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阴道内放置炔酮海绵阴道栓的方法,对经产绵羊和育成绵羊进行了同期发情效果对比,结果表明,经产绵羊的同期发情率为90.0%,育成羊的同期发情率为57.1%,相差32.9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所以,在绵羊胚胎移植的受体选定工作中,应该充分考虑育成羊同期发情效果差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季节对山羊同期发情处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316只经产空怀母羊分成4组,分别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用孕激素阴道栓结合前列腺素和垂体促滤泡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并在发情结束后剖检部分山羊检查卵巢排卵点与黄体情况.结果表明处理羊只的发情率以秋季最高,为94.74%;与春、夏、冬季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以夏季发情率最低,仅为59.55%;春季和冬季发情率分别为72.57%和78.95%,处于中等.山羊剖检结果表明春、夏、秋和冬季分别有4只、4只、14只和10只母羊有经排卵形成的1~2个排卵点(或新生黄体),分别占各季剖检山羊的80.00%,80.00%,87.50%和83.33%.反映季节是影响山羊同期发情处理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采用放置CIDR结合注射PMSG方法分别在春季和冬季对154只受体山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并在发情后第7天进行胚胎移植.结果表明:处理羊只春冬两季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90.54%和75.00%;有效发情率分别为81.08%和60.00%;妊娠率分别为61.67%和45.83%;产羔率分别为75.00%和54.17%,差异均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春季和冬季发情羊排卵并形成功能黄体的比率分别为89.55%和80.0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季节对山羊同期发情和胚胎植移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已发情的羊只形成功能黄体比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山羊胚胎移植受体同期发情优化程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国产炔诺酮阴道栓、促卵泡素(FSH)和氯前列烯醇(PG)组成3种诱导山羊同期发情的处理程序,分别对579、889和673只四川本地山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表明,设计的3种同期发情处理程序都有较好的同期发情效果,同期发情有效率分别为88.9 %(515/ 579)、91.9 %(817/ 889)和96.4 %(649/ 673),处理羊同期发情后正常排卵并形成功能黄体的比率分别为67.6 %(348/ 515)、66.1 %(540/ 817)和70.9 %(460/ 649).处理程序结束后,从撤除炔诺酮阴道栓到母羊开始发情的间隔时间分别为47.3±16.4、47.0±18.7和42.7±16.4 h,各组发情羊发情持续时间分别为43.9±16.5、41.5±17.9和44.1±16.4 h.总的来看,使用PG-炔诺酮阴道栓-FSH-PG处理法,同期发情总有效率最好.  相似文献   

5.
将316只经产空怀母羊分成4组,分别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用孕激素阴道栓结合前列腺素和垂体促滤泡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并在发情结束后剖检部分山羊检查卵巢排卵点与黄体情况.结果表明:处理羊只的发情率以秋季最高,为94.74%;与春、夏、冬季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以夏季发情率最低,仅为59.55%;春季和冬季发情率分别为72.57%和78.95%,处于中等.山羊剖检结果表明春、夏、秋和冬季分别有4只、4只、14只和10只母羊有经排卵形成的1~2个排卵点(或新生黄体),分别占各季剖检山羊的80.00%,80.00%,87.50%和83.33%.反映季节是影响山羊同期发情处理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采用四种激素处理方法对山区牧场的非繁殖季节空胎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72~ 12 0h同期发情率达到 94 2 8%~ 10 0 % ,产羔率达到 70 %~ 80 % ,繁殖率达到 135 .95 %~ 185 7%。结果表明 ,以单独埋植MAP海绵栓 +PMSG和口服MAP预处理后埋植MAP海绵栓 +PMSG处理的效果最好。同期发情技术是综合提高山区牧场绵羊繁殖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应用氯前列烯醇加孕酮海绵栓诱导宁南山区绵羊同期发情后用公羊进行本交,同期发情率为66.7%~80.7%,受胎率为65.0%~88.2%。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波尔山羊繁殖力,应用两种处理方法对波尔山羊进行了同期发情及超数排卵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方法(PG-FSH法与CIDR-FSH法)对波尔山羊的同期发情率无显著差异(P>0.05),波尔山羊同期发情率达到92.5%;CIDR-FSH法处理的供体卵巢上的平均黄体数及平均采卵数均显著高于(P<0.05)PG-FSH法,而两者的平均获胚数与平均可用胚数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CIDR-FSH法对波尔山羊的超排处理效果要优于PG-FSH法。试验还表明,移胚数量对受体妊娠率无显著影响(P>0.05),而对受体产羔率有极显著(P<0.01)的影响。移植双胚可以提高受体的产羔率。  相似文献   

9.
