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水牛盱眙病病肝和淋巴结提纯病毒抗原,用双层间接ELISA和免疫扩散(ID)检测盱眙病抗体,结果在29头病牛血清中ID阳性率为8%,ELISA阳性率为93.1%;54头疫区牛血清中,ID阳性率为1.9%,ELISA阳性率为11.1%;非疫牛则两法均为阴性。以淋巴细胞免疫吸附试验证实病牛淋巴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有病毒抗原。以病水牛血清和健康水牛对比作免疫电泳,发现病牛血清中缺少IgM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陆良、曲靖、师宗、马龙等县发生水牛恶性卡他热。定病性的依据是: 1.病牛主要临床表现:高热稽留,双眼角膜混浊,口、鼻粘膜发炎糜烂。只有水牛发病。病牛都有与绵羊接触史。死亡率92%以上。 2.以病牛全血500毫升静脉接种试验牛3头,其中2头发病典型。 3.病牛病理组织学变化与文献记载的变化相似。 4.病牛白细胞兔体继代可出现定型热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牛型提纯结核菌素(PPD)检测阳性牛与剖检肺脏病变不吻合的真实原因,综合运用皮内变态反应(SIT)、比较变态反应(SICCT)、IFN-γ试验,以及牛型PPD点眼反应、ELISA抗体检测等5种免疫学方法,对我国西部5个奶牛场进行牛结核病综合诊断,然后对锁定的后期感染牛进行扑杀、剖检,采集病料进行病理学和病原学诊断。结果显示:用5种方法综合检测确诊的95头后期感染牛中,有84头(88.42%)剖检可见明显结核病变,其中12头(14.29%)的病变发生在肺和肺门淋巴结,72头(85.71%)的病变发生在肝、脾、肠系膜淋巴结等肺外组织器官;95头后期感染牛中,有54头病料培养阳性;阳性菌经Xpert MTB/RIF和Enigma鉴定,均为牛分枝杆菌。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牛结核病存在肺结核和肺外结核两种,因而增加了牛结核病的诊治难度;牛结核病确诊仅靠单一检测方法十分困难,需运用多种免疫学方法进行综合诊断;该结果可以解释目前出现的检测阳性与肺部剖检病变结果不一致的困惑。  相似文献   

4.
清代名医吴鞠通说 :“医者不知死 ,焉能求生”。所以临床医生知道生死才能更好的预知病情的发展、预后。掌握治疗的时机 ,减少对家畜治疗引起的纠纷。民间兽医中流传着很多对牛生死危急判断的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很有用。1 看形态 形如醉狗牛危急 ,步态不稳 ,控制失调。多发生在牛病后期 ,脱水后期 ,中暑、脑炎等 ,多预后不良。头低耳搭病不起。病牛头低于肩部 ,两耳下落 ,重症头贴地 ,扭耳无一点反映。在危急症后期都表现这一症状。呆立不动病已真。病牛呆呆站立 ,牵拉不动 ,形如木马 ,如昏睡状。卧地游泳死转归。病牛侧卧地 ,四肢游泳划…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7,(12):2402-2407
验证牛结核菌素阳性反应牛的结核病变及其病变的组织分布及病变特征,追踪感染源及传播途径,为奶牛场结核检疫净化提供技术支持。在新疆某规模化奶牛场应用牛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SIT)、IFN-γ试验、PPD点眼反应、ELISA抗体检测4种方法联合检疫,综合判定感染牛23头,全部扑杀并进行系统剖检,采集病料,进行病理组织学和细菌学诊断。剖检结果表明,23头牛中14头牛在肝、脾、淋巴结等肺外组织器官发现眼观结核病变而未见肺脏结核病变,仅有2头发现肺脏及肺门淋巴结病变,7头牛在全身组织器官未能发现眼观结核病变;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剖检的23头牛均呈现早、中、后期典型结核结节病变,11头牛的病料分离培养到牛分枝杆菌。该奶牛场结核主要表现为肺外结核,经典肺结核较少,这可能是该奶牛场在以往扑杀的阳性牛中很少发现肺脏结核病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主要引起贫血、黄疸、发热为特征。本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经常引起牛、猪、羊等动物单发或群发病。牛梨形虫病是由巴贝斯焦虫和泰勒焦虫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及淋巴结、肝、脾、肺等组织器官内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临床上又称焦虫病或血孢子虫病。蜱为中间宿主。病牛以稽留热、贫血、黄疸为特征。本文对2015年8月一例黄牛附红细胞体与梨形虫混  相似文献   

7.
<正> 一、发病情况 1981年12月至1982年4月间,我县滨湖地带的三角、九合、吴城、江益、立新、马口等乡的水牛发生一种以厩舍流行方式的腹泻。据统计,发病水牛697头,死亡184头。我们诊治的49头病牛中,壮年牛41头,9—12月龄小牛6头,犊牛和老年牛未见发  相似文献   

