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研究Toll样受体4(TLR4)的多态性与动物对相关病原的免疫力的相关性,试验选择北京黑猪、长白猪、野猪、杜洛克猪、大白猪、民猪6个中外猪种,利用PCR-SSCP和克隆测序方法对TLR4基因第3外显子1 824位点的G/A和3’UTR 208位点的T/C多态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1 824位点北京黑猪与野猪、民猪、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的基因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3’UTR 208位点基因型分布在猪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2.
Leptin基因对陆川猪和大白猪产仔数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leptin基因在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设计两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在陆川猪和大白猪群体中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发现了两个SNPs位点,并对其不同基因型个体PCR回收产物进行测序,同时对这两个SNPs位点与产仔数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SNPs位点分别是在第3 469碱基处发生了T→C突变和第3 714碱基处发生了T→G突变,这两个突变都是同义突变;T3714G SNP对陆川猪产仔数影响显著(P〈0.05),而对大白猪产仔数影响不显著(P〉0.05),T3 469C SNP对陆川猪和大白猪产仔数影响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为检测黑色素受体1(melanocortin receptor 1,MC1R)基因型在不同毛色猪种中的分布,研究该基因在猪毛色决定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试验使用PCR-SSCP和PCR-RFLP方法对军牧1号白猪、杜洛克猪、西藏小型猪和大白猪的MC1R基因型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长白猪、大白猪存在nt894insCC和G1197A突变;杜洛克猪存在G668C、C1318T和G1554A突变;西藏小型猪存在C1318T和G1554A突变,而在nt894insCC位点则表现出其他基因型。通过对4个猪种的MC1R基因型的检测,为研究MC1R基因对毛色的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猪ZP4基因的SNP在群体中的选择压及其与产仔数的关联性。收集大白猪、长白猪、长大二元猪3个群体共计328头母猪的产仔数记录,利用直接测序法克隆ZP4基因中的SNP位点,采用广义显性模型分析ZP4基因SNP与产仔数的关联性。采用lositan软件,Tajima′s D检验和Fu and Li′s D检验来检测ZP4的选择压。结果发现,ZP4中共检测到27个SNPs,关联分析表明A268T在3个猪群体中均与总产仔数显著关联(P0.05),A268T在长白猪和大白猪群体中与产活仔数显著关联(P0.05),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T2950C位点受到了正选择作用,虽然该位点突变与产仔数关联不显著,但是T2950C与A268T存在紧密连锁。关联分析和选择压力分析说明ZP4基因可以作为猪产仔数的候选标记。  相似文献   

5.
选取了106头莱芜猪核心群及部分后备猪,用PCR-RFLP的方法分别检测了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4(Acly-CoA synthetase long chain family 4,ACSL4)基因的SNP G2645A位点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基因的HinfⅠ及MspⅠ位点的多态性。结果显示,在ACSL4的SNP G2645A位点共检测到AG和GG 2种基因型,没有检测到AA基因型;G等位基因是优势等位基因;莱芜猪该位点呈高度多态。在H-FABP的HinfⅠ位点共检测到HH、Hh和hh 3种基因型,莱芜猪在该位点呈中度多态。莱芜猪在上述2个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经测序验证,莱芜猪H-FABP基因HinfⅠ位点的多态性是1 324位点T的插入、缺失所造成的。莱芜猪在H-FABP的MspⅠ位点没有多态性。在莱芜猪本品种选育中,可以顺序选择ACSL4G2645A位点GG基因型纯合个体和H-FABP HinfⅠ位点HH基因型纯合个体,提高莱芜猪IMF性状的均一性,将进一步促进莱芜猪种质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DNA混合池并利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对Nramp1基因内含子6的SNP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3个猪种在Nramp1基因内含子6中均有4个SNP位点,分别为C~(111)A、C~(225)T、G~(296)T和T~(297)G。基因频率估算结果表明,等位基因C、C、G和T分别是4个SNP位点的优势等位基因。