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旨在从广东某规模化鸡场死鸡胚进行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的分离,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研究。本研究从广东某规模化鸡场的带菌死胚卵黄组织中分离禽支原体,通过菌落观察、血清学试验、16S rRNA支原体通用引物序列鉴定等方法,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同时将分离的毒株对鸡胚和SPF鸡进行攻毒试验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显微镜下菌落呈典型的“荷包蛋”状。平板凝集试验显示其与MG阳性血清有凝集反应,与MS阳性血清不反应;16S rRNA序列测序发现各分离株与MG相似性达99.9%,因此确定分离株为MG。将各分离株感染7日龄SPF鸡胚,结果显示感染鸡胚大多于临近出壳时死亡;感染3周龄的SPF鸡,3周后解剖发现鸡气囊发生显著病理变化,说明其具有较强致病力;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5株分离株对盐酸沃尼妙林、多西环素、泰万菌素及泰妙菌素有较高敏感性,对替米考星、泰乐菌素、恩诺沙星、红霉素、吉他霉素、林可霉素呈现出不同程度耐药性。综上,从广东某规模化鸡场死鸡胚中成功分离到5株MG分离株,各分离株均可引起红细胞凝集,导致鸡胚死亡,对SPF...  相似文献   

2.
鸡胚孵化后期死因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杜森有 《中国家禽》1998,20(9):14-15
通过剖检对孵化后期死胚蛋和出雏的健雏、弱雏比较、观察及分析结果表明:孵化后期的死胚常见心脏充血和淤血,肝脏呈土黄色,胆囊肿大,肺发育不完整,鸡胚残余卵黄平均重只有2.5~3.5g,个别死胚卵囊呈黄绿色。孵化后期的局部高温和缺氧可致鸡胚代谢失常。因此,孵化后期严防机内局部高温,注意通风是降低死亡,提高孵化率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将AEV VR株种毒经卵黄囊接种6日龄SPF鸡胚复壮,然后取复壮的病毒作为种毒经卵黄囊接种6日龄SPF鸡胚扩大培养病毒,继续孵化至18日龄,收取病变明显的鸡胚脑组织、胰腺和小肠,充分研磨后经差速离心和CsC l密度梯度离心提纯AEV,取经密度梯度离心后的样品进行电镜观察其纯度,并经脑内接种1日龄SPF雏鸡观察其致病情况及其病理变化,结果证明获得了纯化的AEV。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SPF鸡胚作为绵羊肺炎支原体实验室感染模型的可行性,本试验用不同浓度绵羊肺炎支原体(108、109、1010 ccu/mL)经由卵黄囊和尿囊腔两个部位接种7日龄SPF鸡胚,通过统计鸡胚死亡情况和不同鸡胚组织样品中绵羊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率(PCR检测和支原体分离鉴定),确定绵羊肺炎支原体鸡胚感染方式、感染剂量和最佳分离部位,再用3株不同来源的绵羊肺炎支原体分离株感染鸡胚,观察其对鸡胚的致病力。结果表明,绵羊肺炎支原体感染鸡胚最佳接种途径为卵黄囊接种,感染剂量为109 ccu/mL、0.2 mL/只,最佳分离部位为卵黄液。3株支原体均能感染和致死鸡胚,并均能从卵黄液中分离到绵羊肺炎支原体,但对鸡胚的致病性存在一定差异:FL3株致鸡胚死亡率为45%,略高于MoGH3-3株(40%),二者均高于A3株(25%),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FL3株鸡胚检测阳率为100%,高于MoGH3-3株(85%)及A3株(90%),但差异也不显著(P>0.05)。本试验初步确定了绵羊肺炎支原体可感染和致死SPF鸡胚,不同分离株对SPF鸡胚致病力有差异,表明SPF鸡胚可作为下一步建立绵羊肺炎支原体实验室感染模型的候选,为绵羊肺炎支原体致病性研究和疫苗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孵化过程中,常遇到孵化最后几天鸡胚大批死亡,造成很大损失。通过解剖健雏、弱雏和后期死胚蛋,经比较观察和测定分析,探索鸡胚后期死因机理。结果证明,胚胎前期发育正常,而后期死胎率高是由孵化机性能不良和孵化操作技能低造成的。后期的死胎常出现心脏充血和淤血,肝脏呈上黄色,胆囊较大,新陈代谢失常,肺发育不完整,检查认为鸡胚在后期因局部高温和缺氧造成死亡。剖检还发现鸡胚剩余卵黄平均只有3-4克重。死后有的卵囊呈黄绿色属死亡后变腐或代谢失调引起。