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饲养方式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取400只22周龄如皋黄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笼养和室外林地放养,每组200只,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试验期为126d(3-7月),饲养至40周龄时进行蛋品质测定。结果表明,126d饲养期内,放养组产蛋数和产蛋率均显著低于笼养组(98.61vs106.5,78.3%vs84.5%;P〈0.05);280日龄放养组鸡蛋的蛋形指数为1.35,显著高于笼养组的蛋形指数1.30(P〈0.05)。蛋壳强度、蛋壳厚度方面,放养鸡蛋和笼养鸡蛋差异不显著(P〉0.05);放养组鸡蛋的哈氏单位和蛋黄颜色显著高于笼养鸡蛋(P〈0.05)。  相似文献   

2.
不同品种蛋鸡的蛋品质及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罗曼鸡鸡蛋、霞烟鸡鸡蛋、广西麻鸡鸡蛋、南丹瑶鸡鸡蛋、东兰乌鸡鸡蛋及桂凤三号鸡鸡蛋的蛋品质与营养成分差异,测定了蛋重、蛋壳重、蛋壳强度及蛋黄颜色等蛋品质指标,以及水分、脂肪、胆固醇、卵磷脂、蛋白质及氨基酸总量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在蛋品质方面,罗曼鸡鸡蛋的蛋重、蛋壳重、蛋黄重及蛋壳强度显著高于霞烟鸡鸡蛋、广西麻鸡鸡蛋、南丹瑶鸡鸡蛋、东兰乌鸡鸡蛋和桂凤三号鸡鸡蛋,且差异显著(P0.05),最低的为广西麻鸡鸡蛋;罗曼鸡鸡蛋的蛋黄色泽最浅,广西麻鸡鸡蛋的蛋黄颜色最深,与其他鸡蛋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营养成分方面,罗曼鸡鸡蛋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霞烟鸡鸡蛋、南丹瑶鸡鸡蛋及东兰乌鸡鸡蛋(P0.05),但胆固醇含量最低,与广西麻鸡鸡蛋、南丹瑶鸡鸡蛋、桂凤三号鸡鸡蛋相比差异显著(P0.05);南丹瑶鸡鸡蛋的卵磷脂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及氨基酸总量均高于其他5个品种鸡蛋,且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南丹瑶鸡鸡蛋是6个品种鸡蛋中营养价值较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4,(8):41-43
放养和笼养太行鸡蛋各30枚,分别测定蛋品质指标,包括:鲜蛋重,蛋白、蛋黄、蛋壳占全鲜蛋重百分比,蛋白、蛋黄中的蛋白质,蛋黄中粗蛋白和磷脂,蛋黄色泽及总胆固醇含量,蛋壳中的钙、磷以及蛋壳厚度。结果表明:放养鸡蛋黄相对重、蛋壳相对重、蛋黄色泽、蛋黄中的粗脂肪和磷脂含量均显著高于笼养鸡(P<0.05);放养鸡蛋黄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笼养鸡(P<0.05);笼养鸡蛋壳中磷含量显著高于放养鸡(P<0.05),蛋白占鲜蛋重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放养太行鸡(P<0.05)。试验表明不同饲养方式可以影响太行鸡蛋品质,放养方式的蛋品质好于笼养方式。  相似文献   

4.
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70日龄海兰褐蛋鸡300只,随机分成2个组,笼养组蛋鸡采用笼养,平养组蛋鸡为地面平养,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两组蛋鸡试验期间饲喂相同饲粮。试验期间测定150日龄和180日龄的蛋品质和血清指标。结果显示:笼养组蛋鸡的产蛋率显著高于平养组蛋鸡(P<0.05);笼养组蛋鸡的料蛋比显著低于平养组蛋鸡(P<0.05);笼养蛋鸡蛋黄颜色显著小于平养组(P<0.05);150日龄笼养蛋鸡蛋白高度显著小于平养组(P<0.05);180日龄笼养蛋鸡鸡蛋哈夫单位显著小于平养组(P<0.05);150日龄笼养蛋鸡血清IgA、IgG和IgM含量显著小于平养组(P<0.05),笼养蛋鸡血清新城疫抗体滴度显著小于平养组(P<0.05)。结果提示:笼养模式下蛋鸡的产蛋性能最佳,但平养模式有助于增强蛋鸡免疫机能并提高蛋品质。  相似文献   

5.
