  相似文献   

16.
猪囊屠蚴作为肉品检验的重点项目之一,其检验部位以寄生部位为主,如咬肌、股内侧肌、腰肌、臀肌、肩胛外侧肌.而这些部位的检出率据统计只达到88%.但是,在实际检验中,臀肌和肩胛外侧肌通常无法实行检验操作.如将颈部和膈肌作为补充检验部位,可以使囊尾蚴的检出率提高到94%.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扩大对囊尾蚴寄生部位检验面,或者在进行肉品分割时实行复检,可以提高检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养猪》2015,(5)
<正>【美国大全新闻网8月6日报道】一项令人惊讶的新研究指出,侧睡(而非仰睡或俯睡)或许能预防阿尔茨海默症。《医学快报》称,侧睡或许可以更有效地排除大脑中的废物,从而帮助减少患痴呆和其他神经疾病的可能。纽约州立大学斯托尼布鲁克分校的研究人员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扫描大脑在睡眠时清理废物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的复杂过程。研究人员说,据认为,  相似文献   

18.
植物地下生物量测定方法概述及新技术介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植物地下部分的研究与地上部分相比一直较为薄弱,这主要归因于有效研究方法的相对缺乏以及新技术、新手段应用的滞后.概要介绍了植物地下生物量的主要测定方法:挖掘收获法、钻土芯法、内生长土芯法、根冠比法,同位素法、元素平衡法等,并对各个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简单评述.介绍了微根窗法、地面穿透雷达法、核磁共振成像法、X-光根系扫描分析系统等新技术、新方法,对实际操作中不同方法的选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摘 要:柑橘砂囊粒化是柑果成熟期与采后贮藏期的常见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果实品质。本文采用1.5 T 高场磁共振成像仪对采后贮藏30 d的琯溪蜜柚[Citrus grandis (L.) Osbeck]果实进行磁共振扫描检查,并以同层断面解剖图为对照,评估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于柑橘砂囊粒化症无损检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 MRI检测中,T2WI能够显著区分果肉组织与海绵层组织的信号差异,其信号强度可代表果实组织相对含水量;T2WI信号在砂囊粒化部位强度显著降低,病变组织的失水特征清晰,与解剖结果一致。T2WI对砂囊粒化的确诊率100%,显著优于T1WI成像的识别率41.7%(χ2 = 5.76,P = 0.016);T2WI和T1WI均能显示种籽照影,但T2WI对果肉组织影像的分辨率优于T1WI,因此MRI的T2WI分析可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对柚商品果实上市前砂囊粒化症发生程度以及种籽有无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0.
水獭针毛形态结构的稳定性与变异性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非明显季节性换毛的水獭皮为实验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毛的微观结构并系统比较了不同个体的相同身体部位、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以及不同生长阶段的各种针毛在微观结构上的差异性与稳定性。结果表明,水獭针毛的微观结构既有种的稳定性,也有因不同部位和不同生长阶段等的结构差异.从而提出应用毛的微观结构进行兽类分类与鉴别必须把握毛的类型、毛的生长阶段及所处的身体部位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