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许多肉鸡场鸡群的新城疫发病率较高,一般多为20-30日龄发病,且死亡率高,有时可达50%~80%,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接种方式的疫苗相比,鼻腔免疫疫苗有更多的优势,主要包括:接种方式便捷,无需处理针头,使从业人员免受针刺损伤,接种者对鼻腔疫苗产品的接受度较高等,这令鼻腔免疫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鼻腔免疫疫苗未来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将体外试验数据转化为临床效果;制定接种方案时,应特别关注如何让这种独特的黏膜接种途径满足更多疾病、更多...  相似文献   

3.
鸡新城疫胚胎免疫接种的疫苗剂量和接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出雏率、HI抗体水平、外周血液中 ANAE T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免疫保护力的测定 ,评定了鸡新城疫胚胎免疫的不同免疫剂量和接种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 ,3倍剂量免疫组的出雏率较低 (89.4% ) ,而 2倍剂量的 2个免疫组的出雏率均较高 (96 .9%、99.2 % ) ,接近非免疫对照组 (10 0 % ) ;2倍剂量旋转组雏鸡的 HI抗体于 14日龄时即达峰值 (7.9log2 ) ,到 42日龄时 ,其 HI抗体的水平仍然较高 (6 .5 log2 ) ,而 3倍剂量组和 2倍剂量非旋转组雏鸡的 HI抗体达到峰值的时间为 2 1日龄 ,到 42日龄时的 HI抗体水平 (分别为 4.0 log2和 3.5 log2 )较旋转组低 ;2倍剂量接种旋转组雏鸡于 14日龄 ANAE T细胞率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均达到峰值 ,而 2倍剂量非旋转组和 3倍剂量组于 2 1日龄达到峰值 ,且与旋转组之间差异显著 ,试验组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 5 0日龄攻毒时 ,3倍剂量免疫组的保护率较低 (78.9% ) ,2倍剂量免疫组的保护率较高 (96 .4% ) ,而旋转组的保护率最高 (10 0 % )。上述结果表明 ,选择 2倍剂量接种并加以适当地旋转进行免疫 ,可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4.
取蛋鸡场的鸡群作为试验对象进行禽流感免疫。结果显示,H5Re-6株疫苗抗体滴度都在4log2以上,达到了群体免疫的效果。通过对H5免疫抗体滴度的测试,发现在蛋鸡开产前经3次以上免疫,开产时均能达到较高抗体滴度(H5抗体滴度大于6log2),为产蛋期蛋鸡提供了较高的抵抗能力。产蛋期2~3次免疫接种抗体可以维持较稳定的高水平,因而在鸡蛋里也保存了较高的母源抗体,为商品代鸡提供了很好的免疫保护。产蛋期的免疫间隔以12~16周为宜。  相似文献   

5.
1环境因素的干扰1.1变异毒株或超强毒株的存在随着养鸡业的发展,养鸡生产中药物的使用比较频繁,这就使一些耐药性较高的毒(菌)株、变异的毒(菌)株或超强毒(菌)株产生,当这样的毒(菌)株在鸡舍中大量存在时,常造成免疫失败。1.2接种期间环境的应激高温季节应在早晚或夜间温度低时进行免疫,寒冷季节应在中午温度较高时接种疫苗;雏鸡育雏期接种疫苗,要适当升高室温1℃~2℃;加强通风换气,减少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否则呼吸道粘膜受到有害气体破坏,严重影响滴鼻、点眼和气雾免疫的效果。1.3免疫期内的营养提高…  相似文献   

6.
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各种日龄鸭的急性败血性细菌病,以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腹膜炎为主要特征。近年来,我省鸭群中鸭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较高,据我们对20个养鸭场的流行病学调查,15个养鸭场存在该病,发病率3%~27%,给养鸭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由于大肠杆  相似文献   

7.
免疫失败是指鸡群接种疫苗后在所期望的免疫期内,不能抵御相应特定疫病的发生,或者比预期的免疫保护率低、保护期短。目前大多数鸡场由于技术水平较高,各环节把关严,出现免疫失败的情况不多。但部份鸡场和有些养鸡户,由于技术及其它一些原因,出现免疫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给生产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我县目前一些地方鸡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总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8.
鸽瘟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没有接受免疫(无抗体)的鸽子感染病毒后就会发病,一般潜伏期为1~7天。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顿、不食嗜饮、大量水泻、排绿便,有的出现瘫痪、翅膀下垂、转脖等神经受损的症状。无特效药物治疗,死亡率较高。剖检可发现腺胃有出血点、肠粘膜出血、脑炎等。对该病的预防,只能靠免疫使机体产生高滴度的抗体来抵制病毒的侵害。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马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序列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探讨蒙古家马、蒙古野马和驴之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试验对各类马样本mtDNA D-loop区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运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共检测到5个单倍型,各类马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介于0.400~1.000和0.009 25~0.028 90之间,说明蒙古家马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蒙古野马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最小,蒙古野马多态程度较低。根据D-loop区序列构建的NJ树发现,蒙古家马和蒙古野马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且蒙古家马均匀地分散在各个分支中,说明蒙古家马有丰富的母系起源。  相似文献   

10.
一、未普及免疫监测致使免疫时机不科学 导致目前畜禽传染病频发,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科学简便、易于推广的免疫监测与诊断技术.生产中仅凭动物日龄或经验而制定的免疫程序必然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和投机性,其结果一是可能在动物机体特异性抗体尚处于较高水平时进行免疫接种(超前),导致疫苗抗原被过度中和,不但无法诱生高水平的二次应答抗体,反之使原有抗体水平降低,造成动物机体处于人为的免疫空白敏感期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