8.
铜缺乏对奶牛红细胞及组织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铜缺乏对奶牛红细胞及组织细胞膜ATP活性的影响,在调查铜缺乏奶牛水土食物链微量元素状态的基础上,首次测度了病区6头发病犊奶牛(Ⅱ组)及该地区20头同年生临床健康奶牛(IH组,血清铜低于0.56mg/kg)红细胞膜Na^ -K^ -ATP酶、Ca^2 -ATP酶及Mg^2 -ATP酶的活性,对20头IH组奶牛进行为期80d的补铜试验(含铜40mg/kg干饲料),以20头健区同年生健康奶犊牛作为对照(HH组,全血铜大于0.85mg/L)。同时测试了剖杀后6头病牛及健康牛组织细胞膜ATP酶的活性。结果表明:Ⅱ组奶牛红细胞膜ATP酶活性显著低于HH组及IH组。补铜后40d,IH组奶牛红细胞膜Na^ -K^ -ATP酶均显著升高,病牛肝、脾、肾、大脑、小脑、淋巴结等组织细胞膜Na^ -K^ -ATP酶、Ca^2 -ATP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铜缺乏较为严重地影响了奶牛红细胞及组织膜ATP酶的活性,抑制了这些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9.
暴发性水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生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峡江县于2002年9~11月,先后在巴邱、仁和、戈坪等8个乡镇发生暴发性水牛巴氏杆菌病疫情,病牛以呼吸困难、死亡率高为特征,2个多月共发生病牛486头,死亡102头,死亡率21%,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占全县存栏牛的1.3%和0.3%。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诊断为牛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0.
诏安县是沿海农业县,以种植水稻为主,牛多用于耕地。每到冬春季节,常发生牛“烂蹄病”(有的俗称“肿脚病”),引起牛残废和死亡,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11月至2002年4月,全县共发现病牛17例,其中水牛14例,黄牛3例,死亡2头,残废淘汰1头。山区发现病牛9头。笔者在诊治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是在1983年研制成功牛贝诺孢子虫抗原及初步应用于临床的基础上,进一步用-20℃条件下保存30个月的病牛皮肤制备牛贝诺孢子虫抗原,对应用微量间接血凝试验诊断牛贝诺孢子虫病进行了扩大复试。结果表明,15份健康牛血清全部为阴性;140头(份)带虫牛血清有133头(份)呈阳性反应,阳性符合率达95.0%;49头类症病牛血清,除1份肉孢子虫血清效价为1:40外,其余均为阴性;对疫区的496头被检牛,通过临床、组织学以及眼巩膜包囊等检查,检出阳性牛33头,检出率为6.65%,通过间接血凝试验检出阳性牛84头,检出率达16.94%,后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由此认为,间接血凝试验对牛贝诺孢子虫病有很高的检出率和特异性,可用于临床诊断和疫区普查。  相似文献   

12.
多年前 ,我国经友谊关从越南进口黄牛和水牛 ,平均每年进口 2 5 0 0头左右 ,检出锥虫病牛 172头 ,检出率 6 88%。连续 10多年的进口 ,共计检疫牛 2 85 0 0多头 ,检出患锥虫病牛195 4头 ,检出率 6 66%。广西凭祥检疫所是检出进口锥虫病牛最多的口岸。锥虫病又叫苏拉病 ,病原体是伊氏锥虫。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牛、马、骡、驴等家畜最易感染。传染途径是通过吸血昆虫 (虻、螫蝇 )的刺螫。根据国家兽医条例检疫规则规定锥虫属于国家检疫对象。为防止锥虫病牛进入我国 ,故对进口牛进行锥虫病检疫。1 临床检疫进口牛在卸车时观察牛下地时的动态 ,…  相似文献   

13.
选用34头无既往病史、9 ̄12月龄的未去势公水牛随机分为4组,采用二因子二水平4种处理,即:棉籽饼组、煮沸棉籽饼(煮饼)组、添加维生素A组和不添加VA组,对4组水牛进行了12周人工诱病和预防试验。对血清中游离棉酚、结合棉酚、VA的动态变化和组织中游离棉酚、结合棉酚含量及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24头试验牛中有16头发生临床尿石症,其中煮饼组发病12头,棉籽饼组发病4头;水牛血清及组织中  相似文献   