后期严防孵化机高温和缺氧是提高孵化率至关重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通过复制不同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感染模型,筛选出毒力较强的M.bovis分离株,本研究采用等浓度的6株M.bovis分离株(W70、1738、677、Q1、Q3、JX02)感染7日龄健康鸡胚和6周龄~8周龄SPF级BALB/c小鼠,观察并比较各组受试动物死亡情况及病理剖检变化,取死亡鸡胚尿囊液或卵黄液,以及小鼠肺组织进行病原学分离培养和PCR鉴定.实验结果表明:各感染组BALB/c小鼠虽然出现一定程度的体重增长抑制,但小鼠并无任何临床呼吸道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并且病原学分离培养及PCR鉴定结果也均为阴性.在鸡胚感染试验中,6株M.bovis分离株对鸡胚表现出较好的感染性和致死性.感染组鸡胚致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而6个分离株间鸡胚致死率也表现出显著差异(p<0.01).其中,以W70株感染后鸡胚死亡率最高,达63.3%;677株感染后死亡率最低,仅为20%,鸡胚死亡情况大多发生在感染后一周内,而后期仅有零星死亡.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初步筛选出W70株、1738株、Q1株、Q3株为毒力相对较强的分离株;与此同时,BALB/c小鼠的建模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超强毒(vvIBDV)不适应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其分离鉴定通常采用直接接种无特定病原体(SPF)鸡的方法。然而该方法需要特殊设备,成本较高,较繁琐。研究旨在探讨SPF鸡胚作为IBDV分离工具的可行性,将IBDV阳性病料混悬液通过绒毛尿囊膜途径接种9~11日胚龄SPF鸡胚,并盲传三代成功分离获得vvIBDV(IBD16GX01株)。分离毒各代次序列一致,且与SPF鸡分离氨基酸同源性100%。结果表明,SPF鸡胚可用于vvIBDV的分离鉴定,为vvIBD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禽脑脊髓炎(AE)病毒自分离流行毒株的生物学特性,以用于禽脑脊髓炎灭活疫苗的研制,以发病雏鸡脑组织为材料,进行SPF鸡回归试验、PCR检测、SPF鸡胚分离培养有限稀释纯化、特异性试验等,得到一株禽脑脊髓炎病毒,命名为HM08株,对该分离毒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该毒株纯净、无外源病毒污染,E1代病毒含量达到10~(5.56)EID_(50)/0.2 mL,E2代至E15代病毒含量稳定在10~(7.0)EID_(50)/0.2 mL以上;100倍稀释的E1代毒种,经卵黄囊途径接种6日胚龄SPF鸡胚,12 d内,引起AE特征性病变的病变率达100%;用E1代毒按照500 EID50/只对1日龄、7周龄的SPF鸡脑内接种,出现AE特征性病变的病变率达100%;以该毒制成的疫苗0.3 mL/羽份免疫鸡,能获得100%保护。表明HM08株是一株较好的AE疫苗候选毒株。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镉对鸡胚胫骨软骨发育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SPF鸡胚120枚随机分为4组,每组30枚,孵化6 d后在鸡胚气室打孔,其中对照组向卵黄囊注射PBS50μL,其他3组分别向卵黄囊注射0.05、0.1和0.2 mg/mL醋酸镉50 μL,处理10d,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阿利新蓝染色观察胫骨软骨发育情况;扫描电镜观察软...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目前引起传染性囊病的病毒对2017年5月山东青岛某蛋鸡养殖场疑似感染传染性囊病的病例进行了诊断和病毒分离。采用琼脂糖免疫扩散试验诊断该病;SPF鸡胚培养、动物接种分离培养病毒,用RT-PCR和琼扩试验鉴定鸡胚分离病毒。结果在琼脂糖免疫扩散试验中该病毒能与传染性囊病阳性血清呈现白色沉淀线;在SPF鸡胚接毒后第3~4天出现鸡胚死亡现象,且胚体皮下出血、绒毛尿囊膜增厚混浊等特征;RT-PCR反应中该抗原能利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出目的片段;对30日龄SPF鸡攻毒试验中出现腔上囊肿大,黏膜面有点状出血等病变。结果表明,在实验室确诊了传染性囊病并在鸡胚中成功增殖了该病毒。