不同周龄和饲养方式对岭南黄鸡鸡蛋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比较了20周龄笼养、30周龄笼养和30周龄放养三种饲养方式下的岭南黄鸡鸡蛋品质指标:蛋重、哈夫单位、全蛋胆固醇、蛋黄指数、蛋形指数、蛋壳相对重和蛋壳厚度。试验结果表明,三组蛋形指数无显著差异;笼养条件下岭南黄鸡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蛋重增加、其他指数下降;30周龄放养鸡鸡蛋的蛋重接近20周龄笼养鸡蛋,蛋壳显著增厚,全蛋胆固醇含量高于其他两组。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藏鸡最佳饲养模式,试验选择50周龄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藏鸡450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采用笼养、网上平养、地面平养、圈养、散养方式饲养,测定其产蛋性能、常规品质和常规组分,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蛋重指标笼养、网上平养、地面平养、圈养均显著高于散养(P0.05);产蛋率笼养和圈养高于其他模式,散养最低;破蛋率笼养、网上平养和圈养较低,散养最高;蛋形指数和蛋壳厚度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蛋壳强度、蛋黄颜色地面平养、圈养和散养高于笼养和网上平养,蛋白高度地面平养与其他模式之间差异显著(P0.05);鸡蛋组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蛋壳比例地面平养、圈养、散养显著高于笼养和网上平养(P0.05);蛋清比例散养最高,地面平养最低;蛋黄比例笼养和网上平养最低,地面平养和圈养最高;粗脂肪含量笼养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散养最低;粗蛋白含量散养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而笼养最低。说明不同饲养方式下藏鸡蛋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周大薇 《当代畜牧》2014,(20):93-94
试验比较了矮小型鸡30周龄笼养、30周龄放养和60周龄笼养3种饲养方式下的蛋重、哈氏单位、蛋形指数、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等蛋品质指标。试验结果表明:3组鸡蛋的蛋形指数无显著差异;笼养组随着产蛋周龄增加,蛋重显著增加,其他指标下降;放养组的蛋重、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显著低于同周龄笼养组,哈氏单位则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选取22、32、42、52周龄笼养和散养的济宁百日鸡所产鸡蛋各100枚进行蛋品质和常规化学成分的测定,以了解饲养方式对鸡蛋品质及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22周龄笼养组鸡蛋的蛋重、蛋壳强度、蛋壳厚度显著高于散养组(P0.05),而哈氏单位显著低于散养组(P0.05);32周龄笼养组鸡蛋的蛋重显著高于散养组(P0.05);42周龄散养组鸡蛋的蛋壳强度和蛋黄指数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52周龄散养组鸡蛋的蛋黄指数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32、42、52周龄笼养组和散养组鸡蛋的水分、灰分、粗脂肪、粗蛋白均没有显著差别(P0.05)。本研究表明,饲养方式对济宁百日鸡蛋品质有一定影响,对鸡蛋的常规化学成分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显 《中国饲料》2021,1(6):21-24
文章旨在评估不同饲养方式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产蛋性能接近的22周龄海兰褐壳蛋鸡54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笼养组蛋鸡采用三层阶梯饲养(0.6 m2/只),网上平养组蛋鸡在金属网丝上饲养(1.5 m2/只),垫料平养组在平铺20 cm稻壳的水泥地板上平养(1.8 m2/只)。试验共开展28周,包括2周的适应期。结果:网上平养和垫料平养组24~36 w和24~29 w蛋鸡平均日采食量较笼养组蛋鸡分别显著提高5.71%、6.22%和4.81%、4.48%(P<0.05)。此外,垫料平养组24~36 w和24~49 w蛋鸡的料重比较笼养组分别显著提高7.31%和4.09%(P<0.05)。在36 w时,垫料平养组鸡蛋的蛋壳强度最高,脏蛋率最低(P<0.05)。在49 w时,笼养组鸡蛋的蛋壳厚度最低(P<0.05),脏蛋率最高(P<0.05)。笼养组蛋鸡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蛋白和胆固醇浓度均最高(P<0.05),但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最低(P<0.05)。结论:网上平养和垫料平养可以提高蛋鸡采食量,但笼养蛋鸡的饲料效率表现最佳。此外,垫料平养提高了鸡蛋的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降低了破蛋率。  相似文献   

10.