本研究结果可为猪免疫疾病研究和抗病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寻找繁殖主效基因雌激素受体(ESR)α基因新多态性(SNP)位点,试验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RCR-SSCP)以及测序的方法检测了60头糯谷猪母猪ESRα基因外显子7和外显子8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外显子7中未发现多态性,外显子8中发现了2个新的多态性位点,在3’UTR区检测到1个多态性位点,分别是472位点的胸腺嘧啶(T)→胞嘌啶(C)突变,562位点的腺嘌呤(A)→鸟嘌呤(G)突变,623位点的T→C突变,A、B基因频率分别为0.816 7,0.183 3,初步推测这3个位点具有连锁效应。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基因作为猪抗病育种中一种分子标记的可能性,采用PCR-SSCP及测序方法对军牧1号白猪、杜洛克猪、约克夏猪3个品种共481头个体IFN-γ基因全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在猪IFN-γ基因的内含子1、内含子3、外显子4内各发现1个突变位点,分别为T825C、T2730C、G5301A。除在约克夏猪中没有检测到G5301A突变外,各遗传群体内T825C、T2730C、G5301A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各个突变位点基因型与部分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T825C位点3种基因型间IgG含量AB型显著高于AA型和BB型(0.01P0.05);T2730C位点IgM含量CC型显著高于CD型和DD型(0.01P0.05);G5301A位点IgG含量EE型显著高于EF型(0.01P0.05)。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康乐黄鸡Toll样受体4(TLR4)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相关性,试验选取260只万载康乐黄鸡,翅下静脉采血,全血提取DNA并检测血清中IL-2浓度,对TLR4基因第三外显子区域进行扩增并测序,检测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分析康乐黄鸡群体遗传变异情况以及SNP位点与血清中IL-2浓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所提取的基因组DNA完整,目的基因大小为517 bp,在线比对结果相似度达到了98%,可确定该目的基因为预计的基因片段,并且在TLR4基因的第三外显子处检测到SNP位点(C180T),CC和C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该突变位点对康乐黄鸡血清中IL-2浓度有显著影响。说明可将C180T位点作为影响康乐黄鸡免疫指标IL-2的候选SNP位点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TLR4不同SNPs位点对TLR4蛋白结构的影响及其在不同鸡种中的遗传变异,采用直接测序法发掘TLR4基因外显子中的SNPs,分析每个SNP位点对TL尺4蛋白结构的影响,并检测对蛋白结构影响较大的两位点在不同鸡种中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7个鸡群中共发现了17个SNPs;C77T和G247A位点对TLR4蛋白功能影响较大;C77T位点在汶上芦花鸡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在其它4个地方鸡种和2个商业品种都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其多态信息含量在寿光鸡最高;G247A位点在5个地方鸡种中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而在两个商业品种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其多态信息含量在寿光鸡最低。本研究表明,TLR4基因C77T和G247A位点在7个鸡群中具有不同程度的遗传多样性,推测与该基因的功能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杜洛克猪、大白猪、长白猪、山西白猪、山西黑猪和马身猪6个品种共416头个体的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lpastatin,CAST)基因外显子9的多态性,在扩增片段内检测到5个SNPs,分别是第37位的T→G突变、150位的A→G突变、167、193和256位点的C→T突变,其中第193和256位点的C→T突变位于外显子9内,为错义突变,分别引起苏氨酸→异亮氨酸和苏氨酸→蛋氨酸的转变;5个SNPs位点形成A、B、C、D、E、F和G 7种单倍型,其分布与猪的经济类型相一致。在引入猪种大白猪和杜洛克猪群体中,有3种单倍型A、B和C,单倍型B频率较高,分别为0.40和0.53;长白猪群体中只有B和C 2种单倍型,单倍型C频率较高,为0.72;马身猪除含有A、B、C 3种单倍型外,还含有单倍型E,频率为0.16。统计分析结果表明,CAST基因单倍型类型对山西白猪6月龄活体背膘厚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猪H-FABP基因启动子区一个新SNP及其在几个猪种中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设计3对引物,采用测序的方法研究猪H-FABP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发现,在该基因起始密码子ATG上游启动子区224 bp处存在1处新的突变位点(T-C),命名为H-FABP-proT224C。运用PCR-RFLP方法研究该位点在东北民猪、北京黑猪、长白猪、大白猪中的分布发现,只有肌内脂肪含量高的东北民猪中存在该突变,说明该突变位点很有可能与肌内脂肪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13.
