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探讨参藻混养生态系统中孔石莼Ulva pertusar、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与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相互作用,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进行了10~6、10~5 cells/mL两种浓度的蛋白核小球藻与孔石莼及刺参不换水混养的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孔石莼和小球藻能有效地吸收养殖水体中的氮磷;10~6cells/mL浓度的小球藻在与孔石莼、刺参混养时对孔石莼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10~5 cells/mL浓度的小球藻对孔石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小球藻浓度为10~5 cells/mL的混养组在水质、刺参生长方面与孔石莼混养组相近,且能较好地抑制孔石莼过快生长。  相似文献   

2.
为探寻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饲料中品质优、资源广、价格廉的海泥替代物,用扇贝土和混合一定比例螺旋藻(1∶9)的黄土分别替代海泥,并搭配海带投喂平均体质量为0.35 g的刺参幼参,试验设海泥组、扇贝土组、黄土组,每组设3个重复,在室内水族玻璃缸中进行试验,每个缸中放80头幼参,饲养时间为56 d,养殖试验结束后,分别测定各组刺参的生长、消化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表明:扇贝土组和黄土组刺参的成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等均高于海泥组,而饲料系数略低于海泥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黄土组脏壁比、比肠重显著低于扇贝土组和海泥组(P0.05);扇贝土组刺参肠道中淀粉酶活力显著高于黄土组(P0.05),但两组与海泥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扇贝土组刺参体腔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显著高于黄土组(P0.05),且两组显著高于海泥组(P0.05);扇贝土组和黄土组刺参体腔液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高于海泥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扇贝土和混合螺旋藻的黄土均可作为新资源完全替代海泥饲料,且以扇贝土最优。  相似文献   

3.
基于1989—2018年美国冰雪中心海冰密集度数据,分析近30年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及附近海域海冰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部海冰属于1年冰,海冰密集度于2月达到最低,8月达到最高,历史上强厄尔尼诺年份与该区域海冰密集度较低的年份存在明显对应关系。对30年冰情线性拟合得到年际变化趋势,海峡内结冰月份普遍延迟,年结冰月数以减少为主。3个代表站点的海冰密集度分析结果显示,海峡内A站点海冰变化与海峡口外北部海域B站点的相关性较强,与海峡口外南部靠近威德尔海区域C站点的相关性弱。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可用于预测和分析海冰密集度的时序变化,尤其是适合海冰密集度相对较低的时序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推动广西海参产业发展,综述了广西海参资源和养殖现状,分析了广西海参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广西海参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建议。广西海参养殖业存在养殖规模小、养殖技术水平低、设施化水平低、养殖品种单一、种质资源良莠不齐等问题。建议通过挖掘本地优势种质资源,建立育苗基地;合理规划布局,改善基础设施;开展海参繁养技术研究,提高海参育苗和养殖技术等措施推动广西海参产业健康发展,为广西海洋渔业经济做贡献。  相似文献   

5.
海参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被人们视为海珍奇品。随着市场需求的迅速增加,海参价格不断上涨,导致海参自然资源量急剧减少,袁海参养殖成为了海水养殖的新兴支柱产业,热带海参的养殖研究将是今后海水养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我国,最主要的海参养殖品种为刺参。主要对热带海参繁育及增养殖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热带海参种苗繁育、养殖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海变地"海域使用权的性质、权能及公法难题,分析了海域使用权变换登记的类型、效力及要件:《海域使用管理法》和《物权法》明确了海域使用权是一项物权,把海域变成土地并在其上开展建设活动,是"海变地"海域使用权的前后相继、不可分割的两项权能;新出台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规定,海域使用权和林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都将登记在不动产登记簿上,海域使用权和土地使用权都将由国土部门统一登记。  相似文献   

