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保健》2008,(7):21-21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广西玉林市曾是布病的老疫区。玉林市在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兽医技术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经过采取“加强监测、强制免疫、强化检疫、消毒灭原、扑杀病畜、推广人工授精配种技术”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布鲁氏菌病实验室诊断技术及其适用性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严重阻碍我国养牛业的健康发展,控制乃至根除布病是世界范围内各布病负担国的共识。本文就各种布鲁氏菌病实验室诊断技术及其在布病净化程序中的适用性加以客观评述,谨供布病防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在引起布病的所有布鲁氏菌中,对人和家畜威胁最大的是羊种布鲁氏菌.近年来我国针对布病防控颁布了《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年)》等相关文件,但布病尤其是羊布病的发生率仍然处于上升趋势.论文主要介绍国内常用的羊布病的防控方法和策略,并结合国外成...  相似文献   

4.
陈国忠 《当代畜牧》2013,(26):21-22
我们通常所说的奶牛"两病"是指奶牛的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奶牛"两病"是影响牲畜生产、畜产品安全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两种人畜共患病,做好"两病"防控工作,事关畜牧业发展、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1奶牛布病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布鲁氏菌既感染人又感染家畜,家畜中牛、羊比较多见。奶牛布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当地奶畜(牛、羊)的饲养情况、牛羊布病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人间布病感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梳理出牛羊布病防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控布病的技术措施和意见建议,对做好畜间布病防控和确保公共卫生安全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布鲁氏菌病(又称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做好畜间布病防控,对公共卫生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的、急性或慢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肃南县是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二类区,为分析县内局部地方畜间布病反弹的原因,县乡两级畜牧兽医部门专题开展了畜间布鲁氏菌病疫源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初步摸清了布鲁氏菌病反弹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开展好畜间布病防控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养羊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饲养辽宁绒山羊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圈养技术日趋成熟,饲养辽宁绒山羊的养殖户不断增加,但养殖户大多为农民出身,缺乏动物疫病的防疫知识和个人卫生防护意识。随着绒山羊饲养量增加,调运更加频繁,本地区羊布病的发病率和人感染率有所提高,因此加强布病防控意义重大。1布鲁氏菌病概况布鲁氏菌病,也称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常见传染病,我国将其  相似文献   

8.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人和牛、羊、猪等动物共患的传染病,对畜牧业持续发展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将布鲁氏菌病列为优先防治的动物疫病,湖南省长沙市积极鼓励和引导养殖场户开展动物布病净化,建设布病非免疫无疫小区,探索动物布病区域化管理.文...  相似文献   

9.
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当前我国畜间和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生疫情情况比较复杂。为了全面控制布鲁氏菌病疫情的回升势头,近期农业部和卫生部联合组织了一次对东北和华北地区布病疫情情况的摸底调查。结果表明,布病疫情形势严峻,人间布病病例持续增加,畜间疫源依然存在,防控布鲁氏菌病任务很重。  相似文献   

10.
正布鲁氏菌病俗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为每年重点防控的动物疫病之一。随着政府部门对布病防控知识的宣传,人们对布病的了解日益深刻,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人感染布病的病例和牛羊布病阳性病例每年均有发生,如何做好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已经成为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乃至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内容。1做好动物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工作1.1做好检测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是我国乙类传染病。该病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严重危及人民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目前该病在国内流行态势严重,防控刻不容缓。1布鲁氏菌病流行态势(1)布鲁氏菌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尤其是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我国布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不但是牛羊饲养大省(市、自治区)的防控效果仍然较差,同时也造成了人间布病疫情的快速增加。布病  相似文献   

12.
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羊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以生殖系统为主的多器官损伤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对羊布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归纳,同时提出了坚持自繁自养、加强疫苗免疫预防,定期开展布病全群检测等措施,从而有效防控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和掌握永定区规模羊场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分析布鲁氏菌病传播的风险因素,科学有序开展布鲁氏菌病防控,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采样监测的方式对随机抽取37户养殖规模在30只以上的养羊场(户)进行布鲁氏菌病流行和防控情况调查。结果显示:37个30只以上规模羊养殖场中采集的740份血清样品全部为阴性,养殖场(户)对布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2.7%,对湖南布病免疫政策知晓率为32%,日常工作中使用防护用具的为27%。调查结果表明,永定区布病流行风险较低,但布病防控知识覆盖率较低,日常防护措施薄弱,存在布病感染潜在风险。建议加强布病防控知识宣传,强化调运监管,加强布病监测,严密防范布鲁氏菌病传入和流行。  相似文献   

14.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人感染羊布病比较常见,为了确保人畜安全,宜昌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羊布病净化示范区建设,羊布鲁氏菌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人畜共患疾病之一,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属(Brucella)的细菌感染机体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病,严重危害到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由于布鲁氏菌病的根除是一项昂贵、耗时且劳动密集型的工程,这些战略和措施在资源有限的国家难以有效实施,目前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实现了动物布鲁氏菌病的消除,而在发展中国家,布鲁氏菌病的感染及防控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现对布病的生理特征、在陕西地区的流行情况及对家畜的危害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旨在更进一步提高布病的防控意识,更有效科学的进行布病防控。  相似文献   

16.
布鲁氏菌病的防制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Brucella)引起的以家畜为传染源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凡是有家畜的地方几乎都有布鲁氏菌病存在。布病对人、畜都有很大的损害,人患布病后,久治不愈可使劳动能力减弱或丧失;畜患布病后会严重影响人类对动物蛋白、奶、肉以及皮毛的需求对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由患布病的家畜传染给人类,其中羊、牛、猪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羊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动物患布病后主要表现为流产,流产物(胚胎)含有大量细菌,人和其它动物接触胚胎后极易感染布病。  相似文献   

18.
布鲁氏菌病是有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简称海南州)历史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发生早、流行重,给人类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几十年来,海南州积极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布病防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9.
<正>为全面掌握青海省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对全省部分地区开展布病现场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本省牛、羊的空怀率分别为9.49%、3.56%,流产率分别为0.66%、0.85%,牛、羊布病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23%、0.06%。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传染性人兽共患病,也是公认的危害最为严重的人兽共患病之一。近几年,本省布病  相似文献   

20.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对我国畜牧业生产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科学准确诊断是布鲁氏菌病防控的重要技术依据,然而布鲁氏菌病的检测和确诊一直以来都并非易事,常常需要通过多种检测结果的综合分析,因此发展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布鲁氏菌的检测技术十分重要。总结并分析了近年来布鲁氏菌检测技术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结合国家动物布鲁氏菌病参考实验室工作经验,对各类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动物布病诊断技术的选择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动物布鲁氏菌诊断技术的研究提供方向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