湖羊同期发情与杜泊绵羊人工授精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设计了5种不同的同期发情方法对300只湖羊进行处理,对湖羊同期发情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采用杜泊绵羊鲜精人工授精技术对同期发情羊群进行集中杂交配种,对不同处理羊群的同期发情率、人工授精受胎率进行了统计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括了同期发情的意义、机理,并对国内外绵羊同期发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现代集约化养羊同期发情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掌握舍饲养殖条件下陕西省羊梭菌病的流行和发病情况,采用实地调查和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对陕北、关中、陕南等地区32 181 400只羊进行羊梭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羊梭菌病发病率为0.015%~5.235%,病死率为16.970%~42.412%,陕南和关中地区发病率较高,陕北地区呈下降趋势,该病主要发生于3月-5月,羔羊和幼龄羊较易感,注射疫苗能较好地预防该病的发生,病羊的病死率与发病地区、时间、是否注射疫苗都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我省多数地区流行着一种以腰部和后肢麻痹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一般称腰麻病。据调查山羊感染率为2-8%。全省有山羊约500万,估计每年发病的山羊在十万头以上。绝大部份的患羊多做淘汰处理,否则常以死亡告终(能康复者仅约20%)。加以种羊患病后失去配种能力。所以此病成为山羊生长与发展的重大障碍。初步认为, 致病的原因是牛腹腔丝虫的童虫寄生在山羊脑脊髓所引起的。我们在元江检查了一万只以上的吸血蝇, 发现吸血蝇体内有指状腹腔丝虫的微丝幼虫, 这在我国是首次发现。试验证明左咪哇治疗本病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3.
B超监测母羊妊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B超在母羊早期妊娠诊断、母羊怀胎数判定、母羊妊娠日龄预测、胎儿发育监测和胎儿性别鉴定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超声断层扫描是目前最迅速、最安全、最直观、最有效的母羊妊娠监测手段;对腹壁探查和直肠探查结果进行的对比和总结认为,配种后50~100d是通过腹壁探查进行母羊妊娠诊断的最佳时期,配种后30~30d是通过直肠探查诊断母羊妊娠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与实验室矿物元素分析,对甘肃省阿克赛县海子地区羊“食毛症”进行了病因学研究,并进行了初步治疗试验。结果表明,海子地区羊“食毛症”是以硫元素缺乏为主引起的地方性营养代谢病;用含硫药物补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规模化羊场舍饲条件下,对9个品系的绵羊、山羊的饲养繁育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全舍饲条件下饲养管理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夏洛来羊在所研究品种中初生重最大达(456±030)kg;3月龄体重达(2234±125)kg;从初生到3月龄的生长速度,无角陶赛特表现最快。研究组中山羊出生重最重的是安哥拉山羊,为(237±025)kg;对胸围、臀围等体尺进行的测量表明,其中夏洛来为最大,中卫山羊在山羊组中最大;血红蛋白的常规指标测定结果为,蒙古羊和中卫山羊基本表现正常,其他品种则表现较低,白细胞数量在所有品种中表现正常;采食行为中采食时间夏洛来、无角陶塞特、萨福克羊较其他品种短而反刍时间则较长;性成熟时间山羊晚于绵羊,舍饲绵羊、山羊在生产质量方面明显优于放牧羊。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利用提高绵羊双羔新技术,在深入研究黑山羊生殖生理特点的基础上,从1990年起,我们与新疆八一农学院合作研制黑山羊双羔素及其应用技术。