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寻鸡安卡拉病毒徐州株(FAdV-4 SN2016株)接种SPF鸡胚不同部位后的增殖规律,从而明确该病毒最为适合的接种途径及病毒收获组织,试验采用6~8日龄卵黄囊、9~10日龄尿囊腔以及9~10日龄尿囊膜3种接种途径对SPF鸡胚分别接种,培养数日后均收集接种鸡胚的尿囊液、尿囊膜及肝脏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尿囊液、尿囊膜及肝脏组织中的病毒载量。结果表明:FAdV-4 SN2016株在所收集的鸡胚各组织中均有病毒复制,3种接种途径获得的病毒载量最高的组织是卵黄囊途径接种后收获的肝脏组织,经尿囊腔途径接种鸡胚后在肝脏组织中的病毒载量也相对较高,而经尿囊膜途径接种鸡胚后在尿囊膜上的病毒载量也相对较高。说明不同接种途径对FAdV-4 SN2016株在SPF鸡胚中的增殖影响比较大,该病毒经卵黄囊途径接种鸡胚后在鸡胚肝脏组织中的增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鸡包涵体肝炎病毒山西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确诊山西某鸡场疑似鸡包涵体肝炎的的病例,本研究进行了鸡包涵体肝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将病死鸡肝脏研磨,经卵黄囊途径接种6日龄SPF鸡胚,成功获得1株病毒;并经过鸡胚病变特征、RT-PCR、基因测序、BLAST分析及动物回归试验等,成功分离出1株鸡包涵体肝炎病毒。进一步证明该病例是鸡包涵体肝炎病毒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经鸡胚感染携带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雏鸡体内ALV-J对新城疫(ND)弱毒疫苗(La Sota株)免疫的抑制作用以及疫苗免疫后增强ALV-J对雏鸡致病作用的可能性,随机选择50个SPF鸡胚经卵黄囊接种模拟ALV-J感染,同时选取等量SPF鸡胚以相同方式接种PBS作为对照。出雏后于接毒组和对照组各取20只SPF鸡在7日龄时免疫ND弱毒疫苗(La Sota株)。2~6周龄时,记录各组鸡的体重和免疫器官指数,并对雏鸡的NDV抗体水平和血液ALV-J病毒载量进行动态检测。结果显示,感染ALV-J的SPF鸡5、6周龄时体重显著低于PBS对照组(P0.05),而感染ALV-J再免疫新城疫弱毒疫苗后SPF鸡体重进一步降低(P0.05);与PBS对照组相比,6周龄时感染ALV-J的SPF雏鸡胸腺萎缩和脾脏肿大(P0.05),免疫新城疫弱毒疫苗后胸腺和脾脏损伤加剧(P0.05);3、4周龄时感染ALV-J再免疫ND弱毒疫苗组的雏鸡NDV抗体水平极显著低于仅免疫ND弱毒疫苗组(P0.01);4周龄时免疫弱毒疫苗后的SPF鸡血液中ALV-J病毒载量高于未免疫组(P0.01)。研究表明,感染ALV-J的雏鸡在免疫ND弱毒疫苗(La Sota株)后增强了ALV-J对SPF雏鸡的致病作用,提示净化种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研究鸡胚在接种鸡胚化 DHV 后的四个问题:(1)鸡胚死亡发展的格局;(2)病毒在鸡胚中的生长曲线;(3)38℃恒温对死胚里病毒的影响;(4)鸡胚中各部分 DHV 的含量。接种病毒后48小时至56小时为鸡胚死亡的高峰;病毒滴度在接种后48小时至64小时之间都保持在最高水平,约10~8ELD50/0.1ml。当死胚继续孵化24小时后,病毒含量下降2个滴度单位,若再保温24小时,则病毒滴度几乎等于零。在鸡胚的不同部位中,胚胎合病毒的滴度为10(?)ELD50/0.1ml;羊水为10(?)ELD50/0.1ml;尿囊液为10(?)ELD50/0.1ml;卵黄囊为10(?)ELD50/0.1ml。讨论了这项研究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掌握鸡毒支原体的致病性,从某养殖场分离一种鸡毒支原体的毒株,开展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选择使用20枚孵化5日龄的SPF鸡胚,使用2种不同浓度的菌液进行攻毒试验,观察鸡胚的死亡情况和解剖情况,并按照支原体培养方法分离得到病原后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确定哪种抗生素对支原体敏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均会造成鸡胚死亡,低浓度鸡胚死亡率70%左右,高浓度造成鸡胚全部死亡。分离得到的毒支原体对盐酸沃尼妙林、盐湖索酸泰妙菌素、强力霉素敏感性最强,其次是盐酸大观霉素、水溶性氟苯尼考、酒石酸泰乐菌素。研究结果可知,分离得到的一株鸡毒支原体的致病性较强,同时分离出的高敏药物对支原体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云南省红河州猪繁殖障碍较为严重的部分地区大批死亡的新生仔猪和流产胎儿的内脏中分离到2株衣原体.