猪干扰素-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在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及抵抗病毒感染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探索IFN-γ基因作为猪抗病育种中一种分子标记的可能性,采用PCR-SSCP及测序方法对包括军牧1号白猪、杜洛克猪、约克夏猪3个品种共481个个体的IFN-γ基因全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在猪IFN-γ基因的内含子1、内含子3、外显子4上各发现了一个突变位点,分别为T825C、T2730C、G5301A。除在约克夏猪中没有检测到G5301A突变外,各遗传群体内T825C、T2730C、G5301A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各个突变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均小于0.25,呈低度多态,说明猪IFN-γ基因较保守。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品系大白猪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Ⅰ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ⅠB,BMPR-Ⅰ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采用Hi-SNP中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对BMPR-ⅠB基因多态位点进行分型,利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将各位点不同基因型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畸形头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系大白猪在BMPR-ⅠB基因746A > G和852G > A位点均未检测到多态性,804G > C位点上均表现为GG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G为优势等位基因;960C > T位点在美系大白猪中以CC基因型频率较高,而在英系大白猪中以TT基因型频率较高,在加系大白猪中CT基因型频率较高,3个不同品系大白猪群体在804G > C和960C > T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 > 0.05)。804G > C位点在3个不同品系大白猪中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畸形数等繁殖性状均无显著影响(P > 0.05)。960C > T位点在美系大白猪群体中TT基因型死胎数极显著低于CC基因型1.027头(P < 0.01);英系大白猪群体中TT基因型总产仔数显著高于CC基因型1.976头(P < 0.05),极显著高于CT基因型2.118头(P < 0.01);加系大白猪中TT基因型产活仔数显著高于CC基因型0.886头(P < 0.05),死胎数、畸形头数显著低于CC基因型0.707和0.337头(P < 0.05)。960C > T位点中TT基因型可作为3个不同品系大白猪繁殖性状的标记基因型。  相似文献   

15.
采用混合基因池和直接测序方法,寻找猪LHR基因第11外显子区域的SNP;利用PCR-RFLP技术对小梅山猪、枫泾猪和大白猪3个群体218头繁殖母猪进行大规模检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其与616窝小梅山猪繁殖记录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猪LHR基因第11外显子1 351bp处发现1个SNP(C→T);利用错配PCR技术产生1个新的酶切位点SphⅠ,经RFLP分析,在小梅山猪群体中检测到3种基因型:MM、MN、NN,其中MN基因型频率最高(0.69),而枫泾猪和大白猪中只检测到MM型个体;关联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小梅山猪母猪,2胎以上中,MN型的总产仔数(TNB)显著高于NN型(P〈0.05);所有胎次中,MN型的TNB和活产仔数(NBA)均显著高于NN型(P〈0.05);初步表明,MN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TNB和NBA的遗传主要受基因的显性效应的影响;LHR基因第11外显子可作为小梅山猪辅助选择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6.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ct the genetic variation of the porcine developmental piuripotency associated 5 (Dppa5) gen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in sow.PCR-RFLP and sequencing methods were used to detect SNPs and analyze its association with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in Large White and Landrace sow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wo missense mutations g.363 T> C and g.844 G> T were detectd in exon of porcine Dppa5.SNP g.363 T> C affected total number born highly significantly in primiparous Large White sow (P< 0.01) and affected litter size and number born alive significantly in Large White and Landrace sows (P< 0.05).SNP g.844 G> T showe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otal number born in multiparous Landrace and Large White sows (P< 0.05).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SNPs of Dppa5 gene impacted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sows and could be genetic mark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