经3年的研制及应用推广试验,研究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提高黑山羊产羔率及羔羊品质的技术措施。该技术能使黑山羊的产羔率由自然的104.2%提高到129.2%(P<0.01),羔羊初生体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0.39 kg(单羔)和0.38 kg(双羔)。此技术简便易行,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适用性强,无任何副作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湖羊和川中黑山羊在华南地区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山羊和绵羊引进品种在华南地区适应性问题。【方法】以外省引进的湖羊及川中黑山羊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湖羊和川中黑山羊生长、繁殖性能的变化,及与环境温湿度的关系。【结果】湖羊和川中黑山羊在引种到华南地区的1年内,其部分生长、繁殖性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湖羊的产羔率与环境温度、湿度显著相关(P0.05),湖羊和川中黑山羊的羔羊死亡率与温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从外省引进的湖羊及川中黑山羊在华南地区饲养,短期内会出现一定的适应性问题,湖羊母羊的繁殖率容易受到高温高湿天气的影响,而川中黑山羊羔羊的当月死亡率在华南地区的冬季会明显上升,因此在管理上要注意湖羊夏季防暑及川中黑山羊的冬季羔羊保温。  相似文献   

18.
利用NCBI中GenBank里查询到已登录的人、猪、牛和山羊的NanogmRNA序列,通过多重同源比较,获得高度保守区域序列,设计了同源引物,并首次对绵羊Nanog部分编码序列进行了分子克隆。经过PCR扩增,获得绵羊Nanog基因第二外显子168 bp(GenBank Accession:EF436277)、第四外显子124 bp(GenBank Acces-sion:EF596905)和第二外显子至第四外显子498 bp(GenBank Accession:EU016097)三个序列片段。经测序,三个序列已登录GenBank。绵羊Nanog第二显子168 bp与山羊相应序列相似性最高达97%,与人相应序列相似性最低达84%;绵羊Nanog第四显子124 bp与山羊相应序列相似性最高达100%,与人相应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低达73%;经判断,绵羊Nanog第二外显子至第四外显子498 bp序列片段应该是一段假基因序列,与山羊mRNA相应序列相似性最高达98%,与人mRNA相应序列相似性最低达83%。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绵羊Nanog基因表达谱提供了序列信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777844头家畜(绵羊、山羊、牛、马、骡和骆驼)的调查,共检出肿瘤76例,分属25种肿瘤:山羊鼻腔腺瘤、绵羊肺腺瘤,绵羊乳腺瘤、牛肝细胞腺瘤、绵羊和牛的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绵羊和马的肾腺癌、牛腺癌、绵羊肾上腺皮质癌、牛纤维瘤、牛韧带状瘤、牛间皮瘤、牛和绵羊的海绵状血管瘤、绵羊淋巴管瘤、骆驼骨软骨瘤、骡纤维肉瘤、绵羊肉瘤、绵羊和牛的横纹肌肉瘤、牛软骨肉瘤、绵羊淋巴肉瘤、牛神经鞘瘤、马脑膜瘤、绵羊卵巢睾丸母细胞瘤、牛癌肉瘤、马和绵羊的恶性黑色素瘤。调查表明牛的肿瘤检出率比羊的肿瘤检出率高,山羊鼻腔腺瘤呈地方性流行,绵羊肺腺瘤分布有一定的区域,其余肿瘤均为散发。文中对各种肿瘤的形态结构均作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在福建省大洋人工草地上粗放放牧的四川麻羊和罗姆尼羊的血清(液)和被毛的 Co,Mn,Cu,Mo,Zn,Sc,Fe,Ca,P,Mg,K,Na 元素的含量。结果发现,血清中 Co,se,Mg,Na的含量和被毛中 Co,Mn,Fe,Ca,Mg,Na 的含量比正常羊的含量低,血清和被毛中其他元素的含量在正常值范周内。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福建山区生态环境中放牧羊群应补饲复合矿物盐添加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