将分离株鸡胚卵黄囊膜悬液接种7日龄鸡胚能致使规律性死亡;该分离株对磺胺嘧啶(SD)具有抵抗力;碘染色阴性;补体结合试验阳性;对鸡胚致死毒价为10-8EID500.4 mL.用分离株接种豚鼠和小白鼠后,豚鼠在15d后出现流产,...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某一大型父母代肉种鸡场饲养的肉鸡在约44周龄时证实发生鸡毒支原体(MG)感染。为评价有关敏感药物对MG感染的治疗效果,经对该场分离的MG毒株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选择敏感药物恩诺沙星和泰妙菌素实施对比性治疗,采用套式PCR检测治疗1个疗程后肉种鸡所产种蛋和种蛋孵化后期死胚中的MG感染情况,计算感染率。MIC测定结果显示:MIC≤5μg/mL的药物中,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是沃尼妙林、强力霉素、泰妙菌素、恩诺沙星、大观霉素、泰乐菌素和氟苯尼考。对比性治疗结果显示:恩诺沙星和泰妙菌素两种药物不能完全清除MG对种蛋的感染,但可减少MG的种蛋传播,与未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感染率下降极其明显(P=0.006,0.01);两种药物治疗1个疗程后的未上孵种蛋和种蛋孵化后期死胚的MG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391, 0.05),表明两种药物治疗效果相近。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和泰妙菌素两种药物对MG感染治疗有效,而且效果相近;通过套式PCR检测,计算种蛋或孵化后期死胚的MG感染率能直接、快速筛选出阻止或减少MG经蛋传播的敏感药物,评价不同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为种鸡场MG感染和防控效果评价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用 3批AE (AvianEncephalomyelitis)油佐剂灭活疫苗免疫开产前种鸡 ,免疫后定期采集种蛋进行孵化。当孵至 6日龄时取部分鸡胚 ,卵黄囊途径接种AEVVR株 ,进行AE鸡胚易感性试验。剩余鸡胚孵化至出雏后 ,分别于 1 ,7,1 4 ,2 1日龄肌肉注射AEVVR株攻毒。攻毒后观察不同日龄子代雏鸡AE的保护能力。结果疫苗免疫后 2~ 3个月的种鸡所产种蛋胚对AEV保护率达 1 0 0 % ,而同期所产种蛋孵出的子代雏鸡 ,在出雏后 3周内对AEVVR株攻毒的保护率亦达 1 0 0 %。免疫后 6~ 7个月种鸡所产种蛋胚对AEVVR保护率达 75 %~ 80 % ,而同期所产种蛋孵出的子代雏鸡 ,在出雏后 3周内对AEVVR株攻毒的保护率达 70 %~ 90 %。试验结果表明 ,AE鸡胚易感性试验的鸡胚保护率与同期雏鸡对AEVVR肌肉注射攻毒的保护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9.
为了比较鸡胚接种ALV-J相关急性纤维肉瘤浸出液对胚体及雏鸡的致病性,将含ALV-J相关病毒的肉瘤浸出液分别经5日龄胚卵黄囊、11日龄胚绒毛尿囊膜、1日龄雏鸡腹腔接种,比较不同接种方式对SPF鸡胚及雏鸡的致病性.结果表明,5日龄卵黄囊接种的鸡胚在18~22日龄死胚率为14/30,肿瘤发生率为8/14; 11日龄绒毛尿囊膜接种的鸡胚在18~22日龄引起鸡胚死亡率为17/30,肿瘤发生率为6/17.对雏鸡的致病性比较表明,绒毛尿囊膜接种的13只出壳雏鸡全部死亡,有11只出现肿瘤.结果提示,绒毛尿囊膜接种的致病性不仅高于卵黄囊接种,也高于1日龄雏鸡接种.绒毛尿囊膜接种不仅肿瘤发生率高,且发生得更早、更快,可作为这种急性纤维肉瘤进一步作人工造病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红河州猪衣原体性流产的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母猪流产胎儿病料中分离到3株衣原体,将分离株鸡胚卵黄囊膜悬液接种7日龄鸡胚能致鸡胚规律性死亡;碘染色阴性;补体结合试验阳性;对鸡胚致死死毒价为10^-9ELD50/0.4mL;该毒株能使小白鼠在3d内全部死亡。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鹦鹉热衣原体;采用该场分离毒株,采用该场分离毒株制备的灭活苗免疫注射,母猪流产率由免疫前的37.21%下降到4.42%,降低了32.7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