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大举措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实效的根本途径。为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防灾科技学院对基于"点-线-面"形式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教师"点"设项目,学生"线"链小组,项目"面"辐大众,在此基础上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创新实践教育平台和实践教育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可有效提升项目的操作性和时效性,保持项目小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带动更多学生自主剖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我国多数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创新竞赛驱动的电子类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实践表明,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类创新竞赛不仅可以提高动手能力,将所学理论用于实践竞赛项目,而且所取得奖项还可以进一步推动创新兴趣及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理想,多形式地为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提供实践训练平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案例进行分析,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将来更多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平台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在分析农科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农科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提出了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积极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实施农科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强化农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等提高农科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要全力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山东农业大学机电学院通过构建以梯队导师制、普惠制、分级管理制、创新创业共建制、全方位支持机制为主体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切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而实施的实验项目,是国家教育部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而实施的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索如何通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培养创新人才,研究者在指导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过程中,从大学生实际出发,充分结合大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注重将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品质的培养紧密结合,将基本理论的学习与最新进展的探索紧密结合。通过指导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不仅使学生更深入理解了基本知识,还增强了学生创新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在创新工作中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  相似文献   

7.
农科实践教学中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农科大学生科研能力是农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创新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创新实践教学机制,是培养农科类大学生科研意识,提高农科类大学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缩短农科类大学毕业生从毕业到进入工作角色历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作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平台,对于提升本科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是一门新增的涉海专业。新时期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和转型升级对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以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例,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意义、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项目申请及项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我国高校的首要任务,其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本文主要针对机械类专业培养体系之中,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构建做出一些简单研究。探索如何将课堂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构建学生在实践之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0.
就大学生实践能力、主体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了以课程实践-专业实践-产业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对主体意识培养的意义及培养途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提出了建议,从评价体系方面提出保障和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1.
范桂枝  詹亚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815-8816,8819
以"基础-综合-系统-创新"基因工程教学改革体系为背景,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如下改革:1在"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问题导向式、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2在"综合性"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中,主要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3在"系统"教学中,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4在"创新"教学上,主要采用模拟训练法和实战训练法等教学方法。通过上述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食品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的基础学科,而食品化学实验课集综合性和技术性于一体,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科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在食品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改革中,笔者提出了以设计性实验教学方法为切入点的新的教学模式,探讨了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方法和内容,强调加大实验室开放的力度,并对改革的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结合目前国内外教育模式现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探究式教学法”在动物检疫专业、动物食品安全专业本科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索建立以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新模式。通过实施“探究式教学法”,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临床思维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公共卫生传染病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培养创业人才,在9个农科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并依次推进实验能力培养→生产实际认知→专业技能训练→创新精神培育→专业综合实践的“五阶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即通过实验课程化改革培养学生实验能力,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认识生产实际,通过专业技能训练提升学生专业技能,通过科研促进教学等改革塑造学生创新精神,通过增加毕业实习时间等改革提高毕业实习质量和缩短毕业生走向社会的“磨合期”。在5年实践中,提高了培养高素质创业人才的师资综合水平,形成了多项教学改革成果,培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毕业生的创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对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所做的一些探索和实践的效果.面对中国高等教育从“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通过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对高等院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合理设置实验项目,形成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规范基础操作技能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鼓励开设创新性实验,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从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手段及方法上,对《土壤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尝试,以使该课程的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工学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采用课题专题讨论和小论文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将土壤学基础知识运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旨在工学领域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学是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一个突破口。"概论"课教师要从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及课程建设方面,深刻认识到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需要结合新形势的要求,遵循相应的原则,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及合理的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制造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提出了一套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方法,具体包括:学生创新团队建立方法、学生创新设计活动指导方法和学生创新设计成果评价方法。以多足机器人为主题,通过对4个创新设计小组的指导实践,把培养方法和实际教学融为一体。以全国性学科竞赛为平台,对学生的创新设计成果进行了评价,同时验证本研究提出的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国家理科基地的重要建设任务.南京农大在实践中对国家理科(生物学)基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作了积极探索:一是构建“三层式结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思维创新能力;二是创建以研究性教学为主导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热情;三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并拓展其视野;四是构筑全方位的科研训练体系,搭建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20.
农业院校硕士生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学生评价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院校硕士生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的现存学生评价体系属于单纯“终结性评价”,死板乏味,缺失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也完全忽视了提升和评判学生的语言能力。建立农业院校硕士生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中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的主要原则是: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注重激发学生兴趣、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重视学生语言能力尤其是英语能力的提升与检测。我校硕士生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学生评价体系由“平时评价”、“课程作业”和“期末考试”组成,平时评价的考核方式为“平时作业”、“课堂小考”、“课堂提问”和“课堂演讲”,课程作业的考核方式为“综述写作”和“研究计划设计”,期末考试为全英语命题、闭卷考试。运用该评价体系的主要策略应为:将评价体系及其相应的考核方式预先告知学生、灵活选择、组合考核方式和将语言能力评价切实体现于所有考核方式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