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细菌与敏感抗菌药物接触生长繁殖会受到抑制,但当抗菌药物在体内消除后,其效能并不是随着药物的消失而马上消失,在一定时间内,细菌的生长繁殖仍然受到持续的抑制,这种特性就是所谓的抗菌后效应(PAE)。抗菌后效应几乎是所有抗菌药物的共性,也是细菌对药物敏感性的结构特征性指标。临床上使用抗菌药物,大多参考的药效学指标主要是最低抗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这种给药方式忽视了药物与细菌之间的作用过程.忽视了药物对细菌持续抑制的潜力,在药效、毒性、费用上并不是最合理的。虽然目前抗菌后效应在兽医临床上研究还较少.但关注抗菌后效应.对于科学设计用药方案,合理使用各种抗菌药物,以期达到优化使用目标,同样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抗菌药物的抗菌后效应研究进展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菌药的抗菌后效应 (PAE)是新近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细菌对抗微生物药敏感性的结构特征性指标 ,几乎是所有抗菌药物的一种性质。PAE以时间的长短来表示 ,可作为重要的药效学参数 ,可作为设计给药方案的参考依据 ,并为临床调整用药间隔提供理论基础 ,且对给药方案中存在的疗效、不良反应、费用和方便性等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该参数能较大程度地完善药效动力学评价指标 ,全面反映药物、细菌及宿主三者之间的关系 ,为临床中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氟苯尼考对大肠杆菌K99体外抗菌后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是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后,当药物清除或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C)时,细菌的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抑制的现象。近年来,抗菌后效应的研究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其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几乎所有的抗菌药物都具有PAE。  相似文献   

4.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和许多产科难题,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的有效手段。术后感染是最常见并发症,并发感染的代价很高,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有助于降低术后感染率,减少产儿死亡。针对剖宫产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给药时机(切皮前或结扎脐带后)、给药时程,对新生儿的影响以及我国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现状,综述国内外用药指南及大量研究数据,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示范性指导及丰富的理论参考数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抗生素以及合成抗菌药就叫做抗菌药物.此类药物可以影响病原微生物合成细胞壁、将菌体细胞膜损害、影响菌体合成蛋白质以及合成核酸,因此可以行之有效的将病原微生物控制和消灭.虽然抗菌药物当中存在不少漏洞,可是将抗菌药物全部取代,不但不现实,而且不可能.所以重点问题就是要突出优点,改善滥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从而合理科学的使用抗菌药物,文中将对抗菌药物在兽医临床合理应用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从发现至今一直是抗菌药物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指细菌与药物短暂接触后,将药物除去,细菌的生长仍然受到持续的抑制。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抗菌药物长期广泛的应用,使许多传染病得到控制,也给临床上用药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如过敏反应、毒性反应、二重感染、耐药性等许多不良反应日趋增多。为了提高疗效,减少浪费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倡合理用药,有必要将常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简介如下,供同志们参考:1严格掌握适应症选用抗菌药物时应结合临床诊断,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细菌学诊断或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弄清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及其对药物的过路性,选择对病原微生物高度因感、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的抗菌药物。1.1青霉素类的适应症。青霉素G为许多…  相似文献   

8.
头孢噻呋等药物对4种标准菌株体外抗菌后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菌后效应(PAE)是指抗菌药物与细菌短暂接触以后,将抗菌药物完全除去,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抑制的效应;PAE是新的药效学指标,对制定给药方案、延长给药时间、节省人力物力等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抗菌药物的良好兽医临床应用可以被定义为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当然要基于所治疗家禽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临床判断结果;实验室诊断结果;医学知识;流行病学背景;饲养管理条件。 抗菌药物的应用不应该替代畜牧管理的缺点、生物安全措施和预防性卫生措施。在发病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是作为养殖场良好管理和合理免疫程序的辅助。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兽用抗菌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选择与滥用导致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逐渐提高,几乎所有细菌都获得耐药基因。目前,细菌耐药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并且临床上,疾病病因复杂,常表现为多种病原菌的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单一用药往往难以有效控制疾病,严重危害养殖业发展。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可以提升药物的治疗效果,缓解或减少不良反应,降低细菌耐药性发生率,对混合感染或不能进行细菌学诊断的病例,联合用药还可扩大抗菌范围。而药物代谢动力学(PK)与药效学(PD)结合模型可以有效综合药物、机体和致病菌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方案。因此,作者通过介绍联合用药的优势与问题,抗菌药物PK/PD的分类及PK/PD对联合用药给药方案的优化与指导,总结现阶段兽药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PK-PD研究进展,以期促进兽医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