旨在研究使用栖架养殖系统饲养与普通商品笼饲养的海兰褐蛋鸡在产蛋后期淘汰时,两者在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能、骨骼健康方面的差异。将80只13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两组,55只采用栖架散养系统,25只采用普通商品笼养。于70周龄连续3 d收集鸡蛋进行蛋品质测定,73周龄进行屠宰及采样,测定血清生化、屠宰性能及骨骼强度。结果表明,栖架饲养蛋壳强度显著高于笼养(P0.05),其他蛋品质无显著性差异(P0.05);栖架饲养与笼养相比,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血清钙及血清磷差异不显著(P0.05);栖架饲养平均肝重、腹脂重降低,两种饲养系统差异显著(P0.05),其他屠宰性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栖架饲养下骨矿密度及骨矿含量稍高,但与笼养系统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高产蛋鸡放养对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选择一种矮小型高产蛋鸡农大3号,60只按常规进行笼养,60只进行室外林地散养。试验从3月份开始,11月份结束,共273天。结果表明,饲养日产蛋量散养鸡比笼养鸡低9.5%(207.5个和229.3个),差异显著(P<0.05);平均只日耗料基本接近(88.9g和89.2g),180日龄和280日龄蛋重散养鸡显著低于笼养鸡,蛋形指数散养鸡蛋比笼养鸡蛋大,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差异不显著。哈氏单位以及蛋黄颜色散养鸡蛋要优于笼养鸡蛋。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广西地方鸡品种南丹瑶鸡的蛋品质变化规律,以南丹瑶鸡为试验材料,在饲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其整个产蛋期的蛋品质进行了研究。检验指标包括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哈氏单位、蛋黄颜色、蛋黄重等。结果显示:蛋重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而增大,产蛋后期极显著高于产蛋前、中期(P0.01),蛋形指数和蛋黄比率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在整个产蛋周期内无明显的变化规律,蛋壳比率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哈氏单位在产蛋前期和产蛋中期无明显变化,在产蛋末期急剧下降,蛋黄颜色在产蛋初期颜色最深,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产蛋末期急剧下降。总体而言,南丹瑶鸡鸡蛋蛋重较小、蛋壳较薄、蛋形规则、蛋白浓稠、蛋黄比率高、蛋黄颜色较深。由此可见,南丹瑶鸡作为广西地方鸡品种具有较好的蛋品质,且在不同产蛋期的蛋品质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饲养方式对南川鸡生长及屠宰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28日龄、体重大小基本一致的南川鸡2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只,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分别采用笼养与地面平养方式进行饲养,饲养至80日龄时进行屠宰性能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地面平养南川鸡80日龄体重、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笼养(P0.05),料重比显著高于笼养(P0.05);笼养南川鸡80日龄的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和瘦肉率均高于地面平养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肝重、脾脏重显著高于地面平养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饲养方式对南川鸡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消耗有显著影响,对屠宰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仙人掌提取物对南丹瑶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随机选取1 800只40周龄,体况一致,健康的南丹瑶鸡为试验动物,进行为期7周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为1周。试验鸡群随机分为3组,每组两个重复。对照A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B组和试验C组分别在基础饲粮里添加仙人掌提取物300和500 mg/kg,连续饲喂6周。结果表明:在试验结束后,试验B组和试验C组的蛋黄比率、哈氏单位、蛋比重显著高于对照A组(P0.05),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形指数、血肉斑率、蛋黄颜色,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饲粮中添加仙人掌提取物能够提高南丹瑶鸡的蛋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传统依水圈养、笼养2种不同饲养模式对苏邮1号蛋鸭产蛋高峰期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蛋组分的影响,选取70日龄苏邮1号蛋鸭900羽,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传统依水圈养组与笼养组,每组3个重复。