7.
刺参密度对鲍参混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用水泥池笼养成鲍模式进行鲍参混养生产试验。固定幼鲍放养密度,分设5个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混养密度组。起始幼鲍放养密度为每层40粒,各组每层分别混养刺参0(对照)、1、3、5和7头。度夏后疏苗续养,幼鲍放养密度为25粒·层-1。各组刺参数量顺其自然存活数不变。经度夏历时510d出池检数。经统计分析,鲍参混养度夏阶段,鲍和刺参的成活率、规格与混养刺参密度之间的相关性都不显著(双侧,P>0.05)。本次鲍参混养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混养刺参密度每层2~3头为宜。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5年6月对西瑁洲岛海域环境监测的结果,用单项水质参数法、水体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对西瑁洲岛海域水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所监测站位中单项水质参数所变化范围为0.11~0.99,有机体评价因子均小于0,海域水质富营养化E测定值变化范围为0.006~0.027,说明西瑁洲岛海域水质良好。本次调查结果与2010年进行比较,无机氮、油类和锌的含量略有增加,但仍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他测项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表明自2010年以来,西瑁洲岛海域的水质环境质量一直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浙江路桥附近海域春秋季渔业资源。[方法]基于2016年11月路桥附近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路桥附近海域鱼类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因素对鱼类分布的影响。[结果]春季渔业资源生物共4类35种。调查海域的渔业资源重量和尾数密度最大种类分别为鱼类和虾类。调查海域优势种均为东海沿岸常见种类。调查海域渔业资源生物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和均匀度分布水平偏低。[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浙江路桥附近海域的生态监测、评价提供依据,也为该海域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海参渔业现状进行了介绍,阐明了过度开发海参资源是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海参资源进行保护势在必行。另外,还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海参养殖及日本的海参增殖的放流情况进行介绍,认为进行海参增养殖是保持海参自然资源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10年8月厦门湾海水水质监测资料,阐述氮磷营养盐的变化趋势及其相互关系,并探讨厦门湾海域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厦门湾表层COD、DIN和 PO4-P分布趋势大致从厦门西海域、马銮湾和九龙江口向湾外递减;相关性分析说明调查海域COD、DIN和PO4-P主要来源是厦门湾沿岸陆源排放和九龙江河流营养盐的输入;COD、PO4-P与N H4-N的来源可能相同,有着相似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而NO3-N可能主要来源于九龙江。厦门湾的N/P值变化范围为2.26~117.30,其中九龙江口、东南部海域和大嶝海域的大部分地区的 N/P均大于16,从N/P值来看,营养盐结构为磷限制。而西海域北部、同安湾和马銮湾则属于氮限制海域。厦门湾海域富营养化指数(E )范围为0.013~118.168,马銮湾、西海域北部和高集海堤附近海域的富营养化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AVHRR资料和Quick-SCAT资料分析了我国东部海域特殊的海气相互作用特点,并对我国东部黑潮海域的海表风速和海表温度时间分布特征和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部海域黑潮海区海表温度与海表风速之间存在特殊的正相关关系,黑潮海域海表温度与海表风速的冷暖分布均呈现一一对应关系,即大风速区位于暖脊上,而小风速区出现在冷槽上空。这种正相关关系是影响我国东部海域海气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且这种正相关关系随着季节和年份的不同有所变化,在冬、春季节表现最为明显,且春季强于冬季。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沙棘果汁添加量、蔗糖添加量、菌种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沙棘酸奶品质的影响,为开发凝固型沙棘酸奶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通过单因素预试验,研究沙棘果汁添加量、蔗糖添加量、菌种接种量和发酵时间的合理取值范围;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沙棘酸奶的最佳工艺配方组合;固定蔗糖添加量为10;、菌种接种量为4;和发酵时间为4 h,研究不同沙棘果汁添加量对酸奶中VC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果汁添加量10;、蔗糖添加量10;、菌种接种量4;、发酵时间4 h的沙棘酸奶风味突出、酸甜爽口、色泽诱人、组织状态良好,是制作凝固型沙棘酸奶最为理想的工艺配方组合;沙棘酸奶中VC含量是普通原味酸奶的2.3~4.8倍并与果汁添加量呈正相关关系,符合函数y=-59.048 x2+30.623 x+1.0074(R2=0.991);蛋白质含量与果汁添加量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沙棘酸奶具有典型的沙棘果香风味,制作沙棘酸奶的最佳工艺配方为果汁添加量10;、蔗糖添加量10;、菌种接种量4;、发酵时间4 h,其VC含量为3.67 mg/100 g、蛋白质含量为2.91;,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选用大型海藻——孔石莼Ulvapertusa和赤潮微藻——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akashiwo为试验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藻体、培养液滤液和胞内物质对生长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孔石莼和赤潮异弯藻二者之间存在克生效应,孔石莼培养液滤液和胞内物质对赤潮异弯藻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而赤潮异弯藻培养液滤液和胞内物质对孔石莼生长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O.01)。可以推测:孔石莼可能是通过分泌次生物质来抑制赤潮异弯藻的生长,而赤潮异弯藻可能是通过细胞的直接接触和分泌次生物质完成对孔石莼生长的抑制,其抑制物均存在于藻体和培养液中。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木聚糖酶添加量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长、体成分、消化酶和体腔液酶活力的影响,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0、0.03%、0.06%、0.09%、0.12%和0.24%)的木聚糖酶制成6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试验设6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体质量为(7.73±0.09)g的幼参50头,分别用6种饲料进行投喂,共进行56 d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显著提高了幼参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且0.09%木聚糖酶添加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添加组增重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木聚糖酶添加组幼参体壁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6%~0.24%木聚糖酶添加组幼参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6%~0.12%木聚糖酶添加组肠道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24%添加组淀粉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幼参体腔液中溶菌酶、过氧化氢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均随木聚糖酶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0.06%~0.12%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可显著提高刺参生长、体成分、消化酶和体腔液酶活力,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折线回归分析得出,对平均体质量为(7.73±0.09)g的刺参,其饲料中木聚糖酶最适添加量为900 mg/kg。  相似文献   