14.
应用直接免疫和聚丙烯酰胺电泳初纯法制成兔抗牛AFP血清,并先后对9例肝细胞癌病牛,9例肝其它肿瘤、26例肝病病牛和89例健康成年牛、胎牛、怀孕母牛、29例其它病牛作了对流免疫电泳和琼脂双向扩散的检测。结果表明:牛胚胎蛋白AFP有一定的专一性,其中以3-6月龄胎牛含量为最高,健康成年牛全部阴性,怀孕母牛除一例阳性外,即使将血清浓缩三倍也不能析出AFP;同种抗牛AFP血清可以检测牛肝细胞癌(阳性率为66.7%),其特异性显著高于异种抗血清;并发现肝细胞癌病牛血清中AFP含量的高低与肝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1976年以来,我地区绝大部分县不断发生一种新的耕牛传染病,病原尚未查明。一、发病情况1976年我地区首先在浦北县六万山的3个公社,30个大队,101个生产队发生牛喘气病,病牛(水牛)152头,死亡68头,死亡率44.7%;1977年我地区灵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报道了广东省某县磷肥厂附近一个公社大队的一群水牛的发病情况和诊断经过。通过对该牛群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和发病原因调查,并对该牛群的75头牛进行了临床检查,对其中二头进行了病理剖检,取回病牛的牙齿、血液,连同所在地的牧地草和工厂废水进行了化学分析,确诊该水牛群为慢性氟中毒。1.剖检所见:两头牛的肺门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可见多量均匀点的黑色沉积物。一头在肋骨上部靠近背最长肌处有骨质增生,并呈骨瘤状,该处骨质疏松。2.临床症状:病牛普遍营养情况不良,耕作能力下降。口腔检查,齿面圆滑、畸型、磨灭不整,牙齿珐琅质呈黄褐色斑纹,齿龈部附着黑色块状物。牛群中可见有不同程度的跛行,严重的可见张口流涎,或呈癫痫样发作。3.实验室化学分析结果:病牛齿氟含量比正常平均值高4~5倍(2260ppm;正常平均值为418ppm)。病牛血清氟比正常平均值高7~8倍(0.90~1.26ppm;正常平均值为0.13~0.15ppm)。病牛牧区草含氟量比一般山草高3~6倍(大于6ppm;文献记载一般含量为1~2ppm)。病牛牧区池塘水含氟量为0.27~0.62ppm;一般自然水含氟量为0.2~0.5ppm。磷肥厂废水含氟量为4.75ppm;本院自来水含氟0.2ppm。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建立了 BA-BLISA 检测牛结核血清抗体的方法.以结核清净场604头牛血清,经 BA-ELISA 检测,阴性平均值 ()=0.18.以平均值 3倍标准差为临界值,检测了结核菌素(OT)变态反应阳性牛115头,BA-ELISA的阳性率为61.73%,比常规 ELISA 的阳性率(54.78%)提高6.95%.BA-ELISA 的敏感性是 ELISA 的4倍.对10头变反阳性、50头变反阴性牛的 BA-ELISA 检测结果,与病变及细菌学检查的阴、阳性符合率均为100%.对5种病牛血清(牛副结核、牛布氏杆菌病、牛腹泻粘膜病,牛白血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及3种分枝杆菌(草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的免疫血清检测结果证明,BA-ELISA 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所建立的 BA-ELISA 是检测牛结核血清抗体的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蒋明 《中国兽医杂志》1991,17(11):27-29
恶性卡他热是牛与绵羊同舍或共牧而感染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散发。盱眙水牛病因首先发于江苏省盱胎县,暂定名为“盱眙水牛病”,是水牛与山羊长期接触而感染后发生的一种急性、发热、败血性传染病,特征是病牛发生持续高热,颌下和颈部水肿,淋巴结肿大。多为散发,主要侵害青、壮年水牛,本病已由江苏省盱眙水牛病工作组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现将我场发病情况及防治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直接用贝氏贝诺孢子虫病牛皮肤制备诊断抗原,并用所制抗原通过微量间接血凝法(间接血凝)对吉林、内蒙、河北以及黑龙江等省(区)1086头(份)牛血清进行诊断研究的结果。 所制抗原为蛋白类抗原,其蛋白含量为1.26~1.48毫克/毫升。间接血凝试验表明,207头(份)带虫牛血清检出阳性反应牛196头(份),阳性符合率为94.68%,血凝效价达1∶40~5120;56头健康牛血清均为阴性反应;67头类症病牛血清除2头肉孢子虫牛血清血凝效价为1∶40外,其余均为阴性;3头人工感染牛(18份血清)最早于接种后10天出现阳性反应,比眼巩膜出现虫体包囊早40~50天;来自上述疫区的738头被检牛,通过临床、组织学以及眼巩膜包囊等检查,检出带虫病牛55头(7.45%),而间接血凝法检出阳性牛150头(20.33%),两者相差非常显著。血清学诊断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地区发生的牛“厚皮病”就是牛贝诺孢子虫病。  相似文献   

20.
用国产拟除虫菊酯类药物——氰戊菊酯治疗水牛?病和驱杀山羊蜱.试险结果:以500ppm和1000ppm浓度水溶液,间隔一周,二次喷洒牛体分别治疗水牛痒螨病43头和12头,疗效均为100%,症状好转明显:以1000ppm浓度治疗疥螨病水牛9头.症状好转较明显,疗效为77.78%;上述64头水牛体表的虱,用药后均被杀死.以200ppm浓度水溶液喷洒羊体,对130头山羊体表的二棘血蚺和镰形扇头蜱的驱杀率为90.5~98.21%,平均94.09%.整个试验期间无一牛羊发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