结果显示:与传统依水圈养组相比,笼养组50%产蛋率日龄显著提前2天(P0.05),日均采食量与料蛋比分别显著降至160.4g、2.74(P0.05),且破蛋率显著降至2.0%(P0.05);笼养组鸭蛋蛋形指数、蛋壳厚度及蛋黄颜色均显著低于传统依水圈养组(P0.05),其余蛋品质指标及蛋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提示,笼养模式可显著改善苏邮1号蛋鸭生产性能,但蛋黄色泽较差。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不同季节室内外饲养对鸡IL-1、TNF-α含量的影响,在夏、冬季对35日龄黑脚麻鸡进行室内平养和室外放养,49、63、77、91日龄时用ELISA法测定鸡血清中IL-1、TNF-α含量。结果:(1)夏季49、77、91日龄,室内平养组IL-1、TNF-α含量均低于室外放养组;冬季试验除49日龄外,室内平养组IL-1含量均显著高于室外放养组(P0.05)。(2)两季节比较,49、63、77日龄时冬季室外放养组IL-1含量高于夏季放养组(P0.05);冬季室内平养组除49日龄外,IL-1含量均显著高于夏季平养组(P0.05)。TNF-α含量上,冬季室外放养组除91日龄外,均显著高于夏季放养组(P0.05);冬季室内平养组TNF-α含量也均显著高于夏季平养组(P0.05)。结论:夏季室外放养可提高鸡IL-1、TNF-α含量;冬季室内平养可提高鸡IL-1、TNF-α的含量。贵州冬季产生的冷应激可提高鸡血清IL-1、TNF-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季节室内、外饲养方式对邵阳黄鸡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在冬季、夏季各选用120只40日龄的邵阳黄鸡雌雏,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分别进行室外放养和室内平养。在55、69、83、97日龄分别对邵阳黄鸡生长性能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试验期室内平养的邵阳黄鸡体重均大于室外放养,冬季两试验组均差异显著(P0.05),夏季仅在77日龄时差异显著(P0.05),其余日龄差异均不显著(P0.05);夏季室外放养组邵阳黄鸡平均日增重(ADG)高于冬季室外放养组,料重比(F/G)显著低于冬季室外放养组(P0.05),而室内平养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ADG在两个季节间无显著差异(P0.05)。所以气候和季节是影响放养邵阳黄鸡生长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仙人掌提取物对南丹瑶鸡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600只1日龄南丹瑶鸡作为试验动物并进行为期120 d的饲养试验。试验鸡群随机分为2组,每组2个重复。在饲养过程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全程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仙人掌提取物。结果表明:本试验方案能显著(P0.05)提高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含量和活性,降低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显著(P0.05)提高Ig A、Ig G、Ig M、补体C3和补体C4的含量;显著(P0.05)提高血清中钙、磷的含量,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结论:仙人掌提取物能够显著改善南丹瑶鸡的血液生化指标,提高南丹瑶鸡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对海兰褐蛋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22周龄的健康海兰褐蛋鸡300只,随机分成2组,分别进行笼养和林地散养,除饲养模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每10 d统计2组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在产蛋性能方面,笼养组的破软壳率显著高于林地散养组(P0.05),而两组间产蛋率、平均蛋重、日均采食量、料蛋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在蛋品质方面,散养组的哈氏单位、蛋壳强度、蛋黄颜色均好于笼养组,且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的蛋相对体积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笼养蛋鸡的产蛋性能高于林地散养蛋鸡,而林地散养鸡的蛋品质高于笼养鸡。  相似文献   

20.
分散饲养与集约化笼养对鸡蛋品质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分散饲养与集约化笼养对鸡蛋品质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选取200只24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只,分别进行常规笼养和室外分散饲养。试验期为100 d,饲养至36周龄进行蛋品质和主要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252日龄分散饲养组鸡蛋的蛋形指数、哈夫单位、蛋壳颜色和蛋黄颜色显著高于集约化笼养组的鸡蛋(P<0.05)。蛋比重、蛋壳强度、蛋壳厚度方面,分散饲养的鸡蛋与集约化笼养的鸡蛋差异不显著(P>0.05)。分散饲养的鲜蛋的蛋清中水分和蛋白质极显著高于集约化笼养的鲜蛋的蛋清(P<0.01);分散饲养的鲜蛋的蛋清中灰分显著高于集约化笼养的鲜蛋的蛋清(P<0.05)。集约化笼养的鲜蛋的蛋黄中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极显著高于分散饲养的鲜蛋的蛋黄(P<0.01),两组鲜蛋中钙、磷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