16.
沙棘叶粉对AA肉鸡生产性能和钙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测沙棘叶粉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对爱拔益加(AA)肉鸡生产性能和钙代谢的作用效果,试验选择健康的1日龄AA肉仔鸡公雏240只.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基础饲粮+0.25%沙棘叶粉组、基础饲粮+0.5%沙棘叶粉组、基础饲粮+1%沙棘叶粉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饲养试验共...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水质调控方式对海参养殖池塘(以下简称参池)底泥异养菌和弧菌数量的影响,该研究选择了三3类参池,分别是自然纳潮管理方式下的海参养殖池塘(以下简称自然池塘),配备微孔曝气增氧机的海参养殖池塘(以下简称微孔曝气池塘)和配备养水机设备的海参养殖池塘(以下简称养水机池塘),对参池底泥中异养菌和弧菌数量的周年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各参池中底泥异养菌数量分别为:自然池塘94400~377625 cfu/g,微孔曝气池塘62633~247309 cfu/g,养水机池塘115037~273071 cfu/g,其中自然池塘1月最高,3月最低;微孔曝气池塘5月最高,6月最低;养水机池塘4月最高,8月最低。各参池中底泥弧菌数量分别为自然池塘0~3291 cfu/g,微孔曝气池塘35~5412 cfu/g,养水机池塘0~3037 cfu/g,各参池均呈“春季高,冬季低”的变化特征。弧菌与异养菌数比值在4、5月份相对较高,在2月份较低。通过实验初步比较不同水质调控方式对参池底质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为改善参池底质及探究微生物的变化提供理论依据。3种水质调控方式对参池底泥异养菌和弧菌数量的比较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地区沙棘林地土壤的含磷量,对沙棘人工更新后代的生长有重大影响,高的土壤含磷量和低的pH值,对沙棘生长有促进作用;沙棘幼苗的生长与林地上沙棘林的年龄关系不大。因此在黄土高原地区培育沙棘人工林应重视施用磷肥。  相似文献   

19.
Lower Cretaceous bulk carbonate from deep sea sediments records sudden inputs of strontium resulting from the exposure of continental shelves. Strontium data from an interval spanning 7 million years in the Berriasian-Valanginian imply that global sea level fluctuated about 50 meters over time scales of 200,000 to 500,000 years, which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xon sea level curve. Oxygen isotope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growth of continental ice sheets caused these rapid sea level changes. If glaciation caused all the rapid sea level changes in the Cretaceous that are indicated by the Exxon curve, then an Antarctic ice sheet may have existed despite overall climatic warmth.  相似文献   

20.
林洁雯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5):57-59,78
以2013—2016年高分辨率航拍影像及现有海域管理资料为依据,运用RS、GIS和GPS技术,对广西海洋主体功能区划中各功能分区进行遥感核查,以掌握广西海域利用的实际情况,反馈海域管理过程中一些潜在问题,同时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准确可靠的海域资源利用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